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对于脾阴虚明代以前论述较少,明清时期,医家对脾阴、脾阴虚及其生理、病理、临床表现和方药运用均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然而现今长期以来中医界忽视脾阴虚这一证型,该证在专科教材《中医内科学》中未被述及,但临床中屡见脾阴虚证,濡养脾阴方可获效,  相似文献   

2.
脾阴虚证与微观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脾阴虚证与微观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杨建华,黄英俊本研究报告了34例脾阴虚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及微循环状态检测,并与健康人作对比观察,探讨脾阴虚证与微观血瘀证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1脾阴虚证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34例患者排除血瘀证(2)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3.
对25例脾阴虚证患者的血浆胃动素(Motilin)水平进行了测定,并与肾阴虚证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脾阴虚证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肾阴虚证组和健康人组(P<0.05);但肾阴虚证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初步表明脾阴虚证与肾阴虚证在客观病理改变方面是有区别的,提示血浆胃动素水平的测定有可能成为脾阴虚证和肾阴虚证鉴别诊断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王军瑞 《天津中医药》2011,28(5):407-409
针对中医脾病辨证中对脾阴的认识不足,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就脾阴的理论源流、病因病机、证候特点、类证鉴别及治疗方药等加以阐述,旨在说明脾阴脾阳同等重要,脾阴虚与脾气虚、胃阴虚不可混淆,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脾阴虚的发生确有其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军瑞 《世界中医药》2011,6(6):467-468
针对中医脾病辨证中对脾阴的认识不足,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就脾阴的理论源流、病因病机、证候特点、类证鉴别及治疗方药等加以阐述,旨在说明脾阴脾阳同等重要,脾阴虚与脾气虚、胃阴虚不可混淆,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脾阴虚的发生确有其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赵成莉 《陕西中医》1999,20(12):551-552
结合儿科临床对小儿脾阴虚证之病因病机及临床证治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由于小儿常脾阴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故脾阴虚证广泛存在于儿科临床多种病症之中,脾阴虚证可单独存在,亦可与脾气虚,胃阴虚,心、肝、肺肾阴虚并存,临床随证斟酌,辨证施治多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历来医家论述脾阴者不多,有人指出脾阴是客观存在的.近年来,对脾阴的进一步论述也散见于报道,但对于其概念,仍是众说纷呈,这就给临床上脾阴证的辨证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故对于脾阴的概念应当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参苓白术散出自北宋《惠民和剂局方》,由四君子构架化裁而来,常用于治疗脾气虚夹湿证。观习明清诸家脾阴学说,联系参苓白术散的遣方用药,认为其主证当为脾阴虚夹湿证。参苓白术散取"甘平"之法,以补阴为主,同时注重气阴兼顾,补益的同时不忘调畅气机,虚实并治,补而不滞,发挥补脾阴、运脾气、化脾湿之功,为治疗脾阴虚夹湿证的代表方剂。  相似文献   

9.
妇科从脾阴论治内容,《中医妇科学》(五版)未作适当介绍,因而使中医妇科脾阴证治理论与方法在教材中缺略,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有关脾胃证治知识。本根据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及其临床验证,对妇科病证的脾阴虚脉困证治作了初步的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脾阴虚及其兼证临床特征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以甘润养阴为主,审兼证轻重不同辅以甘寒清热、苦甘化阴等方法,认为脾阴虚及其兼证的临床治疗重在识证。  相似文献   

11.
脾虚证大鼠肝、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和脾阴虚证大鼠肝、脾组织蛋白激酶 C(PKC)活性变化的异同。方法采用饮食不节、疲劳过度和药物损伤等复合因素建立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和脾阴虚证大鼠模型;采用底物磷酸化法检测 PKC 活性。结果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和脾阴虚证模型脾组织细胞膜 PKC 活性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脾组织细胞浆和肝组织细胞膜(脾气虚证模型组除外)以及肝组织细胞浆 PKC 活性明显升高(P<0.01),除脾阴虚证模型与脾阳虚证模型脾组织细胞浆及脾气虚证模型与脾阴虚证模型肝组织细胞膜 PKC 活性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每两组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补脾中药对脾组织细胞浆、肝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 PKC 活性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尤以温运脾阳及滋补脾阴药作用显著。结论脾气虚证、脾阳虚证和脾阴虚证模型肝、脾组织细胞 PKC 活性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补脾中药能够调节脾虚证大鼠肝、脾组织 PKC 活性。  相似文献   

12.
曹安来  杨明生 《新中医》1991,23(12):6-8
近年来,国内中医药刊物对脾阴及脾阴虚论述颇多,对脾阴虚与胃阴虚之间区别及联系还作了专题笔谈讨论。这无疑对中医脏腑学说是一个大胆有益的探索。为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及部分疑难病证的治疗另辟门径,大有裨益。但有关小儿脾阴虚  相似文献   

13.
易杰  李德新 《中医杂志》2003,44(11):851-853
目的:探讨脾气虚证与脾阴虚证肝、脾组织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的异同,揭示脾气虚和脾阴虚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塑造大白鼠脾气虚证与脾阴虚证模型;采用底物磷酸化法检测模型大鼠肝、脾组织PKC活性。结果:健脾益气和滋补脾阴中药对脾组织细胞膜无明显作用,对脾组织细胞浆、肝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PKC活性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其中,滋补脾阴中药对肝组织细胞浆作用尤为明显,可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脾气虚证与脾阴虚证肝、脾组织细胞PKC活性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同肝组织细胞膜和脾组织细胞浆PKC活性变化密切相关;脾气虚与脾阴虚的病理变化与现代医学肝、脾组织的功能相关;健脾益气和滋补脾阴中药能够调节脾气虚与脾阴虚大鼠肝、脾组织PKC活性,其中滋补脾阴中药的作用靶点可能在肝组织细胞浆。  相似文献   

14.
从首倡脾阴之说、阐述脾阴证治、启迪医林后世3个方面探讨缪希雍的脾阴学说,它上承<内经>,下启后世,为脾胃学说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有效模拟临床,建立脾阴虚痴呆证病结合大鼠模型,并观察滋补脾阴(Zi-Bu-Pi-Yin,ZBPY)方药对其影响。方法:采用经典方法建立脾阴虚模型,随后将凝集态β-淀粉样蛋白1-40(β-Amyloid1-40,Aβ1-40)定位注射到双侧海马,应用ZBPY方药干预,观察各组体征变化。通过跳台仪和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比较各组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脾阴虚组和脾阴虚痴呆组表现出饮水量增加(P<0.01),肛温升高(P<0.01)等阴虚内热征象;痴呆组和脾阴虚痴呆组学习记忆力降低(P<0.05);脾阴虚痴呆 ZBPY组阴虚表现和学习记忆力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本研究在完善阿尔茨海默病的证病结合模型方面作了尝试,观察了证、病、证病结合模型在体征和行为学方面的变化;ZBPY方药对脾阴虚痴呆大鼠的阴虚表现及学习记忆能力均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脾阴虚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对脾胃病证本身的认识 ,侧重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等 ,而忽视了脾阴虚之证。其实 ,脾阴虚是客观存在的 ,在这方面古今医家皆有论述 ,只不过人们习非成是 ,未能引起重视和深入探讨。故今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谈一点对脾阴虚的肤浅体会 ,谨供同道临证参考。1 脾  相似文献   

17.
脾阴虚证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英 《中医研究》2000,13(3):3-4
脾阴虚证是脾虚常见病证之一,在症候、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方药等方面有其独特规律。五脏各有阴阳,脾脏变如此。脾阴虚与脾失健运、统血及其所主部位、经脉、窍道的病理改变有密切关联,有自身独立的病理特点,补脾阴法业已成为一则重要的治则。本文通过对脾阴虚的认识,对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证治方药进行讨论,冀使脾阴学说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陈本川 《江西中医药》2007,38(11):15-16
脾虚证有阴虚、阳虚之分,脾阴虚的证候特征是阴气俱虚,临床表现包括阴虚内热和运化失司两个方面.甘淡滋脾是脾阴虚基本的治疗方法,补脾阴的常用方剂有慎柔养真汤、资生汤之类,山药是滋脾阴的要药.  相似文献   

19.
脾阴虚与脾气虚血浆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阴虚证与脾气虚证血浆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方法:脾阴虚组30例、脾气虚组25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结果:血浆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脾阴虚组为33.12±20.11ng/L、脾气虚组为47.07±28.59ng/L。与对照组比较,脾阴虚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脾气虚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脾阴虚证、脾气虚证患者“运化失常”的客观病理基础与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变化相关,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对脾气虚证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脾阴虚证是脾虚的常见证型之一 ,与现代医学中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目的 :探讨脾阴虚证的血浆SP水平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0例脾阴虚证患者血浆SP的含量 ,并与脾气虚证组、健康人组对照。结果 :血浆SP的含量脾阴虚组为 35 .6 2± 2 1.78ng/L、脾气虚组为 6 9.31± 2 6 .0 1ng/L。脾阴虚组显著低于健康人组、脾气虚组 (P <0 .0 5 )。结论 :脾阴虚证“运化失司”的客观病理基础与SP水平变化相关 ,血浆SP水平对脾阴虚证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