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磁铸造是70年代铝合金半连续铸造的新工艺。试生产的实践证明,用这种新工艺生产的铸锭质量是前所没有的:由于铸锭表面质量好,可以不车皮而直接进行压力加工,而普通铸造的LD10合金φ482毫米铸锭,在压力加工前需要的车皮量达7%;由于电磁铸锭晶粒细化,曾为A4锻件提供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测量感应器内的磁场分布和计算电磁压力,阐述了电磁铸造铸锭产生圆角过大缺陷的原因,研究了屏蔽罩和感应器结构对角形状的影响,得到了有意义的结果:(1)EMC铸锭圆角过大的原因是铸锭角部有磁场叠加现象;(2)增加屏幕角部厚度或降低其屏蔽位置可以改善角部磁场叠加现象;(3)增大角部感应器与铸锭的间隙可以有效地均衡磁场和电磁压力分布。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电磁搅拌对半连续铸造镁合金铸锭宏观偏析的影响。采用电磁铸造法制备了直径320 mm的AZ61镁合金铸锭,电磁搅拌施加电流为0~300 A,频率为15 Hz。利用化学分析法对比了不同电磁场强度下镁合金铸锭径向主要溶质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电磁搅拌可以有效改善镁合金铸锭主要溶质元素的分布,并且当施加电流强度为20~50 A时,铸锭径向元素偏析比明显减小,达到了改善镁合金铸锭宏观偏析的效果。电流强度超过100 A时,电磁场强度较大会引起熔体过搅现象,从而导致溶质元素偏析程度恶化。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采用瑞士铝业公司的电磁铸造技术已能生产大规格的硬合金铸锭。该工艺包括众所周知的电磁铸造以及使用含有CO_2的水冷却和刮除铸锭上的水,以控制熔体的冷却和金属凝固过程。这种技术使铸锭在铸造过程中得到热处理,从而减少了传统的不均匀冷却造成的应力。  相似文献   

5.
7050铝合金低频电磁铸锭挤压板的微观组织及时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频电磁铸造和普通DC铸造7050铝合金铸锭经挤压变形后所得板材制品的微观组织及时效特性.结果表明,低频电磁铸锭挤压板材的微观组织保持了其原始铸态组织晶粒细小的特点.在相同挤压比条件下,低频电磁铸锭挤压板的平均晶粒直径约为10 μm,而普通DC铸锭挤压板的平均晶粒直径约为20 μm.低频电磁铸锭挤压板具有更快的时效强化速率和更好的时效强化效果.两种挤压板在120℃进行单级时效时,低频电磁铸锭挤压板经8 h达到强度峰值,其纵向和横向的拉伸强度分别为656和596 MPa;而普通DC铸锭挤压板经12 h才达到强度峰值,其纵向和横向的拉伸强度分别为647和590 MPa.  相似文献   

6.
电磁结晶器的设计一般要求保证:电磁推力与液柱高度的静压力处处平衡,使液穴内金属的流动不至于过分剧烈,使冷却水均匀合理地分布,底模结构设计要尽量消除铸锭底部的弯曲变形,拉速尤其起动段要与设定值吻合,铸造温度、电流、频率、液位、水压等工艺参数要稳定在工艺给定值。  相似文献   

7.
均匀化处理对低频电磁铸造7050铝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低频电磁铸造工艺制备了具有细小、均匀等轴晶组织的7050铝合金铸锭,研究了均匀化处理过程中铸锭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普通DC铸造锭坯相比,低频电磁铸造铸锭有更佳的均匀化处理效果.在同样的均匀化处理条件下,低频电磁铸造铸锭的晶间低熔点相含量更低,晶内溶质元素含量更高.低频电磁铸造铸锭在均匀化处理12 h后,晶内溶质元素含量即已达到合金的平均含量;而普通铸锭在均匀化处理48 h后,晶内溶质元素含量仍低于合金的平均含量.  相似文献   

8.
实验研究了旋转电磁搅拌对1Cr13不锈钢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电磁搅拌时,铸锭的凝固组织以柱状晶为主,在中心部位形成晶间搭桥,且存在中心缩孔、疏松缺陷;合理的电磁搅拌参数能促进凝固补缩,实验条件下,在铸锭浇注完成90 s后,施加电流为250 A,频率为12 Hz,持续时间为60 s的旋转电磁搅拌能促进凝固补缩,提高铸锭的等轴晶率,显著提高铸锭的质量;电磁搅拌使C、Cr元素分布得更均匀,偏析程度减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制设备制备了60si2Mn弹簧钢半固态试样,研究了电磁搅拌条件下60si2Mn弹簧钢铸锭成分和组织层的变化.结果表明,电磁搅拌可以使60Si2Mn簧钢铸锭成分更加均匀.并可以减小或消除铸锭中发达的枝晶,电磁搅拌改善了60Si2Mn弹钢的凝固条件,增加了凝固过程中的形核率,使铸锭中的等轴晶得到细化.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电磁铸造和普通连铸技术制备了2E12铝合金连铸锭.通过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研究施加电磁场对2E12铝合金连铸过程及铸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电磁铸造技术制备的2E12铝合金铸锭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和内部组织,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其中,电磁铸造方法获得的2E12铝合金铸锭相对于普通连续铸造铸锭晶粒平均尺寸由58 μm减小至36 μm,抗拉强度提高了9.08%,伸长率提高了61.58%,断裂方式为准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11.
高频电磁铸造小截面铸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400kHz高频电磁铸造小截面铸锭的过程。在高频条件下,液态金属成形稳定,液相区内没有强烈的搅拌作用。在感应器作用区内,表面功率密度高。铸出的铸锭表面光滑,铸锭宏观组织为细密的等轴晶。铸锭经机械性能测定表明,硬度低,延伸率高,变形均匀。  相似文献   

12.
电磁成型铸造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铝合金半连续铸造生产新工艺,由于铸锭液穴中熔体在电磁力作用下有规律地运动,并且铸锭的直接水冷位置(假想结晶器高度)比普通结晶器短,铸锭结晶速度快,因此铸锭的枝晶间距小,晶粒极细,铸锭中第二相薄而均匀.磁力成型铸造是“无接触铸造”,克服了传统结晶器铸造铸锭的各种表面缺陷.由于上述特点,铸锭质量显著提高了.本文介绍电磁成型连续铸造铝合金铸锭工艺在提高铸造表面光洁度、细化晶粒及显微组织,减少化学成份偏析从而提高铸锭机械加工性能和提高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电磁铸造中的感应热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海  金俊泽 《铸造》1999,(8):5-9
通过实际测量电磁铸造感应器中铸锭的感应热变化,分析感应器工作电流对感应加热作用的影响,研究铸锭中横向及纵向的感应热分布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得到铸锭截面平均温度随高度变化曲线,并由此计算了感应加热总量和加热功率。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电磁法的基本原理、电磁法的结晶特点、电磁结晶器结构和电磁法铸得的铸锭质量等问题作较详细说明,希望能引起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对低频电磁铸造2024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浩  朱庆丰  崔丽  崔建忠 《铸造》2007,56(8):794-796
通过试验研究了均匀化热处理和人工时效处理对普通DC铸造和低频电磁铸造2024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均匀化时间延长,两种试样均呈抗拉强度降低、伸长率增加的趋势。低频电磁铸锭伸长率的变化幅度大于普通DC铸锭。试验还进行了两种铸锭经轧制变形后的人工时效处理,普通DC铸造和低频电磁铸造的铝合金时效后的硬度都随时效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且低频电磁铸造2024铝合金时效后的硬度高于普通DC铸造2024铝合金。电磁铸造2024铝合金的硬度经过10h处理后达到峰值,普通DC铸造铝合金到达时效峰值的时间则有所滞后。  相似文献   

16.
AZ61镁合金软接触电磁连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软接触电磁连铸法制备了AZ61镁合金铸锭,对其晶体结构、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金属模铸法制备的铸锭作了比较。实验发现:两种方法制备的铸锭相结构相同;软接触电磁连铸铸锭晶粒细小,第二相弥散分布,促使其力学性能有很大提高,常温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提高了约30%和27%,其断口形貌具有更多韧性断裂的特征;在3.5%Na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测试表明,软接触电磁连铸可以使镁合金的自腐蚀电压升高,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从而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实现7N01铝铸锭组织细化均匀化是解决型材产品成材率低、力学性能不稳定、表面桔皮、条纹等缺陷问题的关键,为此开展了7N01铝合金铸锭环缝式电磁搅拌半连续铸造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施加环缝式电磁搅拌后,310mm规格的7N01合金连铸锭晶粒尺寸细化至200~300μm范围内,较普通铸锭晶粒尺寸降低了90%;晶粒自边部至心部尺寸分布范围由普通铸锭的800~3 200μm下降到施加环缝式电磁搅拌后的200~300μm内,均匀性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消除了普通铸锭易出现的粗大树枝晶等铸造缺陷,大大提高了铸锭质量。  相似文献   

18.
凯撒铝业公司的第一台电磁铸造装置装在特伦特伍德(Trentwood)工厂。这台同时可铸5块铸锭的装置,铸造了截面为508×1092毫米的5182铝合金扁锭,用于轧制饮料罐盖坯料。新工艺获得成功是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精心试验、组织和培训的结果。电磁铸造法技术比常规铸造法复杂得多,特别机组的调整、冷却水的质量和金属杂质含量的控制。该法的优点是:铸造的锭可不铣面;多模铸造;热轧机效率高(铸锭积存量减少,均匀化时间缩短)。电磁铸锭表面光滑,一般没有缺陷。当前凯撒铝业公司生产的饮料罐盖坯料,全是用5182合金电磁锭轧制的。  相似文献   

19.
低频电磁水平连铸新型超高强铝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平连铸过程中施加低频交变磁场,制备新型超高强铝合金铸锭,利用金相分析方法研究电磁场对铸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场能提高铸锭表面质量,减少宏观偏析,细化宏观和微观组织。低频电磁水平连铸新型超高强铝合金铸锭经过挤压和热处理后屈服强度为742MPa,抗拉强度为758MPa,伸长率为8.5%。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电磁搅拌对Cu-10Fe合金铸锭的晶粒度、Fe枝晶、宏观偏析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搅拌可以进一步细化Cu-10Fe合金的晶粒度,并降低了其凝固时的过冷度,使合金在进入亚稳液态组元不混溶温度区域前形核生长成树枝晶Fe相,有效避免了球团状Fe相的生成;在搅拌电流为300 A时,枝晶Fe相被打碎,先凝固的Fe相在剧烈旋转搅拌的离心力作用下向铸锭的边部移动,造成显著的宏观偏析;电磁搅拌对Cu-10Fe合金铸锭的电导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由于电磁搅拌对铸态Fe枝晶的破碎细化作用,对其力学性能有着显著的强化作用。但电磁搅拌电流不宜过大,在150 A时就可达到提高铸锭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