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烯丙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为原料,通过烯丙基低聚物的制备和烯丙基大分子量聚醚的制备两步反应,合成了烯丙基无规聚醚,并考察了适宜的合成条件。烯丙基低聚物制备阶段,反应温度为90~110℃,加环氧乙烷/环氧丙烷(EO/PO)时间为2.0~2.5h,氢氧化钾用量为烯丙醇质量的1%。烯丙基大分子量聚醚制备阶段,烯丙基低聚物为起始剂,多金属氰化物(MMC)催化刺添加量为产品的0.225%o,脱水时间为60min,脱水温度为110℃,反应温度为110℃左右,加EO/PO时间为3.5h。制得的烯丙基无规聚醚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色泽小于20,不饱和度大于2.23%。  相似文献   

2.
陈怀文  崔怀涛 《中国橡胶》2002,18(23):19-21
蚌埠神达工业用布有限公司消化德国吉玛先进聚合技术,采用前聚常压、后聚负压工艺,对公司的Φ1000VK管进行负压聚合技术改造,并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条件的生产工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锦纶6聚合工艺作为帘子布生产的关键技术,目前国内应用较为普遍的工艺有:①两段常压聚合工艺即前聚为常压,后聚也为常压;②前聚为正压,后聚为负压;③前聚为正压,后聚为常压;④前聚为常压,后聚为负压。第①种工艺就是公司Φ1000聚合管改造前使用的工艺,其特点为生产比较平稳,切片质量适中,基本能满足一般帘子布生产的质量要求,国内…  相似文献   

3.
以蓖麻油、纳米微晶纤维素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溶剂型不干胶,研究了纳米微晶纤维素含量对不干胶透气性、胶黏强度、机械强度、储能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微晶纤维素质量分数为2%时,不干胶的空气透过率为12.7%,胶黏强度为3.4 MPa,拉伸强度为15.6 MPa,剪切强度为4.8 MPa(24 h),初黏强度为0.63 MPa,剥离强度为1.5 N/mm,储能模量为0.07~0.29 MPa(30~50℃),不干胶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本发明属于农用高吸水性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自由基水溶液共聚合法,单体以水溶液形式使用。采用的水溶性不饱和单体为非离子型含亲水基团的丙烯酰胺,采用的阴离子单体为丙烯酸钾。聚合引发体系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还原剂为偏重亚硫酸氢钾或亚硫酸氢钠,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促进剂为三乙醇胺,复合添加剂为高岭土和膨润土。  相似文献   

5.
一种增强摩阻复合材料,其组分按质量比分别为:丁腈橡胶改性酚醛(XF)为29%~31%,碳纤维7%~10%。Twaron浆粕为3%,三氧化二铝为5%~15%,二氧化硅为15%,铬铁矿为0%~5%,BaSO4为6%~20%,海泡石为5%~20%,石墨为0%~2%,PES为9%~5%,MoS2,铜粉为3%,  相似文献   

6.
郭蕾 《化学与粘合》2023,(4):371-375+384
针对传统彩色打印易透印的问题,提出一种以气相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钠等为原材料的彩色打印用功能涂料,并采用微量涂布的方式均匀涂在“白”图纸上,最后以图纸粗糙度、白度、透气度等为性能评价指标,就彩色打印图纸涂料的基本配方进行优化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分散气相二氧化硅,分散剂聚丙烯酸钠掺量为1%、羧甲基纤维素掺量为1%,聚乙烯醇掺量为30%时,制备的彩色打印功能涂料性能最优;涂布在白纸上后,制备的彩色打印图纸的粗糙度为63 m L/min,透气度为1.12 mm/s,白度为97.6%,不透明度为93%,油墨吸收率为1.26%。由此得出,制备的涂料用于“白”图纸,表现出较好的打印性能。  相似文献   

7.
2003年全世界炭黑总产量为8187千吨,其中亚太地区为2845千吨,北美地区为2211千吨,欧洲地区为1577千吨,独联体(CIS)地区(原苏联)为812千吨,南美地区为435千吨,非洲地区为195千吨,中近东地区为112千吨。全世界的一些主要炭黑生产厂家和炭黑生产量见表1。  相似文献   

8.
山东瑞星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山东东平化肥厂,始建于1972年,是较早设计生产能力为5000t/a合成氨,产品为碳酸氢铵的小氮肥厂。经过多年来的技术改造,企业产品得到了升级换代,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在2002年企业改制转为民营企业后,更是焕发出了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9.
对废旧有色棉织物脱色工艺探讨,以离子液体为溶剂,制备再生纤维素膜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以白度和脱色率等为评价指标,探讨了废旧有色棉织物脱色工艺。通过离子液体溶解制备再生纤维素膜,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联用(SEM-EDX)等研究了再生纤维素膜的机械性能、化学组成、形貌和结构。实验结果表明,以连二亚硫酸钠为还原剂,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采用还原―氧化两段法脱色,在最佳脱色工艺处理下棉织物CIE白度指数为65.1,拉伸强度损失率为19.3%,失重率为1.8%,脱色率为93.5%,聚合度为747.7。制备再生纤维素膜的断裂强度为138.7 MPa,透过率为92.9%。本研究为废旧有色棉织物的化学回收再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的是从毛发中提取胱氨酸,即以头发为原料,盐酸为水解液,水解提取胱氨酸。分别研究了提取温度、pH值、时间等条件对胱氨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毛发中提取胱氨酸含量的主要因素为提取温度,其次为提取时间、pH值和加碱速度等。实验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115℃,pH值为4.8,提取时间为8个小时,加碱速度为4mL/min。在这个工艺条件下的产量为6.19g。  相似文献   

11.
对临沂罗庄大青土进行了系统的性能研究,并在颜色釉炻器中进行了应用,产品质量优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以烧结刚玉和板状刚玉为原料试制再结合刚玉砖的生产工艺。同时,研究了不同原料、氧化铝微粉、外加物及工艺条件对制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聚合硫酸铁的生成机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聚合硫酸铁的生成机理阮复昌,莫炳禄,公国庆,卢燕玲,张民权(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广州510641)关键词聚合硫酸铁,无机絮凝剂,高效净水剂,生成机理1引言聚合硫酸铁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与传统的絮凝剂如三氯化铁、硫酸铝、氯化...  相似文献   

14.
氨基硅油中氨中和值及中间产物环氧值、含氯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提出了氨基硅油中氨中和值及中间产物环氧值、含氯量的定量测试方法。用这些方法测定了—些样品,其相对标准偏差符合课题要求。  相似文献   

15.
影响活性白土产品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不同膨润土原料,投料粒度,活化酸度、温度、时间与液固比大小,洗涤比与洗涤时间,干燥温度与产品含水量,产品粒度,粉磨机工作温度与环境温差对活性白上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合成氨联产甲醇可以提高原料气的利用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本文从醇氨比、造气、变换气、脱碳、合成气脱硫、甲醇合成塔内件设计、甲醇精馏塔和精馏流程、弛放气脱醇等方面探讨了合成氨联产甲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联醇生产中新的并联工艺及联醇生产串联甲烷化的双甲流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在硼酸丁酯[B(OBu)_3]存在下由低分子聚硅烷(LPS)合成聚碳硅烷(PC)的反应。结果表明,B(OBu)_3具有催化聚合的作用,可在较低温度下合成较高分子量的产物。本文研究了合成条件对产物特性的影响,并对催化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红细胞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诊断,探讨红细胞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试验,筛检和鉴定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根据抗体是否凝集其自身红细胞,鉴别同种抗体或自身抗体;对鉴定存在红细胞自身抗体的患者,进行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并分析其临床诊断。结果在46000名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患者中,检出23名红细胞自身抗体阳性,其中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者13名。在23名红细胞自身抗体阳性者中,临床诊断为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6名,系统性红斑狼疮5名,Evans综合征2名,自身免疫性肝炎2名,药物性急性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1名,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名,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名,溃疡性结肠炎1名,4名未检出与自身免疫相关。结论红细胞自身抗体可出现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与自身免疫相关疾病患者的血浆中,检测红细胞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硅氧烷的微乳液聚合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涌深  刘颖  赵宁  袁才登 《化工学报》2006,57(6):1464-1467
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单体,十二烷基苯磺酸 (DBSA)为乳化剂和催化剂,正戊醇(C5H11OH)为助乳化剂的单体微乳液体系中,进行D4的微乳液聚合.研究了聚合温度、乳化体系组成、交联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对D4微乳液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微乳液聚合没有常规乳液聚合的恒速反应期,在较高温度下,反应迅速进入快速反应阶段,达到一定转化率后又快速下降并趋于平衡转化率.高温有利于加快聚合速率.适当增大乳化剂DBSA与助乳化剂的比例,单体微滴的尺寸减小,聚合速率增大,产物粒径减小.交联剂VTMS的引入,不仅使线性聚硅氧烷形成交联的弹性体网络,而且改变了端羟基硅氧烷的缩合平衡反应速率,抑制了逆反应,加快了聚合速率.  相似文献   

20.
空气催化氧化二苯并噻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氢萘、正辛烷、甲苯作为柴油中环烷烃、直链烷烃、芳香烃组分的代表为溶剂,分别研究了二苯并噻吩(DBT)在各溶剂中的氧化反应。以空气为氧化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引发DBT溶液的溶剂分子发生自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有机过氧化物,用碘量滴定法测定有机过氧化物的生成;在催化剂Ti-MCM-41存在下,用原位生成的有机过氧化物将DBT氧化为二苯并噻吩砜。考察了Ti-MCM-41中钛硅摩尔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当n(Ti)/n(S i)=0.02,ρ(引发剂)=6 g/L,70℃,DBT转化率最高,在以十氢萘和正辛烷为溶剂时,二苯并噻吩的转化率均可达100%;在以甲苯为溶剂时,二苯并噻吩的转化率为83%。由于柴油中含有直链烷烃和环烷烃,所以采用该方法有望达到深度脱硫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