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酸多沙普仑为非特异性呼吸兴奋药,多用于全麻后复苏病人使用。但其用途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在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中由于术中牵拉、患者紧张、体位不适以及麻醉阻滞效果不完善等因素,均需静脉辅助用麻醉性镇痛药。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及用药量掌握不当,常可导致舌根下坠等呼吸道梗阻现象。多沙普仑可以逆转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静脉辅助用药后所致呼吸道梗阻,同时还可以保留麻醉镇痛药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多沙普仑兴奋剂可提供最佳的麻醉复苏条件,是非常重要的麻醉苏醒药,充分的逆转麻醉后呼吸抑制及意识丧失,达到麻醉后病人完全苏醒的目的。本文30例病人采用静脉注入多沙普仑1mg·kg-1后,其潮气量、呼吸频率显著增加,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1),从而纠正了静脉和吸入麻醉药所致的呼吸抑制和神志不清。显效27例(90%);有效3例(10%);无1例失败,使用中未见严重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沙普仑预防静脉麻醉所致呼吸抑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40例择期静脉全麻下行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氯胺酮行静脉全身麻醉,A组为对照组,B组给予1mg/kg的多沙普仑,观察并记录患者呼吸频率、潮气量的变化,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及呼吸暂停持续时间的长短,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A、B两组患者呼吸频率、潮气量、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及呼吸暂停持续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沙普仑能够有效预防咪唑安定、芬太尼、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所致呼吸抑制,但患者血压显著升高,心率显著增快,建议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相似文献   

4.
改良肌间沟法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使用静脉套管针采用改良肌间沟法置管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及术后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19~67岁的上肢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40)及实验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一针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毕行皮下镇痛,镇痛药配方以全身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为主;实验组使用外周静脉套管针,采用改良肌间沟法置管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毕接镇痛泵,镇痛药配方以局部麻醉药罗哌卡因为主。观察二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术后0h.2h.4h.8h、16h,VAS镇痛评分及Ramesay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术中麻醉效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优良率分别是97.5%和92.5%,无统计学意义;术毕0h、2h VAS镇痛评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术毕4h、8h、16h两组无明显区别(P〉0.05);术毕0h、2h Ramesay镇静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区别,而术毕4h、8h、16h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毕恶心呕吐:0h、2h、4h无区别,8h、16h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经改良肌间沟法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中麻醉效果确切,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辅助股神经阻滞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膝关节镜下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5例)用艾司氯胺酮辅助股神经阻滞;对照组(25例)用舒芬太尼辅助股神经阻滞.所有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完成股神经阻滞,观察组切皮前10 min静脉推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对照组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μg/kg.记录麻醉前(T0)、神经阻滞完成10 min(T1),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4个时间点患者的MAP、HR、SpO2.记录麻醉过程、手术过程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T1、T2、T3时间点的MAP、HR均高于T0,且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各时间段SpO2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呼吸抑制发生率及术中追加镇痛药的比例小于对照组.〔结论〕艾司氯胺酮辅助股神经阻滞的麻醉方式应用于膝关节镜手术,呼吸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少,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多沙普仑对全麻术后恢复期寒战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全组60例,随机分为多沙普仑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注射多沙普仑0.5 mg·kg-1,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1,用药后对疗效评价,以及对MAP、HR, R, SpO2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对寒战无作用,治疗组静脉注射多沙普仑 5min后寒战消失率为86.66%,用药后10 min停止.对呼吸次数、潮气量较用药前明显增加,呼吸幅度变大,意识清醒.对MAP、HR的影响,与注射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10 min后逐渐下降,20 min后正常.对SpO2无明显影响.结论 多沙普仑对治疗全麻术后恢复期寒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多沙普仑和纳络酮在全身麻醉复苏的作用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便于临床麻醉复苏中正确用药.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全麻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多沙普仑组(D组)和纳络酮组(N组),手术结束后D组经静脉缓慢注射多沙普仑2 mg/kg;N组静脉缓慢注射纳络酮0.008 mg/kg.结果:两组患者呼吸频率(f)、潮气量(Vt)、收缩压(SBP)、心率(HR)均增高,D组用药5~15min后28例患者意识恢复,能对答所提的问题;N组用药后5~15min共有16例意识恢复.D组出现2例剧烈躁动,1例再发呼吸抑制;N组出现14例剧烈躁动,6例恶心、呕吐,11例再发呼吸抑制.结论:多沙普仑在全身麻醉的催醒作用优于纳络酮.  相似文献   

8.
丙泊酚复合臂丛阻滞麻醉在小儿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丙泊酚复合臂丛阻滞麻醉与传统的静脉全麻在小儿断指再植手术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 110例ASAⅠ~Ⅱ级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惠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丙泊酚血浆浓度靶控输注复合臂丛阻滞;对照组予氯胺酮复合羟丁酸钠维持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手术中、术后患儿收缩压(S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围手术期异常情况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中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平稳;对照组血压、心率和呼吸均较术前变化明显;实验组苏醒快(P<0.05);围手术期异常情况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臂丛阻滞麻醉更适合成为小儿断指再植手术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9.
谢海辉  陈淼  余志豪 《海南医学》2007,18(11):95-96
目的 对比观察多沙普仑、地塞米松及多沙普仑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效果.方法 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出现寒战的行剖宫产的产妇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A组(多沙普仑组0.5mg/kg)、B组(地塞米松10mg)、C组(多沙普仑0.5mg/kg和地塞米松10mg),每组各15例.持续监测围术期呼吸、循环的变化,测定麻醉阻滞平面,用药后寒战消除的疗效及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各组患者一般情况、围术期循环变化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寒战的有效率为83.7%,B组治疗寒战的有效率为76%,C组治疗寒战的有效率为93.6%,D组无效.寒战患者在寒战治愈后1小时内无寒战再次发生.结论 多沙普仑能、地塞米松均能有效治疗硬膜外麻醉后寒战,其副反应发生率低,无寒战复发.且多沙普仑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硬膜外麻醉后寒战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简易面罩供纯氧在无痛人流术的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早孕并要求使用无痛人流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简易面罩组麻醉前预先使用简易面罩给患者供吸纯氧3~5min(氧流量5L/min)后,才开始静脉推注麻醉药品,并完成手术麻醉。常规组患者保持自然呼吸,常规静脉推注麻醉药品SpO2<95%时给予头后仰托下颔处理,SpO2<90%时给予人工面罩加压给氧辅助呼吸至正常范围。结果简易面罩组SpO2均在95%以上,而常规组有10例SpO2在95%以下,5例SpO2在90%以下。结论简易面罩供纯氧可提高无痛人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曹殿青  杨引 《河北医学》2004,10(8):734-736
目的:观察预注咪唑安定、氯胺酮对小儿呼吸、循环的生理影响和麻醉维持用药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40例,分为2组:实验组:入室前,肌注咪唑安定0.2mg/kg 氯胺酮5mg/kg;对照组:入室前传统肌注单一氯胺酮5mg/kg。术中麻醉维持均采用局部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平衡麻醉。评估患儿静脉穿刺、局部神经阻滞时行为的表现,监测患儿入室时HR、RR、SpO2,等基本生命征。并记录首次静脉追加用药时间和药物总量及用药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静脉穿刺、局部神经阻滞时行为表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静脉追加用药时间则明显迟于对照组,单位时间剂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术中生命征平稳,无显著差异。结论:预注咪唑安定、氯胺酮用于小儿基础麻醉,具有诱导平稳、麻醉效用强并可减少术中静脉用药等优点,临床上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无痛人流术中,深呼吸预处理对全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所致缺氧的预防作用。方法100例无痛人流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深呼吸组在麻醉前嘱患者做10次深呼吸,对照组任其自然呼吸,麻醉方法均为靶控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观察术中呼吸抑制发生情况及SpO2变化趋势。结果两组发生呼吸抑制例数分别为22例和2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呼吸组SpO2值有2例降至97%~98%,但无1例低于95%;对照组有21例SpO2降至99%以下,其中16例低于95%,给予人工辅助呼吸;两组SpO2变化相比,深呼吸组缺氧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实施无痛人流术,麻醉前深呼吸能增加机体氧储备,可避免呼吸抑制所致的缺氧。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纳洛酮多沙普仑对老年人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纳洛酮复合多沙普仑静脉缓慢注射对老年人全身麻醉术后苏醒延迟的影响。方法选择56~81岁全麻后复苏延迟患者76例,以纳洛酮0.4mg加多沙普仑100mg稀释成50ml缓慢静脉注射。结果给予纳洛酮多沙普仑混合液(11.24±4.76)ml后,均出现深呼吸,呼之能睁眼。结论小剂量纳洛酮复合多沙普仑能有效抗击老年人全身麻醉术后苏醒延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单纯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对全身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术中呼吸情况以及苏醒时间、术后24 h内镇痛药物的使用及呼吸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4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入室前建立静脉通道,入室时静脉给予2mg/kg氯胺酮,当患儿眨眼反射减退后立即抱入手术室常规监护,包括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和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术中维持采用4 mg/(kg·h)异丙酚持续输注,出现体动时追加1 mg/kg氯胺酮。术中常规吸氧,出现Sp O2低于90%时给予辅助呼吸。缝皮时停止异丙酚输注。试验组在入室氯胺酮基础麻醉后侧卧位下行骶管阻滞,药物采用0.25%左旋布比卡因注射液1 ml/kg加50μg/kg吗啡,最大剂量10 ml,其他处理同对照组。记录入室时(T1)、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氯胺酮使用总量和辅助呼吸的情况、术毕苏醒时间、术后24 h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首次镇痛需求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T2、T3时的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毕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首次镇痛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试验组术中使用氯胺酮总量少于观察组且术中辅助呼吸次数少于观察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在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减少术中辅助呼吸次数,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患儿苏醒时间等方面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主要探讨小年龄(≤5个月),体低重(≤8kg)患儿唇腭裂修补术中的麻醉安全及呼吸道管理。方法 择期手术患儿30例,其中14例行静脉全凭麻醉(不插管)加眶下神经阻滞,另16例行气管插管全麻。所有患儿全程监测EGG,NIBP,SpO2,PETCO2。结果 无论是静脉全凭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术中的ECG,NIBP,SpO2,PETCO2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气管插管患儿均在手术室拔管后送回病房,无呼吸抑制和麻醉意外的发生。结论 低年龄,低体重患儿唇腭裂修补术时,尤其是作腭裂修补术的患儿首选气管插管全麻,以确保麻醉安全及呼吸道管理,单纯唇裂修补可考虑静脉全凭麻醉加眶下神经阻止滞,术中严密监测ECG,NIBP,SpO2,PETCO2,另外应及时清除呼吸道中的血和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新生儿术中体温监测和保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在无痛人流术中进行麻醉前深呼吸指导对全身麻醉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所致缺氧的预防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深呼吸组和平静呼吸组2组,每组30例。深呼吸组在麻醉前嘱患者做8次深呼吸,平静呼吸组在麻醉前嘱患者平静呼吸。麻醉方法均为静脉推注丙泊酚及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观察术中呼吸抑制的发生及SpO2变化情况。结果深呼吸组和平静呼吸组发生呼吸抑制的例数分别为14例(46%)和16例(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呼吸组有2例(6%)患者SpO2值低于95%,平静呼吸组有12例(40%)低于95%,予以人工辅助呼吸,深呼吸组缺氧发生率明显低于平静呼吸组(P<0.05)。结论实施无痛人流术时进行麻醉前深呼吸指导能增加患者的氧储备,可改善呼吸抑制所致的缺氧情况。  相似文献   

17.
屠文龙  张明途  徐军  杜光生 《浙江医学》2011,33(9):1364-1365
舒芬太尼为近年来应用于临床麻醉的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同时具有较强镇静作用,但可导致部分患者术后全身麻醉苏醒延迟。为使患者尽早清醒,笔者将氟马西尼与多沙普仑对舒芬太尼复合麻醉全麻术后催醒的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选用合适的催醒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骶管阻滞麻醉联合静脉全麻在小儿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ASAI~II级择期手术患儿80例参与本次实验,将8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单纯静脉全麻,实验组患儿采取骶管阻滞麻醉联合静脉全麻处理,两组患儿疝修补术的麻醉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等,实验组患儿的呼吸和循环水平更加稳定。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采取小儿疝修补术治疗的患儿采取骶管阻滞麻醉联合静脉全麻,能够有效保持患儿生命体征的稳定,保持呼吸的平稳,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手术后能够持续发挥镇痛效果,有效降低患儿的疼痛感,减少患儿哭闹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骶管阻滞麻醉联合静脉全麻在小儿疝修补术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观察咽部放置带套囊气管导管充气后防治舌后坠的效果,推荐一种简单易行的麻醉期间呼吸道管理措施。方法:将40例择期腹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肌注鲁米那和阿托品,接受硬膜外麻醉及静脉强化麻醉。当患者出现舌后坠的典型症状及SpO2≤94%时,观察组经口置人一ID7.5的带套囊塑料气管导管,套囊充气,当患者苏醒不能耐受时,拔除导管。保留期间导管末端接麻醉机给氧。观察导管置人前后患者SpO2及呼吸状态的变化。对照组中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用托下颌的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适当减浅麻醉。结果:导管置入后,所有患者SpO2均由置管前的94%回升到98%以上(P〈0.05),舌后坠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咽后置人带套囊塑料气管导管法,充气后可明显缓解和改善舌后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和缺氧,导管位置容易确定,咽部刺激轻微,口腔分泌物吸引方便,不影响给氧,操作简单,是值得临床推荐的一种防治舌后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小儿臂丛阻滞镇静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上肢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静注芬太尼1μg/kg后持续泵注咪唑安定6μg/(kg.min)至患儿达到RamsayⅣ级镇静停止泵注;对照组30例,静注氯胺酮2 mg/kg(稀释后1 min内缓慢静注)。患儿入睡后,观察组、对照组均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患儿臂丛操作时及术中体动反应、镇静程度,静脉用药前后、操作时及术中HR、RR、SpO2的变化,术后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呼吸抑制、喉痉挛、气道分泌物、躁动等)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行臂丛神经阻滞时,观察组出现体动反应1例,对照组0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维持有效镇静RamsayⅢ级以上时间明显延长(P<0.05);静脉泵注咪唑安定前后,观察组HR无明显变化(P>0.05),RR、SpO2稍有下降(其中一过性呼吸抑制1例),吸氧后恢复正常;对照组静脉用药前后HR变化明显(P<0.01),一过性呼吸抑制2例,辅助呼吸后恢复,SpO2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可用于小儿臂丛阻滞麻醉镇静镇痛,并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