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火锅品牌小肥羊在北京通州小肥羊餐厅门前支起一只直径5米的巨大“火锅”,锅内盛有小肥羊专为夏季开发的“特色清凉锅”锅底,数十位美食达人相互配合,用一副长度为3米的火锅筷捞起“特色清凉锅”中的“薄荷叶”、“金银花”、“贡菊”、和“枸杞”等“滋补调味品”及“蘑菇”、“羊肉”等“涮品”,再小心翼翼地放到巨大的“火锅碗”里,欢乐场景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围观,为美食达人们大喊加油。  相似文献   

2.
莫劳文 《中国食品》2007,(14):32-33
在中国,“锅”是自古以来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的物品之一,中国的“锅文化”是与中国的“食文化”共同产生、发展、进步的,中国有着许多时代流传的与“锅”有关的成语、谚语、俗语,砸锅卖铁、等米下锅、热锅上的蚂蚁、打破沙锅问到底这只锅来“人也  相似文献   

3.
徐慈 《上海纺织科技》1997,25(4):19-19,17
1谐波齿轮简介机械传动中最常见的齿轮传动有一个特点,即哨合传动时,真正“参战”的齿数并不多,只占总齿数的2%~6%,其余则“袖手旁观”,所以一旦传递大扭矩时,真正参加哨合的几对齿就可能过度负重。谐波齿轮传动并不神秘,仍是齿轮传动,只是其中一个齿轮不是圆形,而  相似文献   

4.
青豆玉米锅摊“锅摊”是过去川西地区较为流行的面食小吃,由于它是用面粉糊在锅内“摊”制而成的,故名。过去的锅摊制作比较简单,只在面糊中加入盐和葱花。现在,人们又在锅摊中加入了青豆(嫩黄豆)和嫩玉米粒,使得做好的锅摊更加好看,也更加好吃。原料:面粉500克青豆100克嫩玉米粒100克精盐、味精、精炼油各适量制法:1.青豆、嫩玉米粒洗净,放入盆中,加入面粉、精盐、味精及适量清水,调制成糊。2.炒锅置火上,炙锅后放少许精炼油,倒入面糊,用勺或铲子将糊摊开成薄饼状(厚约0.5厘米),煎好一面后,翻转煎另一…  相似文献   

5.
幽默11则     
某厂长招待检查团吃午饭,因时间仓促,来不及准备宴席,厂长就吩咐厨师煮了一锅狗肉,开饭时,厂长抱歉地说:“各位领导,没有什么好东西……几条狗,凑合着吃吧!”             它在仰游  有一个绅士正在餐馆进餐,忽然发现菜汤里飘着一只苍蝇,他扬手招来侍者,冷冷地讽刺道:“请问,这东西在我汤里干吗?”  侍者弯下腰,仔细看了半天,毕恭毕敬地答道:“先生,它在仰泳。”  (以上幽默由吴建平提供)              没有这道菜  老王、老张、老杨三人到一家餐馆用餐。  “各位想吃什么?”服务小姐手持记菜单,“请点菜吧。”  “老张,”老王说,“你点菜吧。”  老张说:“老杨定吧。”  “对不起,”小姐说,“没有这道菜。”               厨子  有个厨子在自己家里切肉,切着切着,很麻利地拿起一块肉揣进怀里。他的妻子看见,奇怪地问:“你干什么?”  “哎呀,我忘了。”厨子说,“我以为还是在饭店呢。” (以上幽默由子文提供) 腿与蛋 农场里一只猪和一只母鸡正在谈慈善。猪说:“我很想有一个方法能帮助那些没有饭吃的穷人。”鸡说:“那么我们来合作,可以做一个火腿蛋来给他们吃。”猪很气愤地说:“你说的倒...  相似文献   

6.
《中国烹调工艺学》一书中对“焯水”的文字说明有自相矛盾之嫌。书中对“焯水”的定义指出:“焯水,烹调上又称为出水、氽(氵旦)、水锅等。就是把经过加工的原料,放入沸水锅中略加热成半熟或刚熟的半成品……”从定义或者说释名中可以看出,“焯水”指的是将原料投入沸水(锅)中进行操作处理的方法。然而在对“焯水的方法”作具体的介绍时,书中却又将焯水分为“冷水锅”法和“沸水锅”法,显然这是编者在此处的一点小小的疏忽。同样,书中对“水煮”的介绍文字也有脱离实际之感。书中在介绍“水煮”时称:“水煮就是将动物性的整只或大块原料,在焯水后或直接投入温水锅煮至所需的成熟程度……”。然而就冬瓜(金钩瓜方)而言,烹调前用水将其加热成熟的处理方法难道不属于“水煮”?如果将植物性原料严格地排除在水煮之外,那么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说“煮冬瓜”、“煮莴笋”而不说“把冬瓜焯一水”、“焯莴笋”,这又如何解释?另外,书中“水煮”的定义有:“……在焯水之后或直接投入温水锅……”足见焯水和水煮实乃不同的热处理方法。然而书中对这两种同属于水导热的处理方法,只是各自单独地作了介绍,而至于它们之间的区别,却并未作出应有的区分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为师之道     
我从小就对做菜感兴趣。记得还在我八九岁时,每天上下学都要经过街口那家名为“四果佳”的老饭馆。饭馆里有几个学徒,年龄只比我大四五岁,早上铺面打开时,有的提着师傅的夜壶到街对面厕所涮洗,有的帮着师娘晒小师弟的尿布,有的拿着竹笆扇费力地生炉火。中午放学回家时,我常常是远远站在一边,看大师傅和二师傅炒菜,只见灶上锅里油烟腾腾,菜一倒下锅去,“哗”声响起,锅中还会起火,火苗一窜差不多有三尺高,这时再把作料投进去,整个街口都会飘逸菜香。  相似文献   

8.
王晓东  叶浓 《现代家电》2005,(15):41-41
如果每一台电磁炉至少要配一只炒锅一只汤锅的话,电磁炉配套锅市场容量至少是电磁炉市场的两倍,那么,电磁炉配套锅具的市场从数量上来讲至少电磁炉配套锅市场要达到3500万支。  相似文献   

9.
《中外食品工业》2007,(3):45-45
你可能因为经验不足而烧糊过排骨。你可能因为厨房太小而弄得满屋都是油烟。有什么简单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吗?今天让号称“选锅专家”的著名电视主持人刘仪伟先生,手把手地教您如何选择一口“得心应手”的好锅。不但烦恼迎刃而解,你的厨艺技巧也将因此提高不少呦。  相似文献   

10.
1969年底插队昭盟敖汗旗王家营子公社月明沟大队苇苏台小队。一到公社,社领导就向我们介绍了当地“二壶一锅”的习俗。 “二壶一锅”即燎壶(烧水壶)、茶壶、酒壶和烟袋锅。这好似当地约定俗成的待客三步曲 我有幸领略了全过程。 冬天,家家户户在里屋炕上都放有一只火盆 客人来了让到炕上盘腿坐在火盆前,随即将烟笸箩送到  相似文献   

11.
胡安仁 《烹调知识》2008,(10):15-15
芋头的食用方法很多,煮、蒸、炒、烧、烤均可,下面就为您介绍几种经典之“做”。拔丝芋头 原料:芋头、芝麻、白糖、油。制作方法:将洗好去皮的芋头切块儿备用;锅中油烧至六成热,将芋头倒入,取中火,芋头外皮被炸透后捞出,再放入油锅中炸一遍,炸成金黄色捞出;取一锅炒糖稀,油少许,五成热后放入适量的白糖不停地搅动,糖溶解变色起泡后继续搅动,待糖泡突然由多变少时,快速地将炸好的芋头倒入锅中不断地翻炒,之后装盘,装盘后随即撤上一层芝麻,同时备上一碗清水上桌。  相似文献   

12.
三.电气压锅的产品开发展盟 随着电气压锅的“匚”式结构技术的不断进步。“匚”式结构也在不断地完善.从其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电气压锅技术都是以现有技术.成熟工艺为基础的,一个电饭锅厂生产电气压锅.从技术上要引进压力密封.压力安全.弹性元件生产工艺等.相邻行业的现有威熟技术。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式烹饪,炒锅可以说是厨房里利用率最高的厨具了。一口好的炒锅要具备哪些优点?美观、耐用、健康、易清洁、少抽烟,这些优点要“一个都不能少”,才能算得上是一口好锅。挑选好锅的“五大细节”,你都了解吗?  相似文献   

14.
钱桂华 《美食》2003,(3):49-49
具有“锅口敞开、热汤滚沸、香味扑鼻、围锅而坐、随吃随舀、口嚼布饼、边吃边谈、有汤有干、别有风味”的“朝天锅”,是山东潍坊传统的风味小吃。“朝天锅”系用猪下水、生驴肉、鸡、永发海米、笋  相似文献   

15.
米糠烘炒工艺改革情况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厂全体职工,在粮管所党支部的领导下,通过学习兄弟单位经验,结合本厂实际,在原有一灶二锅(是由低温锅到高温锅)的基础上,成功地采用了生米糠先进高温锅加热后经保温输送,再进保温锅文火升温的新工艺,达到了烘糠产量高,去水幅度大,米糠色泽鲜,为脂肪酶的抑制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并解决了我县前阶段一灶一锅烘米糠碰到的“大米班产一提高,一只烘锅烘不了和粳米糠水份比较高,烘不到标准工费收不到”的矛盾,这不仅是发展了新浜米厂已有的烘糠经验,更其是促进了我县米糠烘干工作走向又一个新阶段,现将我厂的烘糠情况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6.
室外空气质量如此堪忧,又怎能让家人在烹饪时再吸入更多油烟?食材最怕过度加热,如何才能“锁”住营养?修缮一新的厨房人人称羡,丑丑的锅具却不敢摆出来,有没有一只锅能同时兼顾实用和美观? 以上问题,膳魔师可以统统解决!  相似文献   

17.
老鳖靠河沿     
“老鳖靠河沿”是山东枣庄、微山湖一带的民间小吃,它最早可能是由微山湖里的渔民创制的。据说因当年渔民常年在湖里打鱼,吃住都在船上。鱼倒是随时随处都可捕捞,但鱼再鲜再好吃,总不能只吃鱼不吃饭呀!于是,有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一个法子,他们在煮鱼的锅里沿着锅壁贴上一圈玉米面饼。等锅里的鱼煮好了,饼子也熟了。这样一锅出来,有饭有菜,省时省力又省燃料。很快,这种吃法便在渔民中流传开来。由于玉米面饼刚好贴在锅沿以下,恰似老鳖趴在河沿上,人们便把它叫做“老鳖靠河沿”。后来,这种吃法从微山湖里传到岸上,引得当地民间广…  相似文献   

18.
喝着啤酒,随意吃点自己喜欢的烧烤或是干锅,不为吃饱,只为了享受夜里才有的那份宁静,那份闲适,那份惬意。但是很多地方的烧烤或干锅,遇上我们挑剔的味蕾,总是让我们摇头,我们只能将就;只有少数地方的烧烤、千锅才会一直“勾引”着我们,让我们有享受的感觉,有吃了还不过瘾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何冬 《饮食科学》2005,(3):38-39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这本是一句歌词,可用来描述小孩子对饭菜的要求也很适宜。小孩子喜欢吃的少,吃的频,吃的花样翻新。再好吃的东西你若做了一大锅,下一顿他保准会腻烦。可太少的话做起来又很麻烦。怎么办?求助一下闲置已久的微波炉吧,既可以随心所欲地调整菜量,又可让你免除油烟之苦。  相似文献   

20.
《川菜》2014,(3):38-39
“荚蓉鸡汤”到底怎么做?为您定制——老中医说“芙蓉鸡汤秘方”:芙蓉花15朵,摘去花蕊,只留花瓣;白果150克;半只鸡。在鸡汤炖至关火前半小时,再加入荚蓉花瓣,就能做出一锅美味、止咳、暖心的“芙蓉鸡汤”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