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 乳腺癌肝转移(BCLM)患者预后较差,其预后因不同因素而有较大差别。关于BCLM预后的研究很少,且目前缺乏准确预测BCLM的预后的手段。因此,本研究构建列线图来预测初诊BCLM患者的3、5年总生存率(OS)和特异性生存率(CSS),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在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2016年的初诊为BCLM患者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后纳入研究病例共1 994例,按7∶3比例随机分配为建模组(1 398例)和验证组(596例),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影响BCLM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影响BCL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OS和CSS的列线图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和校正曲线评估列线图的可靠性。结果 年龄、种族、婚姻、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状态、手术、化疗、骨转移、脑转移、肺转移是BCLM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这些因素均用于构建列线图预后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OS的一致性指数为0.709、0.731,建模组和验证组CSS的一致性指数为0.709、0.732。模型的校正曲线显示该列线图的生存率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所构建的列线图预后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初诊BCLM患者预后状态,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后影响术后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对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癌分化程度、淋巴转移、肝转移灶数目、肝转移灶肿瘤大小、手术方式及是否术后进行综合治疗等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和原发肿瘤分化程度是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及早发现并进行根治切除以及加强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本病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年间收治的7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选择患者性别、年龄、肝转移部位、肝转移时间、转移灶数目、转移灶大小、原发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有无肝外转移以及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等10个因素,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结直肠癌肝转移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并对有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7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时间为(16.5±5.3)个月,3年生存率为12.7%.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部位、转移灶数目、转移灶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有无肝外转移以及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等7个因素与预后有关,它们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1.279,9.600,8.076,17.376,19.817,24.310,32.267;P<0.05).Cox回归模型表明原发肿瘤分化程度(RR=1.671,95%CI 1.236 ~2.345,P=0.026),淋巴转移(RR=1.658,95% CI1.214 ~2.286,P=0.010),有无肝外转移(RR =2.586,95% CI 1.758 ~6.326,P=0.000)以及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RR=6.846,95%CI3.624~13.032,P=0.000)与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有密切关系.结论 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有无肝外转移以及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是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同时性、异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4-2006年结直肠癌数据库中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有486例患者发生肝转移,其中同时性肝转移191例,异时性肝转移295例,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vs.21.5%,P<0.01);全组患者中267例行手术切除,151例行射频消融治疗,68例保守治疗,三种治疗方法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2.1%,10.3%和0,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转移类型、术前CEA、原发瘤N分期、分化程度、肠梗阻、腹水、肿瘤直径、治疗策略等因素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类型、术前CEA、腹水、治疗策略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肝转移的不同类型是决定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治性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保守治疗相比更能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1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914例行根治性切除术T1期结直肠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28例,女386例;中位年龄为63岁,年龄范围为25~87岁。观察指标:(1)T1期结直肠...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探讨改善患者预后的方法.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 1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对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 10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 60个月,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49%、3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灶数目、大小、分布、术前CEA水平、手术并发症、术后化疗是肝转移灶切除术后的影响因素(x2值分别为24.732、9.461、9.568、25.948、25.370、5.701,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灶数目、肝转移灶切除术前CEA水平、手术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Wald=7.974、12.051、11.547,P<0.05).结论 肝转移灶数目、肝转移灶切除术前CEA水平和手术并发症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适当扩大手术切除的适应证,加强对高危患者的随访和术后辅助化疗,可能改善肝转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影响初始可手术切除Ⅳ期结直肠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个体化生存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01—2019-12-3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45例Ⅳ期结直肠癌病人的临床病例资料。通过R软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356例(4/5)病人作为建模组,剩余89例(1/5)病人作为验证组。在建模组中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初始可手术切除Ⅳ期结直肠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软件构建初始可手术切除Ⅳ期结直肠癌病人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列线图。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绘制受试者特征(ROC)曲线和校准图评价列线图预测效能。结果年龄、切除效果、CRS评分以及术后辅助治疗为初始可手术切除Ⅳ期结直肠癌病人OS和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筛选出的危险因素成功构建预测初始可手术切除Ⅳ期结直肠癌病人的OS、PFS列线图模型。建模组与验证组5年OS和PF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6、0.784、0.794、0.756。在建模组与验证组的校准图评价中校正曲线均展现了较好的拟合度。结论高龄、姑息性切除、CRS评分3~5分、术后未行辅助治疗是初始可手术切除Ⅳ期结直肠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能较为准确预测初始可手术切除Ⅳ期结直肠癌病人的预后,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炎性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价值。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空军第986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233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5年随访结果,将患者分成生存组(99例)和死亡组(13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炎性指标水平,单因素和Cox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的影响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术后存活预测模型。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和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计数和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大小(OR=1.379,95%CI:1.094~1.737)、浸润深度(OR=2.020,95%CI:1.126~3.622)、NLR(OR=1.496,95%CI:1.009~2.219)、PLR(OR=1.927,95%CI:1.060~3.504)和CAR(OR=2.326,95%CI:1.479~3.657)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术后生存模型的C-index为0.831(95%CI:0.781~0.911),校准预测曲线和理想曲线拟合良好。结论术前NLR、PLR和CAR与结直肠癌术后生存呈负相关,且列线图具有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 中国胃癌疾病负担较重且预后影响因素较多,有关量化和综合评估预后风险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基于列线图探究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对胃癌患者预后生存的意义,并将其纳入列线图与传统TNM分期进行预后评估效能比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6月—2018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胃癌根治切除术的胃癌患者作为训练组(n=300),同时从胃肠外科另一病区纳入接受相同手术处理的胃癌患者作为验证组(n=100)。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类型、肿瘤部位、侵袭深度和淋巴结转移(LNM)等信息;术前3 d收集外周静脉血数据,并计算NLR和PLR,通过ROC曲线确定NLR(1.98)和PLR(134.87)的最佳临界点。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2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暴露与结局指标的关联,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识别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纳入列线图后通过C-指数在训练组和验证组评估列线图的稳定性。最后,基于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列线图和传统TNM分期的预测效能。结果 训练组男性患者220例(73.3%),验证组男性患者69例(69.0%),训练组平均年龄(62.52±10.61)岁,验证组平均年龄(63.67±10.21)岁。两组除肿瘤类型、分化程度和侵袭深度外,其他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组中位生存时间(OS)为28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63.5%、43.0%和35.1%;验证组中位OS为32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58.9%、41.6%和31.7%。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理分型、肿瘤分化程度、侵袭深度、存在LNM、NLR、PLR和CEA水平均与OS有关(均P<0.05)。经过多因素调整后,存在LNM、术前NLR>1.98、PLR>134.87和癌胚抗原(CEA)≥5 μg/L的患者OS显著缩短(均P<0.01)。校准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在训练组(C-指数=0.81)和验证组(C-指数=0.75)的拟合度良好。此外,列线图模型预测训练组1、3、5年OS率的AUC值(0.865,0.855,0.827)高于TNM分期(0.677,0.690,0.683);验证组1、3、5年OS率的AUC值(0.856,0.788,0.725)高于TNM分期(0.781,0.691,0.605)。结论 NLR和PLR是预测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两者构建的列线图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行胃切除术胃癌患者的1、3、5年OS率,为临床医师提供更精确的治疗、护理决策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直肠肿瘤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39例结直肠肿瘤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于术死亡.均治愈出院。随访37例,存活时间6个月~4年。结论 对于结直肠肿瘤肝转移有适应证的患者手术有明确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的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1995-2001年间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患者103例的资料,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生存率,以Cox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8%和43.7%,术后1、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g.6%和49.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EA水平、转移灶与原发灶的治疗间隔时间、术中切缘情况、肝门淋巴结转移、肝内卫星灶的存在与否、肝转移灶的最大直径、数目及有无包膜影响患者的术后肝内复发和术后累积生存率,而术后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灶与原发灶的治疗间隔时间、切缘情况、肝内卫星灶的存在与否和肝转移灶的最大直径是影响肝内复发和累积生存率的独立因素,而肝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累积生存率的独立因素,有无包膜是影响肝内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有效的治疗手段。转移灶与原发灶的治疗间隔时间、切缘情况、肝内卫星灶、肝转移灶的大小和包膜、肝门淋巴结转移等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T1~2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T1~2期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部位和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本组T1~2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P<0.01和P<0.05);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体类型、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CEA水平、肿瘤直径均与其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淋巴结转移和术后随访过程中远处脏器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P<0.05和P<0.01).结论 影响T1~2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存,但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伴发肠系膜肿瘤结节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肠系膜肿瘤结节不作为T或N分期,生存率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Dukes分'期:A期13例,B期42例,C期35例,D期15例。共计13(12.4%)例患者出现系膜内转移结节,其中Dukes'A期1例,B期4例,C期4例,D期4例。总5年生存率为71.4%,其中Dukes'A期为92.3%,B期为90.5%,C期为65.7%,D期为13.3%。伴有与不伴有肠系膜肿瘤结节的患者总5年生存率分别为38.5%及76.1%(P0.05),在Dukes'A期为0%和100.0%(P0.05),B期为50.0%和94.7%(P0.05),C期为50.0%和67.7%(P0.05),D期为25.0%和9.1%(P0.05)。伴有肠系膜肿瘤结节的Dukes'A+B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50.0%,与Dukes'C期(65.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伴有肠系膜肿瘤结节患者预后不良,其临床意义更类似于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T1-2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Patients with pT1-2 colorectal cancer between January 1999 to January 2005 were included. Chi-square test and multivariable logistic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Survival outcomes were analyzed using Kaplan-Meier and Cox regression model. Results Tumor location and depth of invasion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P<0.01 and P<0.05). Gender, age, tumorgross pattern, tumor differentiation,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level, and tumor diameter were notassoci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distant metastasis on postoperative follow-up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survival (P<0.05 and P<0.01). Conclusio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T1-2 colorectal cancer do not affect the survival. However,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distant metastasis are predictive for survival.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肺转移一直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晚期事件,预后不良。而分析结直肠癌肺转移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因素.根据预后因素分析结果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生存期一直是困扰医生的难题。了解预后因素.对该类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结直肠癌病人出现肝转移一般预后较差。结直肠癌肝转移分为同时性肝转移和异时性肝转移,对众多的临床以及病理学特征进行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影响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有: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癌结节、分化程度、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等。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预后的因素有:肝转移灶大小及数目、肝外器官转移、原发灶手术切除、肝转移灶手术切除、全身药物治疗等。因此,手术切除肝转移灶、药物治疗获得手术切除机会等治疗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的存活率。由众多因素组合起来的评分系统,能够较好地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Ⅲ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比率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Ⅲ期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比率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247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淋巴结转移比率(MLR)的中位数分为3个组:低比率组(≤0.21),中比率组(>0.21 ~0.42),高比率组(>0.42).分析比较各组的临床病理因素和5年生存率的差别,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Ⅲ期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247例Ⅲ期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比率为0.02~1.00,中位数为0.21,在低比率组中,高中分化的结直肠癌的所占比例(57.9%,113/195)明显高于低分化癌的比例(23.1%,12/52)(P<0.01);≥12枚病检淋巴结的结直肠癌所占比例(56.5%,95/168)明显高于<12枚淋巴结的比例(38.0%,30/79)(P<0.05).低比率组、中比率组、高比率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7.4%,28.8%,6.3%,3组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比率是Ⅲ期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MLR是判断Ⅲ期结直肠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外科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及其与预后有关的危险因素,提高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4年2月间收治的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106例的临床资料,对15项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与同期收治的无复发性肝转移的大肠癌1052例进行比较。同时对大肠癌肝转移行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和探查性手术的生存状况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肠梗阻、腹水、盆腔结节、腹膜侵犯、浆膜浸润、周围脏器受累以及肿瘤长径、浸润肠壁的周径、浸润深度都与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浸润深度、浆膜浸润、盆腔转移结节和腹水是影响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最重要的因素。根治性切除57例(53.8%),姑息性切除39例(36.8%)和探查性手术后10例(9.4%)平均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0和34.0个月、23.6和18.0个月以及16.5和12.0个月,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5)。手术方式、肿瘤部位和盆腔结节是影响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大肠癌浸润达浆膜、有盆腔转移结节和腹水者可能合并肝转移,根治性切除可以明显提高大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不同类型及治疗策略对肝转移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1日收治的66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同时性肝转移379例,异时性[发生肝转移中位时间(21.0±19.6)个月]肝转移290例。患者性别、年龄和肠道原发病灶的部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转移灶特征(累及肝叶类型、病灶个数和病灶直径)和术前CEA、CA19—9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除肝转移灶253例.其中同时性肝转移123例,异时性肝转移130例。以2008年10月31日为随访终点,随访率100%。同时性肝转移和异时性肝转移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和23个月(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6.4%和11.4%(P〈0.01);手术病例与各种非手术治疗(介入、化疗、射频、无水酒精注射和中医中药)病例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7个月和5~26个月(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35.6%和0~3.6%(P〈0.05)。结论手术治疗目前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措施: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生存率好于同时性肝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不同类型及治疗策略对肝转移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1日收治的66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同时性肝转移379例,异时性[发生肝转移中位时间(21.0±19.6)个月]肝转移290例.患者性别、年龄和肠道原发病灶的部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转移灶特征(累及肝叶类型、病灶个数和病灶直径)和术前CEA、CA19-9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除肝转移灶253例,其中同时性肝转移123例,异时性肝转移130例.以2008年10月31日为随访终点,随访率100%.同时性肝转移和异时性肝转移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和23个月(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6.4%和11.4%(P<0.01):手术病例与各种非手术治疗(介入、化疗、射频、无水酒精注射和中医中药)病例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7个月和5~26个月(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35.6%和0~3.6%(P<0.05).结论 手术治疗目前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措施;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生存率好于同时性肝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