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促进充换电站及电动汽车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设计了充换电站及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主要由监控中心、电力广域网、GPRS无线通信网络、充换电站通讯管理机、视频系统及电动汽车车载终端等部分组成,具有充换电监控、配电监控、视频监控、电动汽车运行监控等功能,实现了对江苏省所有充换电站及电动汽车的实时监控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电动汽车换电网络最优规划问题。基于"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思想,引入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理论对含有集中型充换电站和换电站的整体供能网络进行建模,同时考虑了网络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平滑过渡问题。结合泰森多边形和量子差分算法(QDEA)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整个供能网络的最优布局方案,包括集中型充换电站和换电站的数量、容量和坐标。最后,以实例验证了此方法在获得最优规划方案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充换电站的车辆换电流程虽进入自动化和智能化,在规范化操作及换电记录丢失和数据不准确等问题上仍需要进一步改善。以此为背景,给出一种用于监控系统和换电机器人之间的换电操作管理单元的设计与实现。设计出换电操作管理单元具有独立的CPU,采用以太网与监控系统和换电机器人通信,能够独立完成整个换电操作,对换电参数和换电记录等数据具有手动设置和修正的功能。此外,该设计使原来的换电系统变为2个独立的通信通道,提高了整个换电系统的稳定性。换电站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换电操作管理单元可以简化规范换电操作流程,确保换电安全、换电记录数据存储可靠不丢失、提高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运营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运营,考虑充换电设施建设、充电站运营、换电站运营、监控与智能调度运营等多个环节,对充换电站的成本收益结构进行系统建模,提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分析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成本收益评估方法。以广州市充换电设施规划数据为例,对电动汽车充电站、换电站进行了成本效益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充换电服务费、政府补贴和充电机造价等因素对于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盈亏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电池租赁的换电模式下充换电网络的运营调度问题,首先建立了充换电网络中3种类型服务站的通用模型,用以表征服务站的行为与状态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然后对电动汽车用户的换电行为进行研究,建立换电服务的排队模型以计算服务站的实际服务能力,并据此对采用统计学方法获得的初始换电曲线进行修正;最后,基于分时电价建立充换电网络的运营调度模型,在满足用户换电池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联合优化电池组的充电方案、调配方案以及物流方案,使得充换电网络的日运营总费用最小。算例分析表明:物流车辆运费越低,集中型充电站对充换电站的满电池组支持作用体现得越明显,日运营总费用越小;此外电池配比率是影响充换电网络运营调度的关键因素,配比率越高,日运营总费用越小。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规模充换电站的聚合优化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AC深度强化学习的充换电负荷实时优化调度策略。该策略充分考虑了负荷调控过程中的用户因素、系统因素和市场因素,能够实现大规模电动汽车与各类电力系统主体的友好互动。首先,考虑充换电站的发展规模和调度性能建立联合运行框架;其次,提出考虑多重用户特征的可调性识别模型对电动汽车的实际可调性进行判断;进而,考虑充换电站优化调度的多重时空特征,构建不同场景下可调充换电负荷的优化调度模型;然后,基于SAC算法求解并网充换电负荷的实时调度方案;最后,以电动汽车聚合优化虚拟电厂负荷为例,验证了SAC算法应用于大规模电动汽车充换电负荷实时优化调度的经济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将实时以太网应用于列车是未来列车通信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应用列车实时数据协议(train real-time data pro-tocol, TRDP)的车载设备搭建列车网络系统模拟试验平台,研究列车通信过程中各子控制系统的时延特性。通过测试多种发送周期下过程数据和消息数据的网络诱导时延来分析网络性能表现,为改善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消息数据传输时延,提出一种优化的优先级调度方法。使用网络演算方法对TRDP协议默认优先级调度方法和优化方法分别进行时延上界推导,最后在试验平台上应用该优化方法的同时测得多组时延数据。两种调度方法下的测试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可在满足其它优先级数据传输时延要求的前提下,将较高优先级消息数据的时延在本地和跨编组网络下有效减少8.621 ms和13.545 ms,以此验证了该研究对提升列车实时以太网络性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服务于电动公交车的大型充换电站提出一种全自动更换动力电池的技术方案。方案站在系统的角度,整合充换电站各类设备信息资源,联动视频监控信息,实现对电动公交车的全自动换电。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在换电车辆、动力电池、充电机自动感知和物物相连的基础上,通过车辆自动导引、电池自动匹配、换电系统控制,进而实现整站全自动换电。同时,结合充换电站实际运行的深入分析研究,制定出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控制策略。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在兼顾安全和效率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提高整个充换电站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系统和充换电设备间的互操作研究为背景,首先介绍了IEC61850标准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abstract communication service interface)和制造报文规范MMS在IEC61850中的应用,分析了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服务接口平台的架构和充换电设备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对象模型,并给出了服务平台的接口框架和接口定义,最终实现了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系统模块总体设计和服务模块接口设计。  相似文献   

10.
充、换电站是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充、换电站对推动电动汽车普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预测规划区域电动汽车保有量,根据保有量及各类型电动汽车行驶特性数据,得到电动汽车总换电需求和各路网节点换电需求;其次,以充、换电站建设运维成本、用户损耗成本和电池配送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充、换电站联合规划模型;最后,采用加权Voronoi图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电动汽车用户和充、换电站运营商的利益下,所提方法既能满足用户电能补给需求,又能使充、换电站年均综合成本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电力通信专用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论述了我国电力通信专用网骨干网“十五”建设目标,并就我国新一代电力通信宽带综合传送网建网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电力企业行政办公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传统的基于树型局域网网络拓扑运行中频出的故障进行研究,结合企业实际网络环境,设计出新的网型网络拓扑结构,并启用相应的网络协议抑制各类网络故障。通过分析比对近2年不同网络架构运行环境下的故障数据统计,证实了改进后的办公局域网的网络结构较传统办公局域网的网络结构更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Given any electrical network (termed the original network), methods are given for finding new networks (called equivalent networks), in which certain subnetworks of the original network and specified properties of this subnetwork are preserved. These properties which are preserved include: topology, branch parameters, voltage and current sources and voltage-state/current-state relations.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equivalency is given and basic solution formulae are derived. The algorithms are given allowing the equivalent networks to be chosen to satisfy many different criteria such as simpler topology, simpler V-I relations, separation of the network into disjoint parts, etc.  相似文献   

14.
结合电力通信网络的结构特征,建立了面向电力通信网络的复杂网络模型,从节点邻居拓扑特征和网络聚合特征出发定义了节点影响力。采用网络属性值信息熵计算网络拓扑特征及其对节点影响力的整体贡献度,从连通性和网络效率的角度分析节点故障后对网络拓扑抗毁性和鲁棒性的影响。分别针对BA网络、WS网络、地市骨干电力通信网络和省级骨干电力通信网络的节点影响力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在网络效率和连通度方面,与采用其他复杂网络指标的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关键节点的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电力调度数据网结构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从结构的角度分析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复杂性及脆弱性。现有的电力调度数据网大致可分为双星型和网状2种典型结构,从统计特征参数、度数累积分布以及介数累积分布3个方面对这2种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双星型网是典型的无标度网络,而网状网是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继而以单一故障和连锁故障分别衡量了2种网络的静态脆弱性和动态脆弱性。结果表明:1)电力调度数据网的脆弱性与其网络结构有很大的联系,单一故障时,双星型结构的调度数据网对选择性攻击表现得更加脆弱;2)双星型结构的调度数据网不容易发生连锁故障,网状结构反之。连锁故障时故障概率较高的节点仍集中在介数高的节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国家经贸委的网络安全防护规定和地调现状 ,提出了地调自动化系统完善网络安全防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门萍  门宁 《宁夏电力》2005,(Z1):297-298
随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营销网络已经成为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力量,通过对县级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网络日常管理工作的介绍及分析,阐述了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华北电网的安全、经济、优质运行,建立和投运华北电力调度数据网。按照三层网络结构考虑,核心层、骨干层采用环形结构,接入层采用星形双归结构。在华北网调设置网管中心,统一进行全网的网络管理和业务管理。采用三级分层IP技术,在高可靠性的光纤传输通道上建立了高带宽、高性能的数据通信网络,可满足华北电力调度生产相关业务的数据传输需要。对华北电力调度数据网网络设计的网络拓扑、IP规划、MPLS VPN、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广义节点的配电网区域控制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配电网节点和线路数多,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配电网集中式差动保护,有必要将电网进行分区控制,以适应集控中心对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要求。将配电网转化成带权的广义节点的网络,然后从图论的角度对配电网进行抽象,根据各广义节点间的拓扑结构来进行分区。通过利用"吸收法"对电网抽象图模型进行不断的简化和解环处理,最终将复杂电网分割成若干个广义节点的集合,即分割成若干个控制区域。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电力通信网络在数据传输和网络应用方面必须具有大容量、高可靠的全面要求,将电力网络与光纤网络集合在一起构成电力光纤复合型网络是很好的解决方案。文章简要介绍了电力光纤复合型网络的概念、特点,结合实际介绍了其系统的示范工程。指出电力光纤复合型网络使得两网资源共享,同时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