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裴新宁 《早期教育》2006,(1):I0006-I0006
过去,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传播学、一般系统论、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和教学理论。应当肯定,这些理论对面向教师传授客观知识的学科教学设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作为面向学习主动建构知识和实现意义理解的教学设计,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以及系统科学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当前主要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由此形成相应的教学设计观。教学设计观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支配教学设计的思想和观点,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其教学评价方面。  相似文献   

3.
情境认知理论是当代西方学习理论研究的热点,情境认知理论在学习认知方式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观念。本文基于情境认知理论对成人教学进行研究,从问题的选定、成人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情境的设计、学习共同体、成人教师的作用、教学评价六个方面分析成人情境教学,以期对优化成人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学设计的概念以及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教学领域和教育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教学设计的发展与学习理论的研究息息相关。学习理论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个历史阶段的演变,教学设计也随着出现了三种形式:程序教学、智能教学和建构主义教学。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学习理论是一个贯通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科学体系。作为学习理论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基于双重编码理论、工作记忆模型以及生成加工理论,解释了学习者通过加工语词与画面所呈现的材料来建构知识的学习机制,属于解释性理论;作为教学理论的多媒体教学设计理论发展出一系列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具有处方性意义的行动指南,属于处方性理论。解释性的学习理论为处方性的教学理论提供了扎实可靠的科学基础。在多媒体学习研究从学习理论向教学理论转化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设计理论是实现跃迁的关键环节,而认知负荷理论则是理论跃迁成功的关键变量。基于认知负荷理论,梅耶提出多媒体学习认知负荷三元模型,包括必要认知加工、外来认知加工和生成性认知加工。围绕这三类认知加工,梅耶及其同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最终确定了12项与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及其前提假设保持高度逻辑一贯性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这些原则都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但教学设计人员在应用的过程中,应明确各项原则的问题情境、适用范围等边际条件。  相似文献   

6.
认知学习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外国语教学中,该理论确认了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强调了人在学习认知的过程中所占有的主导地位。本文将简述认知学习理论的背景以及发展方向,分析其对韩国语教学的启示以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元认知迁移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认知策略知识对应的元认知迁移理论是当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迁移理论的新发展,其基本思想在于强调认知策略在学习和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元认知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计的认知心理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设计领域中,还未形成一个认知学习范式的统一模型。通过对近年来欧洲和北美学习理论研究成果的分析,介绍了一个具有交互性、整合性的认知学习模型,该模型的目的就是为教学设计与开发的各种复杂变量及条件,提供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学习理念的变革,给学习者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全新的学习模式,其课程的教学设计受学习对象、呈现方式、传输载体等的影响,需在充分考虑认知负荷理论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按照明确定位、界面简单、小模块呈现、随机进入、双通道、去除冗余、适当排序、情境认知等八大设计原则,设计既不增加学习者认知负荷、符合移动学习者特点和需求,又能充分发挥移动通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优势的移动课程,实现高效的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0.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和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并探讨了其对数学学习与教学的三点启示:1)要让儿童理解地学习数学;2)要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数学;3)要为学生建构数学学习需要的心理活动情境.学习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有助于理解数学新课程理念,建立新型的数学教育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1.
约翰·斯威勒提出的认知负荷理论,主张合理分配认知资源,对有效学习至关重要。如果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能按照认知负荷理论,尽量减少学习任务中不必要的认知负荷,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因此,提出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大学物理教学,可以通过物理知识的图表化、优化多媒体教学、融入物理学史等手段,管理内在认知负荷,降低外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以此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最终达到促进有效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课堂逐渐趋向于一个充满技术和更加人本化的泛在学习空间,未来课堂概念应运而生。目前对于未来课堂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未来课堂的空间设计、技术应用、特点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还缺乏与未来课堂特性相应的教与学方式及教学模式的系统研究。开展具有前瞻性的未来课堂教学设计有利于推动未来课堂实践。教学设计中隐含着关于认知和学习的理论。虽然传统认知观对教师主导的,以传授客观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课堂教学设计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其作为面向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和实现意义理解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不再是充分的。当代认知理论研究已完成了由离身到具身的范式转型。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及认知、身体与环境交互的重要性。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未来课堂的教学设计不再仅仅是提供具体的可操作性步骤,而是为在教学中产生更多的可能性而做好准备,其具有学习内容的情境性、学习环境的无意识性、教学目标的生成性、教学过程的动态性以及学习活动的体验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13.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学习机制的解释各有不同,它们对教学设计均产生了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模型上。三种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关系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它们分别适用于学习中不同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对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认知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学者都认为认知论和建构学习理论在许多方面都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本文首先对认知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再详细分析其在设计外语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几个教学模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认知弹性理论是一种关于结构不良的知识的习得与迁移的学习理论,对指导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基于认知弹性理论,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宜采取如下教学设计策略:1.注重概念的多视角表征,实施概念的多维分析设计;2.运用概念的案例教学,实施概念与案例的交叉设计;3.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实施学习任务的教学情境设计;4.运用认知弹性超文本,实施教学内容的立体网状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6.
认知负荷理论是继建构主义理论后又一对教学起着重要指导作用的心理学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的主要思想是教学设计时考虑学习者在任务学习过程中所承受的认知负荷,保证“任务带来的认知负荷总量不超过学习者所能承受的认知负荷总量”。认知负荷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对教学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效应,这些效应同样适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本文拟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角度去解读认知负荷理论,以发现二者的契合点,从而使该理论更好地指导信息技术教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介绍了认知灵活性理论的涵义及其关于学习和教学的观点;接着探讨了认知灵活性理论对开展网络教学交互设计的启发性意义;最后从“人一机”交互和“人一人”交互两个方面,深入探究了认知灵活性理论指导下的网络教学系统中的交互设计。  相似文献   

18.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因学生"工作记忆"容量有限,认知能力受限,如果学习任务总量过多,学习就会受阻。因此,化学教学须从三种类型的认知负荷出发,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优化教学设计、合理运用教学资源,使得学生认知负荷结构达最优水平,以获得高效益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也有了全新的要求和发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来,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就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建设程度来看,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随处可见,许多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而认知学习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这一现状,而且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发展对于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就小学语文认知学习理论进行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了认知灵活性理论的涵义及其关于学习和教学的观点;接着探讨了认知灵活性理论下网络教学交互设计的总体原则;最后从“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两个方面,深入探究了认知灵活性理论指导下的网络教学系统中的交互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