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碱是一类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许多药用植物中富含生物碱。因此,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方法备受人们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在生物碱提取分离中的应用和进展。随着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探讨生物碱的药理研究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2.
生物碱提取和分离方法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生物碱是一类具有生理火性的物质,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如何从天然产物中提取与分离生物碱,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提取与分离方法也不断地改进和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在生物碱提取分离中的应用和进展。随着众对生物碱药用价值的认识提高,生物碱的撮与分离方法将更加高效、迅速、完善。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生物碱提取中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具有选择性好、收率高、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草药的提取分离中。综述了超临界萃取技术应用于生物碱分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生物碱分离效果的各个因素,除温度、压力、溶剂、萃取时间等常见因素外,碱化试剂能够改善生物碱的分离效果,夹带剂则提高了超临界萃取流体的能力。结果表明,它能够有效地从植物中提取或分离出生物碱,且与其它的分离手段相结合将是天然药物生物碱今后的提取分离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延胡索生物碱是医学上常用的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碱类物质,是各类中草药碱类物质中的一种。但是,怎样有效的将生物碱从延胡索中分离出来,仍然是我国医学界的一大重点问题。本文主要运用了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方法,进行了延胡索生物碱提取分离实验,以此优化延胡索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生物碱提取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具有选择性好、收率高、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草药的提取分离中。以生物碱的生物活性分类,综述了超临界萃取技术在各种天然生物碱提取中的应用研究现况及其特点。针对超临界萃取技术在提取生物碱中的发展前景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它能够有效地从植物中提取或分离出生物碱,且与其它的分离手段相结合将是天然药物生物碱今后的提取分离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中药生物碱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碱化剂及夹带剂等因素对生物碱萃取效果的影响,并与生物碱传统的提取方法做了对比,针对超临界萃取技术在提取生物碱中的发展前景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显示它是一种能够从植物中提取或分离出生物碱的新型高效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中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物碱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因其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在生物碱中的应用原理。指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其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小黄紫堇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是常用的广谱高效药物。对蒙药材小黄紫堇中的总生物碱进行提取分离,鉴别其总生物碱中化学成分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首先将小黄紫堇全草醇浸后经酸化有机溶剂萃取,得到氯仿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其次对氯仿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进行了表征。最终采用1,1-二苯基-2-甲基肼(DPPH)法测定了小黄紫堇总生物碱与单体生物碱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蒙药材小黄紫堇总生物碱提取率为1.185%,在总生物碱中发现一种单体生物碱,并证实了该物质为紫堇嘧啶碱(Corlumidin)。通过实验发现小黄紫堇的总生物碱与单体生物碱Corlumidine均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采用的研究方法简单,结果准确,为小黄紫堇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杀虫生物碱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包括杀虫生物碱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分析以及对昆虫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以夹竹桃科植物止泻木子的干燥种子为原材料,采用乙醇提取法对其生物碱类物质进行粗提取,通过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技术对生物碱粗提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法对其一种生物碱单体进行化学结构和分子量鉴定。实验结果表明,用70%乙醇在60℃条件下静止浸取3次,每次提取6 h,得到止泻木子总生物碱提取物,其得率达到0.244%。经过硅胶柱分离和重结晶纯化,可获得3种生物碱单体。对HPLC检测纯度达到94.89%的2号生物碱单体进行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检测,得知该生物碱单体是一个分子量为356.59的锥丝碱(conessine)。该结果有利于了解以止泻木子为主要成分的蒙药药剂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以夹竹桃科植物止泻木子的干燥种子为原材料,采用乙醇提取法对其生物碱类物质进行粗提取,通过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技术对生物碱粗提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法对其一种生物碱单体进行化学结构和分子量鉴定。实验结果表明,用70%乙醇在60℃条件下静止浸取3次,每次提取6h,得到止泻木子总生物碱提取物,其得率达到0.244%。经过硅胶柱分离和重结晶纯化,可获得3种生物碱单体。对HPLC检测纯度达到94.89%的2号生物碱单体进行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检测,得知该生物碱单体是一个分子量为356.59的锥丝碱(conessine)。该结果有利于了解以止泻木子为主要成分的蒙药药剂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孙百虎  尚平  卜欣立 《河北化工》2008,31(2):41-42,44
提取分离元胡中的生物碱,通过预处理,以工业酒精热回流提取获得元胡粗提物300g,得率为7.06%.比传统的水提取收率高,该方法属于一种较理想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两种药用植物虎皮楠(Daphniphyllum oldhami)中生物碱结构的区域性差异。方法:采用现代植物化学提取分离技术对生长于贵州两个不同地区(锦屏县和松涛县)虎皮楠植物的两个部位(枝叶和果实)中的生物碱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多种波谱测试技术和解析知识对获得的生物碱进行结构鉴定,同时对这些生物碱的结构类型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生长于贵州锦屏县和松涛地县的药用植物虎皮楠中的生物碱结构类型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两种黔产药用植物虎皮楠中生物碱成分结构上存在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薛伟  刘玉梅  宋宝安  胡德禹  杨松  卢平 《农药》2007,46(11):721-726
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报道的部分杂环类天然产物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方法及抗菌活性研究,这些物质主要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内酯类、多糖类和香豆素类等。  相似文献   

15.
李琳  钱捷 《浙江化工》2009,40(3):17-22
总结了已从直立百部中分离提取出来的生物碱,并根据其化学结构,按照Pilli的分类方法对其作了简单分类,列出了相应的化学结构式。  相似文献   

16.
茶叶中天然产物成分多,其中生物碱、茶多酚、茶黄素等在医学、饮料、保健品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逆流色谱由于操作简单、分离效果较好、适合制备性分离等特点,成为分离提取茶叶天然产物的一种方法。本文就近几年国内运用逆流色谱分离提取茶叶天然产物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生物碱提取与纯化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喻朝阳  王晓琳 《化工进展》2006,25(3):259-263
生物碱是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与纯化是生物碱制备的关键环节。目前较为常用的提取方法有煎煮、浸渍、回流和渗漉;纯化方法有有机溶剂萃取、色谱和树脂吸附。超声、微波辅助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分子印迹和膜分离等技术的应用使生物碱制备向高效节能方向发展。本文综述了生物碱制备常用的提取与纯化工艺与新技术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它们的原理及优缺点并探讨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提取条件对苦参中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运红 《广东化工》2007,34(12):34-36
为了选出苦参中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条件,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提取溶剂、不同提取方法对苦参中总生物碱出膏率、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并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药膏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氨水-氯仿提取,出膏率最高、总生物碱含量最高;超声提取高效、省时、省能源,是比较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9.
莲心碱提取分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心碱是莲子心中一种主要的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抗心律失常、降压等心血管系统活性。概述了莲心碱的性质、结构鉴定方法,介绍了莲心碱检测及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展,包括微波萃取、酶法提取、分子印迹技术等。分子印迹是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已经应用于黄酮、多元酚、生物碱、甾体、香豆素等的分离纯化。由于分子印迹技术具有选择性强、操作简单、溶剂消耗量小等特点,在中药现代研究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对其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