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建立抗癫痫药(AED)耐药性大鼠模型,并观察其P-糖蛋白(P—gp)的表达。方法:首先应用氯化锂一匹罗卡品诱导癫痫鼠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苯妥英钠药物筛选的方法获得AED的耐药性大鼠模型。通过RT-PCR、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P—gP在该动物模型脑内不同部位的表达。结果:应用氯化锂一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痫鼠模型进行药物筛选的方法成功获得了AED耐药性癫痫动物模型,并经临床评分和脑电图证实。耐药性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小脑及大脑皮层的P—gP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耐药性癫痫大鼠及正常对照大鼠。结论:对氯化锂一匹罗卡品诱导的鼠模型进行药物筛选的方法可建立AED耐药性癫痫动物模型;P—gP在AED耐药性癫痫大鼠脑内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难治性癫痫患儿生酮饮食(ketogenicdiet,KD)治疗前后脑电图(EEG)的变化。方法:观察KD临床疗效、起效时间,观察KD前及3个月后EEG背景及癫痫波的变化,评估EEG的变化与KD临床疗效、KD起效时间的关系。结果:KD能改善难治性癫痫患儿的EEG;部分对KD无效的患儿EEG也能改善;KD临床疗效和EEG的改善呈相关性。结论:KD能改善难治性癫痫患儿的EEG。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LTG)及丙戊酸钠(VPA)对锂-匹罗卡品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海马锥体细胞、齿状回门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癫痫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大鼠制作锂-匹罗卡品SE动物模型,分三组:SE对照组,LTG治疗组和VPA治疗组。此三组在SE后2h给予安定阻断痫性发作,再分别给予适量生理盐水(NS)、LTG、VPA治疗15d,比较各组海马锥体细胞、门区神经元计数、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及苔藓纤维出芽的评分。另设有正常对照组(NS组),不制模只给予NS“治疗”。结果:SE对照组、LTG组及VPA组齿状回门区均出现神经元丢失,VPA组及SE对照组均存在海马CA1神经元丢失,但LTG组海马CA1锥体神经元无丢失;三个模型组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及苔藓纤维出芽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锂-匹罗卡品SE模型中,SE2h后给药,LTG能够对大鼠海马锥体细胞起到神经保护作用,VPA无明显保护作用,但两种抗癫痫药物均不能够阻断癫痫的发生及齿状回苔藓出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婴儿偏瘫综合征伴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例婴儿偏瘫综合征伴难治性癫痫患者采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行手术治疗,切除感觉运动皮质和颞叶,切开胼胝体,孤立残留的额叶及顶枕叶部分脑组织,术后随访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例婴儿偏瘫综合征患者的癫痫发作均得到完全控制,行为改善,且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未加重。结论:对婴儿偏瘫综合征伴难治性癫痫患者行病侧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可使癫痫发作得到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灰质异位症(HGM)所致癫痫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脑电图(EEG)特点。方法:报告4例脑HGM所致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EEG特点和抗癫痫药的治疗效果,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4例大脑HGM症患者均合并其他脑部发育畸形,如脑裂、透明隔缺如,其临床表现为反复的癫痫发作且呈迟发性难治性癫痫、智力低下及运动系统受损,其EEG特征为额、中央反复阵发高至极高波幅尖慢、棘慢波综合或慢波增多。抗癫痫药物可对症治疗,γ刀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癫痫发作。结论:脑HGM所致癫痫发病年龄早,主要发作类型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其EEG异常放电与病灶部位有一定的相关性,约半数患者正规的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癫痫的治疗受到费用的牵制,许多国家、政府和卫生保健机构都在限制抗癫痫药物(AED)支出。目前临床上应用的AED分为三大类,老药包括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经典药物包括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新药包括托毗酯、拉莫三嗪、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老药最便宜,经典药物比老药贵4~5倍,新药又比经典药物贵4~6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神经生物反馈(又称脑电图生物反馈,EEG biofeedback,EBF)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试验组进行EBF训练来强化Ca导联12~15Hz的感觉运动节律(SMR)而同时抑制θ节律,共3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患者进行空白对照。对试验前后的临床发作情况和脑电图进行观察。结果:共56例完成了30次的EBF训练,其中36例为试验组患者,20例为对照组。经EBF治疗后,试验组癫痫发作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为69%,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25%。试验组重度异常脑电图所占的比例由47%降至28%,总好转率为56%(20/36)。结论: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EBF训练,在强化C4导联SMR节律的同时抑制θ节律,可以减少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儿童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脑电图(EEG)、神经心理障碍的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方法:对36例ESES患儿进行V—EEG监测,随访观察临床、EEG、神经心理障碍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36例中27例(75oA)经治疗临床发作完全控制或明显减少,EEG上ES—ES消失。22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中的17例(77%)在临床发作改善和抑制痫样放电方面都有良好的疗效。32例神经心理障碍患儿26例(81%)经治疗后有明显改善。结论:ESES是一种特殊的EEG现象,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持续放电是神经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抗癫痫治疗除控制其临床癫痫发作外,还必须及早消除EEG痫样放电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9.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多发病症。在过去20年中,有多个新型抗癫痫药物(AED)问世并应用于临床,但仍有1/3的癫痫患者发作不能得到满意控制,药物治疗效果不良,称为难治性或耐药性癫痫。难治性癫痫耐药现象的细胞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为:①AED的作用靶点如钠通道或GABA受体消失或改变;②由于血脑屏障上药物转体等的变化,药物进入脑实质细胞外液量减少,这样可能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但脑细胞外液中浓度不够而达不到治疗作用;③神经细胞膜上药物转运体的改变,致使细胞内液中药物量不足,药物不能有效通过细胞内机制发挥抗癫痫作用。目前已有研究显示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上调,其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增多与顽固性癫痫耐药现象有关,现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癫痫发作症状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脑电图(EEG)改变及抗痫药物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癫痫发作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视频脑电图(V—EEG)改变及抗痫药物的治疗。结果:42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癫痫发作症状,以部分性发作为主要发作形式,以颞叶癫痫症状多见,脑部磁共振(MRI)主要表现为局灶性炎性水肿、或合并出血等破坏性病灶,V-EEG以慢波改变及局灶性痫样放电为主。结论: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V-EEG改变对病毒性脑炎患者癫痫发作症状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均具有重要作用,临床需个体化选择抗痫药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i比较抗癫痫药物或非药物治疗反射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和脑电图改变。方法i将27例患者分为3组:第1组为反射性癫痫伴脑电图异常(痫样放电1~4次/24h),未用抗癫痫药者;第2组:反射性癫痫伴脑电图异常(痫样放电1~4次/24h),使用抗癫痫药者;第3组为反射性癫痫伴脑电图异常(痫样放电≥5次/24h),使用抗癫痫药者。各组均需避开诱因。根据患者既往最长癫痫发作间期的3倍时间随访其癫痫发作次数和视频脑电图表现。结果:各组无1例临床加重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3%~100%,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电图改善总有效率3个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脑电图异常(痫样放电1~4次/24h)病人用药与否脑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各组反射性癫痫预后良好,伴脑电图异常的反射性癫痫建议给予抗癫痫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获得性癫癎失语综合征(Landau-Kleffner syndrome,LKS)的临床、脑电图(EEG)特征、治疗反应和远期预后。方法:对5例LKS患儿的临床表现、EEG特点和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起病年龄为4~12岁。5例患儿均有不同类型的癫癎发作,伴有进行性失语,其中1例智力明显低下。5例均有EEG异常,其中3例有颞区局限性棘慢波发放。癫癎发作均可用抗癫癎药物控制。经皮质激素治疗,失语有改善。随访癫癎发作控制均良好,但语言恢复较正常差,EEG癎样放电好转。结论:LKS是一种以获得性失语和癫癎发作两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儿童时期癫癎性脑病。失语表现为听觉失认,多伴有其他精神行为异常。EEG常见颞区的局限性癎样放电,睡眠期常泛化至全导联,并可呈持续发放。抗癫癎药物可控制癫癎发作,但对失语疗效不佳。早期应用足量皮质激素治疗可明显改善失语情况。EEG及癫癎发作转归良好,但常遗留语言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良性枕叶癫痫(BECOP)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EEG)特点,以期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癫痫中心收治的47例BE—COP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早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EBOS)组和晚发性儿童良性枕叶癫痫(LOS)组,对比研究两组的起病年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发作时间分布、临床特征、EEG改变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结果:EBOS组平均起病年龄为(5.2±2.8)岁,以自主神经症状发作为主,发作频率低而持续时间长,有夜间发作倾向;LOS组平均起病年龄为(10.3±3.2)岁,发作频率高而持续时间短,视觉症状常见,可出现视幻觉,易继发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以白天发作为主。两组患儿头眼偏转发作、跌倒发作及发作后头痛、呕吐症状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发作间期EEG大部分显示枕区为主的棘、尖慢波,但EBOS组较局限且波形典型,LSO组易于泛化。发作期显示枕区或额区为主或全脑节律性棘慢波活动。EBOS对抗癫痫药物反应好,单药治疗23例(92%)可完全控制发作;LOS对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稍差,14例(63.6%)可控制发作,5例好转,3例无效。结论:EBOS和LOS在起病年龄、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发作时间分布、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视觉症状、EEG放电特点、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等方面均有差别,综合分析可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癫癎痴笑发作(GS)的病因、临床特点和临床进展,为制定临床诊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结合患者头颅MRI、PET—CT和24 h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结果及典型GS的临床表现,收集8例门诊诊断为GS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综合判断,6例诊断为症状性GS,2例隐原性GS。其中3例仅有痴笑发作,5例合并有1~2种其他发作类型。所有患者均接受1~3种抗癫癎药治疗,结果3例发作得到控制,2例发作减少〉50%,3例无效。结论:通过分析病历,进一步强调了除下丘脑错构瘤为常见病因外,额、颞、顶、枕等脑叶的病变也可导致GS。对MRI正常的患者,PET—CT能更好地显示病灶。对于EEG和MRI均正常的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性治疗更有助于早期确诊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失神癫痫儿童之典型失神发作与中央颞区棘波(CTS)的共存现象,探讨典型失神发作伴CTS的脑电图(EEG)与临床特征。方法:检索10年来所有典型失神发作患儿的EEG资料,对伴有CTS病例的临床病程、EEG特征及演变过程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索到72例典型失神发作患儿,其中4例在失神发作活动期或发作控制后至少有1次EEG监测有CTS,均不伴临床部分性发作,所有患儿对丙戊酸单药治疗效果好。结论:典型失神发作可与CTS共存于同一患者,二者具有各自独立的EEG与临床特征,失神发作的控制均伴有广泛性3Hz棘慢波放电的消失,而CTS常持续存在多年而不引起临床发作。对这类患儿选择广谱抗癫痫药物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在癫痫患者停药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经停药后3年以上无癫痫发作的患者139例进行24hV—EEG监测观察其脑电图变化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并随访4-5年。结果:本组139例患者中接受单药治疗97例,两种药物联合治疗20例,3种药物联合治疗22例,治疗中均无临床癫痫发作。V—EEG监测发现有痫样放电39例(28.1%)。在此39例痼样放电患者中,活动性痫样发作史〈6个月8例、7~12个月9例、〉12个月22例。癫痫样放电出现时间:清醒期6例(15.4%),睡眠期30例(76.9%),清醒期与睡眠期均有痫样放电3例(7.7%),睡眠期痢样放电发生率明显高于清醒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随后的3~4年随访期中,39例脑电图异常者继续口服抗癫痫药物,停药后9例复发,复发率为23.1%;100例脑电图正常者,49例病人坚持继续服药,停药后2例复发,复发率为4.1%;另51例患者逐渐减停抗癫痫药,停药后8例复发,复发率为10.0%,明显低于脑电图异常者(P〈0.05)。结论:VEEG的监测结果可以用来指导3年无发作癫痫患者是否适合停药,可作为评价药物疗效及选择停药时机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连续24h监测无发作的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贝美格静脉注射诱发痫性发作.辅助定位致痴灶。方法:在视频头皮或深部电极脑电图描记监测下,对需手术治疗的25例顽固性癫痼患者,以25mg/min的速度静脉匀违注射贝美格。最大剂量为150mg,对有发作的患者根据症状学和脑电图发作波形确定致痫灶。结果:30例患者中出现临床发作25例(83%),其中21例(84%)能通过脑电图大致判定致痫灶,与日常发作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8%)能大致判断癫痫起源侧别,1例无法判定致痫灶,1例(4%)出现新症状,其深部电极脑电图显示贝美格诱发的致痫灶与自然发作脑电起源不符。临床发作者注射贝美格剂量为(108.0±30.8)mg,发作后均静脉沣射0.2g苯巴比妥,发作停止时间为(3.0±1.0)min,发作前未见诱发出新位置的痢样放电。结论:贝美格诱发试验在诱发痫性发作对致痫灶定位有辅助作用,其原理可能与其使致痫灶的痫样放电被激活或使之更加活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