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TNF抗大肠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人结肠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rhTNF对人结肠腺癌SW-480裸小鼠移植瘤重量、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及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结果:rhT-NF对人结肠腺癌裸小鼠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抑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肠癌细胞围绕血管出现片状坏死,并有大量炎细胞浸润;rhTNF能明显抑制结肠癌细胞从G0 /G1 期过渡到S和G2M 期,使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降低,DNA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rhTNF对大肠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rhTNF诱导的炎症反应及血管损伤有关;rhTNF能特异性抑制大肠癌细胞从G0/G1 期向S和G2M 期过渡,进而抑制DNA合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增强TNF抗结肠癌作用的方法。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FCA包裹rhTNF对移植瘤体积、瘤重及抑瘤率等变化的影响。结果:FCA包裹rhTNF对人结肠腺癌裸小鼠移植瘤体积、瘤重、生长及抑瘤率等抑制作用均较rhTNF明显增强;对裸小鼠体重及全身情况的影响较单用rhTNF明显减轻。结论:FCA增强rhTNF的抗结肠癌作用、减轻rhNTF的副作用,可能与FCA包裹后使rhTNF在  相似文献   

3.
FCA包裹rhTNF对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增强TNF抗结肠癌作用的方法。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FCA包裹rhTNF对移植瘤体积、瘤重及抑瘤率等变化的影响。结果: FCA包裹rhTNF对人结肠腺癌裸小鼠移植瘤体积、瘤重、生长及抑瘤率等抑制作用均较rhTNF明显增强;对裸小鼠体重及全身情况的影响较单用thTNF明显减轻。结论:FCA增强rhTNF的抗结肠癌作用、减轻rhTNF的副作用,可能与FCA包裹后使rhTNF在肿瘤灶内持续缓慢释放、半衰期延长有关。  相似文献   

4.
SW-480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生物学特性稳定的结肠高分化腺 裸小鼠移植瘤模型。方法:建立人结肠高化化腺瘤细胞株SW-480裸小鼠移植瘤模型,并确定移植瘤生长情况、组织学变化及细胞动力学改变等生物学特性。结果:移植瘤体内传代稳定,潜伏期7~8d;保留了结肠腺癌的组织学特征;细胞动力学检测显示以四倍体细胞为主;移植瘤细胞具有分泌CEA的功能。结论:本移植瘤模型地一个生物学特性较稳定的人结肠高分化腺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  相似文献   

5.
细小病毒H—1对人胃癌裸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裸小鼠皮下接种人胃癌裸小鼠移植瘤(SGC-7901)后,在瘤周围注射细小病毒H-1,结果肿瘤生长受抑制,抑制率为58.5%,改用腹腔注射则抑制作用不明显。给KM小鼠1次腹腔注射细小病毒H-110^9/kg后,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四氯化碳亚急性染毒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PF屏障系统繁育SCID小鼠377胎共1631只,两种不同的繁育方法比较结果证明1雄×2雌交配法优于1雄×1雌交配法。SCID小鼠离乳后的体重增长,雄性大于雌性,3~8周龄增重较快,8周龄后体重增长趋缓。经寄生虫和微生物检测,符合SPF小鼠标准。将人体肿瘤H128小细胞肺癌、SGC7901胃腺癌、U251脑瘤、BEL7402和SMMC7721肝癌移植于SCID小鼠和BALB/c裸小鼠皮下,发现SCID小鼠的成瘤率和瘤体积明显高于BALB/c裸小鼠,SMMC7721肝癌在SCID小鼠身上出现局部浸润、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46.43%、32.14%和39.29%。SGC7901胃腺癌在SCID小鼠胃原位移植,不仅原位100%生长,还伴有向肝、脾等脏器的高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A(rhTNFαDa)对离体造血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骨髓细胞半固体培养和悬浮培养,DNA凝胶电泳,DNA缺口末端标记(TdT),电镜观察。结果 在20ng/mlG-CSF存在下,rhTNFαDa能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的集落形成,且rhTNFαDa对数剂量与形成的集落数呈负相关(r=-0.9845)。rhTNFaDα处理骨髓细胞48h,DNA凝胶电泳可见典型的阶梯  相似文献   

8.
人癌裸小鼠移植瘤的应用研究焦伟综述陆胜经审校(广西区人民医院病毒室南宁530021)60年代由Grist发现,Flanagan等研究证实先天性无毛、无胸腺、T淋巴细胞缺乏的小鼠(裸小鼠)是进行人癌异种移植的理想动物,并由Rygaad和Pocvlsen...  相似文献   

9.
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A(rhTNFαDa)对离体造血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骨髓细胞半固体培养和悬浮培养,DNA凝胶电泳,DNA缺口末端标记(TdT),电镜观察。结果在20ng/mlG-CSF存在下,rhTNFαDa能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的集落形成,且rhTNFαDa对数剂量与形成的集落数呈负相关(r=-0.9845)。rhTNFαDa处理骨髓细胞48h,DNA凝胶电泳可见典型的阶梯状条带,TdT法可见大量的细胞核被染成棕色的骨髓细胞,电镜观察可见骨髓细胞核染色质变性、浓缩,细胞膜与核膜完整且明显皱缩。结论rhTNFαDa对造血细胞的抑制可能与其促进骨髓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新城疫病毒(NDV)对裸小鼠人肺腺癌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建立人肺腺癌细胞系在裸小鼠体内移植瘤动物模型,瘤体内1次局部注射NDV病毒作抗肿瘤研究,同时设PBS对照。观察5周,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处死后量瘤并作光电镜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 NDV对裸小鼠人肺腺癌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地抑制作用(抑瘤率为71.62%)。NDV组与对照组瘤重均值之间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14%的肿瘤发生肝及肺的转移。电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内NDV粒子出芽。结论 NDV对裸小鼠有俩腺癌移植瘤有明显地抑瘤作用。其抑瘤作用与NDV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内增殖并导致肿瘤细胞凋亡及溶解肿瘤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一种重组人TNFα衍生物(rhTNFαD11a)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抗肿瘤作用。同时与原型重组人TNFα(rhTNFα)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比较,并对它们全身给药和局部给药的抗瘤效果作了对比。C57BL/6小鼠接种肿瘤细胞后d7,将rhTNFαD11a和rhTNFα以高、中、低三种剂量分别连续肌肉注射4d,或瘤内注射3d,停药后1d处死动物,根据抑瘤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表明,rhTNF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以健脾为基础的中药复方胃肠安对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小鼠66只,其中41只制作原位移植瘤模型,另25只制作皮下移植瘤模型.两种模型的裸小鼠分别随机分为3组:胃肠安组,5-FU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胃肠安组予以含生药0.12 g/ml的胃肠安煎剂0.5 ml灌胃,1次/d;5-FU组以5-FU 50 mg/kg行腹腔化疗,1次/周;生理盐水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0.5 ml/d灌胃.原位移植瘤裸小鼠于造模后第64天处死;皮下移植瘤裸小鼠于造模后第41天处死.观察各组的抑瘤率,原位移植瘤各组肿瘤的转移情况,皮下移植瘤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胃肠安组和5-FU组抑瘤率分别为40.82%和37.92%;皮下移植瘤模型中两组的抑瘤率则分别为48.70%和60.10%.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胃肠安组和5-FU组裸小鼠胃周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肝门淋巴结转移、横膈转移和腹膜转移比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少,3组的总转移率分别为30.77%、28.57%和71.43%(P <0.05).皮下移植瘤模型中,胃肠安组和5-FU组的PCNA总阳性率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胃肠安组和5-FU组瘤重、总转移率和PCNA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胃肠安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5-FU组(P<0.05).结论:健脾中药复方胃肠安具有抑制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胃肠安对胃癌细胞的体内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实现,对其抑制转移的机制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制备,是将肿瘤切除标本先接种到裸小鼠(BALB/CA)皮下,待移植瘤稳定传代后,再植入同种裸小鼠肝内。皮下和原位移植瘤经光镜、电镜观察均保留人肝癌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人AFP及HBsAg阳性,细胞图像分析DNA含量呈异倍体。但是肝癌最具特征性的生物学行为,如腹腔浸润转移、腹水等表现仅见于原位移植瘤模型。本模型的建立方法实用可靠。同时表明原位移植瘤模型在肝癌研究中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用全反式视黄酸(ATRA)处理3株胃癌细胞株MGc803、BGC823和SGC7901(ATRA终浓度为10-6mol/L)连续20d,再移植于6~8周龄的BALB/c裸小鼠后肢皮下,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4周后处死裸小鼠,解剖肿瘤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ATRA体外处理胃癌细胞能延长其移植瘤的潜伏期和倍增时间,有效地抑制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1.4%、66.0%和88.6%,抑制作用的强弱次序与移植瘤的恶性程度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5.
两株人胃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两株人胃腺癌细胞系(GC-803和SGC-7901)接种于裸小鼠皮下,形成初代移植瘤后鼠间传代,观察和比较了两株胃癌细胞系初代和子代移植瘤的移植成功率、生长特性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两株胃癌细胞系均能形成裸鼠皮下移植瘤,鼠间传代目前已至第10代,总移植成功率达100%,尚未发现移植瘤自发消退现象。比较两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发现SGC-7901组比GC-803组生长迅速。实验中未观察到裸鼠的主要脏器有转移灶形成。组织学检查表明两组移植瘤均为低分化腺癌结构,染色体分析显示两株移植瘤均具有人类恶性肿瘤细胞染色体的特点。该裸鼠移植瘤模型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工具用于胃癌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观察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SGC-7901)悬液种植于小裸小鼠胃壁,观察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结果 原位移植成功率(成瘤率)为67%。移植瘤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85%,远处淋巴结转移率50%,肝转移发生率30%。荷瘤鼠的中位生存期为16周,晚期出现消瘦和全身衰竭。结论 该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具有人胃癌自然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7.
裸小鼠肺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皮下异种肿瘤移植的裸小鼠肺癌模型。方法: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 接种于BalB/CAnu 品系裸小鼠背部皮下,观察肿瘤移植成功率,测量瘤体大小,并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裸小鼠皮下异种肺癌移植成功率为60% ~85% 。结论:利用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 可以建立皮下异种种瘤移植的裸小鼠肺癌模型。  相似文献   

18.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对白血病细胞生长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TT比色法研究了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K562生长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rhTNFα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有时相和剂量依赖关系。rhTNFα与HL60和K562细胞分别培养12h,抑制率仅有6.2%和4.3%。当作用时间延长到24h时,抑制度分别达到55.4%和47.1%。rhTNFα的用量由0.04μg/2×105细胞增加到5μg/2×105细胞时,对HL60和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也分别由16.8%和6.4%增长到77.1%和59.3%。上述两种依赖关系的实验数据经单因素方差处理,有显著性差异。rhTNPα同抗肿瘤药Vp16合用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的抑制有叠加作用。rhTNFα加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培养体系后,对白血病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L)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当rhTNFα为1μg/5×105白血病细胞时,对CFU-L的抑制率可达43.4%。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和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①以不同剂量的槲皮素作用于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用噻唑蓝(MTT)试验观察槲皮素对人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②将移植有Lewis肺癌的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槲皮素组及顺铂组,均采取腹腔内注射方式给药。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的瘤重,计算抑瘤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肿瘤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结果:①槲皮素对3.549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呈剂量效应关系。②槲皮素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显著下调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PCNA表达水平。结论:槲皮素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CNA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文中报道了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克隆抑制和细胞毒作用。改良噻唑兰(MTT)法表明TNF在6000u/ml时才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说明SW-480对TNF低度敏感,而且无剂量依赖关系。但克隆抑制试验表明10u/ml就可明显抑制SW-480集落的生长,并有剂量依赖性,且在剂量150u/ml以上时抑制作用随时间而增强。^3H-TdR掺入测定的TNF抑制SW-480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