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二(口恶)英类物质是公众熟知和敏感的环境有毒污染物,检测分析该类物质的实验室须采取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检测过程对分析人员和周围环境不产生危害。对环境二(口恶)英类检测分析实验室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和样品检测分析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应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简要说明,为二(口恶)英类实验室的建设及日常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环境二■英类污染物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常用的二■英类物质检测方法有仪器分析法(高分辨率气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法)和生物检测法。生物检测法具有便捷高效、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其测定值普遍高于仪器分析法,关键原因是生物检测法在前处理阶段未能完全消除非二■英类物质的干扰。改进了传统7-乙氧基-3-异吩恶唑酮-脱乙基酶(EROD)生物检测法的前处理方法,并利用改进后的EROD法与仪器分析法对相同环境样品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得到的二■英毒性当量数据。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细分前处理手段结合梨形烧瓶-Mix前处理手段能有效提高二■英类物质的回收率(接近100%),并且改进后的EROD法的检测结果与仪器分析法测定的二■英当量结果相当,说明通过改进前处理方法可以将生物检测法的准确度提高到与仪器分析法一致的水平。研究结论可为生物检测法在环境样品二■英类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二英类对环境的污染及对内分泌的干扰作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叙述了水中二英类的来源 ,在食物链中的迁移、生物富集、生物放大及日本环境空气、土壤、水、底质及生物 ,食品中二英类的存在情况。还报道了世界各国二英类发生源及大致排放量。本文还介绍了目前在国外通用的二英等环境激素类物质的监测分析方法及我国制定此类监测分析方法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北京大气颗粒物和二■英(PCDD/Fs)的污染状况以及评估交通限行对大气颗粒物和PCDD/Fs的影响。利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率气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HRGC/HRMS)联用法和USEPA 1613B标准方法,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门为采样点,采集大气PM_(2.5)、PM_(10)、TSP样品,对北京市交通限行期间以及交通限行前后等不同交通状况下颗粒物浓度及大气PM_(2.5)中17种2,3,7,8-PCDD/Fs污染特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PM_(2.5)、PM_(10)、TSP的日均质量浓度在交通限行前分别为126、202、304μg/m~3,限行期间分别为39、78、93μg/m~3,限行结束后分别为79、126μg/m~3。PM_(2.5)中17种PCDD/Fs的质量浓度(毒性浓度) 3个时段分别为1 804 fg/m~3(70 fg I-TEQ/m~3)、252 fg/m~3(9 fg I-TEQ/m~3)和1 196 fg/m~3(48 fg I-TEQ/m~3)。北京市交通限行期间颗粒物浓度和二■英浓度显著低于交通限行前后,交通源减排措施的实施是大气颗粒物和二■英污染水平降低的主要原因,从减排效果看,交通源减排措施对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大气粗颗粒物。  相似文献   

5.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是通过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对环境监测实施全程序管理。文章分析了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发展现状,阐述了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能力的对策,加强对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规范监测行为,真正使一批技术和管理先进、检测能力雄厚的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成为政府公共检测事业的补充和帮手。  相似文献   

6.
梳理了高校实验室环境-安全-健康准入制度包含的管理内容,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试剂管理、实验环境管理角度进行了分析.根据现有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系统运行情况,探讨了将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系统与实验室信息化系统、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和功能优化的要点,重点分析了设备采购及管理系统、实验室安全教育与考试系统、实验室安全检查...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多年对废物库进行辐射环境监测,分析研究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建设和安全运行,对周围环境几乎无影响,能有效保障辐射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也在增加。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数据支撑和重要保障,也是公众了解环境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笔者结合2020年3月6日实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等规范要求,调研生态环境监测职业面临的安全风险,识别和分析环境监测工作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防护技术及措施,对生态环境监测从业人员的安全保障提出了重点抓好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强化日常监管、完善制度体系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国际履约进程,我国自2019年1月1日起停止实验室用途使用四氯化碳,原针对水中石油类的分析方法《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2)随之失效,新分析方法则在2018年10月正式发布。随着新分析方法的发布实施,有必要考察实验室采用新方法分析水中石油类的能力。通过汇总两次能力验证计划的统计结果,分析了实验室采用两种新方法分析水中石油类的能力。结果显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HJ 970—2018)和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8)测定水中石油类能力验证参加实验室的满意率分别为79.1%和86.6%,分别低于和高于新方法发布之前水中石油类检测能力验证参加实验室的满意率。实验室在操作时的样品空白、正己烷透光率以及器皿污染控制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目前市场上用于水质检测的石油类标准样品的来源较广泛,原料来源的不同可能导致标准量值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不同实验室的分析结果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10.
污染源废气监测的安全防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污染源废气监测中 ,安全防护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对监测全过程进行安全控制 ,积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配备各种安全防护用具 ,是获取有效监测数据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管理的设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实验室类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环办[2004]15号)中明确规定,为了防止实验室类污染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从2005年起国家将对各类实验室污染进行监管,要求实验室废液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排放。环境监测实验室实际上也是一个典型的小型污染源,随着监测分析项目的不断扩展,实验室的废液种类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库区辐射环境安全和库内放射源实体安全,对2016—2021年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库区环境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库区的γ辐射剂量率满足《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贮存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库区表面污染水平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的规定,库区气溶胶历年监测数据一致性较好。此外,库区完善的安防措施为库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运行未对库区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库区辐射环境质量良好。废物库的运行状态良好,库区辐射安全可控,其安全运行对保障全省核技术利用产业的发展和辐射环境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环境与健康调查及风险评估研究为出发点,江苏省于2018年设立了"江苏省环境与健康调查与风险评估体系建设"环保科研重大技术攻关类项目,根据江苏省行业、地区、流域特点以及江苏省环境与健康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基础,结合国内环境与健康研究现状,深入开展典型行业、地区、流域环境与健康调查、环境与健康问题分析、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建设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探索并实践环境与健康理念融入环境保护管理的研究任务,为全面开展环境与健康监测业务化运行以及环境健康风险评估进行技术实践和储备,为江苏省环境与健康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上海市危险废物焚烧行业焚烧炉排放烟气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不管是医疗废物焚烧炉还是一般危险废物焚烧炉,其二蟋英分布规律大致相同;PCDFs对二曝英的贡献率远高于PCDDs;实测检出的二嚼英异构体中,占二嚼英总量比例较大的依次为1,2,3,4,6,7,8-HpCDF、1,2,3,4,6,7,8-HpCDD和OCDD;I—TEQ贡献最高的二嚼英异构体为2,3,4,7,8-PeCDF,贡献率达31.08%~53.56%。17种二喏英异构体与I—TEQ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仅2,3,4,7,8-PeCDF在2类焚烧炉中与I—TEQ均存在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和0.998,可以作为潜在的测定指示物。  相似文献   

15.
对环境监测及相关实验室在实验分析过程中造成水环境二次污染问题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在对实验室产生污染物以及含剧毒试剂污染物排放造成环境危害量化分析的同时,详细介绍了监测分析和在化学实验中,从源头上减少及有效控制二次污染的方法和途径。根据中国目前对化学实验室排污管理的现状和分析实验室工作中对污染控制的实际情况,通过与国际先进国家在化学分析实验室污染物排放管理上的对比,阐述了国内在实验室管理和污染物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从法律、法规建设和管理机制上,提出了从根本上减少和有效控制水环境二次污染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病原微生物安全风险。调研发现,已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多侧重于实验室及医务人员的病原微生物安全防护,缺少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在采样、样品运输和交接、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的病原微生物安全规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防护指导文件比较笼统。笔者在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标准基础上,识别和评估生态环境监测全过程病原微生物安全风险,提出相应的监测要求和人员防护建议,针对采样、样品运输和交接、实验室分析和废弃物处置过程提出个人防护措施及突发情况下的应急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结合环境监测实验室化学危险品安全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对环境监测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的使用及管理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应急监测是生态环境应急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实验室在开展水质微生物指标应急监测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在详细梳理微生物流动实验室在环境条件、硬件设施、设备物资、监测过程以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各项要求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某地废水微生物应急监测为案例,列举了流动实验室在"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结果表明,建立微生物应急监测流动实验室既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也存在可行性,并启发出能够满足质量管理要求的微生物应急监测流动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9.
顾涛  高云  董辉 《干旱环境监测》2009,23(3):162-165
昌吉市一水源、二水源是昌吉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地,担负着供应全市22.04万常住人口的生活饮用水以及部分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态用水的职责,对于保证整个昌吉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评价了昌吉市一水源、二水源2个水源地的水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一些保护水源地环境安全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保障昌吉市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18年6-9月对苏州市姑苏区的10个生活垃圾转运站进行环境空气中恶臭类指标及颗粒物进行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通过采样分析可以发现:10家生活垃圾转运站周界环境空气中甲硫醚、甲硫醇、二硫化碳、二甲二硫均未检出,氨、硫化氢检出值均达到限值要求,臭气浓度超标率为60%,转运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