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东汉末年,战火纷飞,疾病丛生,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可见张仲景著书之初已注意到伤寒与杂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伤寒杂病合一而论,其立法和方药亦是为伤寒、杂病合论而设,有着自己完整的证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
方剂的药用剂量 ,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因此 ,药用剂量不可忽视 ,特别是仲景《伤寒杂病论》经方 ,因其配伍严密 ,用药精当 ,其用量考究 ,如用之不当 ,便会失去经方应有的效果。笔者通过大量临床实践 ,证实经方用量远较现高校教材之剂量为大。现探讨如下。1 量变则功效异 纵观《伤寒杂病论》113方 ,除极少数方剂未注明剂量外 ,几乎每方有药 ,每药有其量 ,且煎服调理非常详细。由此可见 ,仲景对药物剂量之重视。以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为例 ,因其药物用量的变化 ,主治功效亦异了。四逆汤用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 ,甘…  相似文献   

3.
《伤寒杂病论》是祖国医学中第一本辨证施治的专著,是仲景临床经验的总结。历代医家无不视之为圭臬,考证、阐述、注释者历代辈出,然其研讨内容多集中于仲景辨证法则、组方遣药,而对有关经方的剂量和用法特点讨论较少。对此,笔者就当前临床运用方药的现状,略陈管见。一、关于经方的剂量以药祛病,除要辨证准确,立法无误,组方严谨,配伍恰当外,药物的剂量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伤寒杂病论》中干姜角药的配伍特点与临床应用,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系统梳理《伤寒杂病论》中干姜角药的配伍特点与临床应用,并从独立成方、作为方剂主要部分及联合应用3个方面论述角药特点与应用。结果《伤寒杂病论》中独立成方之干姜角药5对、作为方剂主要部分之干姜角药7对,以及联合应用之角药,配伍精妙,临床针对性强。结论《伤寒杂病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干姜角药配伍知识,掌握其具体配伍特点与临床应用,对现代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仲景以科学的态度著成《伤寒杂病论》。对常见的外惑、内伤诸病从临床表现、辨析、诊断、主法、选方、用药、禁忌、预后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由于历史的原因,仲景书被厘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前者主外感,后者重杂病。但从古至今,工《伤寒》者众,完《金匮》者寡,客观上使仲景杂病辨证之要义未能得到整理提高而服务于临床。外感病的辨证与治疗,经由《内经》的“热论”、《伤寒》的“六经”、温病的“卫气营血”及“三焦”等过程,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可行的辨证方法和有效的方与药,在临床上已取得了  相似文献   

6.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中医整体观念及其理、法、方、药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最早形成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中辨治外感热病以六经辨证为主,辨治内伤杂病则以脏腑辨证为主。辨证论治的诊疗方法发展到现在,其临床运用模式可概括为方正对应、审机论治、微观辨证、病证结合4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伤寒杂病论》中大黄角药的配伍与应用,为系统研究经方及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有益借鉴。方法统计《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中大黄的出现频率,从独立成方、作为方剂主要部分、联合应用3个方面分析大黄角药的配伍与应用。结果《伤寒杂病论》中大黄角药独立成方有8组、作为方剂主要部分有8组,以及联合应用之角药,在临床中能够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伤寒杂病论》中大黄角药配伍精妙,应用广泛,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艳萍  洪国平 《光明中医》2014,29(11):2389-2390
张锡纯,近代中医大家,承歧黄,精《黄帝内经》、《难经》、《本经》、《伤寒杂病论》,博众家之所长、衷中而参西,自创了很多名方,临床疗效显著.在治疗腰腿痛疾病时,张氏辨证精当巧妙,创制了活络效灵丹、曲直汤等专治腰腿痛方数首,笔者以之运用于临床,收到了很好的疗效,兹述于下.  相似文献   

9.
<正>药物剂量是取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关键,药物的用量直接决定药力的大小,某些方剂中药物应用比例的变化还会改变方剂的配伍关系,从而可能改变该方功用和主治证候的主要方面。历代医家都很重视药物剂量,故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药物组成相同,但某些药物用量的改变,则所治病证就不同。"十五"方剂学教材的编写具有划时代的优越性,无论在绪言、总论和各论中阐述非常详细,还是在方剂运用中的辨证要点、加减变化、现代运用和使用注意等阐述  相似文献   

10.
《伤寒杂病论》是推动中医理论进步与促进临床诊治水平提高的典范与精华,也是中医工作学习、研究及应用的重点与难点,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能正确地理解《伤寒杂病论》的精深理论并使其与实践联系起来,如何将其中的辨证方法和用药原则熟练地应用到临床中,这是历代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核心问题。又,《伤寒杂病论》原用词简略,寓理深奥,思维灵活。所以研究与应用《伤寒杂病论》,必须从思维方法角度全新认识原辨证精神,从思维点拨角度全面领会原整体辨证论治体系。因此,研究与应用《伤寒杂病论》必须重视以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后人称为“方书之祖”,其所提倡的辨证思维体系广泛运用于临床上各种疾病的辨证与治疗,对改善肿瘤及其并发症亦有显著疗效。白血病作为一种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同时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文章归纳总结《伤寒杂病论》中治疗白血病的各种思路及具体的经方应用,以期为临床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桂林古本《伤寒论杂病论》的学术价值。方法:搜寻历代对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研究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桂林古本在《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及整个中医学的研究上具有重大意义。结论:深入探讨古本内涵,更有助于领会《伤寒杂病论》的精神,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论治不寐探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寐之理论始于《黄帝内经》,不寐之论治,源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对不寐类病证的认识以阴阳为纲,以六经为辨证体系,注重阴阳平衡,把握阴阳消长,和脏腑经络的联系更加紧密。与《黄帝内经》对不寐类病证广泛抽象的论述相比,《伤寒杂病论》对不寐类病证的论述更加详尽准确,其创制的多首有效方剂,理法方药完备,更具临床指导性。笔者从理论升华、治则治法、方证运用等方面对不寐的临床诊疗进行探讨,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医以"法象"思维认识和治疗疾病,《伤寒论》提出"随证治之",即属这种思维.这一思维明示了经方的治病方式方法,胡希恕率先明确称为辨证依据症状反应.症状反应,即指患病后出现的症状.经方的理论,即主要是根据症状反应总结的治病规律.经方的辨证施治,辨证依据症状反应,不同于医经、时方的经络脏腑、五行六气、体质、病因等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的渊源关系及二者"方同名异"之特点。方法:通过《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中有关药方及服药方法来论证。结果:《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同出一源——《汤液经法》。结论:发现《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存在"方同名异"这一特点,并从仲景"避道家之称"、汉时医家方剂命名法等方面解玄"方同名异"之谜。  相似文献   

16.
角药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根基,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按照中药的气味、性能、归经,将3味中药联合配伍使用,比起"药对"更为复杂,组方意义也更加深厚广远。温法作为中医八法之一,是指用温热药物来治疗寒证的方法。《伤寒论》在中医八法的运用中尤以"温法"最为多见,贯穿六经辨证,特色鲜明,且常和其他治法相兼使用,至今仍对临床治疗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温法中角药运用广泛,既可以单独成方,又可以作为方剂中的主要或次要部分,文章就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经方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其代表著作《伤寒杂病论》上承《神农本草经》与《汤液经法》。经方的辨证论治是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临证中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是其具体实施步骤。六经来自八纲,辨六经的依据主要是六经病的提纲证,六经统摄,方证相应,辨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  相似文献   

18.
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根芩连汤源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主要用来治疗湿热所致的腹泻和痢疾。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此方剂被赋予了很多新的适应病症。文章从中医理论、现代药理学研究角度对葛根芩连汤在糖尿病中的应用进行论述,以期为传统方剂的现代扩展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肺癌的基本病机为气机不利、津液布散失调,吉非替尼治疗肺癌效果良好,且对寒湿之肺腺癌、阳气不充之亚裔女性、无热毒之不吸烟者疗效更佳,可知吉非替尼中药性能为辛热,其治疗作用来自其辛热之性,不良反应也与辛热之性密切相关。吉非替尼不良反应泄泻、皮疹、皮肤瘙痒、脱屑的特点均表现为温邪伤及太阳少阳二经的症候,而黄芩汤针对的基本病机为太阳少阳合病,与吉非替尼一系列不良反应背后的病机相一致,基于此,可知以黄芩汤为主方能治疗吉非替尼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尤虎 《中医药导报》2007,13(11):5-7
文章对张仲景编篡《伤寒杂病论》的初衷,思维方法从其对"伤寒"和"杂病"的分类,二者之间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剖析,认为这既是一本以汤方为主治疗疾病的书,其内容又涵盖了外感热病和杂病,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