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水平的慢性疾病~([1]),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CKD(1~3期)称为CKD早期,常无任何症状,CKD3期以后,症状趋于明显,进入肾衰竭后症状则进一步加重。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因此,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不同分期的CKD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国际肾脏病学会统计:CKD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因此延缓CKD患者肾功能恶化速度是肾脏病医务工作者急需研究的问题。诸多医务工作者在慢性肾脏病的辨证论治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近几年来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惠芳  罗欢  黄蓉  霍咪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56-157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3D-CPA)超声参数血管指数(VI)及肾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评估慢性肾脏病(CKD)肾损害的价值。方法选择5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3D-CPA及彩色多普勒检查,计算血管指数(VI)及阻力指数(RI),与正常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不同分期的慢性肾脏病有不同的VI及RI值。VI与CKD分期呈正相关,RI与CKD分期呈负相关。结论 VI和RI均能无创的反映CKD的血流变化,为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倪宇  杨垒  杨亦彬 《贵州医药》2014,(5):454-456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ose ,CKD)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因其较高的患病率、伴发心血管疾病率和病死率,以及较低的CKD知晓率、防治率和危害性认知率而倍受医学界关注[1]。自2006年确立“世界肾脏病日”历经7年的大力宣传教育,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人群对 CKD的认知已有较大的提高,为了解经济欠发达城镇人群对CKD的知晓率。为此,分别在遵义市三个县城随机调查280名常住居民对CKD的认知情况,旨在为本省CKD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安宏  庞毅  徐辉  孟祥朝 《天津医药》2018,46(12):1357-1362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生理上以甲状旁腺激素过度合成和分泌、甲状旁腺细胞过度增生为特点,引起心肌、皮肤、骨骼、造血系统及脂质代谢等多系统病变,严重影响CKD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对SHPT的发病机制、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的现状进行总结,旨在增加对慢性肾脏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CKD-SHPT)的认识,提高CKD患者生活质量,更好地完成对SHPT疾病的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吕兴旺 《北方药学》2014,(4):109-109
随着流行病学的发展,慢性肾脏病(CKD)的治疗和康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CKD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该病治疗费用高,治愈率及知晓率较低,尤其是并发心血管疾病之后,患者的危险性更高,是导致CKD患者伤残或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和非传统危险因素进行论述,希望能为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加强和改善CKD的防治,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医疗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临床上大约有10%~30%的肾脏病患者首次就诊时便已被发现患有慢性肾脏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病并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4~2010年间进行纤维胃镜检查且又被确诊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80例为A组,检出消化性溃疡32例;随机选择同期的已行纤维胃镜检查的非慢性肾脏病患者125例为B组,检出消化性溃疡30例,对A组CKD2 ~4期、CKD5期和B组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幽门螺杆菌(Hp)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消化性溃疡检出率A组高于B组(P<0.05),A组中CKD5期组高于CKD2~4期组(P<0.05);消化性溃疡出血率A组高于B组(P<0.05),A组中CKD5期组高于CKD2 ~4期组(P<0.05);消化性溃疡中Hp感染率A组低于B组(P<0.05),A组中CKD5期组低于CKD2~4期组(P<0.05).结论 慢性肾脏病易并发消化性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Hp感染率低.充分认识其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脏病作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其诊断、治疗及预后引起临床广泛关注。心血管疾病(CVD)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1],寻求CKD心血管并发症的有效预测指标,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Hcy是影  相似文献   

10.
血脂异常在慢性肾脏病(CKD)中很常见,血脂异常既是心血管疾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加速CKD进展、影响CK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血脂异常进行干预是CKD防治中不可缺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医药世界》2013,(12):887-892
<正>慢性肾脏病(CK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病因多种多样,由糖尿病所引发的肾脏病称为糖尿病肾脏病(DKD)。T2DM常合并CKD,高血糖是CKD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降糖治疗至关重要。口服降糖药作为临床最常用的降糖手段,对于血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T2DM合并CKD患者中口服降糖药治疗证据不断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临床药师参与1例慢性肾脏病(CKD)合并糖尿病的治疗实践,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分析患者病情,对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慢性肾脏病(CKD)合并糖尿病患者,制定个体化降糖方案并予以优化,保证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的同时,也将药物对肾脏的影响降至最低,体现临床药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与日俱增,我们希望通过了解国内外各级医疗机构在管理慢性肾脏病患者方面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总结的经验,然后结合我院目前的医疗环境和政策,从而探索一种适合我院的特色化CKD患者管理模式。从CKD的早期发现诊断治疗门诊复查以及饮食管理和门诊病历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套流程化、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改善目前我院CKD患者管理的不协调性,真正造福于CKD患者。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具有很高的心血管疾病(CVD)发生率,CVD成为CKD患者死亡主要原因,高龄透析患者因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50%[1]。CVD可促进CKD患者疾病进程。这些现象表明CKD与CVD有着密切的联系。现综述如下。1CKD患者发生CVD的流行病学资料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CVD发生率较高[2]。研究发现,CKD患者早期即可观察到CVD发生率增高,CKD第2、3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处理体会。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观察慢性肾脏病2期(CKD-2期)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探讨它们在慢性肾脏病发病中的可能机制,并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其影响。CKD-2期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后可使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恢复CKD患者血浆ET、NO平衡。  相似文献   

17.
<正>慢性肾脏病(CKD)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呈稳步增高趋势,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中CKD的患病率约为9%~13%[1]。若未能对CKD进行有效治疗,它们最终都将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SRD)。ESRD患者的病死率为9%,是一般人群的10~20倍。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ESRD长期透析患者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近年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血管内皮功能的  相似文献   

18.
近二十多年来,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高、防治率低,已成为慢性非传染病防治中的突出问题之一。要想做到早期发现,关键是坚持每年定期筛查。目前,简便易行的肾脏病筛查手段包括尿液分析、肾功能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而要做进一步的病理诊断,则需做肾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9.
黄星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9):239-241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不论何种原因,只要存在肾损害或肾功能下降,且持续时间≥3个月,都可诊断为慢性肾脏病。CKD的人群患病率为10%左右。CKD患者高血压发生率很高,成人高血压患者中,CKD的患病率居第2位,仅次于原发性高血压,约占全部高血压的5%~10%:而在儿童高血压患者中约占2/3,为第1位。如不积极治疗将血压控制,将引起严重心、脑并发症,并加速肾损害进展,促进慢性肾衰竭发生[1]。了解CKD合并高血压的机制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发现,CKD患者合并高血压具有多种机制,本文就CKD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血肌酐(Cr)与血色素(Hb)之间的定量关系。方法 CKD患者72例,其中,46例单纯CKD患者作为CKD组,1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急性加重期作为CRF急性期组,12例慢性肾脏病合并多因素贫血者作为CKD伴贫血组,检测三组患者的Cr及Hb水平,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KD组的Cr显著低于CRF急性期组,但显著高于CKD伴贫血组(P<0.05);CKD组的Hb显著高于CRF急性期组以及CKD伴贫血组(P<0.05),而CRF急性期组与CKD伴贫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KD患者的Cr与Hb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非透析CKD患者的Hb与Cr呈负相关性,检测Cr水平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并积极纠正CKD贫血、改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