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并经审定的赣两优系列杂交油菜新品种,建立优质杂交油菜青海异地制种基地,以加速优质杂交油菜种子产业化进程.总结生态型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基地的建立、运行与实施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黔油系列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生产组织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油料研究所从1996年开始利用所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黔油系列两系杂交油菜品种建立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期间紧紧围绕种子质量开展工作,以提高制种质量产量为出发点,因地制宜,不断总结、完善基地制种组织管理方式和经验,以加速优质杂交油菜种子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黔油系列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建立、运行与实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选育并经审定的黔油系列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建立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以加速优质杂交油菜种子产业化进程。总结了黔油系列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基地的建立、运行与实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快我县双低油菜产业化发展步伐,积极实施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战略,我公司于2000年从陕西、安徽、湖北及我省几家有影响的油菜种子经营单位引进4个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在全县主产乡镇进行试验示范。其中陕西省秦丰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的秦优7号在产量、品种、抗逆性等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经测试含油量为43.22%,出油率高达  相似文献   

5.
湖北天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共同组成“科技 公司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配套建立育、繁、推、销、加的产业化机制,以优质杂交油菜中油杂2号为主要产业化品种,探讨油菜产业化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6.
油菜种植产业化、种子杂交化是当前国内外油菜生产的主要方向,也是云南省油菜生产的必然要求."八五"以来,云南省的杂交油菜育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杂交油菜大面积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杂交油菜产业化发展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本文就影响云南省杂交油菜产业化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油菜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油菜良种更新换代对改进油菜品质、提高油菜产量有重要的作用。掌握油菜杂交制种技术, 利用油菜杂交优势发展油菜生产,对满足大面积油菜生产用种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大幅上升,需种量也越来越大。随着优质杂交油菜的大面积推广,油菜种子市场局面混乱,给优质杂交油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使广大农民用上放心种子,我们积极研究油菜杂交制种技术,经过不断的尝试、揣摩,基本上形成了一套适应本地环境条件的杂交油菜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油菜种植产业化、种子杂交化是当前国内外油菜生产的主要方向,也是云南省油菜生产的必然要求。“八五”以来,云南省的杂交油菜育种工作取得了显的进展,为杂交油菜大面积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杂交油菜产业化发展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本就影响云南省杂交油菜产业化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油菜是青海省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油菜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双低甘蓝型油菜以其良好的品质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而以高产优质的杂交油菜种子需求量最大,迄今整个西北地区种植的油菜80%为杂交种。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制种实践工作,总结了一些控制杂交制种纯度的经验以及油菜杂交制种高产途经。  相似文献   

10.
浠水县是全国优质油菜种植历史最早的地方之一 ,也是湖北省"双低"油菜种子繁育基地之一."九五"期间实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的中国油菜改良项目以来,该县"双低"油菜的种植规模与效益逐年递增,已充分显示其产业优势.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双低"油菜种子繁育基地近 1 000亩,形成了从种子生产到销售的现代化种子生产经营体系. 2002年 , 浠水县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列为"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示范县,"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优质油菜品种秦优7号的选育、杂种生产及纯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油菜秦优7号是中国目前适应区域最广,年种植面积最大的高油双低优质油菜杂交种,其芥酸含量0.39%,硫苷含量25.39μmol/g,含油量43%左右,在气候适宜的年份,含油量可达45%以上。本文基于秦优7号的选育,提出了秦优7号多基因、多亲本聚合育种技术;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3A以单株为本,父母本双双互选的高效育种技术;杂交油菜种子生产中的环境系、亲本系、媒介系3个系统的理论及其相应的关键制种技术;研制的应用油菜幼芽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和建立的RAPD和SSR分子标记快速检测杂交油菜种子纯度的技术,以及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技术、产业化运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开展了优质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的区域比较研究,为繁昌县优质油菜产业化项目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海东地区杂交油菜繁种优势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海波 《现代农业科技》2008,(3):149-149,154
油菜是海东地区的一大优势作物,随着杂交油菜面积的扩大,需种量扩大,对抗逆、抗病、稳产、丰产综合性状表现好的优质种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种子繁殖基地。分析了海东地区杂交油菜繁种的优势条件,并提出海东地区杂交油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油菜是昭苏县主要经济作物,近几年,随着油菜产业的发展壮大,特别是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以其良好的品质在食用油市场上走俏,高产优质杂交油菜种子需求旺盛,我县目前种植的油菜85%为杂交种。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优质油菜产业化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优质油菜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贵州省是我国油菜主产区之一,全省常年播种面积约40万hm2,居大田作物播种面积第4位;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烤烟计划的调整和优质杂交油菜不断普及,油菜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1999年秋播面积已突破46.67万hm2.油菜在贵州农业生产中,无论对整个国民收入,还是对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都具举足轻重之作用.因此,贵州省委、省政府早已把大力发展油菜生产列为贵州省冬季农业开发的重要内容,近年又决定把"优质油菜产业化建设”列为贵州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点."六五”科技攻关以来,油菜品质育种一直列为国家和省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先后育成黔油低芥1号和黔油双低1号、2号(分别为国内首批育成的低芥酸品种和双低品种),油研1号、2号、6号,贵油3号、5号,育种水平居国内领先.我国在世界上首先实现了杂交油菜的三系和两系配套,并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将油菜优质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油菜优质与丰产、抗性的矛盾,实现了优质油菜的杂交化,不仅使油菜籽品质得以改善,而且产量和抗性水平也得到明显提高.以贵州省育成的油研7号、8号、黔油11号、12号、贵杂2号等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已居全国同类研究应用的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将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标准化的推进,突出科技兴农,重点抓好4项推广技术。 1.优质水稻及其保优栽培技术。为适应市场需求,尽快提高稻米品质,上海市将实施《优质稻米三年发展计划》,按照计划,从2001年起以每年翻番的推进速度,到2003年基本实现本市稻米生产优质化。围绕计划的实施,农技部门将进一步加大优质水稻引种筛选力度,加快优质杂交粳稻推广,研究与优质品种相配套的生产技术,建立健全优质与高产相协调的栽培技术体系。同时,进一步开展无公害及有机稻米生产相关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应用。 2."双低"油菜及其农艺、农技配套技术。按照《2001~2003年上海市优质油菜三年发展计划》的目标要求,以区域化种植和产业化开发为途径,加快"沪油15"等优质"双低"油菜推广,争取到2003年实现本市油菜生产"双低"化。同时,积极开展油菜直播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强农艺、农技配套技术研究,提高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 3.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根据上海市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要求,为推进上海郊区农业标准化工作,重点配合市农艺、种子标准化委员会,进一步加快主要农作物品种种子生产技术、农产品生产技术等标准的制订实施。2001年重点突出优质水稻、优质油菜等作物标准的制订与实施。即优质杂交粳稻制种技术,优质水稻抛秧保优高产栽培技术,优质水稻直播保优高产栽培技术,优质油菜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4.节本增效技术。围绕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增加效益,重点开发应用水稻、油菜简化农艺和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如双低油菜直播配套机械收获技术等);粮油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直接还田适用技术;种子包衣剂、新型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等。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我省杂交油菜产业化发展对大批量杂交种子生产的需求,培植做大全省规模化杂交油菜制种基地,根据前期试验及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制种规划,永平县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进行了杂交油菜制种的前期多点试验及制种探索,并取得了成功,这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证用种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恢复系5735R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789为母本和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种6218进行有性人工杂交,经过7年8代的连续定向选择,育成了甘蓝型油菜双低常规优质品系(隐性核不育恢复系)5735R.其芥酸含量在1%以下,硫甙17.8~21.3μmol/(g·饼),含油量41.3%~43.6%.种子蛋白质21.3%~23.9%.以该品系作恢复系组配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于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杂交油菜自生苗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杂交油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延长,带来了一种新的草害——杂交油菜自生苗,从而制约着油菜产量的提高。一、杂交自生油菜的危害性1.杂交油菜种子一般通过三系杂交制种而成,其一代种子性状稳定,并能充分地体现出其杂交优势,但是第2代即杂交油菜的自生苗性状却不稳定,通  相似文献   

20.
浅析湖北省"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湖北省“双低”油菜产业化的现状,揭示了其在品种管理、龙头加工企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民的主体地位、科研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双低”优质油菜产业对策:制定优惠政策、改善农村的融资环境、建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经济、加大科研力度、加强油菜的产后开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