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哈尔滨地区健康人群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年龄变化规律,确定达到峰值骨量年龄段和各年龄段骨密度平均值,了解与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相关的因素.方法:①调查于2004-03/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完成,对1 631名健康人群进行测试,男817名,女814名,年龄20~89岁.②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MD型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受试者进行L2~4椎体正位、股骨近端骨密度测量.受试者年龄20~89岁,每5岁为一年龄组,将其分成14组.记录:2~4正位椎体、股骨近端骨密度值.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多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①正常男性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峰值年龄均在25~29岁.随着年龄增长,各部位骨密度逐渐降低,但腰椎骨密度在75岁以后有反弹现象.②正常女性腰椎骨峰值年龄在35~39岁,股骨近端骨峰值年龄在25~29岁,随着年龄增长,各部位骨密度开始下降,55~59岁为女性骨量丢失加速期(P<0.01).③哈尔滨地区各部位骨峰值稍低于北京地区,但高于广州、昆明地区.哈尔滨地区男性与女性腰椎骨峰值差异不明显(P>0.05),股骨近端骨峰值明显高于女性(P<0.01).④身高、体质量与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r=0.172~0.419,P<0.01).⑤L2~4椎体:男性下降12.1%,女性下降24.1%;股骨Ward三角区:男性下降41.6%,女性下降49.8%.结论:①男性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峰值年龄在25~29岁,女性腰椎骨峰值年龄出现在35~39岁,股骨近端在25~29岁.②哈尔滨地区男性股骨近端骨峰值明显高于女性.③哈尔滨地区健康人群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峰值稍低于北京地区,但高于广州、昆明地区.④哈尔滨地区健康男性骨量呈缓慢下降趋势,腰椎骨密度在75岁以后有反弹现象,女性在55~59岁是骨量丢失的加速期.⑤哈尔滨地区健康人群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均与体质量和身高有关.⑥利用股骨Ward三角区评价骨密度状况比L2~4椎体骨密度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贾育松  张若鹏 《临床荟萃》2010,25(9):747-749,753
目的 通过测量兰州市区1865例次汉族、回族健康人群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确定本地区汉族、回族BMD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并比较研究汉族、回族BMD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 使用X线骨密度仪(prodigy DPX-NT型美国GE-Luner公司)测定兰州市区20~75岁以上的汉族、回族健康人群的腰椎和股骨BMD,按不同性别每5岁分为一年龄组,得出BMD均值、标准差.结果 汉族、回族男性及女性各部位出现骨峰值的年龄段略有不同,腰2~4椎体汉族、回族男性及女性基本在30~35岁左右达到骨峰值,汉族、回族男性及女性的股骨颈骨峰值在25~30岁年龄组,汉族、回族男性及女性的大转子骨峰值在20~25岁年龄组,汉族、回族男性及女性的Ward三角区骨峰值在25~30岁年龄组,但多数均在40岁前随骨量逐渐增加而达到骨峰值.其后随年龄的增长BMD降低,女性BMD在50岁后加速下降.男性无加速下降的趋势.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兰州市区汉族、回族各年龄段BMD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为今后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研究提供了客观数据和比较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背景:中国很多地方做过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症的调查,但对于地处西部的贵阳地区,尚缺乏对的骨密度变化规律和骨质疏松症全面系统的随机调查.目的:调查贵阳地区成人骨密度,为该地区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2011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贵阳地区共1 334例年龄为20~79岁的人群进行骨密度测定,测定部位包括腰椎1~4椎体、右股骨近端,以峰值骨密度减低2.0 SD为诊断骨质疏松症标准,按性别、10岁一个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贵阳地区男、女骨密度峰值均在20~29岁年龄组,女性50岁、男性60岁以后骨密度值明显降低.20~29岁的女性人群中出现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和骨丢失率较高的异常现象.提示对于女性小于50岁和男性小于60岁,应加强普及骨质疏松预防知识,50岁以上的女性和60岁以上的男性还应同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同时该调查为贵阳地区骨质疏松症的诊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背景:中国很多地方做过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症的调查,但对于地处西部的贵阳地区,尚缺乏对的骨密度变化规律和骨质疏松症全面系统的随机调查。目的:调查贵阳地区成人骨密度,为该地区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2011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贵阳地区共1334例年龄为20~79岁的人群进行骨密度测定,测定部位包括腰椎1~4椎体、右股骨近端,以峰值骨密度减低2.0SD为诊断骨质疏松症标准,按性别、10岁一个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贵阳地区男、女骨密度峰值均在20~29岁年龄组,女性50岁、男性60岁以后骨密度值明显降低。20~29岁的女性人群中出现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和骨丢失率较高的异常现象。提示对于女性小于50岁和男性小于60岁,应加强普及骨质疏松预防知识,50岁以上的女性和60岁以上的男性还应同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同时该调查为贵阳地区骨质疏松症的诊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徐州地区1204例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测量徐州地区中老年骨密度,分析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GE-LUNAR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徐州地区2005-2008年1204例中老年人进行骨密度测定,分别做股骨上端及第2~4腰椎椎体测量,并按5岁为一个年龄组分组.以峰值骨密度减低2.5标准差为诊断骨质疏松症标准,按性别、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徐州地区男、女各部位骨密度逐年降低,女性55岁后骨量下降较男性显著(P<0.01),骨质疏松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结论 对中老年人应加强普及骨质疏松预防知识,对于55岁女性和65岁男性,同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正常女性骨密度随年龄变化的规律,为本地区的研究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法国 DMS公司生产的 CHALLENGER双能 X线骨度仪,测量 338例 20-89岁健康女性的腰椎及髋部 BMD值。结果腰椎骨峰值在 30-39岁,髋部骨峰值在 20-29岁,达到骨峰值后各部位 BMD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 50岁以后下降显著。 (P< 0.01)。各部位 BMD累积丢失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髋部 BMD累积丢失率大于腰椎, Ward's区累积丢失率最高, 50岁以后达 22.2%,腰椎达 16.6%。结论骨质疏松防治重点应在 50岁左右绝经妇女。  相似文献   

7.
重庆地区 338例健康女性骨密度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正常女性骨密度随年龄变化的规律,为本地区的研究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CHALLENGER双能X线骨度仪,测量338例20-89岁健康女性的腰椎及髋部BMD值。结果腰椎骨峰值在30-39岁,髋部骨峰值在20-29岁,达到骨峰值后各部位BMD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50岁以后下降显著。(P<0.01)。各部位BMD累积丢失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髋部BMD累积丢失率大于腰椎,Ward's区累积丢失率最高,50岁以后达22.2%,腰椎达16.6%。结论骨质疏松防治重点应在50岁左右绝经妇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BMD)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为预防骨质疏松提供临床资料。方法使用美国 GE 公司双能 X 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合肥地区1002例20~79岁正常人群前臂(桡骨全部)、股骨颈、腰椎(L2-4)的 BMD,并对其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运动、吸烟、饮酒等)进行调查和评分,然后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结果合肥地区男女性骨密度达到骨峰值后随年龄增长而骨密度下降,女性从50岁开始骨密度显著降低,男性骨密度无明显加速下降期,男女性骨密度累计丢失量股骨>前臂>腰椎,男女性从50岁开始,骨质疏松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各年龄段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男性;股骨颈骨密度值与平时饮食嗜盐量有高度相关,与平时运动量、性别有相关性,与吸烟、饮酒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合肥地区男女性骨密度达到骨峰值后随着年龄增加骨密度降低,不良的生活方式对骨质疏松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武汉市正常人群骨密度的变化特点,分析骨密度及骨质疏松变化规律,提高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可预测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美国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进行体检的2 285人进行骨密度测定,其中男性1410例,女性875例。检测部位为第1~4腰椎椎体。年龄20~79岁,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统计,分别计算各年龄段的骨密度T值、低骨量及骨质疏松发病率,并用SPSS软件比较各年龄段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男性腰椎骨密度T值峰值出现在20~29岁,峰值为-0.440±0.7198,随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缓慢下降,60岁以后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加。女性腰椎骨密度T值峰值出现在30~39岁,峰值为-0.1173±0.8198,40~49岁年龄段缓慢下降,在50岁以后呈加速下降趋势。女性在50岁以后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加。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性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男性60岁以后,女性50岁以后骨质疏松患病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市健康女性峰值骨密度与非遗传因素的关系,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433例年龄20~40岁上海市健康汉族女性腰椎1~4和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部位骨密度值,并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腰椎1~4和股骨近端各部位的骨密度峰值分别出现在30~34岁和20~24岁;各检测部位骨密度值与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β=0.283~0.373.P&;lt;0.001),与月经初潮年龄负相关(β=-0.151~0.093,P&;lt;0.05);年龄与大转子、Ward’s三角部位骨密度值呈负相关(β=-0.137,-0.194,P&;lt;0.05);身高与腰椎1~4骨密度值呈正相关(β=0.152,P&;lt;0.05);职业与股骨颈和Ward’s三角部位骨密度值相关(β=0.001,0.116,P&;lt;0.05)。0~18岁开始摄入牛奶者(A组)与18岁后开始摄入者(B组)比较,年龄、身高和体质量无差异(P&;gt;0.05),A组各部位骨密度值显著高于B组(P&;lt;0.05)。结论:适当体质量、身高、体力劳动和18岁前牛奶摄入有助于获得更高的峰值骨密度,而月经初潮年龄滞后是峰值骨密度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irst stage of a research project aimed at understanding the needs of clients (and their carers) of district nursing services. The project applies a pluralistic research design,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hrough the use of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concepts of needs are generated which are related to how clients and carers perceive themselves and the role of the district nurse. The study attempts to formulate needs within a contextual framework against which an activity analysis of district nurses' work (stage 2) can be evaluated.  相似文献   

12.
13.
N M Dixon 《Physiotherapy》1965,51(11):355-357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并降低门诊输液区护理风险,减少投诉和纠纷。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前设为A组,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风险管理干预后设为B组,投诉与纠纷的风险(差错与事故的风险)在医生环节、药房环节、收费环节、护士环节、病人或陪人环节、环境因素A组与B组比较研究。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10028例患者中发生5例纠纷,与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前9365例患者中发生33例纠纷相比,有显著差异(χ^2=22.661,P〈0.01)。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门诊输液区护理风险降低,投诉与纠纷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