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文章首先对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IETF服务质量(QoS)机制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对现有无源光网络技术对端到端QoS支持的不足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基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的无源光接入网QoS服务模型。通过在接入网中引入GMPLS通用控制和管理平台,建立了统一的QoS服务模型,实现了对端到端QoS的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2.
IMS网络的端到端QoS控制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中阐述了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架构在IMS网络中的应用,并深入研究了IMS网络不同层次间相互协作实现QoS技术和多域环境下的端到端QoS管理的策略控制结构.  相似文献   

3.
业务对网络性能的要求直接来源于业务对端到端客户感知(主观质量)的满意程度的需求.尤其对于目前在网络中涌现出的越来越多的实时业务,如VoIP、IPTV、 VOD 等业务对端到端的可用带宽、时延、抖动和丢包十分敏感,这些性能参数严重影响着此类业务的开展和运营维护.这些指标的组合整体反映了承载网络所能提供的QoS,因此准确把握这些网络QoS指标是对网络承载性能进行测评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LTE网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QoS保证特性,为实现差异化服务和网络资源智能化管理提供了重要手段,然而,端到端QoS控制也是LTE技术的难点。分析了LTE QoS控制对象的含义、类型以及LTE QoS参数,并提出从业务支撑系统到LTE网络的端到端QoS控制架构以及系统控制流程,最后探讨了LTE QoS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5G网络端到端QoS模型,包括用户级QoS模型和网络级QoS模型,对比了4G LTE网络和5G网络用户级QoS模型的主要区别,并着重分析了基于网络切片技术的5G网络级QoS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5G网络端到端QoS保障架构和5G端到端QoS保障场景实例。  相似文献   

6.
移动用户需要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因特网的多 媒体业务。但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用户的移动性、带宽紧缺和传输链路易产生差错等因素对无线网络服务质量(QoS)的提供增加了许多难题。从2.5G和3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络和无线接入网络两个方面对端到端QoS的提供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简要地讨论了未来移动无线网络端到端QoS中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如何实现下一代IP网络的QoS保证是影响未来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综合了运营商的运营活动对用户的业务进行管理,提出里一种基于NGOSS的IP网络QoS管理模型,它通过端到端的SLA管理来达到对用户业务的QoS管理。  相似文献   

8.
NGN的目标是在统一的IP网络上提供包括话音、视频、数据和宽带多媒体通信在内的多种业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解决端到端QoS保证的问题.本文在ETSI TIPHON项目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IP网络端到端QoS框架结构和控制过程。讨论了各功能实体之间的信息交互接口,详细描述了业务域和传送域QoS控制信令过程。  相似文献   

9.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的Qo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研究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的QoS基础上,提出了目前3G网络的QoS模型。指出了目前3G网络对端到端IP数据流提供透明承载,网络中间节点需要移动网络特定信令才能知道端到端IP流的QoS信息,不利于保证QoS,解决途径是协议栈扁平化。  相似文献   

10.
如何实现下一代IP网络的QoS保证是影响未来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本综合了运营商的运营活动对用户的业务进行管理,提出里一种基于NGOSS的IP网络QoS管理模型,它通过端到端的SLA管理来达到对用户业务的QoS管理。  相似文献   

11.
战术异构网络互联端到端Qo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术异构通信网络的融合,需要更完善的端到端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体系。在研究和分析战术异构通信网特点后,分析总结出战术异构通信网络端到端QoS研究内容,并参考下一代网络QoS框架结构,提出了基于策略的QoS架构模型。最后阐述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用于解决在战术异构通信网中不同业务在跨网络传输时端到端QoS保证,合理利用无线网络资源,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性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保证无线异构网络端到端QoS需求,同时兼容现有网络业务和未来需求,是下一代网络的一个研究热点。QoS映射是保证异构网络端到端QoS的有效方法。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聚集流的QoS映射方法(QoS Mapping Technology based on Flow Aggregate, QMT-FA),该方法在现有物理网络上建立虚拟的流处理层,在流处理层,原网络中的QoS参数被映射执行器透明封装,映射执行器根据网络情况决定是原样转发还是解聚集。通过建立基于高维的聚集流映射空间,屏蔽了多级网络间映射累积误差影响终端网络QoS指标,保证了异构网络端到端QoS;基于聚集流的QoS映射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伸缩性,能应用于现有的各种异构网络系统和应用业务。最后,通过数值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数据业务端到端QoS参数映射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轮  赵飞龙 《通信技术》2012,45(5):69-74
在移动通信网内采用业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机制实现差异化的业务传输是近年的研究热点。端到端QoS包括非接入层用户和业务的识别、不同承载间QoS的一致性传递和接入层QoS的正确执行。这里以EDGE网络中数据业务传送机制为基础,全面研究了3GPP的QoS框架在UMTS网络的GERAN A/Gb模式和UTRAN Iu模式中的QoS映射,给出一个经过优化的端到端QoS参数映射表,并基于该表,在真实的EDGE网络中验证了QoS参数优化的可行性和参数映射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根据不同业务的特点采用差异化的传输策略可以提升业务的感知。  相似文献   

14.
端到端IP QoS体系结构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 QoS是IP网络的核心技术,实现IP QoS的机制有多种,如子带宽管理、MPLS、IntServ和DiffServ等,这些机制可以结合起来实现更为完善的IP QoS。按照“将面向用户的、复杂的部分留在边缘,保持主干的简单性”的原则,在网络边缘采用IntServ,在网络主干采用DiffServ,在经过ATM网络时利用MPLS实现IP QoS到ATM的映射。这种体系结构可以实现彻底的端到端IP QoS,描述了这种体系结构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简化未来网络综合业务应用端到端QoS(Qualny of Service)控制的角度,介绍了一种基于三维空间特征参数的QoS参考模型,提出了基于三维空间特征参数TDSC(Three-Dimensional Space CharacteriStics)新的QoS网络实现体系结构设想和相应的QoS管理和控制框架,并提出了一些实施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NGOSS的IP QoS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NGOSS的IP网络QoS管理技术,它基于运营商所有的运营活动对用户的业务进行管理,适合于商业驱动的IP网络发展环境.它通过对用户业务实施端到端的全程SLA管理,实现了对用户业务全程的QoS管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下一代网络的发展,QoS保障成为下一代网络的一个重要课题.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是软交换网络,而IP网将是软交换网络的承载网,所以,保障下一代网络的QoS可以从IP网、接入网、接入设备分别入手.文章首先在分析了下一代网络的新特征和一般模型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作为下一代网络承载网的IP网的端到端QoS的保障方法:MPLS与IntServ和DiffServ相结合保障端到端QoS的技术,IntServ与DiffServ结合保障端到端QoS的技术.最后文章对接入网(FTTB LAN接入时)和接入设备(媒体网关,IAD)如何提供QoS也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下一代网络的飞速发展,用户之间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无线设备相互联络,而这些无线设备则通过一个基于IP的核心网络所提供的无线链路相互连结的。虽然存在如IP协议之类的共同规范,但是要将许多不同的网络融合起来,而这些网络有着各自不同的QoS模型,这无疑将使端到端的QoS保证变得更加复杂。文中讨论了对端到端QoS协议进行标准化的必要性,重点研究了位于服务层的QoS规范,提出了一种通用服务规范(GSS),并对端到端提供QoS保证的服务等级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9.
介绍基于EoC接入的两种Femto回程网络拓扑及其各自特点,并对这两种拓扑结构下的Femto业务(主要指TD-SCDMA业务)及回程网络质量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合现有EoC接入网的QoS机制,提出了基于EoC接入的Femto回程网络端到端QoS保障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分析了IP网络环境影响业务QoS的要素,包括国内外相关领域现状及试验分析情况,并立足有线电视网络现状,综合分析了各网络层次的QoS技术,提出了广电IP网络层次化端到端QoS策略及相应的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