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澜沧————耿马地震和恢复重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云南澜沧-耿马地震的灾情和抗震救灾工作,从地震的基本经验教训和震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出发,论述了恢复、重建中的若干政策、原则问题,供地震灾区重建家园规划之参考.  相似文献   

2.
云南是一个地震多发地区,全省辖129个县(市、区)有102个处于地震烈度7度以上的高烈度区,地震频率高、分布广、强度大、灾损重。平均每年有3次5级以上地震,3年有2次6级以上地震,8年有1次7级地震,地震频率之高,危害程度之大,是其它省份所没有的。损失最为严重的就是农村民居,约占灾损总量的80%以上。据中国地震局和云南省地震局对2007~2020年的地震趋势和危险区判定预测,云南将经历一个强震活跃期。  相似文献   

3.
云南地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结合部,是地震高烈度地区。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云南省设防区面积之大、烈度之高,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建国以来,全省17个地、州、市,除文山州外,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据统计,云南平均每年发生5...  相似文献   

4.
发生在云南鲁甸的地震,截至8月5日15时已经造成410人遇难、108.84万人受灾,7.98万间房屋倒塌,近60万间房屋损坏.虽然有报道称这次地震为14年来云南发生的最强地震,但6.5级地震造成如此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让人痛心疾首.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21世纪发生的汶川8.0级地震造成了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青海玉树7.1级地震造成了2698人遇难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云南鲁甸6.5级地震造成了617人死亡,3000余人受伤。新中国成立以来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占到自然灾害死亡人口的一半以上。地震可  相似文献   

6.
云南武定6.5级地震震害及分析叶燎原,缪升,周亦唐,白良,方祥(云南工业大学)一、概况1995年10月24日凌晨6点46分,在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境内发生6.5级强地震。这是继1988年11月的澜沧-耿马地震之后在云南发生的又一次大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  相似文献   

7.
杨明生 《城乡建设》2014,(11):30-30
正近几年,我国先后发生了2008年的四川汶川8.0级地震、2010年的青海玉树7.1级地震和2013年的四川芦山7.0级地震,其间关于农村房屋抗震性能的话题曾被反复热议。今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又发生6.5级地震。鲁甸地震从震级上看并不算特别高,却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从已有报道可以看出,鲁甸地震中人员伤亡很多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类似问题在前些年的江西瑞昌和九江、云南盐津、新疆和田等地震中也出现过。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云南省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东缘,地壳运动剧烈,欧亚地震带和我国南北地震带在此交汇,是我国地震最多、震灾最重的省份之一。云南地震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的特点。2000年以来,云南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66次,其中2014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6组8次,包含6级以上地震3次,其中鲁甸6.5级地震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同级别地震中造成人员死亡最  相似文献   

9.
通过云南地震特点、隔震技术简介、隔震保护原理、隔震设计、隔震建筑地震表现、隔震技术在云南应用情况等六个方面对建筑结构隔震新技术作了阐述,说明了在地震区推广应用该项新技术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在景谷地震应急救援中,本文作者作为国家减灾委、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联合工作组成员、地震系统地震现场指挥部指挥,一边工作,一边对各级政府的救灾行动做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考察,记录了一些实例,力图客观反映地震应急工作的进展。2014年10月中旬,从云南普洱地震灾区回来,一直在想着这次地震应对过程中一些有益的尝试和经验。10月7日21点49分,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发生6.6级地震。这次地震和同等级别的地震相比,伤亡人数很少,有1人死亡、331人受伤。所以,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等8省市不同程度受灾.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地震现场考察,介绍了云南宁洱6.4级地震某填充墙框架结构教学楼的震害情况,通过研究房屋的震害特征,对房屋破坏受损原因作了初步分析,总结了防御和减轻房屋震害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县发生MS6.4级地震,为快速了解和掌握地震对地表形变造成的影响,利用Senti-nel-1卫星获取的两景震前和震后的降轨数据,采用二轨法D-InSAR差分技术,对云南漾濞5.21 MS6.4地震诱发的地表变化进行快速探测,识别出4个较大的形变区域,探测出此次地震造成卫星视线方向(LOS)的...  相似文献   

14.
1.地震基础数据问题 汶川地震范围之广、灾情之复杂、次生灾害之多、损失之惨重、救助之困难,在历史上少见。在抗震救灾初期,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救人这个中心展开。进入受灾群众安置阶段,地震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应尽快作为一项关键性工作加以重视。唐山大地震后,地震城市基础资料的抢救整理,为震后规划重建提供了第一手地质科学基础数据资料,目前重点要进行基础测绘1/1000数化地形图,地震基础数据,地震工程资料,场地安全评估,灾害影响背景(如重大次生灾害危险、重大地质灾害危险、  相似文献   

15.
1998冬季-1999年,中国地震局会同国家发展计划委、国家经贸委、民政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冶金局等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先后对河北、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内蒙、辽宁七省(区)人民政府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开展的地震应急工作进行了检查.目的是总结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履行职责,贯彻<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领导地震应急工作的体会和经验,以利进一步推进地震应急工作的法制化管理、增强各地的地震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6.
“云南澜沧—耿马地震强震记录数据处理与分析”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与建设部联合资助的科研项目。该课题组自1984年以来,与云南省地震局合作在云南长期进行强震观测工作,并于1988年11月6日的澜沧—耿马地震中获得了主震远场地面运  相似文献   

17.
肖蓉  杨大禹  李伟 《新建筑》2009,(1):128-131
对云南传统民居建筑地方性材料特性及构造技术作分类研究,试图从中挖掘出位于地震带上的民居建造中的传统抗震技术对策,为我国地震多发区的民居抗震工作提供参考。5.12地震后的民居修复与重建工作可从云南民居的抗震实践中汲取经济实用、切合实际的经验,重视低技抗震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只通过设置隔震支座,不能有效改善中小跨径梁式桥的抗震性能.在这种情形下,研究中小跨径高墩梁式桥设置黏滞阻尼器的地震响应就成为桥梁抗震设计的需要.论文以云南9度地震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4g场地为背景,以5跨30m梁式桥为对象,研究分析调整黏滞阻尼器参数引起地震响应的敏感性,供类似桥梁抗震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震高发地区农村抗震能力建设与震后重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做好“全国村镇建设工作会议”的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部领导的指示精神 ,最近我们专题对 2 0 0 3年 2月 2 4日新疆巴楚 6 8级地震、2 0 0 3年 7月 2 1日云南大姚 6 2级地震震后重建工作以及新疆、云南、甘肃、内蒙古、河北、江苏等省区的村镇抗震工作进行了书面调研 ,并于  相似文献   

20.
唐耀明  杨宏  徐艳珊  王卫强 《混凝土》2021,(12):136-140
通过对云南功东高速某桥梁进行反应谱地震响应分析和加速度时程地震分析,研究混凝土挡块非线性约束作用对梁式桥横桥向抗震性能的影响.作为对比,还进行了混凝土挡块对梁式桥横向完全约束和无约束工况的数值分析.分析中考虑了梁式桥在E1地震(50年超越概率10%)和E2地震(50年超越概率2.5%)两种设防水准地震输入下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挡块的横向约束对于提高桥墩的受力性能效果显著;弹塑性混凝土挡块可以有效约束桥墩横桥向的变形与受力,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