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型引流袋固定挂钩应用于泌尿外科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术后留置引流管接引流袋的55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82例)和对照组(276例)。试验组采用新型引流袋固定挂钩固定引流袋,对照组采用传统别针固定引流袋。对比两组引流袋固定后的安全性、便捷性、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和患者固定引流袋所需时间。结果试验组的安全性、便捷性、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和患者固定引流袋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型引流袋固定挂钩更能保障患者引流管道的安全,提高护士管道维护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治疗妇科急腹症的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分为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试验组则采用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44%,远低于对照组的17.78%,且数据差异存在可信的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妇科急腹症患者具有创伤小,时间短且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妇科手术患者常规留置导尿管,在更换一次性引流袋时常用一次性中单铺于患者床单位,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的费用、又增加了操作时间,我科将一次性引流袋外包装袋再利用,既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又方便节约.方法:操作者洗手戴口罩、戴一次性检查手套,将一次性引流袋外包装袋沿缝合口剪开,取出引流袋,将外包装袋两边撕开置于床上铺平后呈长方形内面朝上,将导尿管与引流袋接口处放置于外包装袋上,待消毒完导尿管接口处,用戴手套的手从外包装袋外面接口处换下引流袋,将一次性引流袋外包装袋和引流袋一并放入污物袋中,然后将无菌一次性引流袋连接导尿管,既遵守了无菌操作原则又可防止消毒液、尿液外流于床单上.优点: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既保持病床整洁卫生、又经济实用,节约时间,还可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改善妇科手术后腹胀、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3月行开腹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每天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患者排气及排便的时间。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排气和排便时间均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手术后进行穴位按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腹胀便秘,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与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异丙酚与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在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ASA ~ 级人工流产术患者 80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40例。试验组用异丙酚 2 0 0 mg+氯胺酮 2 0 mg合剂 ,对照组单纯用异丙酚 ;两组用量均按异丙酚 2~ 3 mg/ kg静注 ,观察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及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术中异丙酚用量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循环系统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麻醉效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异丙酚与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 ,具有用药少、麻醉效果确切、术中循环功能稳定、不影响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插管注入开塞露对缓解妇科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40例妇科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将开塞露直接纳肛,试验组用50ml注射器连接16号吸痰管轻插入肛门15-20cm,注入同等量开塞露通便,比较两者患者用药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排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提前(P<0.01);实验组排便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插管注入开塞露纳肛在缓解妇产科便秘患者中安全、实用、可靠,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活动连接头改进型引流袋用于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尿液引流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将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166例髋部骨折术后进行尿液引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引流袋)和观察组(活动连接头改进型引流袋),比较两组尿液引流护理质量(引流袋固定合格、正确摆放、密闭合格情况);导尿留取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差值;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程度评分(服务态度评分、服务内容评分、人员素质评分、护理满意程度总分)。结果 观察组引流袋密闭合格率、导尿留取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差值、服务内容评分、护理满意程度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连接头改进型引流袋用于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尿液引流过程中,能提高尿液引流护理质量,保持会阴清洁、舒适,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风险,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内容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将2019年2~2020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40例进行妇科检查的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检验方法分成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尿液采集方法进行采集,试验组患者采用专业的尿液采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尿液采集方法下尿常规检验当中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及上皮细胞的检查情况;尿液中尿糖、pH值及蛋白质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尿常规检验白细胞2例,占比为2.86%,红细胞检出7例,占比10%,蛋白质检出1例,占比为1.48%,上皮细胞检出为0例,对照组患者尿常规检验白细胞8例,占比为11.43%,红细胞检出27例,占比38.57%,蛋白质检出4例,占比为5.71%,上皮细胞检出为7例,占比为10%,将各组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尿糖水平和蛋白质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H值高于对照组患者,将各组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妇科尿常规检验时,阴道分泌物会对检查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女性进行尿常规,需要用专业的方法去采集尿液,以免阴道分泌物影响检验结果,以此来提升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在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天津市津南医院接诊的8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选用气压弹道碎石法治疗,试验组采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指标、肾功能、碎石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BUN、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碎石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碎石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快速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视化根管技术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10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根管治疗,试验组给予可视化根管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成功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化根管技术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且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微创、疼痛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用于战场环境下的新型便携式战创伤性血(气)胸及多发肋骨骨折救治包,降低伤员伤亡率。方法:依据现代战争战场环境因素及战创伤特点,设计包含开放性创伤模块、血(气)胸救治模块和多发肋骨骨折救治模块的战创伤性血(气)胸及多发肋骨骨折救治包。选取22只比格犬进行动物实验,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只,对照组采用传统血气胸救治方法,实验组采用便携式血气胸救治包内物品进行救治。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6 h每小时引流量、最后拔管时间、引流管固定牢固度以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救治时间为7.56 min,对照组为11.95 min,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3,P<0.05);两组术后1~6 h每小时引流量、最后拔管时间、引流管固定牢固度以及术后生存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便携式战创伤性血(气)胸及多发肋骨骨折救治包在完成简单操作和节省时间要求的同时,能保证救治质量,适合在战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引流袋出口逆行污染的情况,为制定相关医院感染规范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10月14日将尿液、5%葡萄糖溶液、葡萄糖盐水、无菌水、0.9%生理盐水按无菌操作分别注入抗返流引流袋(抗逆组)与普通引流袋(普通组),入口端封闭,用出口离地面10 cm(悬挂组)和触地(触地组)两种方式悬挂,每间隔3 d从出口端取标本送细菌培养共10次,动态观察引流袋出口逆行污染情况。结果引流袋出口逆行污染发生率抗逆组(7.7%)低于普通组(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悬挂组(17.9%)低于拖地组(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液体性质的引流袋出口逆行污染发生率分别为尿液(54.3%)5%葡萄糖溶液(34.5%)葡萄糖盐水(24.3%)0.9%生理盐水(10.8%)或无菌水(10.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首次出现引流袋出口逆行污染的时间抗逆组发生在第13天,普通组发生在第7天,两者在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发生出口逆行污染的引流袋种类与液体性质差异呈中等强度关联(Pearson C=0.5)。结论不同类型引流袋、留置时间和液体性质均不同程度影响引流袋出口逆行污染,临床应重视在使用引流袋过程中定期送尿培养,以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指导更换引流袋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在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中作为术前准备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7例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和导管组(22例),对照组给予术中结肠灌洗后行I期肿瘤切除吻合术,导管组术前置入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减压后,再行Ⅰ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导管组22例,20例置管成功,成功率90.9%(20/22),减压冲洗后均成功行I期肿瘤切除吻合术。对照组23例行术中结肠灌洗,肿瘤Ⅰ期切除吻合。导管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12.78±2.07)h比(18.01±3.42)h,(78.76±11.43)h比(96.38±13.09)h,(3.18±1.76)d比(5.51±2.95)d,(10.23±2.33)d比(15.86±6.74)d,(25437.43±2343.67)元比(31051.32±2542.7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O.05)。对照组术后发生吻合121瘘2例,腹腔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4%(4/23),导管组无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应用于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的术前准备,可提高I期吻合率,能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速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凯辉 《现代保健》2014,(8):139-141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头颈乳腺科收治的I、Ⅱ期乳腺癌患者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淋巴结清扫方式的不同分为腔镜下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组(观察组)35例和传统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组(对照组)35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枚数、术后引流量、预后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15.46±23.45)min、(78.73±18.3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8.36±10.35)mL、(87.42±20.76)mL,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6.67±4.37)枚、(18.74±4.98)枚,平均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95.57±47.87)mL、(362.72±67.93)mL;两组平均随访(22.21±14.48)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复发转移者分别为3例和4例。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与传统手术清扫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腔镜具有微创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肺大泡患者中应用单孔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肺大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单孔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疼痛评分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大泡患者中应用单孔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疗效理想,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较短,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造口袋在腹腔引流管口渗漏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进行普外科手术后发生腹腔引流管口渗漏的28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13例和实验组1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及时换药,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造口袋处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在平均愈合时间、平均每天换药次数、皮肤损伤、舒适度、更换衣物次数及治疗费用等方面分别为17.9 d、4.2次、11例、2例、3.8次及90元/d;而实验组分别为12.4 d、0.2次、0例、14例、1次及11元/d,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件式泌尿造口袋处理引流管周围渗液,方法简单易学,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对比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64例食管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疼痛评分等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5d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可减轻手术创伤及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与开胸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频电子脉冲膀胱治疗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对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行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对照组在导尿期间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专科护理及排尿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给予低频电子脉冲膀胱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导尿管首次试拔成功率、首次成功拔管后残余尿量、拔管24h后残余尿量及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首次拔管成功率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6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24h后残余尿量及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均低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成功拔管后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治疗仪可有效提高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管首次拔管成功率,降低拔管后尿液残留量,提高患者排尿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钬激光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治疗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在常规腹腔镜基础上联合应用胆道镜钬激光碎石,对照组行腹腔镜常规胆总管探查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取石时间、术中出血量、T管放置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术中出血、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引流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取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管放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且具有手术时间和取石时间短、T管放置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张德重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1035-1036,103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88例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44例和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术组)44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术前1d、术后1d、3d及7d的血清IL-1β、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d、3d及7d的血清IL-1β、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也较高,并且可以抑制患者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