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的中外医学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百年间,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规模迅速扩大,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上传统医学一枝独秀的情形,至世纪末更形成了中医学、西医学、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并重的局面;而中国医药学在世界各国的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亦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科学的观点认识中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上不仅文化是多元的,科学也是多元的。西方科学的形式逻辑加实证主义是其基本的认知方式,东方(中国)科学以经验加直觉领悟是其基本的认知方式。两个科学体系各有短长,可以优势互补。作者从中医的医学模式、学术特点、临床疗效、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世界传统医学的兴衰等方面分析了中医学的科学性,认为其对未来医学的发展将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谈中国各民族医学的交流与发展长春中医学院(130021)王雪威[关键词]中医学,少数民族医学,交流与发展中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的繁延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越来越为世界各国人民所重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医医学模式的科学价值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二千余年前,《内经》构建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基础,同时也确立了“天人合一”、“形神合一”中医整体医学模式的基本精神。本文通过对人类医学模式的历史变迁过程的探讨、中医整体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对比分析,揭示中医学整体模式以其丰富的内涵独具前瞻性,其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至今仍具先进性,是西方医学模式的转型中追求的目标。重新审视中医医学模式的科学价值与特色,对探索如何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振瑞  李经纬 《北京中医》2007,26(6):323-329
中国医学史,不是“中国医学”的历史,而是医学在中国的历史。自古至今,以汉族人民为主体创造的中医学、少数民族创造的民族医学、传自西方而得到迅速发展的近现代医学、肇始于中国现代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以及亘古未绝的中外医学交流等,各自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共同构成了中国医学精彩纷呈的历史画卷。跨入21世纪的中国医学是多元的,强调“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国家根本大法,维持着中国多元医学的和谐,不同医学体系的互补和交融,体现着中国医学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不仅保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也为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医学中的传统学科。中医学的宝贵知识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被记录下来,形成了伟大的  相似文献   

7.
中医与未来医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方医学是当今世界医学的主流,它植根于西方文化.中医学是世界上惟一有5000年连续历史的、独立于西方医学的医学,它植根于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具有中华民族悠久传承历史的中医学也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注入了新的、现代化的诊疗手段。其中,循证医学引入中医学的临床治疗和实践,引起了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作者在本文着重阐述循证医学对促进中医学现代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控制论是研究一切控制系统的结构共性和一般控制规律的科学,它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末,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控制论把黑箱方法、信息反馈法、功能模拟法等新方法运用于现代科学的研究,突破了传统方法的束缚,为方法论带来了革新,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对中国传统医学(中医学)和古代西方医学(希氏医学)进行了一些研究,我认为古代医学对人体的研究实际上已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广泛运用了符合现代控制论原理的某些科学方法,并用自己朴素,形象的语言进行了描述。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确立中医学的"现象-状态医学"学科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方医学,都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1],统属于医学科学范畴。西方医学为“结构-功能医学”学科,中医学为“现象-状态医学”学科。1确立中医学为“现象-状态医学”学科的依据“学科”,是指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  相似文献   

11.
早在二千余年前,<内经>构建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基础,同时也确立了"天人合一,形神合一"中医整体医学模式的基本精神.本章通过对人类医学模式的历史变迁过程的探讨、中医整体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中医学整体模式以其丰富的内涵而独具前瞻性,其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至今仍具先进性,是西方医学模式的转型中追求的目标.重新审视中医医学模式的科学价值与特色,对探索如何发展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中医学的国际地位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西医学发展的不同历史与概念之比较,说明中医学所蕴藏的独特医学体系,完全可以与西方医学平等互补,共同发展现代全球医学。传统中医要跟上时代步伐,实现中医现代化、国际化,中西医结合是必由之路。在当前中医学向国际社会发展之时,应借各国开展中医药立法之机,强调中医药和针灸因有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而不容分割,并且中医学的现代发展已经为全球医学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本文还对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以期获得中医界同仁的认同、补充和发展,并促进西医界人士的思考,使中、西医学界在新时代所需的全球医学新体系中达到共鸣。  相似文献   

13.
中医是东方传统医学、是世界上1/3的人口在使用的医学。中医及中药、针灸、按摩推拿、骨伤科等都是中国人自己发展起来的一门实用医学。说他是实用医学,因为中医学是起源自民间,其治疗方法及药物都是就地取材,并经过数千年,通过千千万万的病例的临床试验,行之有效流传到今天的医学。这与西方医学只注重由少数专家的研究并确定下的医药及医学方法恰恰相反。因为西方医学科技、医药研究,每每经过专家确定并认同后,相隔一段时间,又被另一批专家否定或推翻,甚至研究报告表示这些医学科技、研究药品已产生医源性疾病或错误造成医疗事故而被各国政府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14.
替代医学在国际上的应用正迅猛增加 ,但由于其仍处于现代医学的从属地位 ,WHO(世界卫生组织 )希望加强对替代医学的管理和应用 ,以及疗法和安全性的深入研究 ,使替代医学登入大雅之堂。中医学作为替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被世界所认同 ,但如何使中医学更广泛地被世界接受 ,则是中医药人的奋斗目标。EBM(循证医学 )是当代医学发展的方向 ,运用EBM的原则来规范中医学的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 ,既可使中医学与国际医学接轨又能大大提高中医学在替代医学中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医食疗与亚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食疗学已逐渐与现代营养治疗学相结合,成为一门新兴的医疗保健实用科学。不仅在国内风行,也已走向世界,令各国惊叹不己,群起效仿,近年来,五湖四海到处兴起了“中国食疗热”。食疗的再兴起,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为人类的健康长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自古就有“寓医于食”、“医食同源”之说,“食疗”顾名思义,即食物疗法或饮食疗法。它和药物疗法、针灸、推拿、气功等学科一样,都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和老年医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国际营养学界近年的膳食指南也发生了方向性转变:从过…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国文化,其中属于自然科学的中医学,是开在祖国文化园林中一朵古老而瑰丽的奇葩。众所周知,在世界自然科学领域,随着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国际间的交往,众多学科在长期交流融汇以后已不再具有民族性和国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仅中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中医学,世界的其他各国,也曾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孕育并发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医学。我们的邻国日本就有融合了其本国历史发展起来的汉方医学。撷英拾萃,从本期起,我们为大家介绍日本汉方医学的兴衰轨迹,希望借此与读者诸君一起深思中医学可借鉴的传统医学所共有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最初的传统医学形式存在于多种文化中,西方的传统医学经过多重变革、演变成现在的医学体系,而中国的传统医学却一直保存并获得不断发展。自精准医学这一新生的医学概念产生以来,因其研究模糊了疾病的界限和定义,所以可能出现很多类似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情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是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精髓,而精准医学则与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9.
循证医学与中医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循证医学(EBM)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发展的主流。它与中医的辨证论治的“证”有本质的区别。但做为医学科学,中医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与EBM有许多相通之处。循证医学的发展给中医学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和启示,应借鉴EBM的策略和方法学,加快中医药学前进的步伐。中医药学的发展也必然会促进EBM的发展,使医学更好地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奇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科学的演进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东西方两门相关学科间的融合,还有各学科相互间的渗透。在这融合、渗透的历史中,中医学始终保持着稳定性,从分析其内在的数学机制得出结论:中医学是科技发展史上的“奇点”,中医学所规范的人体结构可能存在于更深的层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