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利用PEG诱导原生质细胞融合技术,进行糖化酵母单倍体H-3(2)-2菌株与优良嗜杀啤酒酵母5-24菌株的原生质体细胞融合实验。在对融合亲本不做任何遗传标记的情况下,将糖化酵母的糖化酶基因转移到嗜杀啤酒酵母中,获得1株高发酵度嗜杀啤酒酵母F-35-88菌株。  相似文献   

2.
啤酒酵母改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啤酒酵母的改良途径有:诱变选育,选择自发突变株,无外源遗传损伤,较稳定,但突变频率低,需富集,诱变菌株可提高乙醇耐受性和耐糖度,从而提高发酵度,杂交育种,可育成抗嗜杀酵母的啤酒酵母,原生质体融合可培育出糖化型啤酒酵母,选育提高酵母凝絮性的菌株,以及培育新菌株。通过基因工程可培育出降低双乙酰的酵母,提高生香物质的酵母,降解大分子蛋白质的酵母及分解葡聚糖的酵母等。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多株单、双倍体糖化酵母,选出糖化酶活性及发酵度较高的糖化酵母单倍体──Soc.diastaticus26067-44。同时发现糖化酵母单倍体菌株的酶活性高于二倍体菌株。含有POF1基因的糖化酵母(pof+表型)可脱羧肉桂酸形成苯乙烯,pof-菌株无此能力。通过气相色谱检测肉桂酸-酒花麦汁发酵液中的苯乙烯含量,可以鉴别出去除POFl基因的菌株。本文利用酵母菌的群体杂交法,通过S.diastaticus26067-44与酿酒酵母单倍体杂交,获得1株糖化酶活性及发酵度较高,并且去除了POF1基因的单倍体菌株H-3(2)-2(a,STA,pof-)·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紫外线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对酒精酵母(K酵母)和产酯酵母(F2)的原生质体形成率及紫外线灭活条件进行研究的同时,通过筛选不影响亲株代谢性能的天然耐药性为遗传标记,简化融合子检出步骤,成功地对酒精酵母和产酯酵母进行了属间细胞融合,获是6株遗传性状稳定的融合子。经发酵实验,最终获得既具有酒精酵母的高产酒特性,又具有产酯酵母的高产酯特民生的发酵性能稳定的融合子FK3-27。  相似文献   

5.
酵母属(Saccharomyces)中的一些种对野生酵母或某些细菌具有抗性作用。采用005毫克/毫升酵母裂解酶制备的两种酵母原生质体在35%PEG-6000作用下,成功地获得了酿酒酵母的种内融合重组子。融合子具有抗野生酵母和部分细菌的双抗性。经过十代以上的移接验证,融合子的稳定率达到30%。结果表明,两支菌株融合后,抗药特性、营养缺陷、抗野生酵母和抗细菌性可以互补;融合子由于细胞基因拷贝数增加,使代谢物的产生量也增加,这对于保障纯种发酵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具a重要作用。在酿酒酵母的融合育种中,嗜杀葡萄酒酵母、啤酒酵母的有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酿造酵母育种及应用的研究作了简单的介给.首先综述了啤酒酵母一些酿造特性的新发现,包括发酵过程中酸性蛋白酶的释放、糖化酵母絮凝机理、酚臭味基因的表达和呼吸缺陷型酵母对啤酒的影响.同时对如何利用优良特性,防止不良特性进行了讨论.对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选育杀死野生酵母的嗜杀啤酒酵母、抑制H2S产生的啤酒酵母、能发酵糊精的啤酒酵母、可生产人血清蛋白的啤酒酵母和水解β-葡聚糖的啤酒酵母作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优良啤酒酵母嗜杀菌株Fu—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具有优良生产性状的啤酒酵母2604菌株,经溴化乙锭(EB)诱变选育到呼吸缺陷型(P~o),嗜杀菌株y_(32)(K_2型)经单倍体分离、甲基磺酚乙酯(EMS)诱变选育出组氨酸缺陷型(his~-)突变株。然后经原生质体制备、融合、再生、检出、鉴定获得24株具有嗜杀特性的融合子。最后,经嗜杀特性测定、发酵度和双乙酰实验,选育出1株具有优良生产性状的嗜杀菌株,编号为Fu-1。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以酒精生产菌株sb724的呼吸缺陷突变株rho-和1300(His-)及耐高温菌株y-w(Aps-)(假丝酵母)为出发菌株,采用电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经发酵筛选获得了2株稳定的单核融合子F16和F19。同时对两株融合子的生物学特性、倍性遗传稳定性及耐高温和发酵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F16为三倍体,不生假丝;F19为非整倍体,也不生假丝。它们在38℃下比生产菌株sb724的酒精生产率分别增加122%和467%。  相似文献   

9.
以青岛啤酒酵母和高浓酵母为供试菌株,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得到融合子。对融合子利用铜抗性初筛,利用耐压和发酵性能为指标进行实验室和100 L发酵复筛,并对融合子进行鉴定及遗传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原生质体融合选育出的高浓菌株与青岛啤酒酵母菌株相比,表现出酵母数峰值高、降糖和还原双乙酰快的优势,且代谢风味物质组成与青岛啤酒酵母接近;经过连续使用8 代后,其总染色体DNA指纹图谱保持一致,证明该菌株的遗传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类型的酵母对精酿啤酒的化学和感官特性的影响,选取5株酿酒酵母(4株上面发酵酵母、1株下面发酵酵母)进行酿造发酵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以及离子色谱(IC)法提取并鉴定分析啤酒中的香气成分和有机酸成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挥发性化合物的定量与鉴别,并用电子舌对成品酒进行滋味评价。结果表明,4株上面啤酒酵母(A1-A4)与下面啤酒酵母L5相比,上面啤酒酵母的起发速度更快,发酵度更高,发酵液风味物质含量较高,酯香醇厚。综合发酵性能指标可以看出,菌株A2的发酵速度较快,最早达到发酵峰值,发酵液感官风味协调,是一株发酵性能优良的精酿啤酒酵母;菌株A3具有较高的发酵度为80.87%,乙酸乙酯的产量高达45.64 mg/L,是一株具有高发酵度的啤酒酵母。  相似文献   

11.
高发酵度啤酒酵母生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佐民  胡晓东 《酿酒》1996,(2):22-24
高发酵度啤酒酵母生产试验研究王佐民,索晓光,胡晓东(黑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公司)啤酒发酵度的高低,啤酒酵母是关键。为了制作高发酵度啤酒,我们采用生物技术,选育分离出1株高发酵度啤酒酵母菌株SL-8。该菌株具有双乙酰还原能力强、发酵度...  相似文献   

12.
由天津轻工业学院、河北省廊坊市食品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嗜杀酵母用于啤酒生产的研究”科研项目,于1989年11月4日在河北省廊坊市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对野生酵母有杀死作用的K_1型嗜杀质粒转移到优良啤酒酵母——青岛啤酒酵母中去,选育出的具有两亲本特性的啤酒酿造酵母TL81-4融合子,在我国尚属首例,为今后啤酒纯种安全发酵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GYNB培养基中肉桂酸浓度达到100μg/ml时,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visiaepof~-sta)的生长受到抑制,而糖化酵母(SacchromycesdiasticusPOF1STA)能够生长。用紫外线诱变糖化酵母,在GYNBSCA100培养基平板上检出pof~-糖化酵母营养缺陷株。经糊精发酵试验、模拟啤酒发酵试验、CO_2失重试验及糖化酶活性比较,选育出三株性能优良的糖化酵母单倍体(pof~-STA),发酵速度快,糖化酶活性略低于出发菌株。发酵的啤酒用“两杯法”进行品评,酒体丰满,香气新鲜,略带果酒味,无酚臭味。  相似文献   

14.
高活性高酒精产率产酯酵母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测定选择Aaccharomycescerevisiae1300和Hansenulaaromala1312做为亲本,利用细胞融合技术使其杂交获得成功。利用不可逆生化抑制剂碘乙酸(0.1%)处理H.aromala1312的原生质体40分钟,使其100%不能再生,与S.cerevisiae1300(a)融合后,在融合子中表达了H.anomala1312的性状,如同化KNO_3等。融合子FSH-12在12Bx米曲汁发酵中酒精为6.2%(w/v),产乙酸乙酯0.409%(w/v),同化硝酸盐。在产孢培养基上不形成孢子。酒精的耐受力为10.5%(v/v),在pH3时生长良好,并能产酯。经固态发酵实验,证明该融合子能够适应酒醅中的环境,因此,FSH-12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发酵度啤酒酵母生产试验研究王佐民,索晓光,胡晓东酿酒,1996(2):22~24采用生物技术,选育分离出1株高发酵度啤酒酵母菌株SL-8。该菌株具有双乙酰还原能力强、发酵度高等特点。将该酵母菌株用于生产试验,其成品酒实际发酵度在75%以上,适合较高...  相似文献   

16.
嗜杀酵母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由于嗜杀酵母所具有的杀死同族的排它特性优于一般的抗生物质,因此,在我国的葡萄酒和啤酒酿造中已开始得到应用,特别是在设备较差、卫生条件不易控制的中、小型酿造企业,更显示出了使用嗜杀酵母能净化发酵体系,保障纯种发酵的优越性。为了便于推广运用生物技术培育的优良嗜杀葡萄酒酵母和嗜杀啤酒酵母,笔者根据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7.
剩余酵母在啤酒糖化过程中的再利用张月黑龙江哈尔滨松江啤酒厂(150046)关键词啤酒;麦汁;糖化;二次酵母;再利用啤酒酿造过程中,将有一定量的酵母当作废物扔掉,尤其在下面酵母发酵法的生产过程中,每次发酵结束后,都有大量的啤酒酵母沉积在发酵缸的底部。下...  相似文献   

18.
啤酒酵母突变株发酵性能比较及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9株啤酒酵母菌种及经过诱变获得的突变株进行了发酵试验,比较了不同菌株的发酵能力、产高级醇能力、双乙酰还原能力以及菌株稳定性。同时利用随机引物对不同啤酒酵母株的基因组DNA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比较不同突变株之间基因组的分子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酵母发酵14d后外观发酵度在72.3%-76.8%,其中酵母YZB具有较高的发酵能力,最终发酵产物的高级醇含量最低,双乙酰峰值最低为0.36mg/L,而酵母Y1110最终发酵产物的高级醇含量最低为67.4mg/L,但双乙酰峰值达0.41mg/L,后酵结束后这2株酵母的双乙酰均可降至0.1mg/L以下。菌株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传代7次以后和第1代的主要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利用随机引物OPG-5对不同酵母的基因组进行RAPD分析,酵母Y1110、YZB和YZD可以通过特异的扩增谱带区别于其它菌株,该结果为啤酒酵母特异的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多株单、双倍体糖化酵母,选出糖化酶活性及发酵度较高的糖化酵母单倍体-Sac.diastaticus26067-44。同时发现糖化酵母单倍体菌株的酶活性高于二倍体菌株。含有POF1基因的糖化酵母可脱羧肉桂酸形成苯乙烯,pof-菌株无此能力。通过气相色谱检测肉桂酸-酒花麦汁发酵液中的苯乙烯含量,可以鉴别出去除POF1基因的菌株。  相似文献   

20.
利用细胞质导入法选育优良葡萄酒嗜杀酵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核融合缺陷菌株嗜杀酵母5045(Kar1-1)的嗜杀质粒导入葡萄酒酵母1450(Screujsjae)中,已获成功。利用这种方法,我们选育出了具有1450细胞核和5045细胞质基因的嗜杀酵母R-58。通过萄萄酒酿造实践表明,该融合嗜杀株不仅具有抗野生酵母的能力,而且能酿制出优质葡萄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