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型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消谐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 ,单相接地及由电压互感器 (PT)引起的谐振过电压均是多发性的事故。且由于二者往往均表现为中性点出现位移电压 ,尤其是基波谐振更不易与单相接地区分。这是造成目前小电流接地选线与PT谐振消谐装置均存在误判的主要原因。为克服以上不足 ,本文利用两种故障时的零序电流特征 ,提出了一种小电流接地选线与PT谐振的综合判据 ,据此开发的选线消谐装置在实际运行中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及由电压互感器(PT)引起的谐振过电压均是多发性的事故。且由于二者往往均表现为中性点出现位移电压,尤其是基波谐振更不易与单相接地区分。这是造成目前小电流接地选线与PT谐振消谐装置均存在误判的主要原因。为克服以上不足,本文利用两种故障时的零序电流特征,提出了一种小电流接地选线与PT谐振的综合判据,据此开发的选线消谐装置在实际运行中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配置有接地消弧装置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系统中,消弧装置动作过程能够导致线路电压骤变,从而可能引起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产生铁磁谐振,对设备和系统造成重大危害。为了避免铁磁谐振影响,需要对接地消弧装置产生谐振的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系统结构,并结合接地消弧装置动作过程,研究了接地消弧装置动作对配电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研究了PT铁磁谐振原理,并结合接地消弧装置动作特性对消弧装置导致PT铁磁谐振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振回路特性和铁芯励磁特性的能够表达谐振非线性过程的迭代计算方法,通过MATLAB对铁磁谐振进行了仿真。结果说表明接地消弧装置能够导致PT铁磁谐振,谐振的类型受线路对地电容大小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产生的是分频谐振。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大容量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两种不同观点,即中性点经配电变高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谐振接地。本文从有利于构成性能良好的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保护的观点出发,对两种接地方式下发电机基波零序电压保护和三次谐波零序电压保护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发电机中性点谐振接地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发电机定子接地零序电压保护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吴骏  卢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13):144-147,150
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和谐振状态时,都表现为零序电压升高,现象非常相似。传统选线装置仅依靠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启动不能有效辨识单相接地和谐振状态,容易造成误动。经过理论研究,重点分析了消弧线圈断线谐振和PT铁磁谐振的特征,详细对比了单相接地与谐振状态两种情况下三相电压及零序电压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对比零序电压和相电压的辨识技术。通过现场实际运行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选线装置的动作可靠性,满足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与谐振状态辨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和谐振状态时,都表现为零序电压升高,现象非常相似.传统选线装置仅依靠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启动不能有效辨识单相接地和谐振状态,容易造成误动.经过理论研究,重点分析了消弧线圈断线谐振和PT铁磁谐振的特征,详细对比了单相接地与谐振状态两种情况下三相电压及零序电压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对比零序电压和相电压的辨识技术.通过现场实际运行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选线装置的动作可靠性,满足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谐振接地配电网中,防止在接地故障消失后消弧线圈与系统对地电容发生串联谐振,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预防发生串联谐振的关键在于能否准确识别配电网单相接地状态的变化,本文在高漏抗式消弧线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识别系统接地状态的方法,称为频率跟踪算法。研究接地故障消失时,高漏抗式消弧线圈在不同的晶闸管导通角度对系统暂态零序电压的影响。利用跟踪零序电压频率来辨识接地故障状态,在接地故障动态模拟高压试验室中进行模拟试验,并分析了频率跟踪算法辨识接地故障状态的方法在实际现场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二次消谐装置在国内配电网系统中应用广泛,但部分现场应用效果不理想,存在消谐失败的情况。文中通过对配电网电压互感器(PT)谐振时的电压和磁通变化特征分析,提出了基于磁通变化规律的二次消谐控制新方法,即在零序磁通过零点时刻投入二次消谐回路,有效避免了PT非线性对二次消谐的影响,能够快速消耗谐振能量,使系统迅速恢复正常。针对实际系统中零序磁通无法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零序电压的零序磁通过零点识别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的二次消谐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二次消谐的成功率,减少二次消谐回路的投入时间和投入次数,降低消谐回路投入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铁磁谐振与单相接地均频繁发生,其故障现象相似,都表现为零序电压升高,特别是基频谐振不易与单相接地区分,导致微机消谐装置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可能发生误判。本文通过分析基频谐振与单相接地的线路对地阻抗的差异,提出基于信号注入的故障辨识方法。该方法依据不同故障类型下,同一注入电流信号产生电压的不同来辨识基频谐振与单相接地故障。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辨识基频谐振与单相接地故障。  相似文献   

10.
高国芳 《江苏电器》2009,(11):40-42
分析了我国35kV以下的配电网中容易发生电压互感器(PT)铁磁谐振的主要原因,从产生PT铁磁谐振的原理入手,提出了采用伏安特性好的PT,调整系统参数中C与£的配合,将电源中性点改为经接地变压器、消弧线圈接地等方法来消除PT铁磁谐振。  相似文献   

11.
35 kV母线压变零序TV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高亮 《浙江电力》2007,26(5):9-12
简述了引起35kV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原因及其危害,总结多年来防止35kV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各种措施,提出采取35kv零序TV防止35kV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的最佳措施。同时对35kV母线压变加装零序TV前后和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运行状况作了对比分析,并且提出了加装35kV零序TV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一起主变保护误动作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湍州变2号主变一起间隙零序保护跳闸事故的相关情况,通过检查保护动作报告及定值,进行现场保护特性试验、绝缘检查、二次回路电压测量。经过分析,得出事故原因:电气回路问题,中性点回路中,TV1和TV2的二次中性点为通过避雷间隙且不并列运行方式,由于错引二次中性点使电势参照点偏移,形成了电位差从而产生零序电压;保护中的定值整定不合适,不符合保护整定规程。以上2个问题造成了2号主变间隙零序保护跳闸事故。最后,针对该设备运行中以上2个缺陷采取了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分析PT熔断器故障因素,首先根据PT熔断器运行情况,通过建立熔断器故障模型,分析了熔断器故障电流与故障原因之间的数学关系,并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造成熔断器熔断故障的主要因素以系统铁磁谐振及低频饱和电流为主,其中铁磁谐振故障电压的峰值可以达到正常运行时的2.5倍左右.针对引起故障的主要因素,文中提出了防止熔...  相似文献   

14.
变压器与并联电容器的铁磁谐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变压器空载或轻载运行时,线路发生断线故障或断路器非同期合闸,可能造成并联电容器组与变压器铁芯线圈发生铁磁谐振。以系统发生单相断线故障为例,推导出谐振时电网电压与并联电容器的谐振条件表达式。通过分析谐振时并联电容器组与变压器铁芯线圈伏安特性,给出并联电容器与变压器产生铁磁谐振的机理和特点,并提出了有效抑制铁磁谐振发生的具体措施。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与抑制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配网PT铁磁谐振机理与抑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配电系统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铁磁谐振产生的机理和特点,分析了阻尼谐振的依据,并针对配网系统发生较频繁的PT谐振现象,研制了一种基于固态开关(SCR)的新型配网PT消谐装置。PSCAD/EMTDC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新型消谐装置良好的消谐效果,通过消谐装置抑制10kV高压原型模拟试验中激发的PT谐振的大量试验表明,该消谐装置动作可靠、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配电系统PT高压熔断器熔断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配电系统PT高压熔断器熔断的原因有更深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物理模拟实验,发现了PT高压熔断器熔断主要原因不是由铁磁谐振产生的过电压引起的,而是由系统三相对地电容在接地过程中的充放电引起的。并利用MATLAB数字仿真进行了验证,更进一步揭示了PT高压熔断器熔断的本质。在PT高压熔断器熔断理论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7.
某发电厂3号机组起动试验时出现的问题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发电厂#3机组总起动电气试验期间出现了1PT、2PT存在零序电压、核相数据错误、假并列操作失败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故障的现象,分析了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PT铁磁谐振这种电力系统常见的谐振形式,提出一种新的抑制方法:在PT二次开口角串入一晶闸管,当系统发生PT铁磁谐振时,控制晶闸管瞬时导通,从而打破造成PT铁磁谐振的条件,进而对产生的PT铁磁谐振进行有效抑制。由于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晶闸管的导通时间可控,使得在PT二次开口角内不串入任何阻尼电阻的情况下既可对PT铁磁谐振进行有效抑制,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都印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徐正宏  吴奇 《电力学报》2014,(6):532-537
铁磁谐振的发生导致绝缘事故、设备损坏,影响电网安全运行,为此,需要对铁磁谐振和消谐方法研究。常规方法是在PT二次侧开口三角两端接阻尼电阻,这样可能存在电阻容量不满足要求和影响继电保护的缺点。本文改进了该方法,提出瞬时零阻抗消谐法。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铁磁谐振系统模型,对瞬时零阻抗消谐法仿真验证,结果表明:(1)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的铁磁谐振性质与线路的长度和故障切除时刻有关;(2)仿真结果表明瞬时零阻抗消谐法能够有效消除系统中发生的铁磁谐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