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镍电解阳极液直接进行电解净化除铜处理过程。镍电解阳极液中的CU2+离子优先于Ni2+离子在镍电极和铜电极上放电还原,其电极过程具有溶液扩散传质步骤控制的动力学规律。在阴极电位不低于-0.500V(vs.SCE.)和溶液搅拌条件下,采用多孔镍作阴极在常温下就能使镍电解阳极液的CU2+离子浓度降至0.002g/L以下,达到深度净化除铜要求。加强溶液搅拌和增大电极面积有利于加快电解净化除铜速度,电解净化除钢产物为99%以上的金属铜粉。  相似文献   

2.
19CN5、20CrMnMo钢渗碳后硫化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CN5、20CrMnMo钢渗碳淬火后磷化、不处理、低温电解硫化与真空离子渗硫的磨损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润滑条件下,所研究的几种工艺的摩擦因数μ由大到小依次为:0.173、0.102、0.097、0.079;抗咬合及抗磨损性能按相对优劣依次为:真空离子硫化、低温电解硫化、不处理、磷化;在无润滑磨损条件下,硫化试样的抗磨损性能无明显的优越性。本试验为提高相关产品质量和硫化工艺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二室单阴膜电解再生钠碱脱硫废液的试验和模型推导,研究了膜电解过程中再生效果与阴极进出口溶液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二室单阴膜电解再生钠碱脱硫废液时。硫的电解效率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大,根据阴极进出口溶液pH值可以计算得到;出口液pH值在6.0—7.5的范围内,硫的电解效率上升速率较快,当pH值小于6.0或大于7.5时,硫的电解效率变化速率较慢,硫的理论电解效率应小于50%;且阴极进口液pH值在4.4—6.0的范围内模型有较好的稳定性,试验结果与模型具有较好的匹配性,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电解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铜电解净化液中微量铜的光度测定法,探讨了铜与硫代米酮(TMK)的显色反应,得到了25ml体系中显色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5.
活性硫化镍是一种用于镍电解阳极液除铜的超细微粒物质。对华南理工大学合成的活性硫化镍进行了一系列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它是一种丝状,多孔,含水的非晶态集合体,镍硫化学组成为NiS0.806,比表面为98.5m2/g,在常温下表现溶度积数量级为10-9~10-8,微粒略带负电荷,|ξ<30mV.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从腐蚀线路板废液中制备五水硫酸铜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治理废液、又能回收铜的适宜工艺条件,对治理废及回收产品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氨浸出法生产仲钼酸锭,系以氨水浸出焙砂使三氧化钼转化成钼酸铵进入溶液中。焙砂中所含的大部分铜和少量亚铁也分别以铜氨络合物[Cu(NH_3)_4](OH)_2和亚铁氨络合物[Fe(NH_3)_6](OH)_2存在于氨浸出液中,需行净化处理。通常采用的净化方法,是以硫化铵或硫化氢为净化剂,使铜、铁等杂质生成硫化物沉淀除去。这种净化方法的缺点,在于污染环境,影响工人健康,溶液的加热和静置沉淀分离工艺费时,并存在制备硫化铵或硫化氢时的废液、废渣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酸性蚀刻废液与碱性蚀刻废液混合沉淀铜后,母液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铵,少量的铜离子.用水合肼还原除去铜离子后,回收所得氯化铵溶液可直接用于蚀刻液的生产.通过对处理工艺探讨,找到了处理母液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化学机械浆废液有机物浓度高、色度深、处理难度大的问题,应用复合电解电化学法处理桉木化学机械浆制浆废液,探讨了各工艺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ODcr和色度去除效果受pH值、槽电流和通过量的影响,较低的pH值、较低的通过量和较高的槽电流有利于提高废液的处理效果;在pH为4、槽电流为0.5A、通过量为40ml/min的条件下,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60%和9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复合电解处理过程发生了羰基和木素结构的破坏,这可能是处理后废液色度大幅降低的重要原因;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表明,废液经过复合电解电化学法处理,芳香族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减少,非芳香族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显著增加,表明部分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在处理过程中发生断裂破坏,生成了非芳香族的有机物,有利于降低废液毒性,提高可生物降解性.该方法可用于化学机械浆制浆废液生物处理前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10.
从热力学角度和生产实际出发,分析了As,Sb和Bi在钢电解液中的形态以及电解液酸度,H2S分压,Cu2+,Ni2+的存在等对硫化沉淀法净化钢电解液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铜电解液有一定酸度,硫化沉淀法能将电解液中的As,Sb,Bi充分除去;同时,解决了杂质闭路循环问题,对后续Ni的回收效果不产生影响.因而,硫化沉淀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净液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铋离子Bi3+存在于酸性硫酸铜电解液中时,对铜电解精炼中阴极铜沉积反应的峰电流ip、峰电势p的影响,并根据循环伏安曲线的形状判断铜沉积反应的可逆性。结果表明:铜沉积反应是不可逆的。Bi3+离子存在于电解液中时不改变铜沉积反应的机理,但却使铜沉积反应的峰电流ip值降低,峰电势p值向正方向移动.文章还从电化学和热力学角度分析了Bi3+存在于电解液中时,对阴极铜电极平衡电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液化石油气(LPG)中极少量的硫化物会对铜质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影响LPG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因此研究LPG中硫化物对铜腐蚀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了LPG中不同含量的羰基硫、乙硫醇及硫化氢对铜片腐蚀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对腐蚀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探究了这3种硫化物对铜片腐蚀的机理。结果表明,当LPG中羰基硫和乙硫醇的含量为20 μg/g时开始腐蚀铜片,硫化氢的含量为5 μg/g时开始腐蚀铜片,随着硫化氢含量的增加,腐蚀程度加剧;当3种硫化物的含量为20 μg/g时,铜片均出现明显的腐蚀产物,腐蚀以局部腐蚀为主。羰基硫和乙硫醇的腐蚀产物中含有机化合物成分,硫化氢的腐蚀产物主要为无机物Cu2S和Cu2O;羰基硫对铜的腐蚀过程为铜原子与羰基硫中的硫和碳成键,形成羰基硫化铜,或者铜原子与硫成键,形成缔合后的复杂腐蚀产物。  相似文献   

13.
黑铜泥综合回收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黑铜泥为原料,分别以硫化钠浸出法、酸浸法、碱浸-硫浸联合法进行黑铜泥综合回收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硫化钠浸出法与酸浸法均不易实现黑铜泥中Cu、As、Sb的有效分离,而碱浸-硫浸联合法的分离效果较好,在NaOH物质的量浓度1mol/L、液固比为10∶1、反应时间为6h、温度80℃的条件下,黑铜泥中As的浸出率为92%,Cu、Sb的浸出率均低于3%.碱浸渣中的As、Sb采用硫化钠浸出,对硫浸液进行氧化处理可获得砷酸钠和锑酸钠产品.  相似文献   

14.
共沉淀法净化铜电解液中砷锑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高锰酸钾与硫酸锰生成水合二氧化锰的方法,从铜电解液中共沉淀有害于电积铜杂质元素:砷锑铋的工艺过程,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从而得出该工艺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硫酸铵法、辛酸二步法、DEAE-Sephadex A50 离子交换柱层析法,从杂交瘤小鼠腹水中纯化人型结核杆菌H37Rv 株特异性抗原TB4 的单克隆抗体,从回收率、纯度和活性3 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硫酸铵法回收率最高,层析法纯度最高,3 种方法对单抗的活性均无大的影响。认为:辛酸二步法可有效地去除白蛋白,适用于大量腹水中单抗的提取、纯化,具有简单、省时等优点;柱层析法适用于小量腹水单抗纯化及分析用途  相似文献   

16.
采用Na2S作为钝化剂,对人工模拟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Cu2+,Zn2+和Cr3+三种重金属离子进行了钝化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Na2S对三种重金属均具有很好的钝化效果,各重金属离子的钝化率均可达到95%以上;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Na2S与各重金属离子作用后,钝化产物分别为CuS,ZnS和Cr(OH)3;溶液化学分析表明,Na2S主要依靠S2-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或者S2-水解产生的OH-与重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将重金属除去.  相似文献   

17.
采用旋转圆盘电极,用双脉冲电位法从简单的镀液中电沉积Cu-Ni层状材料,研究了镀液中铜含量、添加剂、转速对镀层的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镀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镀层的形貌和组成。  相似文献   

18.
吸附-电解协同法处理铜氨络合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铜氨络合废水处理难度大、工艺复杂等问题,提出了吸附-电解协同处理的新方法。以模拟铜氨络合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电解温度等因素对电解法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将改性油酸吸附剂涂覆在阴极表面,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吸附-电解联合处理铜氨络合废水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吸附-电解协同法在电流密度为0.01A/cm2时对铜氨络合废水处理15 min,即可使铜离子去除率达到93%以上,电流密度小、处理时间短且电流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硫化物是水体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环境监测和工厂验收的一个重要参数。因为硫化物本身性质,特别是硫化氢的易挥发性,常常造成检测分析结果数据因处理方法的差异有各种程度的偏离实际值,或大或小,影响正常判断以及措施的实施。所以,水样中硫化物的固定至关重要。通过几种固定方法的对比实验,采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对待测水样进行测定,从处理后水样呈现的分散系状态以及离子反应沉淀状态发现,加入固定剂的药品和顺序不同,沉淀呈现出的物理性态随天数放置各不相同,影响测量结果,对比之后可优选出较好的水样固定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