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冒襄是明末清初著名人士,戏曲造诣颇深,其姬妾董小宛为秦淮著名歌伎,擅唱昆剧。冒襄昆剧家班知名角色多,演出技巧较高,清初以后所演剧目带有鲜明的政治思想倾向。冒董二人的戏剧性身世亦成为后世戏剧的素材。  相似文献   

2.
有鉴于党日活动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应从"选择重大专题和主题活动契机"、"选择社会热点话题"、"选择学生关注焦点"、"选择四季歌"、"吸取群众经验"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学生党日活动形式的创新,进而增强学生党日活动的文化内涵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冒襄是明末清初著名人士,戏曲造诣颇深,其姬妾董小宛为秦淮著名歌伎,擅唱昆剧。冒襄昆剧家班知名角色多,演出技巧较高,清初以后所演剧目带有鲜明的政治思想倾向。冒董二人的戏剧性身世亦成为后世戏剧的素材。  相似文献   

4.
孔琳 《国际公关》2010,(3):54-55
企业在今天所从事的科普知识普及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范畴,说教式的环保教育和宣传方式已经越来越难引起公众的兴趣和关注,融"体验式"与"知识型"为一体的环保活动便成为雀巢科普教育的常用形式  相似文献   

5.
明末清初冒襄的《影梅庵忆语》、清中期沈复的《浮生六记》作为明清自传体笔记,自问世以来便因其中深蕴的夫妻缱绻深情而备受推崇。本文以《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的文本为根据,以人文状况为背景,通过对文中沈复和陈芸、冒襄和董小宛的婚姻生活,以及士人重情与薄情背后原因的分析,试图以小见大,借芸芸众生的一隅看士人情爱观。  相似文献   

6.
引入SNS的理念,从关注学习者入手,注重"活动"和"沟通",提出了构建网络学习社区的理论基础是活动理论,并基于活动理论给出网络学习社区的概念,并设计网络学习社区的理论模型和实现模型,旨在为国内研究网络学习社区的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审结的"万里大造林"案,作为"托管造林"法律事件中典型的违法案件,引发了人们对"托管造林"法律属性的普遍关注和激烈探讨。"托管造林"之法律关系究竟应如何理解,是民间集资法律关系,还是信托法律关系,抑或证券投资法律关系?经济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事件和推动力,其发生往往有着相似性和可比较、借鉴之处。通过对"万里大造林"案与美国1946年"霍伊"案的比较,提出应当有条件地借鉴美国证券法上"投资合同"法律概念来解释"托管造林"法律关系,阐明民间集资活动的法律性质,保护公众投资者,合理解决现今民间集资活动法律监管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接受理论关注读者和文本在整个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强调读者是文本接受的能动主体。根据接受理论的观点,以许渊冲"三美"的标准,透过"三化"的翻译策略来剖析译诗中成功运用的补偿方法,旨在探讨如何处理唐诗词英译中的文化差异,尽可能减少诗词翻译中的"文化亏损"。  相似文献   

9.
《国际公关》2017,(6):28-28
获奖团队:浙江传媒学院五花肉 团队成员:阮方铭、刘橙昱、刘鑫元、谢文颖、余静 获奖情况:金奖 项目简介 经过深入调研,团队从全球青年领袖实验室对青年的关注,以及青年的个人追求两种角度出发,提炼出"完美青年家"这一核心传播概念,并对90后受众进行了精准划分。"唤醒青年家"、"听见青年家"到"集结青年家"系列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0.
清初,扬州诗人孙枝蔚、汪懋麟、吴绮、吴嘉纪、冒襄、雷士俊等以其特有的人格精神和有力的诗学实践,构建了以学问为前提、以性情为根柢、以自具面目为旨归的诗学思想,在当时空疏不学、拟古而伪、尊唐黜宋的风气之下,独树一帜,卓荦不凡。  相似文献   

11.
新发现毛彰《闇斋和杜诗》三卷,结合全祖望《续甬上耆旧诗》收录毛彰之诗,使我们对其生平及其创作有了更多的了解。据此认定毛彰是清代甬上的第一代诗人,其创作诗歌已入康熙朝,是清初甬上致力于学杜的代表诗人。毛彰的学杜诗歌,标志着甬上诗坛学杜趣尚的改变,同时也代表了唐风的延续,而与清初的宗宋派诗风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12.
“湘学”是指在湖南地区产生和传承并对湖南地区发生了影响的以哲学为核心的学术思想。“湘学”与“湖湘学”以及“湖湘文化”有区别。湘学概念的范围上限应断自周敦颐,而其下限则应确定在清末民初,内容包括濂溪学、湖湘学、船山学以及近代湘学。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两大诗文世家的各自代表,范国禄与冒襄交往于祖辈业已营造的深厚世交基础之上,又以传统文人特有的方式,于政权鼎革的特殊情势之下以遗民自居,坚守信仰的高度,维持了世家情谊的长久性,垂范后世子孙,也为深入研究明清之际家族交流的文化生态模式带来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4.
李邺嗣出身于浙东鄞县世代官宦之家,少有诗名。他是浙东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挚友,深受其思想影响。抗清失败后,他埋首书斋,自编文集20卷,诗集18卷。对故国的怀恋、隐居乡野的落寞和田园生活的宁静成为他诗歌吟咏的主题,也是他恪守民族大义、不仕新朝的遗民情怀的诗化表现。李邺嗣的诗歌创作在清初浙东诗坛居于重要地位,对开启后世浙东诗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林纾在清末民初翻译了西洋小说189种,把外国文学大规模移植到中国来,促成了中国文学的巨变。通过研究林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个案,探讨了其翻译对传播新文学事业带来的特殊色彩,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林纾仿效西方文学的尝试,对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彊村被近代词坛尊为清季词学之大成者,其词学吴文英,又学苏轼。以微言寄托忧国之感,柔厚而深涩,意隐而不露。在意象锤炼方面极意求工,特别注重借特定物象来抒发幽深之情。又注重词境创造,一些写景之作,或由景抒情,或融情于景,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彊村性灵高洁,襟抱冲远,其词冲淡醇雅,格高意远,词品极为高致,不愧为结穴千年传统词的殿军。  相似文献   

17.
黄秩模是《逊敏堂丛书》和《国朝闺秀诗柳絮集》的编刻者。前者收子书不下百种,许多江西本土文献赖此以存,后者为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女性诗歌总集。以此二书的编刻为主线,对谱主的生平事迹作大致系年,并考证被学界所忽略的其生卒年问题,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蓉是湘军集团的元老之一,以才学抱负素著声名。他治学以程朱为归,力排汉学之穿凿,亦不取陆王之禅悟。由于尊奉程朱理学,他进而崇尚礼学,倡导礼治。其学术思想宏扬了湖湘学风,促进了咸同年间程朱理学的复兴,也对晚清思想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林伯桐是晚清岭南地区知名学者之一,但是历来学术界对其研究不多。其思想介于汉学与宋学之间,治学主张实事求是、提倡"道一"观,对于汉学和宋学的分歧提出了平议汉宋的思想主张,在考据、义理、文辞、学问诸多问题上都给出了贴近其时代的客观评价,反映了当时学术界的基本概况,对于其同乡后学陈澧发扬汉宋兼采思想提供了思想基础,因此林伯桐是岭南汉宋兼采思想承先启后式的重要学者,学界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