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一斌 《中国外资》2010,(20):213-214
中国进口近年迅速增加。但却难以抵消过于庞大的出口,导致了国际贸易的持续的顺差,这导致本国的流动性过剩以及来自各大贸易伙伴对中国施加压力,中国政府采取了人民币升值的策略,但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却是出口的抑制,就业的减少等许多福利损失,而在另一方面,持汇率升值的有益于中国经济的学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可以通过扩大进口,从而减低物价,能提高消费者剩余从而部分抵消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但是上述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却不适用于中国的国情,因为在美元本位下,中国做为美国的债权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持有的美元资产的贬值,同时,汇率升值实际上是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收缩,同时中国进口的产品多为垄断性产品,人民币升值会增加这些产品的价格上涨的预期,导致中国进口的价格迅速上涨,实际上通过实证发现汇率升值,会导值进口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现和解释是本文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2.
通过引入与"第三国"的双边汇率,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欧元实际汇率和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与中国对欧元区的进出口的关系,证实了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升值会导致中国对欧元区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多,加大中国对欧元区贸易顺差。中国应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避免恶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分析人民币真实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口额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将显著减少中国的进口额,中国的加工贸易进口基本不受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同时发现中国的进口与出口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联系,汇率波动可以通过影响出口的方式间接影响进口。本文从贸易结构角度分析中国的一般贸易进口和加工贸易进口与汇率波动之间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国际收支理论认为,一国的汇率波动会影响其国际收支状况,本币升值会促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导致经常项目出现逆差。但是在人民币缓慢升值的过程中,中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持续出现顺差。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的影响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国内生产的成本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取了大量利益。出口刺激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持续顺差带来的本币升值问题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两难。虽然汇率升值可能造成出口部门竞争力下降,但是,理论上讲,汇率的升值也能够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且能够降低进口原材料价格,从而降低国内的生产成本。然而,自汇改以来,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减缓通胀压力,相反的,升值一直伴随着物价的上涨,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国内资产价格和物价之间的联动越来越明显。本文从人民币汇率预期、资产价格和物价的关系入手,研究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对我国国内生产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预期会导致我国国内生产成本的上涨,即成本优势的丧失。  相似文献   

6.
美国施压人民币汇率五个关键问题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从2003年开始对人民币施加升值的压力,有关研究文献表明:人民币汇率低估是中国国内学者都不怀疑的事实,但低估的水平目前是无法精确计算的,美国人也无法拿出一个让大多数人接受的人民币低估的数据;美国许多经济学家指责中国操纵汇率,但缺乏具体的衡量指标;美国施压人民币快速升值,但并未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产品减少对美国的出口,最终会被其他国家的产品取代,美国并不能从人民币升值中得到减少贸易逆差好处;美国通过国际组织施压人民币汇率的手段不会成功,但可以利用国内立法以限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办法报复中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突破2万亿大关等多种因素给人民币升值造成压力.人民币对美元的快速升值,就宏观经济而言,从短期看,人民币升值将导致进口增加,出口减少,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加速热钱的流入;从长期看,人民币的升值有助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8.
根据传统的贸易条件理论,本币升值会导致本国贸易条件①的改善,有利于增加本国居民的福利。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本文采用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数据进行了VAR建模,计量结果发现人民币的升值没有显著改善中国居民的福利。主要原因是中国出口厂商出口定价方式的选择(当地货币定价),应对措施是中国需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自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至2009年2月,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21%。2007~2008年间中国沿海数以万计的出口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经济现象显示人民币很可能已经升值过度,然而多数研究文献的计算结果却指出人民币升值还未到位。本文通过计算人民币基本均衡汇率和汇率失调表明,截至2008年底,人民币已升值过度。  相似文献   

10.
自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至2009年2月,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21%。2007-2008年间中国沿海数以万计的出口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经济现象显示人民币很可能已经升值过度.然而多数研究文献的计算结果却指出人民币升值还未到位。本文通过计算人民币基本均衡汇率和汇率失调表明,截至2008年底,人民币已升值过度。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及其对日本美国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估计了人民币汇率变化对美国和日本从中国进口商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升值1%,将导致美国的进口价格短期上涨0.23%,长期上涨0.47%。日本从中国的进口价格对人民币和日元双边汇率的变化更为敏感。如果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上升1%,日本的进口价格短期提高0.55%,长期则提高0.99%,具有完全的传递效应。这种高传递效应在食品、原材料、服装、制造和机械等不同类别的进口商品中也存在。但是,进一步分析表明:日本的高传递效应主要归因于中国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而美元是中国对日本出口贸易的主要计价货币。在控制了计价货币因素后,自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的累计升值并未传递到日本的总体进口价格或分类商品进口价格上。人民币汇率的这种低传递效应表明,人民币适度升值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日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使人民币汇率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对中日贸易产生着重要影响。通过建立中日贸易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日出口收入效应较强,从日进口收入效应较弱;对日出口价格效应极强,从日进口价格效应较弱;对日出口汇率波动效应较强,从日进口汇率波动效应不存在。因此,若人民币持续升值,汇率波动日益增强,中国经济将会受到严重冲击。故中国政府应暂缓人民币升值,放缓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从发展趋势看,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有增无减,但逐渐扩大进口,减少贸易顺差是缓解或减轻这种压力的有效办法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表现出持续升值状态,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升  相似文献   

14.
安辉  黄万阳 《金融研究》2009,(10):83-93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已经显现,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和进口都遭遇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大跌幅;而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正经历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多年来美国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对象国,日本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本文通过历史数据采用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影响实证研究的标准模型,建立了中美和中日贸易模型,从中发现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波动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的规律以应对危机冲击。研究结果表明,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暂缓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步伐也难以抵消这种负面冲击。中国经济的发展须在"扩内需,调结构"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底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人民币升值2%,放弃钉住美元,采用了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冲击作用一直存在争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国内外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冲击效应的强度和影响期限。通过汇率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和脉冲效应分析,本文发现,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消费的冲击是长期的,而对国民收入和投资的影响是中期的,对M1具有正向冲击,对M2在当期具有正向冲击,之后便为负向冲击。另外,人民币升值对进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出口有微弱的倒V型的正向冲击作用。尽管从国内外因素看,人民币升值趋势在一定时期内仍然会持续。但本文研究发现,担心人民币升值危及出口、FDI流入及就业显然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16.
吴国鼎  姜国华 《金融研究》2015,425(11):1-14
本文计算了我国企业的出口有效汇率和进口有效汇率,从出口收益、进口成本和进口产品竞争等渠道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我们发现,人民币升值通过出口收入渠道对企业的投资有负向影响,而且这种负向影响随着企业出口依存度的增大而增加;人民币升值通过进口成本渠道对企业的投资有正向影响,而且这种影响随着企业的进口依存度的增大而增加。人民币升值对在国内市场面临一个更高程度的进口产品竞争以及具有更大国内销售份额比例的企业的投资有更大程度的影响,对具有低价格成本加成的企业的投资也有更大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机恶化以来,在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升值的同时,欧美日等国从中国的进口增速均出现了低于其整体进口增速的现象,这表明当前中国出口不景气并不完全归因于外需不足,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升值至历史高位也是出口增速下滑的重要影响因素。鉴于保持出口稳定是“稳增长”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建议应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实现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充分发挥汇率政策工具在调节宏观经济内外均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汇率在短时期内强烈的变动会直接导致中美出口情况的变化,作为管制型汇率的中国,目前汇率放开的趋势日益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融入国家社会步伐的脚步在增快。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汇率的波动对初级产品进出口经济方面、初级产品供给方面、以及对宏观经济负面冲击方面的线性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中国加入WTO后,人民币汇率波对初级产品进出口总额影响较显著.汇率降低导致进口产品总额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出口总额却锐减.汇率较低仅1%进出口的变化速率反差达到4.45倍.以2007年数据为例,分析人民币汇率下降1%时进口总额增加12.35%,出口总额减少了2.82%,同时净进口增量将比出口总额增加1.03倍,占我国实际初级产品的11.30%.出口总额减少了8.48亿元,进口总额猛增300.21亿元.估算当汇率下降1%时,所致宏观层面初级产品进出口贸易损失达到98.16亿元.  相似文献   

20.
在经过两年多升值后,许多人认为人民币升值势头该缓一缓了,甚至提出应该让人民币一次性贬值。但是,对中国居民而言,汇率升值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增加,货币购买力增加又意味着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此外,汇率升值能够牵制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是对通货膨胀的抵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