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长途程控交换机的工程管理北京长途电话局王福春北京长话局长途3万路端程控交换机(以下称TS5局)工程,于1994年4月22日拆箱安装进人工程调测,1995年4月7~12日一次割接成功。目前已开长途电路近2万条,中继14000余条,日交换量近150余万张...  相似文献   

2.
机房空调故障情况的分析北京市电信管理局工程建设部黄洁某电话局程控交换机机房现在装有DMS型程控交换机四万门。根据设计文件得知,其设备发热量为8.712万kcal/h;机房面积192m2,围护结构、灯光、人体、新风等冷负荷2.5万kcal/h。总冷负荷...  相似文献   

3.
家住朝阳区崔各庄村的贾先生反映:我从2003年5月起开始向西坝河电话局申请装电话,但是两年过去了,到现在电话还没有装上。仅今年一年,我就到电话局去了十多次,申请单也填了很多份,电话局只说装不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俄罗斯的电信设备发展很快。每年新增自动电话100多万门。三年间长途增加了4.5万线,建设了蜂窝通信网和个人寻呼网。 俄罗斯联邦总统指令实现“俄罗斯人民电话”规划:向更多居民提供电话通信服务;保持国家通信工业的现代化。针对这一目标,TeeKOM和国防委员会通信工业司制定了生产“通信、电视和无线电广播技术设备的联邦综合规划”。1995年11月经俄罗斯政府批准,在1996年5月成为总统法令,指导科技政策和生产活动。其城市和农村通信网中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农村自动电话本地网建设被列为重点工程。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数字传输设备成为本地网的发展方向。但是数字本地网建成后,如何利用原来会议电话汇接机召开会议电话会,便成为农村通信中遇到的新技术问题。我局技术人员经过分析试验,对原二十四门会议电话汇接机进行改进,加装自动电话汇接性能,运行一段时间效果很好。现将改进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自动电话编号的产生及发展;自动电话编号的方式、编号的种类以及国际、国内自动电话的编号原则.并提供了有关国家号码的资料及国内自动电话编号的有关文件;在上面介绍的基础上,概述了世界上几个国家的自动电话编号方式.  相似文献   

7.
上海建成11条用户光缆环网上海光缆环网通信建设渐成规模,覆盖市内主要商业街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1条用户光缆环网已基本建成。从1995年开始,上海市电话局就在市区主要商业街和几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用户光缆环网。到目前为止,已有浦东陆家嘴、张江高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8.
现在,电话是人们使用最多、最为普及的通信工具。它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伙伴。拿起电话,即使对方是在相隔万里、远隔重洋的某一地方,也能在瞬息之间建立联系,就像对方是在自己的身旁一样。从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 第一个研究发明自动电话的人是一个名叫阿尔蒙.B.史端乔的美国人,他是美国堪萨斯城一家殡仪馆的老板。他发觉,电话局的话务员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常常把他的生意电话接到他的竞争者那里,使他的多笔生意因此丢掉。为此他大力恼火,发誓要发明一种不要话务员接线的自动接线设备。从1889年到1891年…  相似文献   

9.
上海基本建成11条用户光缆环网上海光缆环网通信建设逐成规模,覆盖市内主要商业街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1条用户光缆环网已基本建成。从1995年开始,上海市电话局就在市区主要商业街和几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用户光缆环网。到目前为止,已有浦东陆家嘴、张江高科技...  相似文献   

10.
上海基本建成11条用户光缆环网上海光缆环网通信建设渐成规模,覆盖市内主要商业街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1条用户光缆环网已基本建成。从1995年开始,上海市电话局就在市区主要商业街和几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用户光缆环同。到目前为止,已有浦东陆家嘴、张江高科技...  相似文献   

11.
电话趣谈(四)安康就在纽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话局的1881年,英籍电气技师皮晓浦把这个新玩意带到了中国。他在上海十六铺架起了第一对电话,电话机装在马路的两头,打一次收取三十六文.着实哄动了一阵子。1882年2月,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外滩扬子路7号办起...  相似文献   

12.
自动电话交换机是电话通信的枢纽。自1892年开始使用第一部史端桥式自动电话交换机以来,在这九十多年间,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步进制、纵横制、电子制几个阶段,目前已进入由计算机控制的数字程控交换机时代。  相似文献   

13.
1概况横店镇地处东阳南部,有100多个行政村,农户总数2万户,拥有电视机15万多台。全镇总面积为97km2,以丘陵为主,全年平均气温为172℃,最低温度103℃,最高温度41℃。横店镇有线电视网络自1992年开始建设,目前已拥有9000多用户。...  相似文献   

14.
上海是全国最早开通ISDN的城市之一。1997年5月上海电信正式向社会推出此项业务,经过三年的发展,上海ISDM业务开始由“导入期”进入“成长期”,用户数呈逐年成倍增长态势。今年1~4月,上海ISDN市场继续升温,净增数已超过2.2万,是去年同期的5.8倍,全市的ISDN用户数总数已达到9万,占全国ISDN用户数的50%左右。目前,每天申请安装ISDN的用户数仍不少于300户。到4月底为止,上海市电话局服务区域内有近万用户正急切地等待着安装ISDN。由于需求大幅增长,以至上海市电话局不少局区ISDN设备的利用率几近100%,成为ISDN的“关门局”。 ISDN走俏上海滩,成为各项电信业务中新的闪亮点,缘于上海电话局三年的不懈努力。 准确的市场定位 这来自于对市场的准确认识。在传统的电话业务经历了近10年的超常规发展,上升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当口,上海电信的领导敏锐地意识到,今后仅仅依靠话音业务的收入来达到业务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已相当困难,数据业务与话音业务的融合并逐渐超越话音业务成为电信网上的主角已成定势。尤其是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上网将成为下一世纪电信网的主流业务,传统的电信运营企业如不抓住机遇,尽早...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降低运行成本对电信运营企业从来没有象今天这么迫切。上海市电话局是一个拥有500多万门交换容量的运营企业,年支付电费上亿元人民币。近两年来,在设备增加、业务扩大的情况下,由于采取了行之有效的节电措施,通信用电费用反而略有减少。表1展示了自1997年以来上海市话局通信用电费用情况。在确保正常通信的情况下,上海市电话局如,何通过节约用电而达到降低运行成本的呢?下面谈谈该局的几个节电措施。一、专用空调运行中的节能设定电信程控机房的专用空调是常年运行的,是否可以既保证通信设备正常运行的温、湿度,又尽量减少专用空调的用电量呢?回答是肯定的。当夏季室外温度较高时,将机房的专用空调的设定温度从原来的22Xi调为24to,经1998和1999两年的观察,一般使用三台专用空调每天可节电60度左右,使用8到9台专用空调每天可节电160度左右。表2和表3为上海市电话局某机房(使用3万多千卡/小时的力博特专用空调3台、RC专用空调6台)1999年8月24日和26日下午所作的耗电测试报告。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同一个机房在室外温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机房设定温度从22to改为24to,交流实耗电流减少约40A左右。...  相似文献   

16.
公用市内电话通信网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一是同一市内各个电话局组成的核心网.由局间线路相互连接,称为局间线,也称中继线;其二是各个电话局分别连接各自的用户接入网,每一用户经过指定的线路接入其主管电话局,这种接入线也称为用户线。市内电话网必有中继线和用户线这两类线路,它们各有其用途。随着数据通信、数字信号会话和图视通信业务的  相似文献   

17.
自我加压高点起步拓展农村通信市场──应城市邮电局开拓农村通信市场纪实应城市邮电局宋强应城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全市国土面积1103(km2),现辖15个办事处、镇、场,408个行政村,总人口64.5万,其中农业人口54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0.8%。目前...  相似文献   

18.
经过3年多的建设,上海用户光缆接入网已形成相当规模。目前,市区建成光缆环网70余个,光纤覆盖点达1 800余处,凡电话需求在400号线左右的商办大楼都实现了光缆到楼,为上海信息港的建设及实现信息传输的宽带化提供了良好条件。 上海的光纤通信建设始于10多年前,早期主要应用于电话局之间的局际传输。随着通信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上海信息港工程开始实施,社会对通信的需求日趋高层次、多元化,原先以铜缆为主的用户接入网已越来越不能适应这种新的需求。从1994年起,电话局开始实施用户光缆环网的建设,率先在外滩、虹桥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处建成了一批用户光缆环网,使这些地区的用户接入网实现了光缆  相似文献   

19.
上海通信捷报频传上海的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已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日海底光缆(五次群)开通,邮件重件分拣告别人工,实现自动化流程,电话开通100万户、总容量达100万门,全市(含郊县)全部开通自动电话,程控水平达到86.4%。上海已构成全方位立体通信网...  相似文献   

20.
坚持两个并重方针抑制三次滑坡冲击──唐山市农村有线广播在小康建设中显示威力李国晏(唐山市广播电视局)唐山市所辖农村,自10个市县、3个区、两个国营农场,有农村人口504万,占全市城乡总人数的75%。全革农村的有线广播从五十年代兴起,到1975年匠,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