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显恩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821-1822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影响。方法:对血红蛋白(Hb)为142g/L的病人抗凝血液进行溶血处理,稀释成10个不同Hb浓度,分为二组:0.055g/L、0.111g/L、0.221g/L、0.443g/L、0.59g/L为第一组,0.71g/L、0.887g/L、2.130g/L、3.550g/L、7.10g/L为第二组。测定各种不同Hb浓度所对应的光密度(OD)值。结果:在第一组中,Hb均小于0.71g/L,HBsAgS/CO<1,结果均为阴性,在第二组中,Hb均大于0.71g/L,HBSAgS/CO>1,结果均为阳性,第二组与第一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标本溶血时,只有当溶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导致ELISA检测HBsAg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2.
[ 目的] 研究不同的稀释方法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的影响.[ 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采取3 种不同的稀释方法,对60 份不同标本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验.[ 结果] 第一种方法阳性34 例,弱阳性1 例,阴性25 例,第二种方法阳性33 例,阴性27 例,第三种方法阳性32 例,弱阳性1 例,27 例为阴性.[ 结论] 第一种方法比预测结果阳性率高,可出现假阳性结果,采用第二种方法与预测结果相符合,为最佳稀释方法,第三种方法与预测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结果的影响。方法:对400份不同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测定,其中阴性标本217份,强阳性标本95份,弱阳性标本88份:用人为方法造成溶血,对溶血标本重新测定,对2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17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标本和95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强阳性标本,非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检测结果(阴性或强阳性)全部一致,非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OD值无统计学意义;88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溶血标本血清检测出现假阴性率为7.95%(7,88),非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OD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强阳性的标本影响不大,而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的检验结果具有一定影响,甚至可能造成假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抗HCV ELISA法弱反应性结果,减少漏诊误诊。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对吸光度值/临界值(S/CO)比值在0.75—3.50之间的标本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确认。结果:在抗HCV呈弱反应性即S/CO在0.75—3.50之间的24份标本中,0.75≤S/C0〈1.0的标本9份,S/CO≥1.0的标本15份;经PCR确认,有5份阳性,其余19份为阴性,其中4份阳性样本的S/CO〈1.0,14份阴性样本的S/CO≥1.0。结论:对于弱反应性样本,应进一步做确认检测,以防止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样本溶血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弱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结果的影响及抗干扰措施的效果。方法:将60例HBsAg弱阳性(浓度在0.5~1.2 ng/ml的)样本人为造成轻、中、重度溶血,采用ELISA检测所有样本的样本对临界值(光谱)比例(S/CO)值,比较溶血前后样本的S/CO值;对溶血标本增设试验孔,对试验孔抗溶血干扰的效果进行探讨。结果:不同溶血程度样本溶血后及校正后的S/CO值均高于溶血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溶血程度的加重,对样本检测结果的影响也逐渐增加;60例弱阳性标本经溶血处理后检测结果仍为阳性,经试验孔校正后也仍为阳性。结论:样本溶血对于HBs Ag弱阳性检测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通过增设试验孔的方式可部分校正溶血形成的干扰,提高试验的准确性,但是对弱阳性样本的定性判断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酶联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阳性情况。方法ELISA法进行抗-HCV测定,筛选出阳性血清141份按S/CO和年龄分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1≤S/CO〈3.8的例数占总阳性率的27.7%,S/CO≥3.8的例数占总阳性率的72.3%;20~49岁与50~80岁的例数分别占总阳性率的31%和69%,两组存在明显差别(P〈0.001)。结论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HCV有一定的干扰因素,可导致阳性率偏高。临床诊断时它只能作为一个筛查实验,抗-HCV阳性不能完全证明体内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要做相关检查慎重诊断,有条件时进行确认实验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抗原夹心法与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应用效果,旨在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血液筛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抗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阴性标本1123例,抗-HCV阳性标本77例。采用双抗原夹心法与间接ELISA法分别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结果与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符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7例抗-HCV阳性标本中,双抗原夹心法阳性检出率96.1%(74/77)高于间接ELISA法87.0%(67/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抗原夹心法检测及间接ELISA法分别有3份和10份假阴性样本出现;双抗原夹心法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间接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方法中,相比于间接ELISA法,双抗原夹心ELISA法的检测结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提高其阳性检出率、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8.
黄军林  黄夏声  罗炬 《吉林医学》2013,34(13):2468-2469
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效果,为实验室检测HBsAb提供试剂选用依据。方法:采用CLIA法和ELISA法同时检测150例免疫儿童的HBsAb,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LIA法和ELISA法的阳性率分别为74.00%和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为80.67%。结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较高,CLIA法能为血清HBsAb低浓度儿童再进行疫苗加强接种提供一个有效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的稀释方法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采取3种不同的稀释方法,对60份不同标志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验。结果第一方法阳性34例,弱阳性1例,阴性25例,第二种方法阳性33例,阴性27例,第三种方法阳性32例,弱阳性1例,27例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诊断的最常用的血清标志物。HBsAg可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或免疫荧光定量检测的方法进行。低水平HBsAg或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的干扰可致检测结果呈弱反应性。无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检测,对弱反应性标本应进行确认试验才能发具HBsAg阳性报告。本研究采用HBsAg中和试  相似文献   

11.
<正>乙型肝炎是一个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之一。据估计,我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约1.2亿,是当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的感染指标之一,因此,HB-sAg的检查是体检的项目之一,对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常采用酶联免疫吸  相似文献   

12.
王一丁 《海南医学》2012,23(24):103-105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同一批次的试剂对不同状态的血清标本进行同步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不抗凝血液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4%、11.1%和0%。B组(抗凝剂血液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33.3%和0%。C组(含血细胞标本)HBs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2%、66.7%和100%。结论引起结果有误的原因有外源性和内源性,其中最主要的是标本有溶血或者浑浊现象。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的发生,要对血清标本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荧光定量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96例丙型肝炎患者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抗体(抗-HCV),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FQ-PCR)检测HCV-RNA。结果FQ-PCR检测阳性率为73.96%(71/96),漏检率为26.04%。ELISA法检测阳性率为75.0%(72/96),漏检率为2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2.71%(89/96),漏检率为7.29%(7/96)。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实现优势互补,降低丙型肝炎病毒的漏检率,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有利于“窗口期”感染的筛选并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陈中友 《吉林医学》2013,34(15):3000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法在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疑似丙型肝炎的感染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HCV核心抗原、抗-HCV、HCVRNA。结果:抗-HCV阳性者66例,HCV RNA与HCV核心抗原均为阳性者53例,三种检测均为阳性者36例;抗-HCV为阴性、HCVRNA与HCV核心抗原均为阳性者1例。三种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66%、54%、63%。HCV RNA阳性患者中检测出HCV核心抗原阳性样本符合率为68.51%。结论:HCV核心抗原是HCV早期感染的重要标志,加强对其诊断有利于丙型肝炎的早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5.
从300种中草药初筛出有效药物9种,若按5种不同剂量(0.3、0.6、1.2、2.5、5.0mg/100μl)的药物、2种不同浓庆的HBsAg(10.92、14.26P/N值)与3种不同接触时间(立即、lh、2h)的10项P/N值均数来综合评价药效指数时,9时有效药物的次序为半边莲、旋覆花、没食子、灯芯革、百荔草、莲须、紫苏、铁扫帚、桑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病原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核酸检测结果。方法选择中山市中心血站2011年1月—2016年12月检测标本274 644份作为研究对象,标本采集完成后常规血清分离完毕后,采用ELISA测定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梅毒TP等情况;排除ELI‐SA有反应性的标本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的标本后,再做核酸检测,比较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在无偿献血者中的检测效果。结果 274 644份标本均完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CV检查中共有353份对两家试剂阳性,阳性率为0.13%。核酸检测结果显示:HBV异常142份,占0.05%,HCV异常3份0.001 2%及HIV1例,占0.000 4%;无偿献血者HBV检测异常率为0.13%、HCV异常率为0.002 7%,均低于ELISA异常率0.72%及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及核酸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病原体测定中各有优缺点,二者结合有助于提高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B_c-IgM的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共调查各类肝炎及携带者109例,抗HB_c—IgM检出率急肝为15/57,迁肝16/24,慢活肝8/14,携带者7/14,抗-HB_c-IgM的阳性平均滴度急性早期乙肝(10≥10~(-5))>迁慢肝(10~(3·1))>携带者(10~(2.45))。把抗HB_c-IgM血清稀释度类型分为三类:Ⅰ急性早期乙肝,O,D最高值在10~(-3)至10~(-5)成以上仍为阳性,Ⅱ迁慢肝,O,D最高值常在10~(-2),可达10~(-3)或10~_(-4),Ⅲ携带者,与Ⅱ相似,但下降更迅速。作者对抗HB_c-IgM在诊断急肝,迁慢肝携带者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指出了高滴度的的抗HB_c-IgM的意义,同时强调动态观察及HBV指标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应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e抗原、e抗体,是一种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的方法。较ID法大大提高了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法和二步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探讨一步法中钩状效应对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二步法对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法和二步法分别对1100名无偿献血者提供的初检标本进行检测,并对5份怀疑存在钩状效应的标本用一步法进行检测。结果:一步法和二步法分别检测出27份和32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把由一步法检测出的怀疑存在钩状效应的5份阴性标本分别进行1∶5、1∶10、1∶30、1∶60倍稀释,再用一步法检测后,转为阳性的分别为5份、5份、3份、2份。结论:同时采用一步法或二步法对稀释了一定倍数的标本进行检测,能够明显的克服存在的钩状效应,也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TG)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影响.方法 收集HBsAg阳性血浆样本,用蒸馏水做对倍稀释至1:8,分成4个组,对照组用蒸馏水稀释10倍,实验组用TG浓度不同的脂血浆稀释10倍.用ELISA法检测HBsAg的吸光度(A)值并做定性判读.结果 试验组HBsAg的A值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间HBsAg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的定性判读试验组1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2、3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G浓度明显影响ELISA法检测HBsAg,TG浓度和A值有明显的相关性.在HBsAg滴度相同TG浓度不同的样本中,TG浓度增高,A值减低.在低滴度的HBsAg样本中,高TG浓度可导致A值低于临界值,出现假阴性.样本HBsAg滴度越低,高浓度TG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