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溶瘤腺病毒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瘤腺病毒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后治疗肿瘤的新式方法,它能特异性识别并感染肿瘤细胞,最终导致细胞溶胀而摧毁肿瘤细胞,但无法在正常机体细胞内复制而不具有杀伤作用,理论上具有更高的抗肿瘤效应和更低的副作用。目前溶瘤腺病毒Onxy-015(dl 152)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文章就溶瘤腺病毒治疗肿瘤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芳 《医学综述》2013,19(13):2345-2348
肿瘤干细胞(或肿瘤起始细胞)由于具有很强的肿瘤起始能力和浸润转移能力而成为许多肿瘤中难治性的细胞群体。有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对化疗、放疗抵抗,因此与肿瘤的复发有关。针对肿瘤干细胞治疗策略将会影响肿瘤治疗的成败,已有研究表明溶瘤腺病毒可通过感染的方式杀伤肿瘤干细胞,因此可以克服肿瘤干细胞对药物耐受、对放化疗抵抗的机制;另外,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溶瘤腺病毒的构建过程中增加一些外源性抗肿瘤基因,还可促进溶瘤病毒的特异性和抗肿瘤活性。该文总结溶瘤腺病毒靶向针对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腺病毒基因组进行改造可以使其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由此构建的溶瘤腺病毒( 又称条件复制型腺病毒)(conditionally replicative adenoviruses,CRAds) 作为癌症病毒治疗的方法之一已经应用于临床试验。然而病毒溶瘤作用不强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目前多数的研究设计在溶瘤腺病毒内加载治疗基因,以增强其杀伤作用和对肿瘤微环境或免疫系统的调节,同时合理联合已有治疗方法,可提高溶瘤腺病毒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永前  王志平 《医学综述》2014,(24):4463-4466
溶瘤腺病毒因能够杀伤膀胱癌细胞同时对正常组织几乎没有影响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特异性启动子调控的溶瘤腺病毒是研究热点。人们通过插入单个或多个特异性启动子构建了治疗膀胱癌的组织特异性溶瘤腺病毒来提高其靶向性、特异性和安全性。现就特异性启动子调控溶瘤腺病毒治疗膀胱癌的原理、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溶瘤病毒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肿瘤基因治疗途径。在溶瘤腺病毒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肿瘤的情况下,溶瘤病毒治疗与放疗相结合将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就放疗联合溶瘤病毒治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陈猛  郝林 《医学综述》2011,17(16):2441-2444
溶瘤腺病毒是通过基因工程改变部分生物学特性的腺病毒。因其可以复制、增殖,最后裂解膀胱癌细胞而成为治疗膀胱肿瘤新的研究方向。为了使其具有更好的特异性、靶向性和安全性,人们进行了从改变单个基因到改变多个基因又到插入特异性启动子构建不同的溶瘤腺病毒治疗膀胱癌的研究,虽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刘强  阮潇舒  秦仁义 《医学综述》2008,14(10):1482-1484
溶瘤病毒是一类具有复制能力的肿瘤杀伤型病毒。这类病毒可以依靠病毒本身的特异性在肿瘤细胞中复制而杀死并裂解肿瘤细胞,从中释放出来的病毒又可以进一步感染周围的肿瘤细胞,以此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腺病毒和人类Ⅰ型疱疹病毒是目前治疗胰腺癌研究最深入的溶瘤病毒。使用溶瘤病毒治疗胰腺癌的优点在于并不是每一个细胞都需要病毒转染,并且正常组织细胞不会受到影响,因而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对溶瘤病毒治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溶瘤腺病毒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有效工具,它能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内增殖、裂解肿瘤细胞,而对邻近正常细胞几乎没有影响。利用肿瘤或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取代控制腺病毒复制必需基因E1A的启动子是构建溶瘤腺病毒的一个策略。现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溶瘤病毒可以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死亡,除病毒的大量复制、突破细胞膜而直接破坏肿瘤细胞以外,病毒产生的某些特殊蛋白也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如腺病毒编码的E4orf4、自主性细小病毒NS1、鸡贫血病毒编码的凋亡素(apoptin)等。不同的病毒编码蛋白所具有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不尽相同。进一步了解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病毒蛋白的作用机制及特点有助于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文中就病毒编码蛋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特点及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重组溶瘤腺病毒rAd-E1A-CDglyTK,并研究其在体内、体外杀瘤作用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n=50),治疗组采取患者的癌症细胞SKOV 3细胞,将病毒质粒经介质传染给癌症细胞并进行PCR体外扩增,经紫外线分光光度法检测病毒颗粒浓度,以TCID 50法检测感染性滴度,并计算病毒比活性,保证植入的病毒含有E 1A基因片段;对照组患者进行体内植入重组溶瘤腺病毒rAd-E1A-CDglyTK,观察抑制杀瘤疗效。结果经PCR体外扩增,得到DNA片段,进行凝胶电泳,可知植入的重组溶瘤腺病毒含有E 1A基因片段。通过紫外线分光光度法测得治疗组病毒颗粒浓度比上测得的感染性滴度得到病毒比活性为3.56%,显著高于对照组2.01%(P<0.05)。进行体外抑瘤实验中,治疗组注入病毒成分为rAd-E 1A-CDglyTK,其对SKOV 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为(16.59±1.57),显著高于含有rAd-CDglyTK的对照组生长抑制率(10.80±1.47()P<0.05)。体内抑瘤实验中,治疗组生长抑制率为(26.12±8.11),显著高于对照组(1.6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溶瘤腺病毒rAd-E1A-CDglyTK具有较好的抑制杀瘤作用,其中体内杀瘤强于体外杀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溶瘤腺病毒是目前最有潜力的肿瘤治疗病毒载体之一,但其在应用过程中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毒副作用,特别是肝脏毒性。为了更好地针对组织靶标,需要制备更加安全、有效的溶瘤腺病毒。近年来,科学家使用微RNA(miRNA)调控基因表达系统,将若干拷贝数的组织特异性miRNAs对应的靶序列加入到腺病毒复制早期必需基因E1基因表达盒的3'非翻译区,在转录后水平调控病毒复制。这种方法能有效消除腺病毒的毒副作用,进一步提高腺病毒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CD)自杀基因联合α-IFN对肾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含CD基因重组腺病毒感染人肾癌细胞株786-0,用噻唑蓝(MTr)方法观察加用5-氟胞嘧啶(5-Fc)或联用α-IFN后的杀伤效应.建立786-0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腺病毒,腹腔注射5-Fc(500me/kg),联合应用α-IFN时行瘤内注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在对感染腺病毒的786-0细胞的体外杀伤实验中,CD 5-Fc组的细胞存活率为(67.40±1.27)%,α-IFN组的细胞存活率为(68.65±1.45)%,CD 5-Fc α-IFN组细胞存活率为(34.67±2.38)%,(P=0.000),两者之间有协同效应.在786-0裸鼠移植瘤模型中,CD 5-Fc联合α-IFN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腺病毒为载体的自杀基因CD加前体药5-Fc联合α-IFN可以明显增强抗肾癌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hTERT和HIF启动子双调控的溶瘤腺病毒能否感染鼠膀胱癌细胞并表达治疗基因,为动物实验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溶瘤腺病毒感染鼠膀胱癌细胞,生物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检测SEA在细胞内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EA蛋白表达.结果:镜下可见细胞感染腺病毒并最终裂解,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到实验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携带SEA基因的hTERT/HIF双调控溶瘤腺病毒可在鼠膀胱癌细胞内复制增殖并表达SEA基因,可用于治疗鼠膀胱癌的动物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提高树突状细胞(DC)瘤苗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以腺病毒为载体转染目的基因至DC,研究DC瘤苗对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分别以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IL-18/gp100-DC瘤苗对荷瘤小鼠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IL-18/gp100-DC瘤苗治疗后,能明显增强CTL和NK活性,提高IFN-r和IL-2的分泌水平,使体内肿瘤细胞发生明显坏死,瘤体及瘤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为发挥抗肿瘤作用所必须,NK细胞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结论:辅助性T细胞1(Th1)型细胞因子IL-18基因修饰的gp100-DC瘤苗能有效地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5.
王磊  霍彬  王海涛  王勇 《重庆医学》2022,(1):137-142
溶瘤病毒(OV)疗法因其自身选择性复制的独特优势成为一种新型抗肿瘤免疫疗法,目前,全球仅有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H101)与Talimogene Laherparevec两种OV疗法药物获批上市.H101可单药或联合放化疗等治疗鼻咽癌、肝癌、肺癌等实体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多为发热、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等,无严重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瘤体直接注射IL-2重组腺病毒对G422皮下荷瘤的治疗作用,对体内基因转染效率及治疗的免疫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将LacZ,IL-2重组腺病毒直接注射到皮下接种的G422胶质母细胞瘤瘤体,X-gal染色检测基因转染的效率,观察肿瘤的大小和荷瘤小鼠的存活期,采用4h^51Cr释放法检测荷瘤小鼠脾细胞诱导的NK、LAK、CTL的杀伤活性,对治疗后的肿瘤进行常规病理分析。结果:采用瘤体注射腺病毒具有较高的体内基因转染效率,瘤体注射IL-2重组腺病毒对皮下建立的胶质母细胞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肿瘤的生长受抑制,荷瘤小鼠的存活期显延长,但没有长期存活小鼠。IL-2基因治疗组小鼠脾细胞的LAK、CTL杀伤活性显增强,肿瘤局部出现更多的坏死和炎性浸润细胞。结论:采用瘤体直接注射IL-2重组腺病毒对胶质母细胞瘤皮下荷瘤有治疗,其机制可能是增强了宿主的局部和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插入EA-IL-15双基因的溶瘤腺病毒(oAD-EA-IL-15),探讨其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和特异性。方法 PCR法将EA-IL-15双基因插入腺病毒穿梭载体pXC1,将穿梭质粒pXC1-EA-IL-15及辅助质粒pBHG loxΔE1,3 Cre质粒共转染HEK393细胞,获得溶瘤腺病毒oAD-EA-IL-15。通过CCK-8细胞毒性实验,测定细胞相对活性,绘制剂量反应曲线。结果 成功构建溶瘤腺病毒载体(oAD)及含EA-IL-15双基因的溶瘤腺病毒载体(oAD-EA-IL-15);体外包装获得相应的溶瘤腺病毒oAD和oAD-EA-IL-15;oAD对小鼠胶质瘤细胞GL261有明显杀伤作用(P<0.05),对小胶质细胞BV2(非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低于对GL261(P<0.05),说明oAD具有特异性;oAD-EA-IL-15和oAD分别感染GL261、BV2细胞,对于GL261,oAD-EA-IL-15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0.58×107±1.30×105 PFU/ml较oAD的IC50值1.13×107±1.98×105PFU/ml低,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oAD(P<0.01),对于BV2,oAD-EA-IL-15对其活性的影响低于oAD(P<0.01),说明oAD-EA-IL-15病毒的特异性优于oAD病毒。结论 携带EA-IL-15双基因的溶瘤腺病毒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和特异性,可为胶质瘤治疗提供更加特异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6型黑猩猩腺病毒(AdC6)为载体,构建一组新型溶瘤腺病毒,使之获得瘤内特异性复制能力.在体内外检测其抑瘤效果,并探讨其溶瘤机制.方法 以AdC6载体为基础,以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驱动该腺病毒的复制相关基因E1A表达,获得重组溶瘤病毒AdC6-htertE1A-ΔE3,同源构建表达粒细胞-巨噬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体外转mIFN-β基因的B16细胞的体内致瘤性和瘤苗作用,及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的mIFN-β对体内局部肿瘤治疗和抗肿瘤转移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利用人类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将目的基因mIFN-β经体外、体内两种途径导入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中。结果①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B16细胞能获得较高的转移效率和目的基因的有效表达;②将mIFN-β基因导入B16细胞对B1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提高细胞表面MHC-Ⅰ类抗原的表达;③将转mIFN-β基因的B16细胞接种小鼠,其体内致瘤性明显降低,且对野生型B16细胞的致瘤性有抑制作用;④瘤体内注射和经尾静脉注射途径给予AdCMVmIFN-β,对局部肿瘤和转移瘤有治疗作用。该结果提示,利用腺病毒载体携带有效的目的基因来开发瘤苗和治疗肿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腺病毒介导胸苷激酶基因联合α-IFN治疗肾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苷激酶(TK)基因联合α-IFN对肾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含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人肾癌细胞株786-0,加用无环鸟苷(GCV) 或联用α-IFN,用噻唑蓝(MTT)方法观察杀伤效应.建立786-0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腺病毒及腹腔注射GCV (50 mg/kg),联合α-IFN时行瘤内注射,用药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在对感染腺病毒的786-0细胞的体外杀伤实验中,TK GCV组的细胞存活率为(68.57±1.41)%,α-IFN组的细胞存活率为(68.65±1.45)%,TK GCV α-IFN组细胞存活率为(35.07±1.43)%( P=0.000),两者之间有协同效应.在786-0裸鼠移植瘤模型中,TK GCV联合α-IFN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腺病毒为载体的自杀基因TK加前体药GCV联合α-IFN应用对人肾癌细胞的体内、外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