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42例心肌梗塞合并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病变累及两支以上者38例,占90%。其中26例冠脉病变呈弥漫性,左右冠脉管壁不规则、僵硬、钙化。心肌梗塞部位与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病变的部位不一致,95%发生在下壁。42例中有梗塞后心绞痛33例,占786%。33例中冠脉双支以上病变32例,占97%。12例再次心肌梗塞患者中有11例为三支病变。梗塞后心绞痛至再次心肌梗塞的根本原因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再次心肌梗塞多发生在第一次心肌梗塞后三年之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军队离退休老干部抑郁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62例心绞痛反复发作伴心电图ST—T改变老年患者分为抑郁症组29例,非抑郁症组33例,通过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脉狭窄程度。结果抑郁症组冠脉多支病变占79_3%.4例冠脉正常;非抑郁症组多支病变占48.5%,无冠脉正常者,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症状及冠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3.
张璐 《医疗设备信息》2011,(12):133-13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运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组(CPR)及容积再现等技术(VRT)重组图像,以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分支;其中,有18例患者同时行常规X线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MIP、CPR、VRT重组图像都能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左冠脉主干、左冠脉前降支、左冠脉回旋支及右冠脉),在同时行两者检查的18例中,常规血管造影显示36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狭窄;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有38支显示不同程度的狭窄,18支冠脉内见软斑块。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方面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60岁以上老年人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85例老年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或64排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颈动脉血流动力学与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及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分级与冠脉狭窄指数、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与无冠脉病变组比较,多支冠脉病变组双侧颈总动脉内径增宽(P〈0.05);双颈内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增快(P〈0.05);双椎动脉阻力指数明显增高(P〈0.01)。与无冠脉病变组比较,3个冠脉病变组双颈总动脉阻力均增高(P〈0.05)。与颈动脉0级组比较,颈动脉2级和3级斑块组冠脉狭窄指数均增高(P〈0.01)。3级颈动脉斑块组100%有冠脉狭窄,颈动脉2级、3级斑块组患者冠状动脉2支以上病变患者明显增加(P〈0.01)。结论颈动脉管腔内径增大,血管最大血流速度增快和动脉阻力指数增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高.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增高,冠脉病变支数增多,血管狭窄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辅助下全胸腔镜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动物为14条犬,均分为两组,心脏停跳组(A组),心脏不停跳组(B组);所有动物均在体外循环辅助下采用胸壁打孔全胸腔镜进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操作。结果两组实验动物均经胸壁打孔全胸腔镜下完成多支冠状动脉的搭桥手术,B组搭桥吻合口漏血和狭窄的发生率(36.7%,24.5%)明显高于A组(14.3%,10.2%),两组血管桥的漏血和狭窄主要发生在血管桥的远端。结论胸壁打孔全胸腔镜下可以完成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操作。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时实施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效果比心脏停跳时较差,这和胸腔镜下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冠心病及其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117例患者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狭窄(CAS)组(75例)和冠状动脉正常(CAN)组(42例),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一步将CAS组分为1支病变组(31例),2支病变组(20例),3支病变组(24例),其中非重度狭窄者54例,重度狭窄者21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CAS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CAN组(P〈0.05),0、1、2、3支血管病变者血浆Hcy水平里遂级增高趋势,3支与0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支、1支与0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支与2支、1支与3支、2支与3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非重度狭窄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家庭医学》2005,(7):60-60
不久前,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脏内科接诊一名68岁心前区疼痛伟胸闷的安徽男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心脏多支血管存在严重病变,件有弥漫性钙化。其中一支大血管狭窄程度高速90%,右冠状动脉最严重的管腔狭窄程度达80%。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参照,评价64排冠脉CT (CTCA),即64排多层螺旋CT (MS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临床46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分别进行CAG和MSCT检查,以CAG为参照标准,对MSCT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46例患者中CAG发现狭窄92支,其中轻度狭窄6支,中度狭窄38支,重度狭窄34支,闭塞病变14支;MSCT发现狭窄116支,其中轻度狭窄52支,中度狭窄24支,重度狭窄38支,闭塞病变2支.MSCT诊断冠脉狭窄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82.8%,82.5%,88.7%,74.2%,82.6%,与冠脉造影结果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MSCT检出软斑块32处、混合斑块42处、钙化斑块30处.结论 MSCT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特别是阴性预测值较高,可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的一种无创筛查手段:同时可以准确显示各种粥样斑块的病理性质,并对斑块的稳定性做出判断,评估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初步经验.方法:选择2003年9月~2004年3月收治的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16例,采用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狭窄≥50%为冠状动脉病变.狭窄≥75%者施行PTCA和支架术.术后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生活质量改善.结果:16例中管腔狭窄≥50%病变者10例,其中1支病变者5例,2支病变者3例,3支病变者2例.5例施行PTCA和支架术,1例支架置入后3个月再发胸痛,为支架内再狭窄行切割球囊术后症状好转.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4例无心血管事件发生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选择性冠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可靠的方法,PTCA和支架术后患者胸痛复发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 331例因胸痛而疑有冠心病且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 ,其中冠状动脉病变患者 (至少一支主要冠脉和 /或分支直径狭窄≥ 5 0 % ) 2 2 6例 ,对照组患者 (任何一支主要冠脉或分支直径狭窄 <5 0 % ) 10 5例 ;并对它们进行血尿酸、血肌酐、血脂、空腹血糖检测。 结果  1冠状动脉病变组血尿酸值大于对照组 (P<0 .0 5 ) ,但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支数及心肌梗塞事件无关。2冠状动脉病变组胆固醇值大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5 ) ,胆固醇与冠脉狭窄程度及陈旧性心肌梗塞有关 ;3冠状动脉病变组空腹血糖值大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5 ) ,但空腹血糖值与冠脉狭窄程度、支数及心肌梗塞事件无关。 结论 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脂质、糖代谢异常可能是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胆固醇水平也许可以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持续闭塞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的不可逆的病理过程,心肌收缩性下降,心搏出量降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下降的一组临床症侯群。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的药物疗法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方法。本文报告3例心脏梗塞患者应用PTCA术,即经皮用球囊扩张加压的方法直接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使冠脉内腔达到解剖学扩张,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630例拟诊冠心病(CHD)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冠脉造影病变程度以是否诊断CHD、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病变Gensini总积分三方面表示;根据空腹血糖(FPG)水平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FPG〈5.6mmol/L者297例;B组5.6mmol/L≤FPG〈6.1mmol/L者185例;C组6.1mmol/L≤FPG〈7.0mmol/L者148例。进行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程度比较,对FPG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A组冠心病患病率为32.7%,单支病变50.5%、双支病变30.9%,多支病变18.6%,Gensini积分13.26±3.15,B组冠心病患病率为40.5%,单支病变42.7%、双支病变32.0%,多支病变25.3%,Gensini积分24.53±4.26,C组冠心病患病率为57.4%,单支病变30.6%、双支病变32.9%,多支病变36.5%,Gensini积分30.45±4.03,三组比较,随着FPG逐渐升高,冠心病患病率、冠脉病变积分、多支病变发生率逐渐升高(P〈0.05);(2)FPG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0.413;P〈0.05)、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r=0.492;P〈0.05)呈正相关;(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与冠脉病变支数(β=0.327,P〈0.05)、冠脉病变总积分(β=0.281,P〈0.05)独立相关;(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PG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OR=3.042,95%:2.589—6.275,P〈0.01)。结论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随着FPG升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60岁以上老年人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85例老年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或64排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颈动脉血流动力学与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及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分级与冠脉狭窄指数、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 与无冠脉病变组比较,多支冠脉病变组双侧颈总动脉内径增宽(P<0.05);双颈内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增快(P<0.05);双椎动脉阻力指数明显增高(P<0.01).与无冠脉病变组比较,3个冠脉病变组双颈总动脉阻力均增高(P<0.05).与颈动脉0级组比较,颈动脉2级和3级斑块组冠脉狭窄指数均增高(P<0.01).3级颈动脉斑块组100%有冠脉狭窄,颈动脉2级、3级斑块组患者冠状动脉2支以上病变患者明显增加(P<0.01).结论 颈动脉管腔内径增大,血管最大血流速度增快和动脉阻力指数增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高,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增高,冠脉病变支数增多,血管狭窄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主动脉根部血血管紧张素II(AngII)、醛固酮(ALD)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并探讨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88例患者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狭窄程度的评分(Gensini评分),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狭窄组53例(冠心病组)和非冠状动脉狭窄组(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无任1支病变超过50%)35例(对照组),根据造影结果进一步将冠脉狭窄组分单支病变组(18例)、2支病变组(23例)、3支病变组(12例),冠状动脉造影时经造影导管于主动脉根部采集血标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浆AngII、ALD水平,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AngII、ALD水平的差异及其冠脉病变程度与AngII、ALD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浆AngII、ALD水平高于对照组,AngII(pg/mL)为(43.69±8.00)对(30.59±4.02),ALD(pg/mL)水平为(93.39±14.18)对(64.43±8.47);冠心病组主动脉根部血浆AngII、ALD(pg/mL)水平在单支病变、2支病变、3支病变分别为(38.52±5.92),(84.15±13.54);(43.92±6.13),(95.03±11.38);(50.98±8.46),(104.12±11.69),多重比较及AngII、ALD水平与Gensini积分相关性分析提示,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AngII、ALD水平逐渐身高,3支病变高于2支、单支病变(P<0.05),2支病变高于单支病变(P<0.05)。结论冠心病组主动脉血浆AngII、ALD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血浆AngII和ALD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RAAS系统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结果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对20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并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冠脉造影主要表现为3支病变和多支多节段病变,而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主要表现为1支病变和2支病变;糖尿病组冠状血管的狭窄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良好方法,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冠脉造影主要表现为冠状血管病变广泛、严重。  相似文献   

16.
案例背景 2019年12月28日,患者张某主因胸痛两小时入某医院就诊,门诊以"胸痛"收治入院,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功能分级Ⅰ级、高血压3级很高危.2020年1月7日,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左主干+三支病变:左主干末端可见40%狭窄病变;前降支近段90%狭窄,远端8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常规心电图判断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5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狭窄≥70%的冠心病患者的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556例中,心电图阳性患者6813%,其中冠状动脉狭窄70%~79%组、狭窄80%-89%组和狭窄≥90%组常规心电图阳性率分别为63.1%、64.9%和70.9%,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1支、2支和3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常规心电图阳性患者分别为66.7%、62.9%和71.9%,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2)。结论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存在局限性且难以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可增加心电图判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冠脉血管病变情况 ,为临床分析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其造影显示的冠脉病变支数、部位、狭窄程度、危险分层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4 8例确诊ACS患者纳入研究范围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66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 82例。单支病变 94例 ,占 63 5% ,双支 42例 ,占2 8 4% ,三支 11例 ,占 7 4% ;犯罪血管分布中左前降支 (LAD) 81例 ,占 54 7% ,左回旋支 (LCX) 13例 ,占 8 7% ,右冠状动脉 (RCA) 53例 ,占 3 5 8% ,左主干 1例 ,占 0 7%。犯罪血管狭窄程度及危险程度分层中 ,狭窄在 50 %~74%者 3 5例 ,占 2 3 6% ,狭窄在 75%~ 99%者 82例 ,占 55 4% ,完全闭塞者 2 4例 (其中AMI 2 0例 ,UAP 4例 ) ,占16 2 % ,狭窄 <50 %者 7例 ,占 4 7%。犯罪血管危险程度分层中 ,低危者 2 7例 ,占 18 2 % ,中危者 54例 ,占3 6 5% ,高危者 53例 ,占 3 5 8% ,极高危者 7例 ,占 4 7% ;中、高危病变共计 10 7例 ,占总数的 72 3 %。结论 ACS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大部分有严重的冠脉病变 ,部分完全闭塞 ,应积极考虑急诊PTCA及支架术等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 ,血运重建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中大医院心脏内科接诊一名68岁心前区疼痛伴胸闷的安徽男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其心脏多支血管存在严重病变,伴有弥漫性钙化。其中一支大血管狭窄程度高达90%,右冠状动脉最严重的管腔狭窄程度达80%。由于血管内充满钙化变硬的斑块,多种球囊均无法扩张。专家遂通过特殊导管,将表面附有金刚石的橄榄形磨头送入患者心脏最严重的病变部位,在体外打开开关,  相似文献   

20.
杨锋 《健康生活》2013,(2):25-25,26
周总因冠心病久冶不愈,心绞痛经常发作,到市医院心脏科就诊,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他的心脏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多支血管已变得非常狭窄,血流通过不畅。而左前降支狭窄更为严重,随时有发生阻塞的危险。为了防止发生心肌梗死、猝死等意外,他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做了冠脉搭桥手术。令他惊喜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