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镇原油田H45井区以长8为目的层滚动建产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小层对比、沉积微相、构造特征、砂体展布、油气成藏特征等方面,深入认识H45区三叠系长8油藏。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油藏储层物性较差,属特低-超低渗储层,砂体南西—北东走向,H45井区附近砂体最厚。受断层影响,本区长8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油藏,油藏主要受岩性因素控制,储层物性不同造成含油性存在差异。结合开发井参数,明确了长8油藏的出油下限及油水界面。甩开井实施结果表明,本区东南部仍有扩边潜力,下一步将针对长8油层继续滚动实施。研究成果为后期建产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构造、沉积、储层及流体4方面对新疆西达里亚T—Ⅱ油藏进行了精细描述研究。在构造研究中结合地震及测井对比成果进行了重新解释,分析了圈闭特征;在三维地质模型研究中,首先进行沉积微相研究,利用测井解释成果,采用先建砂岩格架后建属性模型的方法,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确立了精细的储层参数三维模型,实现油藏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3.
大庆油田致密油资源丰富,但存在储层致密、单井产量低、开发效益差等问题,为探索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开展了致密油水平井开发现场试验。在精细构造研究基础上,井震结合研究致密油储层分布规律,精细刻画砂体空间展布特征,优选有利布井区。通过致密油储层水平井井网优化研究,形成了致密油藏水平井开发模式及井网优化技术,经过水平井优化设计、现场动态跟踪调整实施及有效的增产改造,取得较好的投产效果,为致密油储层有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9油藏的分布规律以及富集特征不够明确,限制了研究区勘探开发的现状,通过对长9油藏的构造特征、岩石学特征、储集孔隙空间、砂体发育特征等因素综合对比剖析,根据长7油藏过剩压力分布特征以及油气成藏配置探讨了研究区长9油藏富集规律及潜力区预测。结果表明:长9油藏局部低幅度构造及裂缝发育为油气运聚提供了有利条件;长9油藏发育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砂岩;填隙物发育绿泥石、浊沸石、铁方解石,其次为水云母、硅质等;长9油藏储集孔隙主要为粒间孔、长石溶孔,为特低孔特低渗—低孔低渗油藏;长9油藏储层砂体的连通性受到浅水三角洲前缘环境的控制;韵律、隔夹层的发育及其他储层非均质性差异造成研究区油气富集的差异;长9油藏油源来自长7烃源岩,受到长7内部过剩压力的作用下选择性充注成藏,导致油气在区域上分布不均;结合油藏地质研究以及过剩压力恢复分布特征,认为元521井区可作为下一步勘探有利区。研究结果对华庆地区长9油藏的深入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延长油田西部油区三个典型工区长6油组的小层顶面构造特征、砂体展布特征、油层厚度分布特征、顶面构造与油层厚度、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建立了基础数据库,采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进行地质建模。依据分层数据、井斜数据、小层顶面构造图,建立构造三维模型。分析研究各小层的砂层展布特征及物性变化规律,在相控的基础上建立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三维地质属性模型;根据油藏工程方法和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理论,结合动态监测资料,对西部长6油藏未注水老区进行井网适应性评价研究,确定科学合理的注水开发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6.
油藏描述在浅层稠油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浅层稠油油藏以辫状河流相为主,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变化剧烈,油藏开发效果差异大。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预测、单砂体细分与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精细油藏描述与数值模拟研究一体化的技术路线,精细描述了储层微幅构造、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完成了相控储层三维定量化研究;建立了反映不同开发阶段储层、流体变化情况的四维地质模型;掌握了油藏动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扩大了找油领域和滚动开发范围。对开发层系、井网、井距、开采方式等进行了优化研究,为开发调整方案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吴起油田目前已开发动用的油藏主要是延长组长6油藏和延安组侏罗系油藏,对其他层系的认识较为薄弱。近年来,随着多层系复合成藏理论研究的深入,多口钻遇长2油层组的探井获高产工业油流。本文通过对吴起长2油藏沉积特点、储层性质的分析,总结油藏富集规律,在砂体、构造及物性认识的基础上筛选有利区,为吴起区域下一步增储建产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胡尖山油长9油藏是构造-岩性油藏,目前是胡尖山主要生产层位之一,本文通过对长9油藏包括地质特征、储层特征的研究,结合开发现状、开发效果,对不同区块井网适应、储层改造方式、水平井开发方式,不同开发技术政策下开发效果分析,以及对开发技术政策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建南地区构造几何形态进行精细解释,搭建南飞三气藏准确三维构造模型,利用野外露头及井、震结合的方法合理预测滩体分布范围和缝洞发育特征,建立气藏三维属性模型和三维裂缝模型,为深入了解建南气田南飞三气藏储层物性分布特征、裂缝分布规律及气水分布提供依据,为气藏后期开发对策调整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在三维地震资料重新解释的基础上,针对哈萨克斯坦阿雷斯油田构造复杂、油水关系复杂、开发难度大的特点,开展精细油藏描述研究,搞清了地层结构和地层层序,深化了对断层的认识,使主力油层的构造得到完全落实;建立了流体分布模型,并基于构造、沉积、储层新认识发现了低阻油层,使油田的地质储量得到进一步落实,为开发方案的编制、科学合理地开发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储层反演,预测了储层砂体分布,为优化井位及钻井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全年部署直井7口、水平井3口,取得了显著效果。实践证明,精细油藏描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为合理开发油(气)藏制定开发战略和技术措施提供必要的和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的油藏描述技术和方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油藏描述技术已从单一的储层构造形态的描述、储层预测发展为建立油藏三维构造模型、储层模型和油藏地质模型:从单一学科的研究发展为多学科的一体化研究;从定性的描述发展到半定量、定量的预测;从定性的评阶发展为三维油藏属性建模。本文着重从地震的相干体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地震属性分析及储层预测技术、变速成图技术、测井处理和解释技术、多井约柬反演技术和油藏地质建模等技术的应用,来阐述这些技术所能解决的油田实际地质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针对碳酸盐岩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成藏条件复杂等特点,并以碳酸盐岩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为基础,在实际应用中形成了古地貌恢复、地震属性综合分析、三维地震相干体分析、频谱分解、叠前和叠后裂缝预测、岩石物理分析、三维可视化等一套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综合预测技术。该技术有效地指导了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勘探,大力推动了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的深入发展,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储层非均质性强,单井产量低,有效开发难度大。为提高致密砂岩气单井产量和储量动用程度,探索致密砂岩气藏多层系高效立体开发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致密气示范区盒8段、山1段等多套含气层系为例开展了研究,提出了一套致密砂岩气藏多层系水平井立体开发技术体系。首先,针对致密储层特征,通过利用三维地质建模与三维地震资料对各小层砂体空间展布进行精细刻画和含气有利区评价;其次,优选水平井开发主力层位和落实水平井部署有利区,整体部署盒8段、山1段2套水平井井网,进行多层系立体水平井开发;第三,应用地质—地震综合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有效提高了气层钻遇率。基于该技术开发体系,完钻的多层系水平井气层钻遇率较邻近区块提高了10%以上,试气平均无阻流量达到87.3×10~4m3/d,实现了致密气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4.
多尺度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不确定性建模方法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多、尺度悬殊且分布随机,定量表征孔、洞、缝的三维空间分布十分困难,同时该类型油藏储集空间的分布又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忽略这些不确定性、采用偏离实际的地质模型,会导致开发效果不理想或选择不合适的开发方式。为了降低开发风险,建模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不确定性的分析。以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为例,提出了多尺度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不确定性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了储层有效孔隙度下限、大型溶洞与溶蚀孔洞孔隙度界限、表征裂缝的属性体界限3个主要的不确定性地质参数;其次,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特点,按照储集体类型和尺度划分为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大尺度裂缝、小尺度裂缝4种储层类型;在整合多类数据和分析缝洞分布规律基础上,采用成因控制建模方法,考虑3个主要的不确定性地质参数影响,分别建立4种储层类型的不同分布可能性的多个储集体离散模型,并将4类储集体离散模型按不同优先次序的多种同位条件赋值算法融合成多个等概率多尺度缝洞储集体三维离散分布模型;最后,通过动、静态多信息结合方法对多个离散分布模型进行优选,形成乐观、较可能、悲观3个离散分布模型,综合反映了建模研究的不确定性以指导开发调整。  相似文献   

15.
应用储层随机建模方法细分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证油田的中、后期开发效果,就要做好油藏地质工作中的细分沉积相研究。提出了细分沉积相研究的新方法,以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其储层构造、沉积特征、测井数据、储层非均质等研究资料,建立地质数据库,应用储层随机建模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油藏构造、沉积微相和油藏属性建立三维模型,并由此对该区域沉积微相划分等地质工作进行验证和修改,建立起符合本研究区储层性质的沉积微相和物性分布,为数值模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三维储集层地质模型的二维表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储集层地质模型不仅能表征储集层已知地质特征,还能对井间储集层展布进行预测。笔者从地质模型三维数据体网格单元纵横向结构分析入手,以地层岩性、油层为计算单元统计分析各岩性的厚度、百分组成和油层储集参数平面展布,并通过多种储集层特征三维网格数据体之间的数据运算,来表征油层储量丰度等参数。探讨三维地质模型的运算与平面图形的表征,不仅有利于三维地质模型的检验,更有助于储集层精细地质研究与预测、有利于加密井、扩边井的井位设计,这可以作为对三维可视化技术的补充。彩图6参2(王月莲摘)  相似文献   

17.
用Markov链模型随机模拟储层岩相空间展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将Markov链模型应用于储层建模来获取二维或三维的储层岩相展布图像是近年来储层随机建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应用该模型时,须将一维的Markov链模型拓展到二维、三维,同时要对侧向转移概率矩阵的估算和顶层初始化这2个关键问题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笔者对二维和三维的空间Markov链模型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依据Walther相序定律从岩相状态之间的转移记数矩阵入手,来估算侧向转移概率矩阵的方法,并对顶层初始化的解决办法进行了探索。在相关原理及技术细节问题得到解决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Markov链模型进行二维储层岩相空间分布随机模拟的具体算法。二维空间Markov链模型的实际算例表明,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油藏描述技术的特点及发展动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油藏描述就是对油藏的各种参数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和表征,建立反映油藏构造、沉积、成岩、流体等特征的三维油藏地质模型。对具有中国陆相油藏特色的油藏描述技术的一些基本特点进行了总结。未来的油藏描述将进一步提高多学科协同分析的综合程度;进一步发展及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应用井间地震技术和四维地震技术监测油藏开采动态。  相似文献   

19.
胜利油区裂缝性油藏描述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裂缝性油藏是胜利油区重要的油藏类型之一,主要包括古潜山油藏、火成岩油藏及湖相碳酸盐油藏等。其特点是储层的非均质性极强,构造内幕、储集空间类型及油水关系非常复杂,渗滤规律目前尚认识不清,造成油藏的开发难度极大,总体开发效果较差。本文对胜利油区裂缝性油藏描述技术的攻关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该类复杂油藏描述的精度,为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