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每年的5月19日是我国的"旅游日",这个日子有什么特殊意义,又是如何与旅游联系上的呢?这就要谈到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了。徐霞客(1587~1641)是中国明代伟大的探险家、杰出的旅游地学家,他的主要成就是留下了被称为中华文化经典的洋洋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游记》的开篇之作《游天台山日记》写于1613年的阴历三月晦,即三月的最后一天,阳历正是5月19日。"中国旅游日"之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徐霞客游记》申的四篇日记为范围,以两次考察为依据,论述了徐霞客对地名的记述。认为四篇日记所记地名内容丰富,定名定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为探讨地名演变的原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最后,就后人对四篇日记中某些地名的标点问题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3.
《徐霞客游记》是我国明代著名旅游家徐宏祖所著的游记巨著,人们誉之为“千古奇书”。徐霞客及其《游记》在科学上、文学上的杰出成就,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探讨。要深入透彻地了解《游记》,就必须扩大视野,在继续肯定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去开拓前人还未尝试的研究领域。在采用一些新的、或过去不曾采用过的理论工具——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徐霞客游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陆其国 《今日科苑》2007,(17):118-118
徐霞客的旅行、地理考察实践以及一部《徐霞客游记》,有理由使他成为中国有口皆碑的人物。但是同样因为旅行,徐霞客也留下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斑斑劣迹。即使有人知道,出于为贤者讳,不是刻意隐瞒,就是故意回避,总之绝少提起。  相似文献   

5.
古村流坑     
徐霞客在他的《江右游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其处闤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文章记略了两层印象,一是所见街市繁华;二是所闻学风兴盛,落笔时间为明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史上,散文可谓浩瀚纷繁,数量庞大,而作为散文的一个重要分支--游记散文中的山水游记,占有重要的地位,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苏轼的《石钟山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面对这么多的山水游记,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别:按文学性的强弱可分为文学游记和舆地游记两大类,就文学游记本身而言,又可分为再现型、表现型游记、文化型游记.……  相似文献   

7.
腾冲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其名始于《旧唐书》,以后长期冠名腾越,1913年设腾冲县,它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到过的最西面的地区。公元1639年初夏,54岁的徐霞客沿着西南丝绸古道翻过巍峨的高黎贡山来到腾冲,当他看到这座雄伟坚固的石城时,不禁感慨:"此城迤西(滇西)所无。"他在腾冲考察了40天,写下3万多字的游记,翔实准确地记述了腾冲的山脉水派、风光景致和历史遗迹。  相似文献   

8.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223-224
中国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徐霞客(Xu Xia—Ke,1586-1641)(邮票X3a),名宏祖,字振之,号霞客,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有名的隐居学者,家中经济富裕,藏书丰富。徐霞客自幼好学,尤其是喜欢看历史、游记、探险记一类的书籍,并且深深被这些书籍所吸引,所感染,使他对祖国的壮丽河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无限的热爱,并且萌发了遍游五岳的志愿。  相似文献   

9.
<正>提到游记,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学阶段学过的古文名篇。的确,作为一种文体,游记在中国文学殿堂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出行背景、风物歌咏、借景抒情,是大部分游记的书写套路;言简意赅、文辞华美、议论切中要害则是不少游记流芳千古的原因。到了晚明时期,中国涌现不少优秀的旅行大家,他们别出心裁,以探索自然奇观背后的科学原理为目标(如徐霞客),或着力研究人地关系视野下的风俗民  相似文献   

10.
台湾杉     
冯志舟 《百科知识》2011,(24):39-40
云南腾冲县的和顺乡在《徐霞客游记》中被称为"合上屯",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该地魁阁前有两株台湾杉(当地人称为秃杉),树龄约为500年。民国二十年(1931),这两株台湾杉被一豪绅看中,欲砍去做棺木,结果激怒了附近乡民。  相似文献   

11.
在纯理论的范围内来讨论批判和启蒙的问题往往难以说清,一个较为有效的策略便是从个案入手。沈从文的《阿丽思中国游记》、张天翼的《鬼土日记》、老舍的《猫城记》等均以讽喻性、幻想、启蒙成分自成一格。本文试以这三部作品为例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于蝴蝶的聚会,中国人称之为:“蝴蝶会”;而国外,则称为“蝴蝶朝圣”。从中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首次在他的《日记》中记载这个自然奇观以来,已过去了三百多年。中国人对蝴蝶会的记载最早,发现蝴蝶聚会的地点最多。文人墨客们色彩缤纷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触,往往为蝴蝶  相似文献   

13.
徐霞客(公元一五八六——一八四一年),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別号,故乡在今江苏江阴县南歧县。他是我国古代一个偉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記》是他的主要著作。徐霞客从二十二岁起到五十六岁逝世时为止的三十四年中,几乎年年外出旅行,他到过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貴州、云南十六个省,游历了南北名山,特別考察了西南石灰地貌发育規律。石灰岩地貌又称为“喀斯特”,它原是南斯拉夫西北一带石灰岩  相似文献   

14.
马可·波罗与他的故事《马可·波罗游记》,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马可·波罗是13世纪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旅行家和商人,据称其17岁时开始随父亲和叔叔游历世界,曾在中国生活17年,受到元朝忽必烈可汗的接见;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马可·波罗游记》描述了当时富饶中国的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甚至成为中国和意大利两国自古以来友好交流的见证。近日,美剧巨制《马可·波罗》又掀起了一股"马可·波罗"热。其实,国内外历史学界对"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以及"《马可·波罗游记》如何成书"的争论从未停息过。马可·波罗,这位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人,因为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而为全世界的人民所熟知。他在游记中对元朝时中国社会状况绘声绘色的描述,在当时的欧洲引起巨大轰动,书中对中国"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的夸张说法,更是激起西方人对东方神秘大国的无限憧憬。然而一本《马可·波罗游记》是否就足以证明马可·波罗一定来过中国?书中所描绘的景象是他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马可·波罗留给世人的是真相还是弥天大谎?这些历史都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始终徘徊于否定与肯定之间,争论如同潮起潮落。  相似文献   

15.
该作继续一面对小说进行形式探索,一面对现代都市女性生活进行审视与拷问,令作品在一种融会神话、史料、游记、散文等形式的整体日记片断化书写中,勾勒、建构现代都市女性世界的生存状态,让读者看到一种完美的将现代女性碎片生活同文本的日记片断化形式有机结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左贵凤 《科教文汇》2008,(29):247-248
本文从柏格森的绵延观点出发,分析了《简·萨默斯日记》的时空结构,指出在时间的绵延中流动着生命的永恒性与同一性,揭示了多丽丝·莱辛对生命哲学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石爱玲 《科教文汇》2009,(6):226-226
《钓台的春昼》是郁达夫写于三十年代的著名游记散文。郁达夫不仅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小说家,他的散文创作也不逊于朱自清、冰心。郁达夫写了许多游记,创作于一九三二年的《钓台的春昼》无疑是他的游记散文的代表作。记述的是他“一九三一,岁末辛末,暮春三月,春服未成”,自富阳溯江而上,经桐庐游览桐君山和严子陵钓台的一次旅行。  相似文献   

18.
《钓台的春昼》是郁达夫写于三十年代的著名游记散文。郁达夫不仅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小说家,他的散文创作也不逊于朱自清、冰心。郁达夫写了许多游记,创作于一九三二年的《钓台的春昼》无疑是他的游记散文的代表作。记述的是他"一九三一,岁末辛末,暮春三月,春服未成",自富阳溯江而上,经桐庐游览桐君山和严子陵钓台的一次旅行。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中外学界对"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多有争论,学者各抒己见,未有定论。我们暂且不管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传世巨作《马可·波罗游记》是在描写元朝时的中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从《马可·波罗游记》中,我们看到的是元朝在中国史书中无法体现的另一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马可·波罗游记》里的中国元朝。初到元大都的震撼1275年,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背负着教皇赋予的神圣使命,历经3年半艰辛的长途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基于数字人文理论与方法,挖掘《谭延闿日记》中蕴含的人物关系,形成能够呈现日记人物同 现关系的可视化图谱,将非结构化的日记文本以更加清晰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示,并力图在此过程中发现和提炼有 用的知识。【方法/过程】以 1923—1926年的《谭延闿日记》内容为研究对象,抽取具有同现关系的人物实体要素,运 用 Gephi数据可视化软件构建日记人物同现关系网络图谱,并通过量化统计、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网络拓扑特 征、人物中心性特征以及基于模块化和k-core的人物群体特征等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结论】以人物关系挖 掘为切入点,发现和提炼《谭延闿日记》中蕴含的知识,展现了数字人文视阈下细粒度开发名人日记资源的可行性。 【创新/局限】构建了《谭延闿日记》人物同现关系网络,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并结合相关历史研 究进行对比验证,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对日记文本内容的挖掘过程与结果,为其他历史档案资源的开发提供参 考。但是所抽取数据为局部时间段数据,仅能展现局部时间段的特定人物关系,更多、更丰富人物关系的挖掘与呈 现还需更长时段的数据与更多相关资料的充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