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冉永进  赵建春  卢韶帅 《煤》2011,20(11):1-2,75
通过实测3号煤层的原始瓦斯含量、气体组分、采落煤残存瓦斯含量、工业分析等瓦斯基本参数,结合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设计开采方案,在研究大西煤矿3号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分源预测法预测了达产后不同时期的矿井瓦斯涌出量,并确定了相应的瓦斯涌出等级。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分析了三兴煤矿5号煤层位于瓦斯风化带的原因,鉴于我国现有的矿井瓦斯涌出量矿山统计预测法和矿井瓦斯涌出量分源预测法均不适用于瓦斯风化带煤层开采的瓦斯涌出量预测。以实测含量和瓦斯风化带内矿井最大瓦斯涌出量为依据,预测了三兴煤矿5号煤层开采时矿井的最大瓦斯涌出量,同时验证了三兴煤矿井田范围内的5号煤层处于瓦斯风化带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现有的矿井瓦斯涌出量矿山统计预测法和矿井瓦斯涌出量分源预测法均不适用于瓦斯风化带煤层开采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文章以实测含量和瓦斯风化带内矿井最大瓦斯涌出量为依据,预测了苏村煤矿15号煤层开采时矿井的最大瓦斯涌出量,得出苏村煤矿井田范围内的15号煤层处于瓦斯风化带的结论,并利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解释了苏村煤矿处于瓦斯风化带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刘永杰 《煤》2012,(9):1-3,12
通过测试新元煤矿3号煤层瓦斯基础参数,分别研究了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与埋深的关系。采用分源预测法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分析了矿井进行瓦斯抽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得出:新元煤矿3号煤层开采期间,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对3号煤层及其邻近层和采空区的瓦斯进行抽采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下霍井田3#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和瓦斯赋存的分析研究,绘制了井田内瓦斯含量等值线图,并对矿井不同开采时期的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确定了矿井不同开采时期的瓦斯涌出等级,指出矿井开采二、三、四采区时需要进行瓦斯抽放,对矿井安全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伏岩山矿瓦斯赋存及瓦斯涌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建矿井伏岩山煤矿瓦斯资料缺乏、瓦斯防治基础薄弱的问题,实测和收集了3号煤层瓦斯含量等基本参数,回归分析了瓦斯含量与埋藏深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了3号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结合矿井开拓开采部署和生产条件,采用分源预测法,分别计算了各采区开采时期矿井最大瓦斯涌出量,按照矿井瓦斯等级划分标准,确定了伏岩山矿矿井瓦斯等级。对于矿井通风管理和瓦斯防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地进行矿井通风管理和瓦斯治理,针对沁新煤矿的实际条件,实测了2号煤层瓦斯含量,回归分析了瓦斯含量赋存规律,编绘得出了2号煤层瓦斯含量等值线预测图。运用分源预测法对沁新煤矿进行了瓦斯涌出量预测,并分析了瓦斯涌出来源构成。  相似文献   

8.
张丰杰 《煤》2013,(10):1-2,28
根据仙泉煤矿下组煤层地勘瓦斯含量和井下实测瓦斯含量数据,结合煤层瓦斯垂直分带划分标准,确定15号煤层处于瓦斯风化带内。采用分源预测方法对仙泉煤业的采掘工作面进行了瓦斯涌出量预测,预测结果为低瓦斯矿井。  相似文献   

9.
基于瓦斯地质理论,对夏店煤矿井田地质勘探、钻孔揭煤资料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3#煤层的瓦斯风化带、瓦斯的赋存规律。结果表明,埋藏深度对井田瓦斯含量大小影响最大,并运用分源预测法对3#煤层三个开采时期的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为矿井通风、瓦斯抽采及防治提供依据,从而实现煤巷安全高效掘进。  相似文献   

10.
陈琳 《煤炭与化工》2023,(8):117-120
瓦斯地质条件的持续性评价是矿井地质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地质勘探和井下监测的瓦斯及相关数据为基础,全面分析了鼎鑫煤矿瓦斯赋存特征、井下瓦斯涌出特征,探讨了影响瓦斯含量和涌出量的相关地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主采煤层的瓦斯含量较低,5号和10号煤层平均瓦斯含量分别为0.28 m3/t和0.5 m3/t,瓦斯成分以N2为主,煤系位于瓦斯风化带以内,影响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包括煤层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和煤层埋藏深度;瓦斯涌出主要来源于采煤工作面,其次为掘进工作面和采空区,铜川矿区鼎鑫煤矿属于低瓦斯矿井,影响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地质因素主要包括瓦斯含量、地质构造、地下水、采煤工艺和开采强度等。  相似文献   

11.
煤层含气量是表征煤层气储层特征的关键参数之一。为了准确获取低煤阶煤层含气量,以彬长矿区大佛寺煤矿为例,根据Langmuir方程和排采过程中实测的临界解吸压力计算了4号煤层含气量。根据计算结果,4号煤层含气量为2.30~3.62 m^3/t,平均为2..87 m^3/t,是煤层含气量测试结果的0.88~1.93倍,符合低阶煤的特征,最为接近4号煤层原始含气量。并根据矿山岩层移动理论和渗流理论探讨了4号煤层含气量低而煤矿生产过程中瓦斯涌出量大的原因。分析认为,煤层在开采过程中,随着顶、底板岩层变形、垮落和移动,应力释放使煤体产生大量的新生裂隙,改变了煤体结构特征,促使煤层渗透性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形成卸压增透和增流效应,造成大佛寺煤矿瓦斯涌出量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12.
冀托  蔡成功 《煤矿安全》2012,43(4):79-81
为了对泉店煤矿11采区二3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对其瓦斯压力、煤的坚固性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瓦斯含量等瓦斯基础参数进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依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等规定,确定11采区二3煤层为非突出煤层。  相似文献   

13.
刘树新  李铭 《中国煤炭》2012,38(1):103-106
为了解决祁东煤矿四采区高瓦斯浓度的问题,结合煤层赋存情况与煤矿生产实际,提出采用煤层按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依次保护下伏煤层,实行多重保护,并对煤层瓦斯突出进行预测,对被保护层的卸压瓦斯抽放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阳煤集团新景矿在3#煤层采掘时频繁发生煤与瓦斯突、喷出现象,严重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和3#煤层的正常开采。论文基于地质构造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原理,分析地质构造对煤层瓦斯、煤体结构及瓦斯突、喷出的控制作用,为防治矿井瓦斯灾害,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分源预测法在生产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璞 《煤炭技术》2014,(10):37-39
通过对成庄矿3#煤层进行煤层含量测定,并结合矿井地勘期间煤层瓦斯含量测试数据,得出了该矿3#煤层含量分布规律,根据煤层含量分布规律,使用分源预测法对成庄矿3#煤层采掘工作面、生产盘区和矿井进行了瓦斯涌出量预测。  相似文献   

16.
突出危险采煤工作面消突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厚煤层开采中应用放顶煤工艺技术,在鹤壁煤业集团公司五矿3302工作面采用了本煤层密集钻孔和穿层孔综合抽放瓦斯的消突技术,吨煤抽放钻孔量达到0.08m以上,采前瓦斯抽排率达到42.9%,采前残存瓦斯含量明显低于矿井始突点煤层瓦斯含量.采用单项指标法、综合指标法和残余瓦斯含量法对采前突出危险性进行评价,评价结论为无突出危险.据此采用放顶煤工艺进行生产,直至工作面回采结束,杜绝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尽管国家对煤矿安全治理极其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开采深度加深,开采条件就越来越复杂,煤层瓦斯更加难以治理,运用瓦斯地质理论,结合马尾沟矿井相关资料,研究分析了马尾沟矿井瓦斯赋存条件,探讨矿井地质构造特征,找出影响矿井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是煤层埋藏深度。建立煤层底板标高和煤层瓦斯含量的数学相关性关系,预测出深部煤层瓦斯赋存规律,从而对矿井安全生产以及煤层深部开采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影响晓南矿未开采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晓南矿二水平未开采煤层的安全开采问题,以14号煤层为例,系统地分析了影响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灰色关联模型,并计算出各项因素的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晓南矿14号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为煤的变质程度、地质构造、岩浆岩侵入、煤层厚度及煤层埋深等因素,并用多元回归对其进行了瓦斯含量预测,为二水平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姬忠超  皮大峰  张学博 《煤》2011,20(10):22-24
为了消除采煤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在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十矿1307工作面采用了本煤层顺层钻孔进行抽放,并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采用残余瓦斯压力法、残存瓦斯含量法和统计煤层瓦斯预抽率对工作面瓦斯抽放进行消突效果考察,对工作面安全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