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1 毫秒
1.
本文以单资金约束的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基于零售商提供预付款融资下,供应链是否投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分别构建了供应链投资和不投资RFID的收益模型,求解出相应的最优解并探讨了供应链投资RFID的策略。研究发现:制造商自有资金水平和RFID标签成本均能影响供应链RFID投资决策。随着制造商自有资金水平的上升,供应链投资RFID的意愿增强。当标签成本较低时,供应链倾向于投资RFID技术;当标签成本适中时,供应链是否投资RFID技术取决于制造商的自有资金水平;当标签成本较高时,供应链倾向于不投资RFID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在市场上存在竞争的情况下,高低碳供应链的低碳技术以及契约协调策略的决策问题。以一条高碳供应链(供应链1)和一条低碳供应链(供应链2)组成的竞争分散型供应链(每条供应链均包含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为研究对象,基于链上成员采用批发价格契约(W)和二部定价契约(T),分别构建了两条供应链均采用W、均采用T、供应链1采用W而供应链2采用T、供应链1采用T而供应链2采用W四种收益模型,求解出相应的批发价、零售价及各成员的期望收益并探讨链上成员的契约均衡选择策略。研究表明,当固定费用在一定范围内时,均衡策略为高碳供应链则采用W,为低碳供应链则采用T;反之,当均衡决策为两条供应链时均采用W。由于存在竞争,高碳供应链无法通过二部定价契约协调供应链,而低碳供应链可以通过调节固定费用达到帕累托改进,并且随着减排水平的提高,低碳供应链将越容易达到Pareto改进。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双渠道供应链企业在特定情形下投资RFID技术的决策与协调问题,以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的双渠道供应链为对象,研究了采用RFID技术对双渠道供应链投资收益的影响与协调。针对双方都不投资、零售商或制造商一方投资和双方联合投资RFID技术4种情形,研究了RFID技术对双渠道供应链投资收益的影响,以及双方联合投资情形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表明:双方产品错放率的提高使得对方产品的销量增加而自身的销量降低;当单个RIFD标签成本在一定阈值内时,零售商单独投资RFID技术使得制造商收益也增加,然而制造商单独投资RFID技术却将带来零售商收益的降低;当供应链双方联合投资RFID技术时,协调机制下双方的收益都优于各自单独投资RFID技术时的收益。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物流自营和物流外包模式对于资金约束供应链运作的影响,探讨了物流均衡策略。在考虑外部银行信贷融资渠道的基础上,构建了生产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和资金短缺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研究了物流自营和物流外包情形下资金约束供应链中成员的最优订货定价决策,并从供应链中领导者角度探讨了物流均衡策略,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进一步分析了生产成本等参数对供应链系统利润以及零售商融资金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中成员的订货定价决策以及期望利润受物流成本等参数影响。当生产成本和自营物流成本较低时,物流均衡策略为自营;当生产成本和自营物流成本较高时,物流均衡策略为外包。  相似文献   

5.
针对随机产出情况下权力结构影响供应链的问题,利用博弈理论建立权力结构模型,并探讨了权力结构和产出随机性对成员决策及收益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供应链成员是否受益于其获得的主导权受产出随机性的影响,权力结构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依赖于产出随机性,仅当零售商占主导时,生产商、零售商及供应链的收益最高。生产商占主导和Nash均衡结构中,生产商和零售商受益于产出随机性降低,生产商的决策受其边际利润影响,而零售商的决策等于需求量;零售商占主导时,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决策取决于零售商边际利润,且双方边际利润的提高可以改善各自的收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一个风险中性供应商和多个风险偏好的竞争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供应商定价决策,考虑零售商存在商品错放和耗损两类因素,基于供应商对批发价和回购价的调整机制及零售商对订货量的调整规则,建立了供应链各成员的两周期收益模型,并采用计算实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强风险偏好型零售商的平均收益高于弱风险偏好型零售商的平均收益;仅调整批发价策略将导致供应链"断链";同时调整批发价和回购价策略使供应链成员的收益波动较大,此时供应商获得的平均收益最大,零售商的订货量和平均收益均最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双回收渠道下零售商主导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决策问题,针对由一个制造商、一个占主导地位零售商以及一个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构建了相应的决策模型,并对闭环供应链成员及闭环供应链的整体利润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在零售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中,当第三方有利可图时,第三方负责回收对零售商是占优策略。当第三方无利可图时,无论是第三方还是零售商负责回收,零售商的最大利润是相同的。相对于第三方负责回收,由零售商负责回收对制造商和整个闭环供应链系统均是占优策略。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绿色偏好影响日益凸显、大数据定向广告(BDTA)合理有效的引入成为手机制造商、零售商绿色营销策略决择面临的新问题。针对考虑消费者绿色偏好的BDTA作用及其对手机制造商、零售商绿色营销策略的影响,建立涉及BDTA的手机制造商、零售商绿色营销策略演化博弈模型,揭示消费者绿色偏好、BDTA引入对手机制造商、零售商绿色营销策略的影响规律,并构建相应的多Agent仿真模型,利用Netlogo平台进行有效性检验,并进一步设计情景对照试验,分析BDTA引入对博弈双方营销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1)考虑消费者绿色偏好,引入BDTA,制造商、零售商绿色营销期望收益增加,且双方绿色营销动力增强;(2)消费者绿色偏好度、BDTA投入强度影响制造商、零售商绿色营销策略演化均衡状态。(3)当消费者绿色偏好度高于某阀值,制造商BDTA成本分摊系数提高,绿色营销是制造商、零售商的演化稳定策略;当消费者绿色偏好度低于某阀值,制造商BDTA成本分摊系数提高,非绿色营销是制造商、零售商的演化稳定策略。(4)考虑消费者绿色偏好,当库存销售成本改善系数、已知信息消费者衰减系数下降,绿色营销是制造商、零售商的演化稳定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竞争环境下基于零售商信用的供应链定价决策与销售渠道选择问题,分析了电子渠道、混合渠道和传统渠道3种情形下供应链的定价决策,探讨了零售商信用及其之间的竞争对定价决策和销售渠道选择的影响。通过数值研究发现:单一渠道下的竞争零售商具有相同的定价策略,混合渠道下产品的最优零售价格随电子零售商信用水平和零售商之间竞争程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竞争环境下,生产商和供应链管理者的销售渠道选择策略随电子零售商信用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以单生产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生产商采用碳减排技术前后两级供应链的收益模型,探讨了减排率、碳税及单位碳排放量对订货量、收益和契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最优的碳减排率,使得链上成员的收益获得Pareto改进;最优减排率与碳税正相关、与单位碳排放量负相关。收益共享契约能有效地协调采用碳减排技术前后的供应链,收益共享系数区间的上下界及范围均与碳税和单位碳排放量负相关,与减排率的关系同减排率与收益增量的关系一致。  相似文献   

11.
基于延保服务吸引力指数的服务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使用博弈论对厂商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延保服务的丈种模式构建模型,并引入延保服务吸引力指数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指出:当购买产品的消费者仅部分购买延保服务时,生产商始终愿意由零售商提供延保服务,而零售商需要权衡延保服务吸引力指数的关系.在模式M和R中选择合适的渠道模式;当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全部购买延保服务时,生产商和零售商都需要权衡延保服务吸引力指数的关系,在模式M和R中选择合适的渠道模式;当供应链成员提供延保服务的吸引力指数相同时,相对于生产商提供延保服务,零售商提供延保服务的模式能为供应链成员赢得更多利润.  相似文献   

12.
在跨链间同级库存协作机制下,采用收益共享契约研究了多链式集群供应链系统的协调问题。建立了零售商跨链间库存协作机制下的集群式供应链系统分散决策模型、集中决策模型以及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并给出各模型下的最优策略。通过数值仿真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求解,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跨链间同级库存协作机制下,"双重边际化"效应依然存在于集群式供应链系统内,但收益共享契约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内各成员的利润,并实现集群式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协调;同时收益分配系数的取值范围与需求不确定性和跨链间同级库存协作成员数量分别存在逆相关性和正相关性,而收益共享契约引入的必要性与二者均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产品差异化下的线上与线下融合供应链合作广告策略,针对单个制造商与单个零售商组成的线上与线下供应链,利用微分对策得到集中决策和分散博弈下供应链成员的广告投入和广告分担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分担比例的大小与渠道产品商誉、供应链成员边际利润、产品差异化程度密切相关;Stackelberg博弈下零售商的最优广告策略为不分担制造商在线渠道对传统渠道的广告投入,并设计了一个广告费用分担合同来实现供应链协调;最后,用数值算例对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地解决同时含有市场风险与质量风险因素的两级供应链成员收益分享问题,针对单一上游供应商与下游零售商构成的报贩供应链系统,提出批发价驱动模式(模式1)和销售代理驱动模式(模式2)两种供应链模式。在两模式中均由供应商承担质量风险,并基于贝叶斯方法建立了计量型与计数型抽样检验模型。以供应链成员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公式,综合市场风险成本与质量风险成本,对两供应链模式进行比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当市场价较大时,模式2可同时提高供应商与零售商的收益,且两模式的差异随着市场价增加而变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由两个生产商和两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网络中的供应商间生产能力的竞争、零售商间零售价和订购量的竞争问题,建立了最大化期望利润的竞争模型,并对均衡策略进行了分析.在零售价对随机需求有影响的条件下得出如下结论:零售商存在最优定价和最优订货策略;某个零售商的最优定价策略不仅受生产商的批发价的影响,还受另一个零售商定价的影响;最优零售价格随批发价单调增加,随另一零售商的定价单调增加;最优订购量随批发价单调降低,随另一零售商的定价单调降低;生产商也存在一组最优定价策略和均衡的竞争性生产策略.最后,用一个数值算例分析了该竞争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再制造成本扰动对制造商竞争型闭环供应链造成的危害,在制造商自身扰动、竞争对手扰动和双扰动三种情景下,研究了两个竞争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中的最优生产决策。研究发现:三种扰动情景下的销售价格和产量以及对手扰动情景下的回收率决策具有鲁棒性,但自身扰动和双扰动情景下的回收率决策始终随再制造成本的扰动而变动;自身扰动和双扰动情景下的制造商利润和三种情景下的零售商利润均随再制造成本扰动的增加而减少,对手扰动情景下的制造商利润随再制造成本扰动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扰动对产量和制造商利润的决策影响最大,双扰动对价格、回收率和零售商利润的决策影响最大;制造商之间的竞争越激烈,决策鲁棒性的范围越小。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对多供应链企业投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决策问题,以单生产商和两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零售店内商品错放对最优订货量的影响,采用逻辑证明和数值分析的方法,分别建立了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供应链的收益模型,剖析了商品错放率对链上成员定价的影响。分析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消除商品错放对供应链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式和集中式供应链可承担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单位成本阈值相同。进一步设计了数量折扣—两部定价契约,实现了分散式决策供应链投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协调,并发现单独的数量折扣合同不能实现供应链的协调。通过算例验证了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消费信贷对缓解消费者资金压力、提高绿色产品需求的作用,在考虑消费者对消费信贷具有异质性偏好的基础上,针对一个由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绿色供应链,构建了立即支付(N策略)、银行提供消费信贷(BF策略),以及零售商提供消费信贷(RF策略)3种策略下的Stackelberg模型,研究渠道成员的最优消费信贷策略。研究表明:(1)制造商的绿色投资行为有助于消费者获得更优惠的信贷费率;(2)RF策略下零售商将设置最高信贷费率并降低零售价格,而这对渠道成员和消费者都是有利的;(3)当消费者资金约束程度较低时,N策略是渠道成员的最优策略。否则,两种消费信贷策略更优。具体而言,若消费信贷费率上限较高,RF策略为渠道成员的最优策略;反之,BF策略最优。在此基础上,将模型拓展到混合策略,通过数值分析,探讨了立即支付接受程度和信贷周期对渠道成员信贷策略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消费信贷对提高绿色产品市场需求及渠道成员利润都有利。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含有单制造商和多零售商的供应网络中基于订单延迟经济生产批量模型的订货库存联合优化问题,以明确联盟博弈和模糊联盟博弈分别研究该供应链在确定和模糊环境下的最优订货/库存策略.证明了有限信息共享时的订货成本博弈和深度信息共享时的存货(及缺货)成本博弈的联盟稳定性和解的存在性.解析和仿真分析表明,扩充Shapley值较比例法则在成本分摊上更为合理,当联合订货分散存货策略转变为集中存货策略时,仅有前者能实现成本分摊的Pareto改进.进而构建联合订货模糊联盟博弈,证明该模糊联盟的核非空,给出模糊Shapley值作为模糊博弈的合理成本分摊方案,并以数值算例演示和验证了解的有效性.最后给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参照效应对绿色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将消费者的随机参照价格引入到双渠道绿色供应链中,通过博弈论方法构建一个两阶段Stackelberg模型,讨论了线上线下的一致性定价策略。结果表明:当消费者的绿色偏好系数较高时,消费者参照价格的离散程度对制造商和零售商有利;否则,消费者参照价格的离散程度对制造商有利但对零售商不利;随着消费者参照价格敏感性系数的增大,制造商的期望利润先减小后增大,但零售商的期望利润单调下降;收益共享和成本分担组合契约能够协调双渠道绿色供应链。通过与单渠道绿色供应链均衡的比较发现,制造商进入线上渠道的条件受到消费者参照价格敏感性系数和离散程度的双重影响。在此基础上将模型拓展到差异化定价,讨论了不同定价策略对渠道成员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