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整体护理联合心理疏导的效果。方法 选取胆囊结石手术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联合心理疏导。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03±0.11)d、首次排便时间(1.54±0.25)d、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22±0.35)d及住院时间(4.64±1.05)d,均较对照组(1.45±0.24)d、(2.05±0.38)d、(2.35±0.51)d、(6.81±1.34)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评分均减少,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较护理前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康复中实施整体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可促进其快速康复,改善心...  相似文献   

2.
李妍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4):105-107
目的 探讨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9年7月于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抗凝依从性(随访3个月)与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抗凝依从性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ICU住院时间、床上主动活动时间、下床时间分别为(1.83±0.43)d、(3.14±0.96)d、(7.63±2.17)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抗凝性依从性,利于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3.
陈娜  宋魏 《中外医疗》2015,34(1):168-170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功能锻炼和康复的影响作用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普及率、功能锻炼达标率以及康复行为形成率情况,并且比较两者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36±2.25)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2.54±3.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普及率为(59.16±1.6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8.13±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达标率为(92.86±1.3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1.0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行为形成率为(95.83±1.8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24±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5%(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手术后患者采取有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术后功能锻炼达标率和康复效果,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有效促进.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为本研究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奇偶性分为2组,奇数为对照组42例,偶数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通过患者的JOA评分、护理康复的总有效率2项指标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前进行JOA评分显示,观察组患者为(15.46±2.87)分,对照组为(15.82±2.11)分,术前2组患者JO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JOA评分显示:观察组(28.58±3.79)分,对照组为(25.11±2.41)分,2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比术前增高,同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内手术前及手术后及2组间术后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康复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24%(40例),对照组为83.33%(35例),2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促进起到显著作用,患者的腰椎间盘功能有效恢复,改善了患者的腰腿疼痛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护理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产康复治疗仪在产后康复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施妇产康复治疗仪干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妇产康复治疗仪护理,比较两组临床观察指标水平、产后泌乳情况、宫底高度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恶露时间、产后自主排尿时间、开始泌乳时间、宫缩疼痛时间分别是(2.8±0.5)d、(4.8±0.9)h、(15.6±2.0)h、(2.2±0.3)h,分别短于对照组的(3.1±0.8)d、(5.3±0.8)h、(23.0±2.4)h、(2.8±0.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与48 h,观察组宫底高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康复治疗仪用于产后康复护理中,既可缩短恶露时间、产后自主排尿时间、开始泌乳时间、宫缩痛持续时间,又能提高产后泌乳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李璐  王楠  谢素丽 《黑龙江医学》2024,(3):329-331+335
目的:观察信息-动机-行为(IBM)理论下的早期康复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IBM理论引导下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康复依从性、干预前后的脊柱功能改善情况、疼痛缓解情况,并通过开展6个月短期随访对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5,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脊柱功能障碍(SFI)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0、3.262,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0,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基于达标互动理论的护理对脑出血康复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6例脑出血康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基于达标互动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自我管理效能、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的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1/38),低于对照组的15.79%(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达标互动理论的护理应用在脑出血康复患者中,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效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胃肠疾病手术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进行胃肠疾病手术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1例。术后对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康复进程情况、锻炼依从性及心理状态评估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胃肠功能各指标恢复时间显著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进程各指标显著短于对照组,其中总住院时间(21.23±6.56)d显著短于对照组(37.33±8.96)d(P<0.05);术后锻炼依从性方面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为56.67%,高于对照组的32.26%,不完全依从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32.26%,两组完全依从率和不完全依从率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锻炼两组在恐惧、悲观心理状态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康复进程状况与术后锻炼依从性、心理状态呈正相关。结论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胃肠疾病手术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心理状态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患者完全依从术后护理康复计划,调整心理状况,尽快恢复胃肠功能,从而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肾肿瘤切除术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接受肾肿瘤切除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3/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2%(1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7%(37/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提升肾肿瘤切除术后患儿的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护理系统,并探讨其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康复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五科收治的60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护理,均护理3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的康复指标,比较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并发症及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评分、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舒张早期与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并于护理后6个月、12个月随访生存率。结果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为(20.22±2.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47±2.48)分,正性情绪评分为(33.45±3.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76±3.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  相似文献   

11.
李南 《中国民康医学》2022,(12):184-186
目的:观察系统性康复护理在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张口受限程度、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康复训练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张口受限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SA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系统性康复护理可改善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张口受限程度,降低其SSA评分,提高其康复训练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桐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依照建档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于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早期情志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及康复护理依从性。结果两组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护理依从性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情志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其康复护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邓莉 《四川医学》2013,34(3):470-47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FIM量表评分分别为98.2±16.8和73.2±14.9,均高于治疗前的56.2±14.6和56.0±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IM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76.3±13.4和42.1±12.8,均高于治疗前的34.2±10.2和34.5±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不再进展24~48h内实施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产后康复护理对初产妇产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0例产褥期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产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产后生理康复指标及心理康复评价。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率为100.00%(4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2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痛评分、晚期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宫缩痛持续时间、恶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产后21 d及产后42 d两组的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命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产后护理基础上实施产后康复护理可提高初产产妇产后切口总愈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出血率和SD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产后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程系统化护理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术后康复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接受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原发性肾癌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全程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负面情绪、自我效能感、康复进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总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42.08±4.95)分、SAS评分(41.74±6.20)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0、2.571,P<0.05)。结论 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全程系统化护理,有助于术后康复进度加速以及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增强、负面情绪减轻,是一种优质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邝碧娟  包世敏 《吉林医学》2006,27(6):600-601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12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与同期对照组6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的肌力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120例脑卒中患者的肌力恢复时间为(14.2±2.3)d,对照组(20.5±4.5)d,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18.2±3.2)d,对照组(28.6±4.2)d,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能使患者缩短肌力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提高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康医学》2021,(1):167-16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依从性、腰背肌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依从性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腰背肌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降低腰背肌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基于循证团体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成人机械通气患者ICU入住时间、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64例成人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循证团体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之前(3~6月)的3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循证团体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之后(7~9月)的3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观察组(基于循证团体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有效率(96.88%)优于对照组(78.13%);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转出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MRC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MBI评分均改善(P<0.05);PaO2、PaCo2、Lac等血气水平改善(P<0.05);观察组(3.13%)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机械通气ICU患者接受基于循证团体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康复时间,提升自理能力,改善血气水平,不良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神经重症患者9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技术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治疗效果、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为(9.74±0.85)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P<0.05),且机械通气时间(3.12±0.89) d、ICU住院时间(11.58±1.46) d与总住院时间(31.45±2.19) d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重症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技术干预,有助于患者各项神经功能、身体机能指标恢复,同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60例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分别为(13.1±6.4)、(27.5±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