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疏肝解郁汤治疗肝气郁结型老年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阳  王莹  闵国庆 《新中医》2020,52(19):63-65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汤治疗肝气郁结型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 例肝气郁结型老年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疏肝解郁汤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项(HAMD-17) 评分与中医证候评分,并检测血清中皮质醇(CORT)、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 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水平,观察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为94.29%,2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HAMD-17 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HAMD-17 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AMD-17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血清CORT、NA、5-HT、BDN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CORT 低于治疗前,血清NA、5-HT、BDNF 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CORT 低于对照组,血清NA、5-HT、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汤治疗肝气郁结型老年抑郁症,不良反应少,能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CORT、NA、5-HT、BDNF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胶囊对酒依赖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戒酒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8周,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后第2、4、6、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评定。结果自第2周末起两组HAMA-17、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能有效治疗酒依赖伴发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3.
黄彬 《新中医》2021,53(20):119-121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 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 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揿针治疗,2 组均治疗8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HAMD-17) 评分、Barthel 指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5%,高于对照组的77.36%(P<0.05)。治疗后,2 组HAMD-17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HAMD-17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 组Barthel 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杜承容  颜福阳  张仙红 《新中医》2022,54(20):44-47
目的:观察舒眠胶囊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 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 例。观察组予以舒眠胶囊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对照组仅予以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2 组均治疗4 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价2 组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 周、2 周、4 周,2 组PSQ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PSQI 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HAMA-14 及HAMD-24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HAMA-14 及HAMD-24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及总体评价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WHOQOL-BREF 上述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74.07%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与对照组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眠胶囊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症伴失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王俊依 《新中医》2022,54(24):162-16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作业疗法(OT) 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 的临床疗效,以及对5-羟色 胺(5-HT)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 例PSD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60 例。2 组均 给予西药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OT 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2 组均治疗1 个月。 比较2 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24、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明健康状况 量表(SF-36) 评分及5-HT 水平。结果:治疗后,2 组HAMD-24、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联合组HAMD-24、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SF-36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 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5-HT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5-HT 水 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OT 治疗可有效改善PSD 患者的抑郁状态、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提高5-HT 水平。  相似文献   

6.
张鹏飞  杜攀  陈光强 《新中医》2022,54(12):47-50
目的:观察百合地黄汤联合氢溴酸伏硫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氢溴酸伏硫西汀治疗;研究组采用氢溴酸伏硫西汀联合百合地黄汤治疗。2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抑郁汉密尔顿量表(HAMD)评分、相关应激反应指标[血清皮质醇(CORT)、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疗程后,2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在相同时间点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2组CORT、MD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CORT、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抑郁症患者联合采用氢溴酸伏硫西汀及百合地黄汤治疗,可更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胶囊在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伴轻中度抑郁、焦虑患者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否优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方法:选取伴有轻中度抑郁、焦虑症状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89例,随机分成A组疏肝解郁胶囊组、B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和C组对照组三组。在血管迷走性晕厥常规治疗基础上,三组分别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晕厥转阴率;进行汉密尔顿24项抑郁量表(HAMD-24)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分别计算减分率;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治疗期间两种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12个月,观察各组晕厥的复发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A、B组治疗后HAMD-24和HAMA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C组相比,A、B组直立倾斜试验转阴率及HAMD-24和HAMA减分率均显著增加(P<0.05);与B组相比,A组转阴率及HAMD-24和HAMA减分率增加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A组TES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随访24个月,A、B组晕厥复发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且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可用于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伴轻中度抑郁、焦虑,其疗效与安全性可能优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相似文献   

8.
谢小华  刘根芳 《新中医》2022,54(20):39-43
目的:观察滋肾开郁安神汤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2 例心肾不交证抑郁症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0 例和观察组52 例。对照组应用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观察组应用滋肾开郁安神汤治疗。2 组疗程均为6 周,观察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 水平;比较2 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2 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6.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血清NE、5-H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NE、5-HT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NE、5-H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HAMD-17、SCL-90 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HAMD-17、SCL-90、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对照组为16.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开郁安神汤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可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清NE、5-HT 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费丰敏 《新中医》2014,46(7):57-58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伴焦虑抑郁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2例伴焦虑抑郁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和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疗程8周。观察症状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第4、8周末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第4、8周末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伴焦虑抑郁的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调神开郁针法联合雷火灸对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PSD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86)和观察组(n=82),对照组给予雷火灸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调神开郁针法,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AMD-17评分、SDS评分和临床症状积分、GQOLI-74评分及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17评分、SDS评分和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HAMD-17评分、SDS评分和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物质生活、躯体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物质生活、躯体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0%)和(81.4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开郁针法联合雷火灸对卒中后抑郁在疗效方面优于单纯雷火灸治疗,并且能够降低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针灸水道穴为主治疗痛经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 ,或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 ,甚则剧痛难忍 ,并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 ,临床较为常见。1 临床资料   5 6例患者中 ,剧痛者 2 5例 ,中度疼痛者 3 1例 ,平均病程 3年以上 ,年龄 1 5~ 2 5岁。2 治疗方法  取穴 :主穴取双侧水道穴 ,配穴 :期门、行间、太冲、气海、关元、中级、足三里、三阴交 ,每次取3~ 4个配穴。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皮肤穴位处常规消毒后 ,取 3 0号 1 .5寸毫针刺入水道穴 1 .0寸深 ,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 ,每 5分钟行针 1次 ,配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 ,得气后留针 ,隔 5分钟行针 1次 ,留针1 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酸枣仁汤对焦虑评分的干预效果。方法:对54例有起搏植入适应症的患者采用改进的焦虑量表(SAS)进行术前评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只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组给予心理干预及酸枣仁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SAS评分情况。结果:有起搏植入适应症的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抑郁状况等状况,经中药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酸枣仁汤能明显缓解起搏器植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
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死亡 ,是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主动参与的“自杀”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许多抗癌中药均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程序化细胞死亡 ,可能是这些中药抑制肿瘤生长的机理之一。中药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过程包含一系列有条理的形态和生化改变 ,包括基因表达和DNA损伤等等。细胞凋亡现象为中药治疗肿瘤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靶点 ,对此过程机理的深入研究将更好地指导中药治疗肿瘤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暖冲汤联合针灸治疗脾肾两虚型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脾肾两虚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克龄蒙口服,观察组给予自拟补肾暖冲汤联合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停药后随访3个月。治疗结束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Kupperman评分变化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及停药后3个月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同时分析临床疗效、Kupperman评分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Kupperman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Kupperma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停药后3个月,2组FSH、LH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E_2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临床疗效与FSH、LH水平呈明显正相关(0相似文献   

15.
针药并用治疗高脂血症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几年来 ,我们在临床上采用针刺曲池 ,足三里 ,三阴交穴同时配合经临床筛选出中草药 ,对5 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临床降脂观察 ,并以同期内科住院的高脂血症用烟酸肌醇酯降酯做为对照组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及病历选择  脂质代谢紊乱的诊断 :血清胆固醇≥ 6.5mmol/L( 2 5 0mg/dl)或甘油三酯≥ 1 .6mmol/L( 1 40mg/gl)。凡符合以上脂质代谢紊乱诊断标准并除外继发性高脂血症者均为入选病历。1 .2 资料  符合上述标准共 5 0例 ,男 33例 ,女 1 7例 ,年龄 41~ 78岁 ,平均 61岁 ,本组为门诊及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因病机研究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至今仍未完全弄清。公认Ⅰ型糖尿病病因为遗传易感性、自身免疫性与病毒感染。Ⅱ型糖尿病病因有遗传、肥胖、感染、应激反应与妊娠因素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理生理基础也远未弄清,但大量临床及动物实验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7,(2):151-154
目的:探讨马钱子配伍苏木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免疫分子机制及较佳配比。方法 :马钱子与苏木不同配比水煎剂连续灌胃给药32 d,取血和滑膜组织,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白介素-1β、白介素-6、白介素-10(IL-1β、IL-6、IL-10)、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型反应蛋白(CRP);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AA大鼠滑膜IL-1β、IL-10、TNF-α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配比的马钱子与苏木煎剂,能改善AA大鼠的滑膜充血、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不同程度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CIC、CRP的含量;降低IL-1βm RNA的表达,上调IL-10 m RNA的表达。结论 :马钱子与苏木配伍对AA大鼠具有一定抗炎作用,其机制为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控制炎症反应,其较佳配比为1∶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方法:观察患儿惊厥后患儿及家长的身心变化,对72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细心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对症护理干预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结果:综合观察可知,合理的降温、正确的止惊措施是使病情得到迅速缓解的关键;对家属合理的指导能防止病情复发。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综合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回顾60余年岐黄生涯,特别是近40多年专攻肿瘤的经历,认为中医药不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医学术本身有一种动力,能激发人的兴趣。感悟到:要当好中医,一定要树立起牢固的专业思想;要想在医术上有所成就,唯有专心致志于临床,全心全意为病家服务,既耐得寂寞,又不甘清闲,眼随时代前进;要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必须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精于总结,而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方法--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2006年,糖尿病位居中国住院患者病因第10位、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第6位。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和十几年前香港、台湾及新加坡等地接近。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2位,预计2025年将达5 930万人。就近年来关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