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99m锝-MDP全身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行99m锝-MDP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30例患者中全身骨显像阳性为26例,占87%,而同期X线检查确诊骨转移者仅6例,占20%。结论:本法可以发现肺癌的早期骨转移  相似文献   

2.
探讨^99m锝-MDP全身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行^99m锝-MDP全身骨显像检查;30例患者中全身骨显像阳性26例,占87%,而同期X线检查确诊骨转移者仅6例,占20%。本法可以发现肮癌的早期骨转移。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是一种无创且灵敏度很高的诊断骨骼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和病灶探查具有重要价值。回顾了 2 76例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结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情况  2 76例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男子 131例 ,女 145例 ,年龄 2 6~ 78岁 ,主要为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鼻咽癌等 ,均经手术病理或X线片等证实。1 2 显像方法 显像剂为 99MTC—MDP (亚甲基二磷酸盐 ) ,剂量 74 0MBq (2 0mci) ,静脉注射后 3小时开始检查 ,注射显像剂后嘱病人多喝水…  相似文献   

4.
肺癌的骨转移率较高,及时诊断是否发生骨转移时临床分期、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以及观察疗效均有重要价值。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核素骨显像具有比X线诊断早、阳性率高的特点。本文对112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核素骨显像结果进行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12例肺癌病人为1993年~1997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均根据临床表现和!线检查或病理检查确诊。。12显像方法仪器为美国GEXE320OR相机,配以低能高分辨准直器,圆探头扩展型,尽量贴近体表,示踪剂为””“T。一亚甲基二磷酸盐(MDP),注射740MBq,3~4小时后行全身骨显像。显像前应多饮水…  相似文献   

5.
杨辉  赵荣庆 《中原医刊》1998,25(10):41-42
SPECT全身骨显像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诊断方法,可早期发现骨转移瘤,全身骨显像是对全身骨骼一次成像,不易漏诊。本文对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1资料和方法检查对象:我院1995年1月~1997年6月门诊或住院非原发骨肿瘤病人832例,其...  相似文献   

6.
核素骨显像在肿瘤患者随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核素骨显像在恶性肿瘤患者随诊中的意义。方法 :1 0 0例恶性肿瘤患者行 2 75次常规99mTc 亚甲基二磷酸盐 (MDP)全身骨显像。观察分析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结果 :首次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 1 8例 ,第 2次骨显像发现骨转移瘤 1 4例 ,第 3次及第 4次骨显像分别诊断骨转移瘤 1例与 2例。首次骨显像到发生骨转移的时间为 2~ 2 4个月 ,平均 7个月。结论 :定期复查骨显像能及时发现骨转移瘤 ,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身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及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206例肺癌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2-5h后行全身骨显像.结果 206例肺癌患者中骨转移102例,发生率为49.5%.其中肺腺癌的骨转移发生率为55.8%,肺鳞癌为37.2%,两者骨转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转移的部位胸部多见,其次为脊柱、骨盆、四肢和颅骨.结论 全身骨显像灵敏度高,适于对肺癌骨转移瘤进行筛查;肺腺癌较鳞癌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部为多.  相似文献   

8.
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201例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99Tcm-MDP骨显像检查,对骨转移的症状、部位、数量与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骨转移率为66.7%,肺腺癌较其他类型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部位以胸部骨骼为最多,其次为脊柱和骨盆。全身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摄片与CT。结论全身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的诊断最有价值,肺癌患者应常规行全身骨显像随访。  相似文献   

9.
对10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99mTc-MDP全身ECT骨显像(简称骨显像),其中19例同时进行了X线摄片及CT检查,以比较三者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骨显像、X线摄片及CT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分别为70.5%、52.6%和57.9%,似然比分别为2、39、1.11和1.38。骨显像对胃肠道肿瘤、肺癌、鼻咽癌和乳癌的骨转移瘤敏感度分别为90.9%、77.4%、72.7%和35.7%,似然比分别为9.99、3.43、2.66和0.56。骨转移部位以脊柱和骨盆为多,均为60.8%。提示骨显像适用于骨转移瘤的诊断,其诊断价值高于X钱摄片及CT检查,尤其适用于胃肠道肿瘤、肺癌、鼻咽癌等骨转移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苏红媛  张青  胡云  张莉  叶恒光 《重庆医学》2005,34(8):1133-1133,1135
目的探讨核素全身骨显像对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静脉注射99mTc-亚锡亚甲基二膦酸盐(MDP)740MBq,3h后行SPECT全身骨显像.结果 66例乳腺癌患者发现骨转移,阳性率38.82%.骨转移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乳腺癌术后2~5年是骨转移高峰期.全身多发骨转移病灶37例,明显高于单发病灶29例.结论核素全身骨显像可作为诊断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常规方法,患者应定期进行骨显像检查.  相似文献   

11.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9年经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534例,其中肺癌197例,乳腺癌128例,鼻咽癌107例,前列腺癌11例,消化道(食管、肝、胃、结、直肠)肿瘤47例,妇科(子宫、卵巢)肿瘤9例,泌尿道(肾、膀胱)肿瘤4例,其它肿瘤(甲状腺、纵隔、下颌、喉等)27例和原发灶不明的肿瘤4例进行了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534例各种类型恶性肿瘤患者中,经骨显像检查发现骨转移者279例,骨显像阳性率52%,其中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和鼻咽癌显像阳性率依次为71%、51%、45%和33%。结论:全身骨显像在诊断恶性肿瘤有无骨转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灵敏度高于X线检查;结果显示骨显像阳性病例中骨痛症状存在与否,约各占半数,因此骨痛症状存在与否并非骨显像指征。借助于骨转移瘤在骨显像上特征性改变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有无骨转移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贾莉  夏正武  马世兴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3):103-104,106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在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以便更好地指导肺癌患者的分期及治疗。方法:126例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均行全身骨显像、CT及碱性磷酸酶、血钙检查。统计肺癌患者不同病理类型、不同临床分期发生骨转移的几率,将全身骨显像与可疑骨转移临床因素(包括骨痛、碱性磷酸酶升高、高钙血症中任意一项或几项)诊断骨转移的准确性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为27.8%,周围型肺癌较中央型肺癌骨转移发生率高(P〈0.01),肺腺癌较肺鳞癌骨转移发生率高(P〈0.01),Ⅲ、Ⅳ期患者骨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的患者(P〈0.01)。全身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94.3%)、特异性(84.6%)、准确性(87.3%)均高于可疑骨转移临床因素对骨转移的诊断。结论:肺癌患者应常规行全身骨显像,这对肺癌的分期、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与X线平片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肺癌病人分别进行^99mTc-MDP骨显像及X线平片检查。结果核素骨显像阳性性者55例,检出髓转移病灶124个,骨X线平片阳性者34例,检出骨转移病灶49个。结论骨显像有早期诊断肺癌骨转移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文通过评价18F-FDG(18氟-脱氧葡萄糖)肿瘤代谢显像与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探讨两种显像结果的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方法 对31例恶性肿瘤有骨转移的病人在1周内同期行18F-FDG显像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论 两种显像在判断恶性肿瘤骨转移方面的效果基本相同,都是比较理想的检查方法.但18F- FDG显像对骨转移瘤诊断的准确率要高于骨显像.  相似文献   

15.
张汝森  熊兆孚 《中原医刊》2000,27(10):36-36
1995年9月~2000年8月,我们对214例恶性肿瘤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发现97例骨转移瘤,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7例骨转移瘤患者,男62例,女35例,年龄28~88岁,原发肿瘤包括:肺癌34例,前列腺癌26例,乳腺癌16例,鼻咽癌5例,胃癌3例,食道癌3例,骨肉瘤2例,肠癌2例,软骨肉瘤2例,口腔癌1例,肾癌1例,喉癌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1.2显像方法:病人静脉注射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30毫居里(mci),3 小时后行全身骨显像。病人仰卧位,用…  相似文献   

16.
侯磊  康国庆 《黑龙江医学》2022,46(5):594-596
目的:分析CT扫描联合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开封市肿瘤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CT联合全身骨显像检查,并于诊断结束后行病理检查,将其作为诊断结果"金标准",观察全身骨显像联合CT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其对骨转移瘤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阳性预测...  相似文献   

17.
肺癌是容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之一[1].核素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癌的早期诊断最具价值[2].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作者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2例原发性肺癌合并骨转移患者行核素全身骨显像,现将其临床骨痛症状与核素全身骨显像所显示骨转移灶的关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PECT 全身骨显像与CT 扫描图像在 PACS系统联合观察对骨转移瘤诊断的增益价值。方法在PACS系统中,选择100例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且在1月内均行SPECT 全身骨显像及某个或多个部位的CT 扫描的患者。由2位资深影像学科医师共同分析SPECT全身骨显像、CT扫描图像及联合观察两种图像。对两种检查共同部位图像发现的病灶计数并行转移灶、非转移灶和不能确定的判断,根据术后病理或随访获得正确诊断。分别计算SPECT全身骨显像、CT扫描图像及联合观察两种图像对骨转移瘤显示的异常率、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SPECT 全身骨显像、CT扫描图像及联合观察两种图像对骨转移瘤显示的异常率分别为94.79、82.29、98.96%;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45.10、96.08、99.02%;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4.04、88.89、98.99%。结论 SPECT全身骨显像与CT扫描图像在 PACS系统联合观察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明显的增益价值。  相似文献   

19.
^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99mTc-DMP全身ECT骨显像,其中9例同时进行了X线摄片及CT检查,以比较三者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骨显像,X线摄片及CT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分别为70.5%,52.6%和57.9%,似然比分别为2,39,1.11和1.38。骨显像对胃肠道肿瘤,肺癌,鼻咽癌和乳癌的骨转移瘤敏感度分别为90.9%,77.4%,72.7%和35.7%,似然分别为9.99,  相似文献   

20.
全身骨显像被公认为诊断肿瘤骨转移的最灵敏和非创伤性的方法。肺癌为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骨转移发生率也很高。本文对146例不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肺癌病人的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46例肺癌病人中,男99例,女47例;年龄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