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国际上通行的高速铁路的概念是最高运行时速超过200km以上的铁路。而国内只有京沪高速铁路才被称为“高铁”,更多的是被称为铁路客运专线。在这里,我们不做文字上的纠缠,就统称其为“高铁”。自从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时速210km/h)开始,  相似文献   

2.
2008年4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上宣布.历经十几年的讨论.总投资2200亿元的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并为京沪高速铁路奠基。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1318km,与既有京沪铁路的走向大体并行。全线为新建双线。设计时速350km/h.初期运营时速300km/h,共设置21个客运车站.2010年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3.
京沪高铁--成就世界最大的聚脲工程 2008年,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步伐迈得特别快.4月18日,投资规模达2 200亿的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宣告开工;8月1日,设计时速达到350 km的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铁通车运营;10月15日,规划已久的京广客运专线石家庄至武汉段在河南正式动工……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开始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4.
《建筑机械化》2008,29(2):18
今年上海铁路局将迎来建设新高潮,包括沪宁城际、沪杭甬客运专线、宁杭客运专线等10条铁路拟在今年动工。拟开工建设的10条铁路中有6条设计时速300km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另有相配套的  相似文献   

5.
《工程质量》2012,(10):65-65
<正>兰(州)新(疆)铁路第二双线是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全长1776km。作为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该线也是我国首条在高海拔地区修建的时速超过200km的高速铁路。全长9.49km的祁连山隧道,跨越青海、甘肃两省,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区海拔3600~4300m,是典型的高寒缺氧地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仅为内地的60%。  相似文献   

6.
2007年12月16日上午,京津城际铁路在天津市新开路立交桥桥头铺下最后一根钢轨后,顺利实现全线贯通。据了解,这条连接北京和天津的铁路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正式运营,届时从北京到天津仅需30min,列车最小行车间隔3min。铁道部表示,京津城际铁路全线铺通标志着我国第一条时速300km城际铁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随着京津城际铁路等一批客运专线的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快捷、舒适、方便的铁路运输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15000 km泛亚铁路网建设提速2015年12月29日,中国宣布准备修建3条铁路线,称为"泛亚铁路网",该铁路网总长约15000 km,为的是加强中国和东南亚的铁路联系。据悉,中泰铁路合作项目包括修建廊开—呵叻—耿奎—玛它普和曼谷—耿奎铁路,线路全长845km,设计时速180 km,预留时速250 km提速条件,将全部使用中国技术、标准和装备。按照铁路建设工程的进度,预计将在2020年建成。按照泰国政府制订的2014—2022年基础设  相似文献   

8.
京沪高速铁路的重要土建施工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为 《上海建材》2010,(3):31-34
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将全线铺设无缝线路和无砟轨道,对路基质量的要求十分苛刻。京沪高速铁路项目立足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广节地技术,不断优化路桥设置。实施了高精度软土和松软土路基沉降变形控制技术,确保铁路运营时实现列车的平顺性和安全性;防水采用国产喷涂聚脲弹性体;全线实现无砟轨道,使用的钢轨材质的耐久度将比现有钢轨提高数倍;路桥梁设计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新结构,对工艺进行精密控制,对工况进行精确分析,对工序安排进行科学组织。多年来中国铁路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高速铁路建设技术和成功经验,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在京沪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施工、科研以及建设管理等方面实现重大跨越,使我国能够站在世界高速铁路技术的制高点上。  相似文献   

9.
时速300~350km的高标准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2008年8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由此宣告正式建成。 北京奥运会促使京津城际铁路提早建成.并成为奥运会的一大亮点和标志性工程.意义深远。对于建设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已经开工建设的京沪高铁和进一步建成我国高速铁路网,发展我国自己的高速铁路新技术.有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建设信息》2011,(6):16-19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运营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里程最长、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成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2010年2月6日,世界上首条修建在大面积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中国西部结束了没有高速铁路的历史。信息化的本质是指在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利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科学技术,对工作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1.
《建筑》2008,(17)
日前,京津城际铁路如期运营,它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高速铁路时代。建成的京津城际铁路最高时速超过380公里,创造世界同类铁路速度之最。作为我国客运专线建设的示范性工程和京沪高速铁路的独立综合试验段,  相似文献   

12.
下蜀黏土改良土填筑高速铁路基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第一条拟建的高速铁路,设计运行速度300km/h,基础设施按350km/h设计。对高速铁路线路来说,轨道结构的高度平顺与稳定是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已进入动车组测试阶段,作为渝贵铁路跨越长江的重要通道,这座大桥创下了三项世界第一。线路开通后,列车以200 km的时速运行,通过这座大桥最快仅需16.56s。  相似文献   

14.
《钢结构》2008,23(9):97-97
2008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出席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并宣布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京沪高速铁路自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新建双线铁路全长1318km,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5.
建筑文萃     
!"!"!#!$!$!%!%!&!&!!!!!'建设动态信息专递建筑市场建材之窗生活顾问海外传真健康顾问广记博闻美化居室知识集锦你知道吗施工技术我国将修建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沪之间仅需#)'*环境污染每年耗费中国"&%$亿元!国家将立规驱逐伪纳米入世对我国木材市场的影响利大于弊!我国建材质量参差不齐薄如纸的建筑用保温隔热膜!多功能智能门窗研制成功按揭还贷计算公式马德里建筑工地无噪声维生素类药物应在饭后服!科学养生三字经世界六大花园城市阳台美化的方法我国十二名窟“人均居住面积”不确切专家建议用“使用面积”!小企业如何做大做强防滑路…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宁夏中卫至吴忠城际高速铁路全段线下作业基本完成,已完成该段总工程量65%的作业。春季解冻后,工程将进入包含中卫高铁南站整体建设和周边商圈建设等高铁线上作业阶段,预计2018年年内可实现运行通车。宁夏中卫至吴忠城际高速铁路全长135 km,设计时速250 km,宁夏吴忠至中卫城际高速铁路既是宁夏境内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宁夏城际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  相似文献   

17.
铁路运输是我国陆上交通的主要工具,由于技术装备落后,列车行车速度一直在120km/h以下,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日益增多,特别是处在改革前沿的广东省,对外经济联系十分繁忙,客货运输迅速增长,在广州至深圳间修建高速铁路是大势所趋。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我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在广深线修建。从目前最高行车速度120km/h提高到160km/h,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从低  相似文献   

18.
<正>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一大批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其中,中国和肯尼亚务实合作的旗舰项目——蒙内铁路,5月31日正式通车。蒙内铁路全称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铁路,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全长480 km,沿线共开通了33个站点,设计运力2500万t,为内燃机系统,设计客运时速120 km、货运时速80 km,是肯尼亚百年来建设的首条新铁路,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化铁路。  相似文献   

19.
工程机械助推中国铁路建设60年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8月20日,英国运输大臣阿尔尼斯到访北京,为修建从伦敦到苏格兰的高速铁路向中国学习经验。“中国是世界高速铁路的领航者,铁路的未来在中国。”阿尔尼斯的评价折射出世界对中国铁路发展成就的认可。  相似文献   

20.
《建筑施工》2008,30(3):237
目前从铁路部门获悉,今年长三角拟开工建设6条设计时速为300km的铁路。这6条铁路分别为: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沪宁城际铁路、沪杭甬客运专线、宁杭客运专线、合蚌客运专线、宁安城际铁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