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闭孔疝是一种发病率低的腹外疝,是腹膜前脂肪或肠袢经闭孔的异常突出,占所有疝的0.05%~0.7%[1],常见于老年瘦弱女性,术前误诊率高[2-3]。收集我院1990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的46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闭孔疝占所有腹壁疝的0.05%~1.4%,常以急性肠梗阻为症状,因术前诊断困难,易延误治疗,导致术后死亡率高。根据发生的解剖途径或疝囊形成阶段闭孔疝分为3型,其临床表现以急性肠梗阻症状和闭孔神经受压为主。盆腔CT检查明显提高术前诊断率,可作为标准诊断方法。剖腹探查为闭孔疝的常规手术方式,尤其当病因未明时,经腹膜外入路手术和经腹腔镜入路手术在选择性患者中可采用。我们对闭孔疝解剖、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对闭孔疝的认识和掌握正确诊治方法,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早期诊断,以及开放式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在闭孔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讨论其病例特点。结果4例闭孔疝患者,术前皆行CT检查,明确闭孔疝诊断。其中3例因肠梗阻急诊人院,并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肠管坏死而行肠切除,单纯修补闭孔缺损;另1例患者,因左下肢痛入院,择期行开放式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于能早期诊断的闭孔疝患者,开放式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闭孔疝属于盆底疝,盆底疝包括会阴疝和坐骨疝,其位置深,不易诊断.闭孔疝罕见,但相对其他骨盆疝还是常见类型,而且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闭孔疝发病率有所增加.本院自1989年至2006年间共收治各类疝疾病7684例,其中闭孔疝7例,占0.091%.现总结、学习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9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2例,确诊率22.22%,全部为单侧闭孔疝,疝内容物全部为小肠,4例发生肠坏死,行坏死肠管切除术,8例行补片修补闭孔,1例经腹外修补。8例治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吻合口瘘、感染性休克。8例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闭孔疝发病率低,误诊率及病死率均高。多发于年老、消瘦、多孕多胎生育史的女性。Howship—Romberg征和CT检查有助于其诊断;对高度怀疑本病者果断剖腹探查,能降低本病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闭孔疝是由于内脏自髋骨的闭孔管中脱出而形成.尽管其发病率低,占所有疝的0.05%~1.40%[1],但由于临床表现不一以及大多数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常延误诊治,病死率较高[2].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治、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外科2002年10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5例闭孔疝病人的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 闭孔疝是临床罕见的腹外疝,具有术前诊断率低,病死率高的临床特点。本文通过回顾收治的闭孔疝病例,分析总结闭孔疝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期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5例闭孔疝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例闭孔疝病例中(4例患者,1例女性患者半年内先后被诊断为左、右侧闭孔疝),男1例,女4例;年龄61~87岁;除1例术前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术中发现同侧隐匿闭孔疝外,其余均以急性机械性肠梗阻首诊;左侧闭孔疝例3例、右侧闭孔疝2例;3例术前行盆腔CT检查并诊断闭孔疝,2例术中明确。1例择期手术外,其余4例均行急诊手术探查。合并小肠嵌顿4例,1例因嵌顿缺血坏死予以小肠切除,其余3例肠管麻醉状态下自行回纳或腹腔镜下协助回纳。修补方式方面,2例用3-0 Prolene行闭孔管口直接缝合关闭,1例行开放式无张力修补,其余2例腹腔镜下腹膜外间隙补片无张力修补。1例患者因并发感染性休克术后第2天ICU死亡,其余4例病例(3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出院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5年,中位数(3.0±2.2)年,随访无复发。结论 老年女性患者出现病因不明的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时应考虑闭孔疝可能,盆腹腔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明确诊断后尽早手术,患者条件允许建议腹腔镜探查并修补。  相似文献   

8.
闭孔疝是少见的疝.其发病率占全部疝的0.073%,而且误诊率高.病死率也很高。本文回顾分析1990—2008年两家医院收治的闭孔疝12例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闭孔疝是较为少见的腹外疝,由于疝块隐匿,术前确诊较困难,结合我院1996—2006年共收治的14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均为女性,年龄65~84岁,平均73岁。消瘦,体重31~42kg,平均35kg。既往均无腹部手术史。病程2—10天,平均4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13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3例,确诊率22.22%,13例患者疝内容物均为小肠,5例发生绞窄坏死,1例出现吻合口瘘再次手术,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闭孔疝缺乏临床特异性表现,年老体弱女性患者出现腹痛、呕吐以及股部疼痛则要考虑到闭孔疝的可能;CT检查可以提高闭孔疝的诊断率。准确的诊断以及及时的手术是改善闭孔疝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闭孔疝属临床罕见的腹外疝,大多发生在年老、消瘦体弱的妇女.文献报道男女比例为1:6.这与妇女的骨盆较宽、闭孔相应宽大有关.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国内外文献对此病虽屡有报道,但临床医生们对本病的认识却仍嫌不足.故术前能诊断者寥寥.笔者就我院1985年至今所遇到的闭孔疝病人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闭孔疝是较少见的腹外疝,尽管发生率低,但由于临床表现不一,且一般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较易误诊漏诊,病死率较高,我院自1991年至2009年共收治25例闭孔疝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闭孔疝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和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收治的9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术前均行腹盆腔CT检查,诊断为闭孔疝4例,嵌顿性腹股沟疝3例,嵌顿性股疝1例,原因不明的小肠机械性梗阻1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4例,行择期手术5例。所有患者均于术中确诊,闭孔疝位于左侧4例,右侧5例,嵌顿疝内容物均为回肠。均行闭孔疝修补术,其中8例行闭孔管口直接缝合,1例经腹行腹膜外间隙补片无张力修补。手术时间75~150 min,平均116 min。术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7~26 d,平均13.8 d。术后均获访,随访时间为0.5~2.0年,中位数为1.6年。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闭孔疝复发。结论消瘦老年女性出现病因不明的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时应考虑闭孔疝可能,腹盆腔CT检查有助于闭孔疝的术前诊断。早期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措施,术中应注意探查有无合并疝或对侧隐匿性闭孔疝,同时应避免损伤闭孔血管神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1年10月至2009年8月期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8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均为女性,其中7例是老年、体弱的多产妇,1例是已婚年轻女性。平均年龄74.6岁(46~85岁),平均体重为39.1 kg(34~43 kg),平均生育5胎(1~10胎)。8例患者中5例术前经CT检查确诊而行手术治疗,3例由外院转入者在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确诊。7例行坏死小肠切除吻合术,1例行嵌頓小肠复位术。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1例肺炎、1例切口感染、1例低蛋白水肿、1例为酸中毒和低血钾(死亡)。7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闭孔疝缺乏特异性表现,对年老体弱的经产妇出现腹痛、呕吐和股部疼痛应想到闭孔疝的可能;CT检查能提高闭孔疝的诊断率。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手术干预是改善闭孔疝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闭孔疝较少见,其嵌顿发生率高,好发于消瘦型的老年女性。除肠梗阻症状外,Howship-Romberg征为其特征性表现。手术治疗是闭孔疝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方法以开腹手术等为主,我科收治3例并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脏器自髋骨的闭孔管中脱出者称为闭孔疝,是体表看不见的腹外疝。临床上比较少见,其嵌顿率很高且易于误诊造成治疗上的被动。现将我院普外科2006年7月和2007年8月收治的2例闭孔疝患者资料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闭孔疝作为腹外疝的一种,占全部疝的0.05%~0.14%[1],临床罕见.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和典型体征,容易误诊漏诊,造成延误治疗,预后不良.有文献[2]报道,闭孔疝的病死率为12% ~ 70%.本文结合临床报道1例闭孔疝,探讨如何早期正确诊断与及时有效地治疗闭孔疝.  相似文献   

18.
闭孔疝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闭孔疝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9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仅2例,9例均手术治疗,1例术后3d死于感染性休克,余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仔细分析病史及体征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早期剖腹探查对降低闭孔疝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闭孔疝术前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4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诊断为不明原因肠梗阻11例(78.6%),确诊为闭孔疝3例(21.4%).绞窄疝10例,穿孔6例,行肠切除10例.用聚丙烯补片行疝修补9例,通过腹膜填塞简单缝合修补5例.发生并发症10例,死亡2例.结论 对于体瘦、老年、多产妇闭孔疝患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 闭孔疝是临床较为罕见的腹外疝,老年女性由于盆底松弛等特点,易罹患此病。由于闭孔疝的疝环狭小缺乏弹性,患者多因嵌顿造成的急腹症就诊,一般在肠梗阻手术时发现。彻底缝闭半坚硬的疝环有一定困难,故疝易复发,再手术率高,使用修补材料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本文中笔者通过回顾收治的闭孔疝病例,分析总结闭孔疝的疾病特点及临床诊治方面经验体会,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9年6月—202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和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10例闭孔疝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8 ~86岁,中位年龄(70.7±11.8)岁。所有患者术前接受腹盆腔CT扫描检查,发现2例左侧闭孔疝,8例右侧闭孔疝。术中证实嵌顿疝内容物中肠管8例,大网膜1例,腹膜外脂肪1例。全组病例中未有无张力修补的绝对禁忌患者,结合腹腔污染情况,2例使用生物补片,其余8例患者使用聚丙烯补片。6例完全在腔镜下完成,1例在腔镜下疝修补完成后观察肠管活力恢复欠佳中转开腹行肠切除,1例腔镜探查后中转开腹行肠切除及疝修补,2例患者腔镜不耐受直接行开腹探查并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75.5 min。术后1例患者死于围术期内科疾病合并症,其余患者顺利出院,住院时间3~28 d。术后6、12、18个月随访,均无复发及补片相关感染。结论 闭孔疝发病率低,起病隐匿容易发生嵌顿。腹盆腔CT扫描对此病诊断有较高价值。使用补片修补并恰当地固定有助于降低复发率。腹腔污染的情况下使用合成补片一期修补具有可行性,污染较重时生物补片更具优势。修补区域严重感染,应放弃使用补片修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