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该文以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典型微波部件——同轴连接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混沌理论对获得的同轴连接器的无源互调(PIM)功率时间序列进行分析,验证了使用混沌理论预测无源互调的有效性。首先通过实验系统获得同轴连接器的3阶无源互调功率时间序列,并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相空间重构,确定该时间序列的最佳嵌入维数m和延迟时间τ。然后,结合最佳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分别构建相图和使用小数据量法计算该时间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从而从定性和定量角度验证了该无源互调功率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性。在此基础上,基于获得的最大Lyapunov指数对该无源互调功率时间序列进行混沌预测,在最大可预测尺度范围内,理论预测值与实验值最大误差为2.61%,表明采用混沌方法预测无源互调功率效果较好。该文提出的使用混沌理论预测通信系统中微波部件无源互调功率的方法,为开展无源互调抑制技术研究,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典型微波部件——同轴连接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混沌理论对获得的同轴连接器的无源互调(PIM)功率时间序列进行分析,验证了使用混沌理论预测无源互调的有效性.首先通过实验系统获得同轴连接器的3阶无源互调功率时间序列,并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相空间重构,确定该时间序列的最佳嵌入维数m和延迟时间τ.然后,结合最佳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分别构建相图和使用小数据量法计算该时间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从而从定性和定量角度验证了该无源互调功率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性.在此基础上,基于获得的最大Lyapunov指数对该无源互调功率时间序列进行混沌预测,在最大可预测尺度范围内,理论预测值与实验值最大误差为2.61%,表明采用混沌方法预测无源互调功率效果较好.该文提出的使用混沌理论预测通信系统中微波部件无源互调功率的方法,为开展无源互调抑制技术研究,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混沌同步是当代非线性与控制学科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中混沌同步,反馈反同步法在整定反馈增益矩阵参数时存在困难,利用量子遗传算法对反馈增益矩阵进行参数优化,从而克服反馈增益中参数不易整定的缺陷。数值仿真实验表明,利用量子遗传算法结合反馈反同步法能够使初始状态不同、运动轨迹不同的两个混沌系统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同步,可以是系统达到很好的动态特性,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电动机运动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外辐射源的运动目标探测、定位与成像技术是目前新体制雷达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介绍了基于外辐射源的无源雷达对运动目标成像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利用电视或调频广播等外辐射源信号作为机会照射源的多基地无源雷达成像系统的构成和基本原理,并且选取了12个电台信号作为外辐射源,利用无源雷达成像技术对运动目标进行了仿真实验,最后探讨了该无源雷达成像体制的若干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的系统可容纳用户量问题,为扩大系统的容量和速率,同时保证光纤的带宽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扩频的光码分多址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OCDMA-WDM-PON)系统方案,分析了Henon混沌序列作为地址码的初值敏感性、自相关和互相关等特性,并通过Matlab仿真平台分析了Henon混沌序列与Logistic混沌序列、光正交码(OOC)关于系统误码率(BER)性能的对比,验证了混沌序列在通信系统中作为地址码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混沌序列作为地址码具有性能良好、用户数量大、不易被复制且容易产生地址码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混沌Lorenz系统的追踪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驱动嵌入参数间断渐变的控制方法,在混沌系统调控中有效地实施动力学特征有序变化的时空行为的追踪控制研究。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驱动信号的作用下,信号强度的调谐诱发混沌系统运动行为的序列演变特征。获得受控时混沌的各类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7.
拟周期运动的逼近理论及其在电子学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裴留庆  郭汾 《电子学报》1991,19(2):95-103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由拟周期运动走向混沌的道路在理论上已为人们所公认。本文为识别拟周期与混沌运动提供了定性判据,根据数论中有理数序列逼近无理数的原理,给出了获得混沌电子学系统中拟周期运动的一种物理实验方法和例证。  相似文献   

8.
该文研究了不确定非线性蔡氏电路混沌系统的动态神经网络在线辨识和跟踪控制问题.利用无源技术得出梯度下降算法调整神经网络辨识器权值的稳定性定理,然后在辨识模型基础上设计局部优化控制器,将蔡氏混沌系统镇定到期望目标轨迹,并保证跟踪误差有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可以分为直接矢量控制系统和间接矢量控制系统。首先对具有转矩内环和磁链闭环的商接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介绍,给出了其动态解耦结构图,然后介绍了电压源型和电流源型两种间接矢量控制系统,最后,对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无源干扰发射转台伺服系统的设计。简要地叙述其工作原理,给出确定驱动电动机功率及系统调整时间的计算公式。最后,概略地阐明实施系统的战术效果,展望可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神经元PID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案。给出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神经网络PID结构、算法以及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控制方法,建立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语言中的Simulink和PowerSystem Block模块建立了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得出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蔡刚刚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8):145-147,150
单轴转台作为一种运动控制装置,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缩短转台伺服控制系统的开发周期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以永磁同步电机为执行机构、以IRMCK203为伺服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并以智能功率模块PS21867和IRMCK203为核心进行了控制电路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14.
霍群海  刘贤兴 《电光与控制》2007,14(5):195-197,200
为了推进永磁同步电机在实际工程领域的应用,通过Matlab软件搭建了基于滑模变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模型.为了使控制效果更加理想,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指数滑模速度控制器,并针对这种连续的速度控制器在控制系统中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效果得到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电机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信息交流功能,设计了交流调速系统的监控界面。本设计以PC机为主机、DSP为从机,在Delphi环境下采用MSComm控件实现DSP与PC机间的串行通信,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显示与分析,最后在矩阵变换器系统实验平台上实现了上位机对异步电动机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  相似文献   

16.
新型永磁同步电机控制芯片IRMCK203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RMCK203是IR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高性能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单片控制IC。它采用纯硬件电路来执行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算法,因而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同时也具有高度灵活的可配置性能。文中介绍了IRMCK203芯片的结构特点,给出了基于IRMCK203的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泵用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效率,研制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该系统以80C196MC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简单的V/F变频控制方法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针对该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进行了论述,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矩和磁链方程,介绍了一种改进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在该控制方法中,引入了一种新的电压空间矢量调制技术,这种调制技术的特点是把电动机的转速作为开关表的一个输入量,实现了定子电压空间矢量的精确选择,有效的降低了转矩、定子磁链和定子电流的波动。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这种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Lyaponov稳定性埋论,针对水磁同步电动机(PMSM)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转矩控制方法。由于这种控制方法是基于Lyaponov理论提出的,所以保证了整个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使用带有跟踪误差积分项的Lyaponov函数,提高了跟踪误差的收敛速度,实现了电磁转矩对给定值的全局一致跟踪。仿真结果表明了这种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系统中的时变输入提出具有更高跟踪精确度的改进型自抗扰控制策略。传统的自抗扰控制主要针对阶跃信号进行快速和无静差追踪,对时变信号存在较大的跟踪误差,使自抗扰控制的应用受限。文中对稳态误差的存在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设计带有微分前馈和并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P-LESO)的改进型转速自抗扰控制器(ADRC),以减小系统的跟踪误差。为进一步实时观测和补偿反电动势和减小电流跟随误差,设计了电流环线性自抗扰控制器。通过Simulink仿真模型进行验证,该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PMSM对时变输入的跟踪精确度,而且对阶跃输入也具有很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