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针对国内FCC汽油特点,FRIPP开发了OCT—M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FRS全馏分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并在多套工业装置上成功应用,装置均能生产硫含量不大于150ppm的国Ⅲ汽油,也可以调整操作参数生产硫含量不大于50ppm国Ⅳ汽油。  相似文献   

2.
FCC汽油加氢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董元成  段永生  王文波 《广州化工》2010,38(4):21-22,51
介绍了国内外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和降烯烃的主要技术,分析比较了RIDOS、OTA、OCTGAIN三种芳构化和异构化汽油加氢工艺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分析比较了OCT-M、FRS、Prime-G+三种汽油选择性加氢工艺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指出了FCC汽油加氢改质技术目前的研究重点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开发具有低辛烷值损失、高液收并可根据不同硫含量目标进行灵活调节的汽油加氢技术。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典型的FCC汽油选择性深度加氢脱硫工艺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OCT-M系列、RSDS系列、CODS工艺、FRS工艺、GARDES工艺、CDTECH系列、Prime-G系列以及SCANfining系列等工艺原理及工艺过程,并指出了上述工艺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FCC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新技术的开发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介绍了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的OCT-M、FRS和OTA催化裂化(FCC)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这些技术针对我国不同硫和烯烃含量的FCC汽油分别进行加氢处理,在大幅度降低硫含量和烯烃含量的同时,辛烷值损失较少,为炼油企业生产清洁汽油提供了灵活、经济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MIP(Maximizing Iso-Paraffins,最大化多产异构烷烃FCC工艺)汽油与FCC汽油的性质特点,比较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OCT-M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将MIP汽油与FCC汽油硫含量降低到≯50 μg/g情况下(欧IV标准)其辛烷值损失情况.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OCT-M技术将MIP汽油硫含量由417~710 μg/g降低到24~28 μg/g,RON损失1.6~1.8个单位,表明OCT-M技术可为我国炼厂生产欧IV标准清洁汽油提供经济、灵活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生产硫质量分数小于50 μg·g-1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MIP汽油与常规FCC汽油的性质特点,比较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的OCT-M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将MIP汽油与FCC汽油硫质量分数降低到≯50 μg/g情况下其辛烷值损失情况.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OCT-M技术可为我国炼厂生产w(硫)≯50 μg/g的清洁汽油提供经济、灵活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具有辛烷值恢复功能的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工艺特点,并概述了目前工业上常用的FCC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基本情况。对FCC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研究开发出了适于FCC汽油加氢改质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和辛烷值恢复催化剂,并在300 mL绝热装置上,分别以全馏分FCC汽油或切割后的重馏分FCC汽油为原料,进行了FCC汽油加氢改质工艺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采用辛烷值恢复工艺或辛烷值恢复-选择性加氢脱硫组合工艺不能完全满足FCC汽油加氢改质的要求;而单独采用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或选择性加氢脱硫-辛烷值恢复组合工艺可以满足全馏分FCC汽油或切割后重馏分FCC汽油加氢改质的要求。将全馏分FCC汽油切割后进行加氢改质可以得到硫含量更低的改质产品或直接生产符合国Ⅳ标准的清洁汽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FCC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分析了目前工业上广泛应用的几种脱硫工艺的技术特点。针对西安石化分公司加工的低硫石蜡基原油所生产的催化汽油进行了硫及硫醇硫含量分布规律的研究,确定汽油质量升级路线为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工艺。一方面结合装置现状,对于汽油脱臭部分,采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开发的无苛性碱精制组合工艺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同时新建0.3Mt/a OCT-MD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装置。通过近半年的稳定运行后进行了标定,标定结果表明FCC汽油的含硫量由140μg/g降低到40μg/g左右,RON损失0.4个单位,最终实现汽油质量全面满足国Ⅲ和国Ⅳ标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OCT-M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特点及其在洛阳分公司1.00Mt/a OCT-M装置进行工业应用试验的情况。标定结果表明,FCC汽油硫质量分数由820-1100μg/g降低到200弘g,g左右,RON损失0.7-1.9个单位,工业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FCC汽油脱硫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FCC汽油不同脱硫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和加氢处理/辛烷值恢复技术。对选择性加氢技术与加氢处理/辛烷值恢复技术的差异、应用条件和工艺以及其他脱硫技术等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OCT-M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开发和工业应用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开发了OCT-M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在压力1.6~3.0 MPa、温度260~280 ℃、空速2.0~6.0 h-1、氢油体积比300~500的条件下,对国内外FCC汽油进行选择性加氢处理, 加氢脱硫率为85%~90%,烯烃体积分数降低7.0~13.0个百分点,研究法辛烷值RON损失小于2.0个单位,RON和MON 平均损失小于1.5个单位,汽油收率大于98.0%。  相似文献   

13.
张广建 《河南化工》2006,23(9):26-28
介绍了OCT-M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技术在中石化洛阳分公司汽油加氢装置的应用情况,该工艺先将全馏分FCC汽油切割为轻汽油馏分和重汽油馏分;对硫含量较高的FCC重汽油进行选择性加氢,加氢后重汽油馏分硫含量可降至210μg/g;对影响加氢汽油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降低加氢过程汽油辛烷值损失、降低大分子硫醇生成的优化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载体的种类及性能对FCC汽油加氢脱硫效果的影响。指出在制备FCC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时,应选择具有适当酸碱度的物质作为载体,保证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硫/加氢选择性,从而使脱硫后的FCC汽油满足低硫含量高辛烷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FRS全馏分FCC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的FRS全馏分FCC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具有大幅度降低催化汽油硫含量和烯烃含量而辛烷值损失较低的特点.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0.4 Mt/a装置上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FRS技术能够为我国炼油厂生产清洁汽油提供灵活、经济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OCT-M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由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OCT-M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400 kt·a-1OCT-M装置进行工业应用试验的情况。标定结果表明,FCC汽油硫含量由727~794 μg·g-1降低到80~90 μg·g-1,研究法辛烷值损失0.4~0.5个单位,取得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清洁汽油的新标准,国内外研究了各种各样的脱硫技术,主要有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以及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加氢脱硫工艺技术,对FCC汽油加氢脱硫工艺技术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甄占胜 《广州化工》2012,40(17):23-25
催化裂化汽油(FCC)具有高硫含量的特点,因此降低FCC汽油中的硫含量是非常重要。而催化裂化汽油(FCC)脱硫技术分为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本文主要介绍这两类脱硫技术的机理,并对国内外汽油脱硫技术的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春娥  宫海峰  刘笑 《当代化工》2011,40(10):1054-1057
加氢脱硫(HDS)是实现FCC汽油馏分脱硫的有效途径,但是传统工艺在脱硫的同时,由于大量烯烃加氢饱和造成辛烷值损失严重.采用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可以减少辛烷值损失.本文介绍了国内外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基础上,以γ-Al_2O_3为载体,Co-Mo-Ni为活性组元,采用等体积浸渍方法制备了一种催化汽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研究了现有技术生产国Ⅴ汽油存在的问题,考察了载体、活性组元、金属负载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硫含量满足国Ⅳ标准(S≤50μg/g)的催化汽油产品进一步接力脱硫时,可脱除硫醇硫及其他形态硫,烯烃基本不饱和,加氢脱硫选择性高达90%以上。该催化剂作为国Ⅳ升级到国Ⅴ标准的重要技术,降低了现有国Ⅴ技术的辛烷值损失,技术经济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