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叉病变放置指引钢丝对边支开口受压保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冠状动脉分叉病变52例,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采用边支血管放置指引钢丝保护边支血管开口,防止受压,对照组采用球囊扩张边支血管开口,复查冠脉造影观察边支血管开口狭窄改变及远端血流情况,随访疗效和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 I)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较对照组开口狭窄减轻不明显,治疗组术前、术后T IM I 血流无明显差别,随访18±6个月,Q 波及非Q波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生率并不高于对照组。结论:冠脉分叉病变主支放置支架时放置指引钢丝对边支血管开口处保护、防止边支受压是一种简单和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在处理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时,边支内预留双导丝与传统预留单导丝,在完成主支支架置入后对边支的保护作用。方法 105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随机分为两组:A组(53例)放置单导丝于边支内;B组(52例)放置双导丝于边支内。2组患者均采用必要性支架植入技术,在完成主支内球囊预扩张、支架置入后,比较两组间边支闭塞的发生率、边支开口狭窄明显加重的发生率及完成交换导丝的时间、边支需植入支架的情况。结果 A组7例(13.2%)发生边支闭塞,B组0例发生边支闭塞,P<0.05;边支开口狭窄明显加重的发生率,A组37.7%(20例),B组11.6%(6例),P<0.05;完成交换导丝的时间,A组(26.4±13.6)min,B组(14.2±10.6)min,P<0.05。A组中有22例(41.5%)边支植入支架,B组有5例(9.6%)边支植入支架,P<0.05。结论在真分叉病变中,双保护导丝较传统的单导丝放入边支或重要分支,在完成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主支支架置入后可以明显减少边支的丢失,预防边支开口狭窄加重,保证交换导丝顺利,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同时也减少了边支支架的植入,降低了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真实临床环境下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小血管(直径≤2.5mm)植入雷帕酶素洗脱支架(SES)与金属裸支架(BMS)的不同疗效。方法选择接受SES支架(78例)/BMS支架(72例)治疗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支架植入术相关参数、住院期间及术后临床、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采用多元逻辑回归方法评价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①接受SES治疗78例(101处病变),接受BMS治疗72例(92处病变);2组仅1/5左右的患者在入院时血糖控制达标;②SES组平均植入支架长度>BMS组(26.41mm比22.12mm,P<0.05);③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临床随访,平均随访(7.56±1.53)个月,有92.3%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随访。SES组在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方面低于BMS组(P<0.01),但2组远期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SES组造影再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BMS组(17.1%比31.0%,P<0.01);④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叉病变、串联支架植入是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小血管患者SES植入后发生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OR值分别为1.91(95%CI0.37~3.82,P<0.05)、1.12(95%CI0.31~3.13,P<0.05)。结论真实临床环境下,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小血管(直径≤2.5mm)植入SES疗效优于BMS。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植入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单支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28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中植入NeoVas生物可吸收支架,随访观察远期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单支血管病变长度(17.68±2.51)mm,管腔狭窄程度75%~...  相似文献   

5.
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治疗的发展,使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组成结构发生改变,接受CABG手术的患者危险性增大,我院1996年1月~2000年2月行老年CABG手术54例,本组许多患者术前心功能严重受损,绝大多数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支或3支以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且血管狭窄程度严重;一部分患者有缺血性二尖瓣返流;28例患者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指位于血管分叉部位、狭窄程度≥50%的病变,可同时或单独累及主支和重要分支血管。分叉病变最大的特点是在处理主支血管病变时,由于斑块再分布、支架嵴移行等原因易导致邻近分支血管受累。在制定分叉病变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策略时,首先应对分支血管的重要性及受累甚至闭塞的可能性进行预判。重要分支一般指直径大于2.5mm且为较大范围心肌的供血血管,也指供应重要区域的细小血管(如供应窦房结、房室结等传导系统的分支血管)、重要侧支血管的供血血管、心肌梗死后或心功能不全患者存活心肌的供血血管等,因而重要分支可定义为必须保持通畅的分支血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冠脉旋磨术在冠脉钙化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应用冠脉旋磨术治疗的冠脉严重钙化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冠脉病变血管变化情况、心功能指标、术后随访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3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7.22%,手术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冠脉穿孔、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等并发症。术后,患者血管狭窄率显著低于术前,管腔直径显著大于术前(P<0.05)。所有患者均在术后半年复查心脏彩超,术前及术后半年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随访1年,36例患者均未再发心绞痛、靶血管重建、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死亡等不良事件。结论冠脉旋磨术治疗冠脉严重钙化病变的远期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分支拘禁球囊术保护联合单支架跨越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非左主干真性分叉病变患者30例,在IVUS指导下行分支拘禁球囊术保护及主支单支架横跨支架置入术,12月内完成随访,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并完成IVUS复查。结果术后一年内,2例发作心绞痛,加强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非靶血管病变,并完成血运重建。2例因心力衰竭发作需住院治疗。IVUS复查主支和边支两组血管管腔丢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支拘禁球囊术保护联合主支单支架越跨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为观察组,同期诊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2例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侧支循环形成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多支病变率(62.50%)、侧支循环建立比率(30.21%)及血管狭窄75%~90%、90%~100%发生率(28.13%、34.38%)均高于对照组(45.10%、12.75%、23.53%、29.41%)(P0.05),血管闭塞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17.65%)(P0.05);2组病变血管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75%以上狭窄病变发生率较高;侧支循环建立是心肌梗死形成非ST段抬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Jailed球囊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血管开口及闭塞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分支血管球囊对吻术,观察组患者接受拘禁闭陷球囊技术(JBT),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手术相关指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以及分支血管开口及闭塞发生率。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分支闭塞和再狭窄发生率、主支血管最大狭窄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分支血管开口狭窄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PCI操作时间和曝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造影剂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Jailed球囊技术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进行介入治疗,有效地减少了手术并发症、节省了手术耗材,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难点在于处理一支血管会影响分叉的另一支血管,造成或加重狭窄,甚至导致闭塞。Aminian等~([1])报道,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采用拘禁球囊可保护重要的分支血管。Szabo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开口及分叉病变(Medina分型0∶1∶0或0∶0∶1)的支架定位技术,由1根穿过冠脉开口病变的导丝和另一根进入边支或主动脉(病变在主动脉开口时)的导丝组成。支架在体外预先给予2~4个大气压(1atm=101.325kP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对临床初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0例临床初诊ACS患者的CAG和心电图 (EC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非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胸痛占 10 %。ECG诊断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为 80 %。ECG表现前壁缺血改变以左主干、左前降支及 3支血管病变为主 ;下壁缺血改变以右冠脉或右冠脉加回旋支及 3支血管病变为主。初发劳力型心绞痛以单支、轻度血管病变为主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以多支血管中、重度病变为主 ;静息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NSTEMI)以多支血管 (均有左主干 )、重度或完全血管闭塞病变为主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STEMI)以多支、重度血管病变为主。对这些患者早期介入治疗 ,可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 ,改善临床近期预后 ,减少心肌梗死及死亡发生。结论 临床初诊ACS患者应尽早行CAG检查 ,对ACS患者早期正确诊断 ,了解病变血管部位、程度提供客观依据 ,以利于及时进行冠脉血运重建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4-11/2006-02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2例,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根据血管情况置入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支架选择原则为:支架长度应覆盖病变两端;血管直径:支架直径=1∶1.1。所有患者术前3d均口服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术中推注肝素8000 ̄10000U,手术每延迟1h,补充肝素1000u,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 ̄7d;服用氯吡格雷75mg,1次/d,共服用9 ̄12个月,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1次/d。随访情况:术后6个月时随访64例;7个月时随访26例;8个月时随访12例;平均随访6.8个月,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门诊随访,记录一般情况及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包括急性、亚急性、迟发支架内血栓形成;再发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死亡),术后6 ̄8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支架内再狭窄情况。并观察材料及宿主反应。结果:102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均获得成功,共治疗靶血管102支,置入Firebird支架116枚,术中3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出现无复流现象,2例发生室颤,电转复恢复窦性心律,3例因分支受压,出现心绞痛症状。术后4例出现穿刺部位血肿,经重新加压压迫后好转。随访6 ̄8个月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42例(41.2%)患者术后6 ̄8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无一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全身毒性及超敏反应发生,生物相容性好。结论:国产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庞明杰  赵燕  张宏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11):987-988
目的观察西罗莫司药物洗脱(CYPHERTM)支架置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经球囊预扩张后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或不经球囊扩张直接置入CYPHERTM支架,观察CYPHERTM支架置入术成功情况以及患者住院和随访期间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再次血管重建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即刻成功率100%,术后造影病变残余狭窄发生率为(3.1±4.2)%,住院期间无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无心肌梗死发生,无死亡病例。临床随访6个月,2例不完全血运重建多支病变患者心绞痛复发,再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7例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无血管再狭窄病例发生。结论CYPHERTM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可行,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rotational atherectomy,RA)联合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植入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RA联合DES治疗的62例患者(68处病变)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特点、术后疗效、并发症、住院及随访期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62例共使用75个旋磨头,平均(1.18±0.27)个/例,旋磨头直径/靶血管直径为(0.54±0.07) ,RA手术成功率98.4%(61/62);61例患者共植入支架103枚,平均(1.67±0.55)枚/例,植入支架平均(44.5±11.8) mm,DES术即刻成功率100%。RA术后,靶血管管腔直径(2.33±0.52)mm、靶血管狭窄程度(29.6±4.8)%、心肌梗死溶栓试验Ⅲ级血流比例(66.2%)均较术前显著改善[(0.75±0.21) mm、(82.5±7.2)%、10.3%](P均〈0.05),DES术后靶血管管腔直径[(3.26±0.43) mm、靶血管狭窄程度(8.7±2.1)%、心肌梗死溶栓试验Ⅲ级血流比例98.5%较RA术后进一步显著改善(P均〈0.05);联合术后3 d左心室射血分数(60.5±5.5)%显著高于术前水平(56.8±4.7)%(P〈0.05)。介入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9.7%,其中1例旋磨头嵌顿患者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8%。术后随访9.0~22.0个月,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2%。结论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旋磨后联合DES植入能进一步改善冠状动脉狭窄与血流,中期疗效安全、可靠;规范RA操作是确保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植入单支架或双支架后即刻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88 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单支架植入组:主支植入药物涂层支架,对支架植入术后受影响的分支予球囊扩张;双支架植入组:应用Mini-Crush 技术对主支血管及分支血管分别植入药物涂层支架,比较两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血管血流情况、术后6 个月及12 个月心血管事件、术后12 个月冠状动脉造影血管血流情况.结果 46 例患者成功行主支血管支架植入+必要时分支血管球囊扩张,42 例患者成功行双支架植入术,术后即刻造影两组患者主分支血管血流TIMI 3 级、主支血管残余狭窄>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双支架植入组术后即刻造影分支血管残余狭窄>50%患者3 例,单支架植入组13 例(P =0.01),住院期间、术后6 个月两组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 个月单支架植入组心血管事件15 例,双支架植入组6 例(P =0.044),术后12 个月冠状动脉造影,两组患者主支血管血流TIMI 3 级、主支残余狭窄>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双支架植入组术后12 个月分支血管残余狭窄>50% 7 例,TIMI 血流3 级27 例,单支架植入组分支血管残余狭窄>50% 18 例,TIMI 血流3 级21 例(P <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行双支架植入术能降低术后即刻、术后12 月分支血管狭窄率,减少术后12 月心血管事件,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双支架植入术优于单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老年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ULMCA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n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ULMCAD患者190例分为PCI组106例,CABG组84例。比较2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术后24个月靶血管重建术、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以及死亡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CABG组左主干合并多支病变发生率(94.05%)、合并分叉病变发生率(42.86%)和Syntax积分[(24.95±5.17)分]高于PCI组[78.30%、19.81%、(18.76±6.26)分](P0.05);随访24个月,PCI组病死率(7.55%)、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4.72%)、靶血管重建率(9.43%)与CABG组(5.95%、7.14%、5.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治疗老年ULMCAD安全、有效,与CABG相比并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5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n=169)及非支架内再狭窄组(n=36),并根据支架内是否闭塞及Mehran分型进行亚组分析.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与再狭窄的关联.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①支架内再狭窄组的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长病变及多支病变患者比例高于非支架内再狭窄组(P值分别为0.047/0.027/<0.001);②术后发生支架内闭塞的组别中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比例及术前狭窄程度均高于术后未发生支架内闭塞的组别(P分别为0.024/0.013);③术后再狭窄的程度(根据Mehran分型)较严重的组别中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及分叉病变的患者比例增高(P值分别为0.040/0.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证实多支病变为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素,比值比为33.409,对有无支架内再狭窄的判对率为97.2%.结论:多支病变为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素;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及长病变可能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相关;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及术前狭窄程度较重可能与术后支架内闭塞相关;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及分叉病变可能与再狭窄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用于冠状动脉复杂病变(CAD-C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08年9月我院对252例CAD-CL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并发症及预后方面的临床资料.结果 244例CAD-CL(包括慢性闭塞、分叉病变、长病变和再狭窄)患者成功置入支架(244/252,96.83%),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20%.32例患者放置支架后出现侧支血管阻塞,48例出现动脉夹层,15例支架内形成再狭窄,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前降支置入2枚支架后仍处于低血压状态,经临时起搏器置入等积极抢救无效死亡,1例于术后第3天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后经急诊PCI治疗闭塞血管再通,痊愈出院.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王春梅  张立新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776-2778
[摘要] 目的: 观察药物涂层支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并发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82例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其中40例植入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Fire Bird组),42例植入Cypher支架(Cypher组),术前术后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比格雷,术后进行随访。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2支以上血管病变占70. 56%,Fire Bird组植入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74枚,Cypher支架72枚,所有患者均获得成功。平均随访5.8 ±1.6个月,其中Fire Bird组复发心绞痛9例,1例发生心肌梗死; Cypher组复发心绞痛8例,无心肌梗死发生, Fire Bird组发生再狭窄2例,Cypher组发生再狭窄2例。两组无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死亡。结论: 同Cypher支架比,Fire Bird支架对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确切,能减少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