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韩亚明 《科技信息》2010,(18):I0312-I0313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主要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吴金淑 《科技信息》2012,(19):409-409,425
现场路基、基层等压实质量是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于室内标准实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于室内标准的比值。本文分析了道路施工中路基压实度的影响因素以及路基压实度检测方面存在的主客观问题,从而得出了控制路基压实度的有效方法,对同类工程可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灌砂法和钻芯法在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中的运用,反映了压实度检测在提高道路工程质量水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该文论述了路基压实问题在公路工程建设实践中的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控制路基压实的常用方法,对近些年来在路基工程施工中控制现场压实质量的新试验法——现场干密度推算最大干密度的新方法,进行了介绍,供同类工程作为参考以及选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浅谈公路工程填土路基压实度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淑霞 《甘肃科技》2010,26(22):155-156,181
公路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承受着本身岩土自重和路面重量,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公路的承重主体,而填土路基的压实是整个路基工程的重点,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此阐述了公路工程填土路基的压实机理,详细分析了土的含水量、土质和集料级配、压实功能、压实机械、碾压厚度、碾压速度以及碾压方式对公路工程填土路基压实度的重要影响,并论述了路基压实度与路面强度、路面稳定性、路面平整度及路面耐久性的重要关系,探究了提高路基填土压实度对保证公路工程施工整体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王晓宾  王森林 《科技信息》2011,(7):I0306-I0307
在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的压实施工十分重要,压实度是反映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压实度做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影响压实度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现行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压实效果的最佳含水量、压实厚度、平整度、压实功能、机具诸因素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注意不均匀土质对路基压实的影响及现场检测压实度时标准干密度的确定方法,对公路路基压实度的提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路基压实度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压实度不达标是造成路面破损,使用状况差,通行能力差,交通事故多的主要原因。所以,只有对路基结构层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强度、刚度及平整度,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就影响压实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路基压实度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压实度不迭标是造成路面破损,使用状况差,通行能力差,交通事故多的主要原因。所以,只有对路基结构层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强度、刚度及平整度,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就影响压实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实验表明:压实程度不够是遣成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是公路结构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总结了路基路面压实度的相关理论和影响因素,然后阐述了如何更好的控制公路路基压实度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一、二级公路和高速公路土方路基使用的压实标准普遍采用室内重型击实法所得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由此可见,做好土方路基标准重型击实试验尤为重要。从取样、试样准备、试验步骤及试验报告的整理、计算过程等方面介绍了路基土方标准击实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土拓宽路基的变形规律及其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黄土拓宽路基足尺模型试验。方法根据产生不协调变形的组成部分,采用新老路基结合面处理、拓宽路基填料压实度控制、新旧路基结合面加筋处理以及拓宽路基检测技术等分析手段,明确施工控制的技术要点和施工方法。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拓宽路基最佳摊铺层厚度为20cm,碾压遍数为8~10遍,可以达到设计的压实效果;2)路基填料中,灰土的最佳含水量为13.7%,最大干密度为1.87g/cm3;黄土的最佳含水量为12.3%,最大干密度为1.95g/cm3;3)灰土路基的回弹模量明显高于黄土路基,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路基材料沉降变形特性的模拟。结论可以通过模型试验施工技术研究成果进一步了解拓宽路基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以及为其它路基拓宽工程中的处理措施的选择、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作粉质砂土掺入生石灰改良研究.获改良土用作高速路基填料的试验数据为灰剂量、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EDTA滴定量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经合理工艺操作达到路基土压实度和回弹模量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4.
绢云母片岩粗粒料作为路基填料,压实质量非常难以控制,压实度法、沉降差法等传统质量控制方法均不适用。借鉴铁路路基压实质量检测中的经验,引入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地基系数K30指标对绢云母片岩粗粒料路基压实质量进行现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地基系数K30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可适用于绢云母片岩粗粒料填料压实质量控制。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以及与相关资料类比,给出了绢云母片岩粗粒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海泥海砂混合料能否作为海堤填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因此,如何准确确定最大干密度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轻型击实试验、相对密实度试验、振动台试验等室内试验对海砂海泥混合料最大干密度确定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当海泥含量比较多时,击实法得到的干密度大于振动台法,这主要是由于击实试验采用的为干法;在粉碎过筛的过程中,土体结构遭到破坏,土体中的含水率明显变小;而振动台法则直接采用原样土进行试验,更符合现场施工情况。从不同比例掺合料的含水率来看,当海砂海泥比例小于1.5∶1时,此时的掺合料处于饱和状态,采用振动台法更加适合;当海砂海泥比例大于1.5∶1时,混合料含水率小于饱和含水率,相对密实度法得到的结果较振动台法更加准确,此时应采用相对密实度法确定最大干密度。  相似文献   

16.
改良膨胀土筑堤压实度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宁淮高速公路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堤填筑过程中用干土法标准击实试验结果作为标准压实度难以达到要求的问题,进行了干土法和湿土法室内标准击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干土法标准击实所得的最大干密度要大于湿土法标准击实所得的最大干密度,且有较大差别.根据宁淮高速公路实际施工状况,采用湿土法标准击实试验结果作为压实度控制标准是符合现场实际的.试验段碾压后现场CBR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土的CBR值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用湿土法标准击实试验结果作为宁淮高速公路路堤填筑控制标准能够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宁淮高速公路改良膨胀土压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宁淮高速公路有90多km的路段通过膨胀土地区,路堤用石灰改良膨胀土填筑.为指导施工和控制填土质量,研究了最大干密度试验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制样过程的石灰改良膨胀土标准击实试验获得的最大干密度有明显差别,其中湿法击实试验的试样含水率变化过程与现场石灰改良土的含水率变化过程相同.因此,工程建设只能用湿法获得的最大干密度作为压实度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8.
土石混合料压实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从现行压实质量控制指标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土石混合料颗粒组成和含水状态极不均匀的特点,为便于实际应用,引入密度干涉系数和最佳含水量系数对最大干容重的理论计算法进行了改进,探讨了用空隙率控制法和不同粗集料含量下改进的工地压实度控制方法,作为土石混合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的可行性。工程实例表明,两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其中空隙率控制法不必进行室内大型击实试验,但仍需求出现场干密度。  相似文献   

19.
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坝体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土坝坝体的加固为例,通过强夯前后的取样试验、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研究了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坝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强夯后坝体土的湿陷系数平均为0.008,降低了65.2%,湿陷性完全消除;干密度平均为1.68 g/cm3,提高了23.5%;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平均渗透系数分别为0.65×10-5cm/s和0.28×10-5 cm/s,分别降低了85.5%和93.3%,也未发现土体剪切破坏现象;压缩系数平均为0.058 MPa-1,降低了80.2%,达到了低压缩性土标准;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平均值分别提高了1倍和1.37倍,达到了预期的加固目的.  相似文献   

20.
击实参数对砂土EPS颗粒混合轻质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击实参数对砂土EPS颗粒混合轻质土(LSES)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利用室内试验研究了击实能量(击实一次的击实功)和击实次数对LSES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LSES的干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均随击实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增加速度由快逐渐减慢并逐渐趋于稳定;随着击实能量的增加也会增加,但增加速度不趋于稳定.根据室内试验结果总结了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