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HCV核心抗原(HCV-cAg)检测在丙型肝炎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治的HCV-cAg阳性患者90例和丙型肝炎抗体(HCV-Ab)阳性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水平。以核酸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HCV-cAg检测在丙肝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有效性。结果 90例HCV-cAg阳性患者中,HCV-RNA阳性76例(84.44%),肝功能异常54例(60.00%)。164例HCV-Ab阳性患者中,HCV-RNA阳性114例(69.51%),肝功能异常75例(45.73%)。HCV-cAg阳性组的HCV-RNA阳性率和肝功能异常率都显著高于HCV-Ab阳性组(P<0.05),并且HCV-cAg的S/CO值与肝功能异常率存在关联性(P<0.05)。结论 HCV-cAg检测结果能反映肝功能状态,可用于丙型肝炎的早期筛查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了解住院艾滋病(AIDS)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延长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策略。方法 对2010-01~2012-12住院的305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截止研究终点,305例患者中,死亡204例(66.9%),存活101例(33.1%)。第1~3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5%、25%、11%,中位生存时间为27.4 d。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感染途径为性传播和其他途径的死亡风险比静脉吸毒低(HR=0.878,HR=0.373),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者的死亡风险比较低者低(HR=0.157,HR=0.423),入院时抗病毒治疗者死亡风险较低(HR=0.378);入院时合并发热者(HR=3.033)、合并AIDS相关性脑病者(HR=1.678)死亡风险较高。结论 AIDS住院患者的住院生存时间相对较短,感染途径、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入院时是否合并发热、是否合并AIDS相关性脑病,以及是否抗病毒治疗是影响住院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分析涂片抗酸染色(涂片法)、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TB/RIF)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同时进行涂片法、T-SPOT.TB、GeneXpert MTB/RIF检测的临床疑诊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检测结果,以临床确诊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上述三种方法及其中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析三种检测方法单独和联合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298例疑似结核患者中,排除31例,最终临床确诊为结核74例,非结核193例。涂片法、T-SPOT.TB、GeneXpert MTB/RIF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43.2%、94.6%、6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61,P=0.000);T-SPOT.TB检测特异度低于涂片法和GeneXpert MTB/RI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61,P=0.000; χ2=78.162,P=0.000);三种方法检测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68,P=0.000)。涂片法联合T-SPOT.TB检测的灵敏度与涂片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48,P=0.000)。涂片法联合GeneXpert MTB/RIF检测的灵敏度与涂片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5,P=0.008)。结论 在结核病诊断中,GeneXpert MTB/RIF和涂片法的准确率比T-SPOT.TB高,T-SPOT.TB或GeneXpert MTB/RIF的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涂片法。采用T-SPOT.TB或GeneXpert MTB/RIF联合涂片法均可显著提高结核病诊断的灵敏度,推荐采用联合检测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吞噬和运动蛋白3(ELMO3)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于新疆军区总医院(63例)及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65例)经胰腺癌切除术获得的标本128例,另取癌旁(约3 cm)正常胰腺组织标本11例作为对照。采用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LMO3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ELMO3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联性。结果 胰腺癌组织ELMO3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59% vs 27.27%; χ2=16.199,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胰腺癌组织ELMO3表示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t=1.205,P=0.001)。ELMO3表达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关联(P<0.05)。ELMO3阳性组中位生存时间短于ELMO3阴性组(11个月 vs 35个月),ELMO3阴性组生存预后优于ELMO3阳性组(log-rank检验: χ2=58.602,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LMO3阳性表达、远处转移以及TNM分期为Ⅲ/Ⅳ期是胰腺癌患者生存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ELMO3阳性表达与胰腺癌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免疫性因素对常见血型意外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2年2月上海市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实验室检出的明确记录患者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意外抗体案例。排除直抗阳性、自身抗体、药物抗体、冷自身抗体及新生儿患者,排除混合抗体,最终共有1 920例入组。统计产生抗体患者的输血史和妊娠史,将其分为有输血史及妊娠史组(A组,331例)、仅有输血史组(B组,231例)、仅有妊娠史组(C组,1 068例)、无输血无妊娠史组(D组,290例)。其中有输血史者分为多次输血组326例和单次输血组236例。分析免疫性因素对常见血型意外抗体产生的影响。结果 B组与C组数据在分布趋势上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B组抗E、抗Ec、抗Ce抗体检出率高于D组,抗M、抗Lea抗体检出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抗D、抗E抗体检出率高于D组,抗M、抗Leb抗体检出率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输血组抗Ce、抗Kidd、抗Ec抗体检出率高于单次输血组,抗DC、抗D抗体检出率低于单次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特异性意外抗体在A组与B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00,P=0.350),而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特异性抗体在输血患者、经产妇、无明显免疫史个体中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妊娠对血型意外抗体的产生也有显著影响,而对于意外抗体检测及输血安全而言,既往输血史的免疫学意义远大于妊娠史。研究血型意外抗体产生、分布及变化的规律,有助于安全输血,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HR+/HER2-)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40例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并行手术的HR+/HER2-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相关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对照组(新辅助化疗)各20例。观察组接受来曲唑或他莫昔芬治疗,28 d为一周期,共治疗4~6个周期,无进展者持续服药至24周,限期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表阿霉素+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化疗8周期后进行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Ki-67变化、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变化、PEPI评分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两组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i-67明显下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A153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EPI评分高风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与新辅助化疗对HR+/HER2-乳腺癌患者疗效相似,但安全性优于新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9~2016-1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直肠癌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15例。采用CanpatrolTM 2代技术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外周血CTCs进行分型检测。术后随访22~33个月,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CTCs水平变化,术前各分型CTCs与疾病特征的关联性以及手术前后CTCs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术后总CTCs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前混合型CTCs水平显著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但术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间质型CTCs和上皮型CTC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型阴性组肿瘤直径≤3 cm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间质型阳性组(P<0.05)。术前总CTCs、混合型CTCs、上皮型CTCs情况与患者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及肿瘤直径的关联性不显著(P>0.05)。3例术后CTCs阴性者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死亡;27例术后CTCs 阳性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死亡4例,术后CTCs阴性者的生存情况显著优于阳性者(log-rank检验: χ2=6.553,P=0.031)。2例术前CTCs阴性者在随访过程中均未死亡,28例术前CTCs阳性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死亡4例,术前CTCs阴性者的生存情况显著优于阳性者(log-rank检验: χ2=5.245,P=0.027)。结论 外周血CTCs可用于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价,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3D打印腰神经根变异(LNRA)模型测量Kambin三角面积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LNRA患者4例,年龄44~65岁,男性2例,女性2例。变异类型:根联合型3例,尾侧起源型1例。通过采集患者的腰部三维MRI数据进行数字化医学建模,并测量Kambin三角区相关参数。通过3D打印技术构建患者LNRA模型,并在模型上实施孔镜置管模拟操作。结果 基于3D打印模型的模拟操作发现,4例患者椎间孔Kambin三角面积分别为0.00 mm2、11.60 mm2、15.33 mm2、22.20 mm2,可容纳最大套管直径分别为0.00 mm、2.74 mm、3.88 mm、3.93 mm;椎管内Kambin三角面积分别为0.00 mm2、26.72 mm2、36.38 mm2、76.88 mm2,可容纳最大套管直径分别为0.00 mm、3.29 mm、5.33 mm、7.18 mm。结论 3D打印LNRA模型可让临床医师对LNRA患者的Kambin三角区变化情况有直观、立体的了解,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祝雅静  刘娟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12(12):1316-1320
[摘要] 目的 观察支气管舒张试验的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17-06~2018-12该院的1 109例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受试者进行不良反应评价,主要包括一般临床资料、不良反应的症状及其程度、处理措施、恢复情况及是否空腹等。结果 132例(11.9%)受试者发生155个不良反应,其中21例同时发生2~3个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以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心血管症状。其中双手震颤47例,心动过速36例,发生率分别为4.2%、3.2%。空腹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非空腹组高,其中双手震颤与心动过速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950,P=0.003; χ2=5.527,P=0.019)。轻度和中度不良反应分别占83.9%和16.1%,无重度不良反应。结论 支气管舒张试验可引起不良反应,但大多是轻度不良反应,支气管舒张试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观察生物反馈(BF)联合普芦卡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FC)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苏州科技城医院收治的老年FC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BF疗法联合普芦卡必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芦卡必利进行治疗,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便秘评分、每周自发性完全排便(SCBM)次数、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便秘评分降低,每周SCBM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3% vs 61.90%, χ2=4.850,P=0.028)。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5例(11.90%),对照组12例(28.5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612,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 vs 9.52%, χ2=0.000,P=1.000)。结论 BF联合普芦卡必利能够有效治疗老年FC,复发率低,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