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疏散群集流动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离散系统分析动力学的方法,首先对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疏散群集流动中的疏散个体的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建立群集流动的运动状态方程,研究不同空间特征的疏散通道上群集流动的规律·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预测应急疏散时群集流动的性状·模拟结果表明,无论待疏散微元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状态如何随机的变化,群集流动性能主要取决于疏散出口的空间几何特征·它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建筑物性能化设计,建筑物空间人员应急疏散计划的制定,和建筑物安全疏散性能的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火灾时人员疏散的行为规律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基于对火灾时影响人员疏散行动的开始时间的不确定因子的分析,以及对火灾时人员疏散行动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在综合考虑建筑物空间疏散性状的排队现象和多态现象的前提下,建立火灾时人员疏散行为的数学模型·利用网论和关系数据库技术,在Mapinfo平台上,实现人员应急疏散路线的全局最优化,实现对疏散出口群集疏散流动规律的预测和评价·其研究成果,可以为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和应急疏散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防止群集事故的发生,减少群集事故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国际上通用的疏散时间模型(简称经验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应用价值,以某高校疏散案例为研究基础,通过调查采样建立185组数据的实测样本。结合影响人员疏散行为和疏散时间相关因素,运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疏散时间回归模型。以回归模型为基础,将个体属性综合为群集属性,求取修正系数并对经验模型进行修正、检验。最后运用优化模型,对某高校体育馆工程消防疏散性能化设计方案进行改进。结果表明,经验疏散时间模型缺乏考虑群集属性对疏散效率的影响,其运用具有一定条件约束;利用修正系数对经验疏散时间模型进行修正,将提高模型仿真度,有利于对性能化消防方案的评价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以人群运动过程中人与人和人与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出发点,探讨了行人群集行为疏散模型及三维仿真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人员行为细节的微观离散仿真模型,采用蒙皮动画和有限状态机技术实现对人物行为和人物模型细节状态的控制,可以实现人群疏散过程的动态三维可视化仿真.  相似文献   

5.
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紧急疏散情境下,羊群行为会造成疏散过程的人员拥堵,进而延长疏散时间,影响疏散效率。为探究突发事件下羊群行为对疏散效率的影响,文中以某办公楼作为疏散场景,基于Pathfinder软件构建仿真模型,通过模拟不同程度的羊群行为,探究疏散时间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少量羊群行为平衡了疏散通道的人员流量,部分通道的利用率显著提高,人员疏散时间减少,疏散效率提高,对人员疏散具有促进作用;当羊群行为的比例提高至40%时,疏散时间有所增加,疏散效率下降;当羊群行为的比例提高至60%时,疏散时间大幅提高,阻碍人员疏散的作用十分显著。研究发现,疏散过程中的羊群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远高于其带来的正面促进作用。为缓解人员拥堵问题,可通过设置适当的障碍物提高疏散效率,为突发事件下的应急疏散研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描述要素空间分布,结合面向建筑的地理信息系统(Building GIS)与行为规则库,构建了人员疏散行为模型。通过CAD数据的语义解析,描述建筑空间单元连通性等特征。应用GIS技术构建疏散网络,实时分析建筑场景内要素分布特征及行为规律。在此基础上为智能体设计行为规则库,描述疏散中人员的行为意图与策略。结合应用实例,与实测数据和building EXODUS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表现建筑场景的人员疏散进程,反映出口疏散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人员应急疏散行动开始前的决策行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香港特区三综公屋火灾案例中的人员疏散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利用自适应性模糊神经网络和BP机制,将采集到的数据样本用于基于模糊推理机的网络训练和校验,建立了人员疏散行动开始前决策行为的预测模型PERM·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基本吻合·研究表明,火灾状态下,人员应急疏散行动开始前的决策行为与人员火灾经验、人员的初始状态与居住条件等因素有关·香港公屋居住人员在得到火警信息后,约占半数的人将会首先采取进一步确认火灾信息等行动,最终在10~20min以后才开始撤离·四分之一左右的人会做出立刻开始疏散行动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多功能建筑火灾人员安全疏散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一多功能综合办公楼建筑模型,设定最不利的火灾场景.依据火灾烟气危险状态判据临界值,采用场-网复合模型模拟预测建筑火灾烟流运动特性,获得人员逃生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采用重庆大学自主开发的应用软件《高层建筑人员疏散行动时间预测系统》确定人员所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比较人员所需安全疏散时间和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对火灾建筑中人员能否安全疏散做出评价,并提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突发灾难下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型路网环境中人员疏散问题.在分析突发性灾难发生的类型、扩散模式及其对大型路网运输能力影响的基础上,设计了灾难对路段的影响矩阵;采用以公共交通为主,私家车辆为辅的人员疏散方案,建立由虚拟疏散起点模块、虚拟疏散终点模块、流量分配模块和疏散时间预测模块组成的大型路网人员疏散模型;并应用实际路网和模拟路网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疏散模型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最优疏散路线,并快速分配路段流量;针对大型复杂的路网,也能在1 min内设计出疏散最佳的路径,并得到各疏散节点上的实时流量;该方法可以为决策人员制定疏散计划提供依据,提高受灾人员疏散效率,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0.
公共场所人员疏散已经成为公共安全研究的重要问题,元胞自动机可以对复杂现象进行仿真。采用元胞自动机建模,确定了元胞空间和元胞状态,对疏散过程中疏散人员建立了疏散行为规则,着重探讨了从众行为和小团体行为对疏散结果的影响,并对人员疏散过程进行仿真,对元胞自动机模拟人员疏散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义雷 《科技资讯》2007,12(3):183-184
本文从分析设有中庭的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和火灾中人的行为反应以及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入手,结合建筑平面和空间,从现行的设计方法和性能化设计方法两方面较详细论述了中庭建筑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设计的目的、要求及其相应的措施。希望借本文给建筑设计人员的安全疏散设计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全文具有十分的现实可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人们在火灾情况下的特殊心理和行为,针对影响建筑消防安全和火灾人员疏散的因素,提出了加强安全疏散设计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船舶人员疏散可有效保障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生命安全,而船舶在事故后的倾斜状态会使人员疏散面临新的挑战。通过梳理和总结人员运动特征、人员疏散行为、仿真建模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得到船舶倾斜状态下人员紧急疏散关于运动特征的提取、人员心理的量化、仿真建模研究的验证等瓶颈问题。未来的研究应该以完善人员疏散特征实验、改进现有疏散模型、分析人员的可能性疏散行为为目标,以结合船舶人员疏散特点,提出优化的船舶布局和疏散方案,保证在船舶倾斜状态下人员能迅速安全地撤离。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工业企业重特大事故中的人员疏散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决策、指挥人员疏散的物联网系统.在此基础上,以较短的时间使全部人员疏散为优化目标,设计了一种快速搜索人员疏散路线的启发式算法ERSA.该算法根据厂区内道路和当前人员的分布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多次循环迭代优化人员疏散路径.大量对比实验表明,ERSA能够有效地减少疏散时间,与最短路径疏散方法和随机疏散方法相比全体人员的疏散时间分别缩短了15%和28%.  相似文献   

15.
在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疏散过程中,有秩序、有效率的疏散将成为拯救生命的关键因素。对传统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在算法中加入了领导者(即培训过的工作人员)、影响力因子等,并对高密度人员场所撤离疏散过程中的非适应性人群行为进行了仿真实验,重点分析了领导者的分布、数量、影响力因子等因素对整个疏散过程的影响,为人员高密度场所的疏散...  相似文献   

16.
在建筑物的设计中,疏散通道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火灾时建筑物内的人员能否安全及时地疏散。但现行规范中并没有涉及到如何判断不同疏散方案的合理性。提出了一种评价方法,采用疏散通道出口单位有效疏散宽度使用率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出不同设计方案之间的差异,并对如何调整疏散通道的位置使其更有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人员疏散问题对于有效减少踩踏事故发生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揭示大型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区域人员疏散行为规律特征,降低聚集人群风险,文中首先研究了公共场所拥挤人群行为特点,包括行人运动特征、聚集人群心理特征;探讨了恐慌状态下人的行为表现,进而分析踩踏行为的影响因素;使用Pathfinder疏散软件模拟出A植物园某场馆高峰期、低峰期以及场馆内设置复杂环境情况下人员的疏散过程,结果证实人群有明显的从众行为,人数越多出口处堵塞越严重,建筑物内部结构越复杂,疏散效率越低,建筑物内墙体方向设置与疏散效率有关,设置安保人员亦能提高疏散效率。本研究可为大型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区域人员疏散问题的优化及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突发事件发生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应急预案的制定,而合理地对空间疏散脆弱性做出分析则是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灾难区域疏散脆弱性的基础上,建立人群疏散的最优群集模型,并运用启发式搜索算法寻找疏散区域的最优群集。最后,利用GIS技术生成了城市突发事件下的空间疏散脆弱性地图,为城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应急疏散中人员的动态疏散行为,将情绪感知及传染机制引入行人运动策略,以SIS(susceptible-infectious-susceptible)模型为基础构造了人员情绪更新函数,提出了情绪感知域界定,改进了元胞自动机的动态场.通过仿真实验对所构建动态情绪驱动人员疏散运动模型的性能开展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符合个体运动的动态特征.同时探讨了动态行为切换的情绪强度阈值、感染系数和平静系数等因素对疏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情绪强度阈值决定了系统的个体最终状态,而感染系数和平静系数影响状态变化速率,进而影响疏散时间.该研究为疏散人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开展人员疏散行为调查,分析在紧急状况下人员的疏散行为特征,是公共场所安全疏散的重要保障.以"沈阳兴隆大家庭"为采样地点,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采集,应用SPSS17.0对不同顾客的疏散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和紧急状况的经历与疏散行为密切相关,大部分男性及经历过紧急状况的人能做出正确的疏散决策;女性及没有经历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