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云飞 《领导文萃》2014,(13):71-75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选择了刘少奇 探究刘少奇1943年得以进入中央领导核心的原因.是理解刘少奇后来在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必要前提。如果说,中国共产党在历史的紧要关头选择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那么.刘少奇进入中央核心层则是毛泽东的选择,是毛泽东对他的赞赏和倚重的必然结果。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选择了刘少奇。  相似文献   

2.
1953年12月下旬,马上就要进入60周岁的毛泽东,要离开北京到杭州去休假。说是休假,其实他还要在那里主持起草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他本该马上动身,但还是被高岗的事情耽搁了。临行前,他依照过去的惯例,提议在他外出期间由刘少奇主持中央工作。刘少奇鉴于当时情  相似文献   

3.
为了祖国和母亲 刘少奇出身于一个富农家庭,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他9岁丧父,全家尤其是母亲对他格外疼爱,他也很敬爱母亲. 1920年,22岁的刘少奇离家到上海学俄文,准备赴莫斯科学习革命经验.母亲舍不得他,怕以后母子再也不能相见,不让他走.他深情地对母亲说:"我离开祖国远行,离开母亲,是为了祖国,也是为了母亲啊!"他...  相似文献   

4.
<正>1957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登上沿京广铁路南下的列车。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对1956年下半年以来某些地区出现的工人、农民、学生"闹事"问题(即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群体性事件")进行调研。他要好好地研究一下他们为什么闹事,如何才能使他们不闹或少闹,对那些闹事群众究竟要采取什么政策。一到河南新乡,刘少奇一行就听说该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5.
1964年10月的一天中午,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按约定时间驱车来到人民大会堂,接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彭真回机关.以便在途中抓紧时间汇报工作。彭真刚开完刘少奇主持的一个会议。他走出大会堂前厅后,便兴冲冲地对万里谈了一个打算:为贯彻刘少奇同志“要提高服务行业社会地位”的指示,他要亲自到北京崇文区清洁队去参加背粪劳动。万里犹豫了一下,心想:彭真年已64岁,  相似文献   

6.
未名 《领导文萃》2013,(16):79-82
刘少奇是毛泽东最得力的助手与第一个接班人,曾在二十余年间受到毛泽东格外的倚重、信任。复杂激烈的党内斗争中,毛泽东之所以笑到最后,最高领导地位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得以最终确立,都有刘少奇殚精竭虑的汗马之功。刘少奇也因此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全党二把手。但毛泽东的信任似乎有一个前提,这位二把手不能插手军队,或者说拥有自己的"山头"与"嫡系将领"。刘少奇虽然曾做过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一贯重视党的理论建设。在最近出版发行的《刘少奇选集》下卷(下简称下卷)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关于干部理论学习的论述。认真学习刘少奇同志的这些论述,对于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在前不久提出的新老干部都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任国家主席的生日,是在为他召开的平反大会上,被这个国家的人民知道的——刘少奇生于1898年11月24日湖南省宁乡县。 他比毛泽东小5岁,原来他俩是老乡。  相似文献   

9.
一位领导干部在参观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展览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党员干部如何管住自己,也是一种能力。”近日,笔者重温刘少奇同志的著名演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此感触颇深。刘少奇同志指出:“共产党员要在思想、言论、行动上严格约束自己,用严格的立场和正确的原则来约束自己。除此以外,最好连许多‘小节’也注意到。”刘少奇同志提出的共产党人的自律与这位领导干部发出的“管住自己”的感慨,都道出了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很值得深思。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因腐败问题受到了党纪国法的追究。他们蜕化变质的情况虽不尽相同,但仔细…  相似文献   

10.
刘允若是刘少奇第一个妻子何宝珍留下的三个孩子之一。1932年,刘少奇与何宝珍和年仅4岁的刘允若在上海分别,去江西中央苏区工作。不久,何宝珍被捕。1934年,被国  相似文献   

11.
华闻 《领导文萃》2011,(3):43-47
观林彪的容貌,身材中等清瘦,下颌微尖,除了一双眼睛阴鸷有神,两道浓眉立地生威外,绝无出众之处。根据刘少奇遗孀王光美回忆录描述,第一次见到林彪,她惊奇地觉得他简直不像个统帅百万大军的将军,而极似一个白面书生呢。但在驭将问题上,林彪却有几个自己显著独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洪梦  成晓明 《领导文萃》2013,(18):54-58
中国共产党刚刚创建几个月后,就有一位不满17岁的青年成为党员。此后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奋斗30年,自20世纪40年代起就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并列荣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他虽英年早逝,但其精神却在党内影响至深,任凭时间长河如何冲刷,都冲刷不走他那"党的骆驼"的美誉在人们心中的烙印。他就是任弼时。  相似文献   

13.
领袖的风范     
1922年9月,安源罢工胜利后.工人们提出要给刘少奇每月200元银洋的薪金,但他只要了每月15元的生活费。他说:“共产党人不是为了金钱,而是要让天下受苦的人得解放;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生活不能高于人民,贪求享受。”  相似文献   

14.
彭厚文 《领导文萃》2013,(11):79-82
194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对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重大改组。会议决定刘少奇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组织委员会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从此,刘少奇跻身中央核心领导层,并奠定了党内第二号人物的地位。此之谓刘少奇在延安的崛起。受"左"倾错误路线压制和打击时期  相似文献   

15.
曹应旺 《领导文萃》2010,(19):63-67
<正>最早称周恩来为总管家的是朱德。据薄一波回忆,1948年5月,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薄一波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向刘少奇、朱德汇报经济工作时,朱德说:"快啦!咱们的周恩来同志快来了,他是个管家的,管这一个家。他会把这个事情办好。"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前夕,刘少奇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秘密访问了苏联。访苏期间,斯大林问刘少奇,何时宣布成立中央政府?刘少奇根据中央的意见回答说,困目前正集中力量解决华南各省的问题.成立中央政府可能要在1950年1月。此时斯大林建议:解决重大问题固然要稳妥,但更重要的是不可错过时机。并提醒说,要警惕和防止敌人利用所谓的无政府状态进行干涉和破坏。刘少奇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忠告.于是立刻向中央作了汇报。  相似文献   

17.
四清运动是一桩历史公案,毛泽东与刘少奇,这两位历史巨人的分歧在运动中公开化。本文采访的两名对象,刘源(现任武警总队副政委)是刘少奇与王光美之子,他在文革开始时期,曾耳闻父母对有关问题的说法;何家栋是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的顾问,对刘少奇研究有素,又曾就相关主题采访过王光美本人。他们使用第一手材料,又援引有关文献资料,对这一段历史公案作出了值得注意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殷定华 《领导广角》2001,(7):45-46,49
刘少奇在历史上是我们党和国家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他的强固的党性修养、“慎独”的高尚品格,为世人称道不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他撰写的一部力著,它的教育、激励、警示作用,无与伦比,威力无穷。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时刻,我们推出《刘少奇注重教育培养秘书》一文,旨在让更多的人记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9.
刘源 《领导文萃》2007,(1):130-133
刘少奇反对好人主义,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鉴别真伪是非,对人对事善恶分明。在党的领袖中,他恐怕是批评人最多的一位。  相似文献   

20.
<正>在萧诗著的《毛泽东谋略》一书中,提到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上海,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毛泽东会见资本家后,召见刘少奇和周恩来,向他们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刘少奇说:“这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它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毛泽东很不满意地摆了摆手:“决不能用暴力,每件事应该是自觉自愿的。”周恩来说:“我首先让猫饿3天,然后,我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猫非常饿的话,就会囫囵吞枣般地吃下去。”毛泽东显然也不同意,因为在他看来,不能用欺骗手段愚弄人。他的办法是:“可以把辣椒擦在猫的屁股上,当它感到火辣辣的时候,它就会自己去舔掉辣子并为能这样做而感到高兴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