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已建既有住宅小区内雨水花园、生态停车位、净化调蓄设施、调蓄净化明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海绵化技术改造,大大提升了小区的环境品质。解决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改造技术的成功应用,也为今后"海绵城市"类似低影响开发设施改造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将海绵城市理念贯穿住宅小区的整个设计过程是对自然和谐理念的深入贯彻,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能够支持城市的建设与生态的保护相协调.以浙江某住宅小区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通过对雨量综合径流系数、海绵城市指标和雨水调蓄容积布置进行优化设计,利用SWMM汇流模型模拟的方法,分析城镇住宅小区建设过程中对原地块径流过程的影响,以...  相似文献   

3.
文章概述了"海绵城市"的理念,说明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实际应用,包括水系湿地规划、绿化带设计、人工式改造、市政道路以及广场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4.
雨水调蓄池是一种常见的径流污染控制及雨洪调控设施,通常设置在区域的雨水排放系统中。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要求市政道路的排水系统对于雨水不再是简单的速排,还需对雨水进行净化、调蓄。以厦门市海沧区某道路改造工程的雨水调蓄设计为例,将传统雨水调蓄设施与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相结合,介绍分散式的雨水调蓄设施在道路排水系统中的应用,以及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5.
精细化是未来城市规划管理的趋势所在,而科学评估是精细化景观规划的基础。以重庆科学城为例,总体规划层面以"生态导向"为指引,保护山体、河流自然山水格局,叠加分析生态要素、斑块廊道要素和安全限制要素,通过科学计算划定不可建区域,对可开发区域进行建设强度分级,规划空间布局。详细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理念,通过汇水分区和模型模拟,科学布局生态雨洪设施,从雨水收集、调蓄和净化利用等方面构建雨洪管理机制,探讨山地城市开发建设与生态景观相协调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海绵城市的提出为我国解决城市雨水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转变传统排水防涝模式、维持水文循环顺畅、降低自然灾害影响程度、促进城市生态发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建设海绵城市,应当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结合城市固有水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旧住宅小区的海绵城市改造尤为重要。文章以天津市老旧住宅小区——世芳园小区为例,通过对该老旧住宅小区的改造,介绍具体的改造方案,引导城市雨水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为解决城市水危机提供新理念。  相似文献   

7.
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分析比选了某住宅小区的雨水排放方案,主要阐述了雨水收集净化利用排放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指出雨水收集净化利用排放技术是解决城市雨水内涝灾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即将开展的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竣工资料验收提供参考,从住宅小区海绵化改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角度出发,通过对现行海绵城市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收集,分析现行质量验收标准存在的适用性等方面问题,并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依据相关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展开分析研究,从分部工程及分项工程两个层面提出划分方法,即:将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置分离净化水排水分部、海绵绿地分部、渗透铺装分部、调蓄利用分部等5个部分,按工序分解构造设计,以同项合并原则设立部分分项工程。  相似文献   

9.
以厦门市海沧区乐活岛海绵改造工程为依托,实践“灰”、“绿”理念,在对区块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技术路线。通过典型海绵化设施(如雨水花园、植草沟、透水铺装等)的应用,实现部分净化、调蓄、错峰功能,在设施布局时考虑不同汇水分区联动,结合调蓄式雨水花园以及海绵化设施配套排水系统改造,保证区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径流污染去除率顺利达标。同时,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分析改造前、后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绵城市就是运用现代设计理念,通过改善城市雨水基础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存储、自然净化以及自然渗透.在"城市双修"理念指导下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以及水污染等问题,从而改善城市环境.论文结合实例对"城市双修"理念下的海绵城市建设措施进行了分析,通过采用改造地形、设置海绵设施、改善竖向设计等一系列措施,有效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海绵城市理念,阐述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对于城市公园建设的意义,从雨水花园、植草沟、调蓄水塘三方面,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公园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具体应用措施,以促进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园林》2017,(7)
<正>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组成成分,是城市空间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城市绿地改造的契机中提高对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能力,有利于提升"海绵"功能,实现良性水文循环。绿地雨水的管理需低投入、易维护、高效能,并要稳定持  相似文献   

13.
以"海绵城市"理念为研究背景,论文主要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中城市道路建设重要性及道路改造设计要点。实践可知,通过"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在城市道路改造过程中,能够提升城市整体建设水平和质量。因此,在后期研究中需要加强"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化的大环境下,小区建筑越来越不可取代,生态问题的加剧以及环境的恶化给小区建设增加了难度与挑战.在小区建设上,对海绵城市这一新型理念加以改造与利用能更好地解决小区存水、积水以及其他关于水的一系列问题.海绵城市运用环保理念改变了以前用传统形式管道快速排水的模式,让小区像海绵一样能够净化雨水,让城市生态如海绵般舒畅,实...  相似文献   

15.
海绵城市作为一种生态城市构建路径,近年来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大学校园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海绵体的构建对海绵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绵校园"可以理解为海绵城市理论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及构建方法与大学校园实际相结合,构建校园区域生态海绵体。本文通过设计理念、构建方法两个层面,对海绵校园规划策略进行研究。明确了在海绵城市理论指导下,校园可以通过多层次的系统性构建,进行生态海绵体的规划建设。保证校园使用功能的同时,提升生态效应,将固有景观赋予新的生态内涵。  相似文献   

16.
海绵城市单项设施按照主要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入渗设施、收集设施、净化设施和调蓄设施。在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生物滞留设施是最常用的滞留和净化设施,PP模块蓄水池是最常用的调蓄和雨水回用设施之一。文章以具体项目为背景,探讨、总结净化设施和调蓄设施合理的施工工艺。针对施工中常见问题和质量通病提出解决方案,为海绵城市建设施工技术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植物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具有维护城市雨涝调蓄功能、雨水净化功能和土壤净化功能等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论文从海绵城市的含义、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选择的原则、不同海绵措施的应用及植物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海绵城市的植物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海绵城市作为一种低影响开发技术,既可以满足生态效益,又能带来良好的景观效果。以马壕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为例,将海绵城市的建设融入到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中,具体措施包括生态植草沟、透水性铺装敷设、利用景观河道调蓄等。对污水处理厂工程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落到实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强 《河南建材》2021,(6):76-77
在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社会形态下,生态环境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因此需要进行城市园林及湿地的规划建设,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加强城市和生态之间的平衡,实现城市发展的绿色健康化.秉持海绵城市改造理念,以自然降水及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为主体,加强水资源的渗透、过滤、集聚、利用等,达到了资源合理利用的良好效果,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雨水湿地在海绵城市改造中的应用措施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20.
《重庆建筑》2017,16(3)
<正>"海绵城市"是以海绵比喻城市的雨涝调蓄能力,它是"生态治水"的新方式,突破了"以排为主"的传统雨水管理理念,有助于防止城市内涝。重庆市2015年在两江新区启动海绵城市国家级试点以来,截至去年底,悦来新城已完成投资18亿元,完工3.5万平方米;万州、秀山、璧山3个市级试点建设也全面启动。(摘自:《重庆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