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患和谐是建设良好医疗秩序的基础,不良护患沟通是引起护患冲突的主要原因,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质量,进而影响医院医疗秩序的稳定。因此,如何解决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应用心理学中交互作用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理论系统,进行交流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通过若干具体实例分析,指出在护患沟通的过程中,若双方未能调整好自我状态,使沟通陷入交错的相互作用(一种不良的沟通方式),是护患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减少消除护患冲突,改善护患交流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建立良好和谐的急诊科护患关系中的运用.方法:护理人员要主动克服护患沟通关系中存在的不足,科学运用沟通技巧处理好与病人和病人家属的关系,以过硬的素质赢得患者的满意与肯定.结果: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病情的恢复.结论:有效的沟通在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田晓燕 《科技信息》2010,(23):170-170
护患沟通是护患双方沟通的过程,是双方对医疗护理活动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它使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护理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患沟通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关注。所以认识和理解护患沟通的内涵显得很重要,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需要,是促进护患之间理解和支持,是提高护理效果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无陪护病房.这就对护士的护患沟通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国家的人口计划,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女、独生子,甚至是家里的小皇帝,缺乏与他人的沟通能力。所以在教学当中如何培养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操作中的护患沟通.方法:通过回顾总结找出护理操作中护患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可行性的操作与沟通的方法.结果:通过开展新的护理操作过程中的护患沟通,使护患关系得到改善,促进了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避免了护理缺陷引发的医疗纠纷.结论:重视加强护理操作中的护患沟通工作,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张连辉 《科技信息》2012,(5):369-369
为了探讨情商培养在高职护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情商的含义、护患沟通的内涵及护患关系的现状等方面对情商培养与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作了有益探讨,认为情商培养是护患沟通得以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是构筑护患关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赵丹 《甘肃科技》2021,37(20):139-141
观察门诊护理工作中运用护患沟通的效果.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间由31名门诊护士负责进行常规问询,选择同期105例门诊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由相同的31名门诊护士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选择同期105例门诊患者为研究组.分析护患沟通运用前后31名门诊护士沟通能力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研究组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工作态度、疑问解答、业务指导、沟通反馈、纠纷调处等各维度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0.95%,低于对照组的7.62%(x2=4.179,P=0.041).门诊护理工作中运用护患沟通,能提高门诊护士的沟通能力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7.
就目前护患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特点,对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的社会、医方、患方等因索进行分析。要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医院以人性服务为中心,完善护患沟通制度,促进护患沟通,提高服务意识;强化专业技术训练,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这也是新形势下护患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患纠纷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通过学习非语言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护士沟通能力,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使病人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就目前护患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特点,对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的社会、医方、息方等因索进行分析.要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医院以人性服务为中心,完善护患沟通制度,促进护息沟通,提高服务意识;强化专业技术训练,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这也是新形势下护患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沟通是形成人际关系的手段。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彼此传达思想、交换意见、表达情感等目的,需要用语言符号来进行沟通。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之间建立成功的护患关系的关键。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帮助护士准确地评估病人的护理问题,以科学的计划,实施及评价护理活动。因此护患沟通至关重要。护士与病人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探讨心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护患沟通的影响。选取2017年1月~12月武威肿瘤医院重症监护室的3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6月124名患者为对照组,7~12月176名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心理干预沟通程序,通过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制订与患者及家属需沟通的内容、时间和技巧等项目。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实施前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后焦虑评分较入科时明显下降(P0.05)。护患沟通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干预,使护患沟通更加有效、充分,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并更好的配合医护的治疗,充分体现了护理质量的好坏,同时也规范了我院重症监护室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所以心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护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强化医疗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减少护理纠纷,构建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方法:针对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和处理:(1)护患沟通的特点和形式;(2)护患交流障碍的几种表现形式;(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减少纠纷的发生。结论:通过沟通可增加护患的感情,取得患者的信任;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13.
赖妙玲  孙停瑞  叶菀 《科技咨询导报》2012,(20):225-225,227
目的探讨"模板式"操作用语对培养护生沟通能力的效果。方法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使用"模板式"操作用语对198名在校护生进行培训,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和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在培训前后进行测评。结果问卷调查显示96%的护生认为"模块式"操作用语易懂,可操作性强;97%的护生认为可以提高自身对护理操作的兴趣;92%的护生认为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95%的护生认为有助于培养沟通及合作能力。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块式"操作用语,有利于提高护生沟通能力,是种可操作性强、易于掌握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丽英  张志伟 《甘肃科技》2011,27(9):155-156
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白银市人民医院近3年门诊护患纠纷的情况并详细分析原因。3年内门诊护患纠纷共50例,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12%,其中因沟通障碍引起25例,占50%;护士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引起3例,占6%;护理诊疗操作失败22例,占44%;并针对护患纠纷的原因提出:要健全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医护人员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加强法制学习,做好自我保护;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认真落实核心制度;加深对护患关系纠纷产生原因的认识,提高沟通技巧,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刘晓燕 《科技信息》2012,(7):642-642
针对目前儿科护患之间纠纷发生的现象及原因,本文从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操作技能、改善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就护患沟通的方式和技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魏蓉  刘昌翠  王瑞莲 《科技信息》2009,(32):343-343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住院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如果护患沟通不当,容易产生护理纠纷。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怎样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以便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完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帮助病人了解自身疾病控制的有效方法,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治疗、保健措施.方法:对护士健康教育技巧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增高.结论:针对病人,病种,通过合理的宣教,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存在问题,从中得到及时解决,为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临床实习中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专业是一门依赖于沟通技能并与沟通关系密切的专业,人际沟通能力的欠缺仍是护士学生能力的一个薄弱环节。笔者认为首先要培养护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护生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培养护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护患关系,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才能更好地适用现代医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与病人沟通时,根据沟通的原则,较好地运用沟通技巧,不但有助于搞好护患关系,改善服务态度,而且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做好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