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福煦 《园林》1997,(2):16-17
中国古代园林大体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皇家苑囿、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有人把自然风景也列入其中,则成为四种类型了。但自然风景多属名胜而不属园林。大凡园林,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人工多于自然,二是有一定的范围和归属。自然风景则此两点不甚强调。皇家苑囿的所有者即帝王。  相似文献   

2.
英国自然风景园是西方园林中独特的一支,不仅有着追求自然田园风光的风景,更是以园中大量奇异的点景建筑闻名。点景建筑作为自然风景园中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在全园的景观视线、空间限定、意境营造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斯陀园是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典范之一,园内拥有众多造型精美、风格迥异的点景建筑,堪称点景建筑的博物馆。文章通过对斯陀园点景建筑的产生背景、历史沿革、形态类型的分析研究,探索其发展规律、形态特征,及其背后的思想根源,加深对于英国园林史的认识和理解,启示当代风景园林建筑的研究与设计。  相似文献   

3.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是英国对世界园林艺术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但是,长期以来,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关系是中外学者争论的问题:第一,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是否受到过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第二,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该文以一个外国学者的视角,通过分析比较中西方不同园林所体现的要素、设计手法、表现方式,论述了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起源、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以及中西园林的相互影响;通过梳理大量史料,分析中国园林西传等问题,较全面地研究了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4.
同为自然式园林,江南私家园林与18世纪的英国自然风景园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自然"是造园师坚持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但是在表现和模拟自然中,二者表现出了迥异的方法与风格。文章在此背景下,对江南私家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园中植物景观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现代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一个岛国,因地理环境因素,多出溪涧、瀑布。由于我国文化和日本宗教影响,园林建筑形成了具有典型岛国风格的“山水庭”——即模仿自然风景、并缩景于一块不大的园址上,象征一幅自然山水风景画。日本传统园林可分为三类。筑山庭即山水园。以表现山峦、平野、谷地、溪流、瀑布为主的自然风景园林。园林中辟有水池,池中有“中岛”,池右为”主人岛”、池左为“客人岛”,以此构成一幅幅自然缩  相似文献   

6.
在任何古典园林体系中,园林建筑对其园林艺术都有重要影响。中英两国自然风景园的差异,通过对园林建筑的对比可窥得一斑。本文从中英两国的园林发展入手,分别阐述两国园林建筑基本特征,进而对其园林艺术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出两者在自然关系、空间作用及情感表达三方面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宋霖  周宏俊 《风景园林》2019,26(4):111-115
以白居易园林山石相关诗文为研究对象,分析白居易于园林中筑台、堆岛、置石等山石造景的内容与方法,归纳其爱石、赏石、以石为景的审美理论,明确白居易在中国园林史上,特别是在引领山石造园与品赏立论及实践方面的重要地位。同时论证白居易在其癖爱自然思想的支配下,其山石造园与品赏受到园林是否存在于自然风景之中的影响,揭示其在自然山居中筑台借景,再在城市园林中置石造景,进而赏石为景的异同和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东西方造园艺术的影响下,俄罗斯自然风景园经历了从18世纪中叶开始的百年发展历程。这一时期产生了叶卡捷琳娜园、加特契纳、巴甫洛夫园、索菲耶夫卡园等俄罗斯园林史上重要的艺术作品。俄罗斯自然风景园以自然景观为基础营造丰富的空间、人工干预少、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谐调、对规则式布局的吸纳以及大量采用乡土植物等特点对后来苏联园林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福兴 《中国园林》2004,20(6):43-44
认真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和意境的概念,并从中国自然风景式园林造景;听觉、味觉及时令气候变化;空间特殊经营手法;比拟和联想;匾额、楹联、诗文、碑刻等方面论述园林意境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0.
常怡 《城市建筑》2014,(14):289-289
自然风景园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了之后,建立的新的德国城市园林的骨架。文章选取18世纪到19世纪这100年间德国园林优秀的代表作品、园林理论和园林设计师,重点阐述了德国自然风景园林从产生、发展以及衰落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英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代表形态。本文以18世纪的英国时代背景为切入点,分别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哲学思想、相关艺术等角度梳理自然风景园发展的原因,以便更清晰地解读英国自然风景园。  相似文献   

12.
刘庭风 《园林》2003,(10):5
广西是自然风景的集中地,原生石峰、石潭、流瀑比比皆是,利用原生自然进行划地保护、整理加工,就成为历代园林工作重点,由此也延续了自然山水与人文有机结合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王向荣 《中国园林》1997,13(5):35-38
自然风景园和二十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建的城市公园共同构成了德国城市园林的骨架,本文通过对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一百年间德国最重要的园林作品,园林理论及园林设计师的介绍,详细地阐述了德国自然风景区的产生、净化、发展及结束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广西园林     
刘庭风 《园林》2003,(10):5-5,41
广西是自然风景的集中地,原生石峰、石潭、流瀑比比皆是,利用原生自然进行划地保护、整理加工,就成为历代园林工作重点,由此也延续了自然山水与人文有机结合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御景园的园林规划着眼于整个项目规划的大角度,强调园林绿化与公寓楼的自然结合及园林使用功能空间的划分,使整个社区的景观和功能保持高度的和谐,从而保证人、建筑与园林之间相得益彰、互相融合。 整个小区以英国风景式园林风格的大型草坪景观为中心,以蜿蜒步道为过渡,配以层次分明的植物群作为远观背景,局部区域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园林的造景手法,增加可供观赏、游玩的景点。其生境、画境、意境三境合一的设计思路为现代都市人重新诠释了“买房子就是买生活”的概念,契合了现代都市人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心声。  相似文献   

16.
风雅的养成——园林画中的古代女性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林作为居住空间的特殊品类,是传统社会重要的女性教育空间,在园林画中多有体现。以传世的园林绘画为考察对象,结合文献史料,从女性的自然常识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和文化艺术教育3个方面探讨园林空间对于古代女性健康成长与人格完善的作用。可以发现,园林空间在古代女性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它是女性认识自然世界的窗口、学习生活技能的场所,以及提高文化和艺术造诣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胡一可  杨锐  王劲韬 《华中建筑》2009,27(1):202-207
英国自然风景园与中国古典园林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区别无疑是巨大的。该文试从哲学基础及审美差异、设计观念和关于“自然”概念的理解等几方面比较深入地阐释两者的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18.
杜安  岳强 《中国园林》2013,29(1):115-120
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期,相对宽松的社会气氛以及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影响,使俄罗斯自然风景园得到了长足发展,产生了叶卡捷琳娜园、巴甫洛夫园、加特契纳等重要的园林艺术作品。以自然景观为基础进行空间营造,人工干预较少,借鉴风景画的构图原理而注重园林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对已存在的规则式园林部分给予保留,大量运用本土植物,以乔—草结构的纯林或疏林为主要配置模式等是俄罗斯自然风景园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17—18世纪的"中国风"促进了中国园林形象在欧洲的传播,并见证了中西园林的跨文化交流。互为"异域"的中西文化与历史语境的影响,造成了欧洲人观看中国园林时差异的目光。通过还原此时商业与宗教传播路径中以及英国自然风景园变革背景下,中国园林形象呈现与再现的特点,辨析其背后的主客观动机,分析欧洲视野下中国园林形象衍变历程,从而揭示中英自然式园林的"貌合神离"之下蕴含的中西方在自然观念与审美上的本质差异,以及误读存在的客观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出现于18世纪的英国自然风景园,在造园理念与审美特征上和中国园林有着内在的趋同性,在城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借鉴与应用上,更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强烈的对自然的渴望,能够更好地实现公共绿地的走路健身功能。通过对"唐山人民公园"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认为,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英国自然风景园风格在中国新城市、新城区公共绿地的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