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瓮安茶叶是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的特产。瓮安县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以差异化发展模式打造白茶、黄金叶等精品茶,让茶叶产业成为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该文剖析了瓮安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强化政策支撑,争取多方支持;立足绿色生态优势建立瓮安茶竞争力,用先进的大健康产业理念引领瓮安茶产业的发展;稳定面积,优化种植.全面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和产出;依靠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凸显瓮安产品优势,提高精深产品的比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积极打造瓮安茶品牌,加大市场开拓和营销网络构建力度,提升瓮安茶综合效益等几个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婺源县为了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大力实施“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最美乡村”战略,努力打造全国乡村旅游及乡村振兴的示范和标杆,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内涵。茶产业作为婺源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婺源县在发展茶产业进程中,以“全域有机、质量兴茶、品牌强茶、茶旅融合”为发展理念,通过政府引导、科技创新、平台搭建,深入挖掘茶叶资源优势,在转型升级上下功夫,不断延伸和拓展茶产业链,推进茶产业提档升级,探索走出一条以茶助脱贫、以茶促增收、以茶保生态的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深入分析总结了婺源特色茶产业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要做法、经验、成效及启示,并就如何更好促进婺源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产茶历史悠久.总结了婺源茶产业"十三五"发展情况,结合产业实际,提出了加强茶叶管理、品牌创建、拓宽营销渠道、强化主体培育、深化茶旅融合等促进婺源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黄山市作为全国知名的茶产区,茶产业发展很快,但茶产业人才培养滞后,创新能力不足。通过对黄山市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茶产业人才状况的调研,提出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加强茶产业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培训等人才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梧州市在努力推动六堡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六堡茶实现产销两旺、量价齐升、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立足于六堡茶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以期为实现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安顺瀑布茶是贵州省名茶,其标准是在已有《安顺茶》标准的的基础上结合安顺茶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发布的。阐述了两次安顺茶(含瀑布茶)的标准变化发展过程,对比了安顺瀑布茶标准与国家标准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平桥区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主产地。近年来平桥区加大了茶产业发展力度,茶产业得以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通过分析当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湖北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现拥有四大产区,众多区域性品牌,是湖北各区县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湖北茶涵盖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黄茶和白茶六大茶类,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产茶地。针对湖北茶产业发展中存在茶文化内涵挖掘欠缺、茶品牌价值开发不足以及茶产业发展模式同质化等问题,从茶叶生产、制作、经营等各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并提出了加强茶专业教育和茶企经销模式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抹茶产业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抹茶的概念、历史和应用,并从茶树的品种选择、茶园的遮光、碾茶的制作与研磨等方面阐述了抹茶的生产过程,调查了抹茶产业的现状和应用前景,提出了抹茶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赣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于2002年4月20日在我省率先成立.在有关领导和市农业局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该会紧紧围绕弘扬赣南茶文化、做大茶产业、茶饮业发展的宗旨,积极创新思路,在宣传赣南茶文化,树立茶叶品牌、做强茶产业企业,推动全市茶产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国内芳香植物在茶产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对芳香植物在窨制香味茶、防虫抑菌、作为茶园有机绿肥和增添观光茶园中景观效果等四个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芳香植物在茶产业上的应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婺源茶产业紧紧围绕把婺源建成中国著名绿茶之乡,赣、浙、皖三省交界区域茶产业发展中心,茶业经济综合实力进人全国县级前三强的战略目标,实施科技兴茶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标准高效茶业,推动名优茶比重,产品附加值和出口创汇实现“三个提升”,全面增强婺源绿茶综合竞争力,促进了茶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茶叶种植及生产加工是丽水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茶树的不同部位均具有相应的功能成分,传统的茶叶生产普遍只是使用了茶树嫩芽部位,并以冲泡方式饮用。把"喝茶"变为"吃茶"、"赏茶",拓展茶产业发展路径,对当前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赣州地处罗霄、武夷、五岭山脉,山地面积大,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适应优质茶生长的地理、气候环境.茶叶产业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根据笔者的调研,现提出发展赣州茶产业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茶文化旅游属新兴文化旅游范畴,是茶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茶文化旅游,要有三方面优势:一要有兴盛的茶文化,二要有强大的茶产业,三要有响亮的茶品牌。茶为世界流行的一种健康饮料,日消费量达40多亿杯,我国倡导“茶为国饮”,每年消费的茶60余万t,可见爱茶的人之多。狗牯脑茶是我国传统名茶,其品牌在全省、全国都有极好声誉,经过百年历史长河,积淀了深厚的茶文化基础。近年来,其产地遂川县加大了生态环境、乡村公路建设力度,“红”、“绿”旅游资源效益已逐渐显现:碧洲白水仙、汤湖温泉、安村水库、大汾热水洲、南风面登山探幽、营…  相似文献   

16.
坚持发展名茶和大宗茶“两条腿”走路,是我国现阶段茶产业发展的方向,为了提高大宗茶的品质,为企业搭建一个打造大宗茶品牌的平台,使普通百姓能够喝得起茶,喝得到好茶,促进茶叶的健康消费,推动大宗茶的发展,我会决定举办第二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活动。  相似文献   

17.
婺源产茶历史悠久,茶产业作为传统产业之一,在供给侧方面呈现较为复杂的状态.婺源县在茶园建设和管理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茶树品种单一、零散茶园较多且管理不规范,茶园建设标准化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茶叶生产上,婺源县茶企加工设备较为先进,但茶叶加工工艺技术较为传统,主要原因是缺少制茶工匠,人才瓶颈影响到产品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茶产业发展越快,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也越多,传统制茶过程中杀青需要大量木柴、煤炭等能源。在能源紧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高效利用现有能源,加大清洁新能源开发利用,传统动能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阐述了汉中地区制茶能源的利用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秭归县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秭归县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充分挖掘地域特色资源,立足茶叶优秀品质,茶旅融合延伸茶产业链,助力茶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公司通过“物化”与“活化”的方式积极传承和创新茶文化,显示出浓郁的乡土情怀和强烈的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20.
茶产业是云南宁洱县重要主导产业,当前茶产业发展面临瓶颈.对当前宁洱县全县茶产业现状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下一步宁洱县茶产业提升发展的思路以及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