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罗琳宁  杨璐 《四川建筑》2012,32(5):34-35
成都市八宝广场作为城市重要节点的商业区广场,肩负着组织交通、商业服务、休闲娱乐的职能,文章以商业区广场使用功能为依据,对该广场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张耀 《建筑设计管理》2013,(12):65-66,75
现代城市商业区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现代城市商业区的规划设计工作。对于商业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代城市商业区是集购物、交往、休闲以及娱乐的综合性场所,在满足人们各种消费需求的同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商业区成为现代城市发展中最具吸引力的区域之一。现代城市商业区的发展,对于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知名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将简要分析现代城市商业区规划设计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通过提高代城市商业区规划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退化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室内商场间的矛盾使传统的樱花湾北商业区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樱花湾北商业区是丹佛市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的破落急需修缮。在Design Workshop设计团队的带领下,通过大范围的邻里扩张和各个团队的设计协作,对丹佛市的16个商业街区进行设计改造,使之成为丹佛市的"新北部",让其作为历史商业区焕发光彩,并鼓励人们来此购物就餐,休闲娱乐。  相似文献   

4.
太古广场     
太古广场坐落于香港商业区的心脏地带,除了提供优质商业大厦、会议中心、酒店式住宅单位及五星级酒店外,更是购物、休闲、饮食及娱乐的理想去处。太古广场的面积逾五百万平方尺,是全球最大的市区商业及零售商场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POI多年数据的核密度和分层聚类比较,将传统零售商业与餐饮休闲等服务业结合分析,识别厦门市城市商业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变和业态重组特征。研究表明: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各类业态集聚和分布变化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日常零售商业更加强调社区化、小型化、便利化和可达性,并向网络化格局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或商业区零售商业与休闲餐饮等服务业具有综合发展的趋势。并对商业网点规划的理性规划提出了考虑市场因素和城市建设、引入行动规划的概念、考虑使用者角度需求等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甘肃省武威市武威文化广场设计的项目背景、设计思路、原则和手法的总结与分析,探讨了在城市中心商业区文化广场设计过程中,如何在确保人、活动、景观、功能协调统一的前提下,在为市民提供舒适的广场文化、休闲空间的同时,充分考虑利用地下空间开发提升地块的商业价值,合理利用广场的地下空间解决城市中心商业区机动车和自行车的停放问题,优化广场周边的交通状况,创造地上文化休闲与地下商业有机结合的多维立体广场空间。  相似文献   

7.
张险峰  韩波  杨帆 《华中建筑》2010,28(11):50-53
在商品经济带来的巨大消费潜力与竞争的情况下,通过将整个商业区打造为绿色商业公园,突出其中间带状城市绿色景观带的空间设计方法,构建休闲,购物,娱乐,商住为一体的一站式购物街区,使长兴岛商业新区形成一定的区域特色,聚集人气,成为商业中的公园,公园中的商业。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哈尔滨市道里区西十二道街商业区方案的改造过程,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进行环境分析,阐述了在环境母体下对时代精神的追求,探讨了如何在人文环境中营造良好的商业休闲环境。  相似文献   

9.
《四川建材》2017,(11):67-6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建筑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购物环境的要求更为严格,为此,需要从商业建筑内外部设施布设、空间形态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从而保证现代商业建筑设计和城区整体相互契合。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商业建筑及发展现状,其次就商业建筑设计与城区整体的契合度指标进行论述,然后结合实例提出提高契合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公交系统作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优化设计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城市交通服务能力、使有限的道路发挥最大的效用。作为公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站点的合理布设对于人流、车流密集的大型商业区而言至关重要。该文以台东商业区为例,在对该地区公交站点布设问题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公交站点布设及覆盖范围、公交站点与大型商业区出入口人流量的协调以及对大型商业区内人流引导方面提出优化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RBD是英文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译为"游憩商业区"或"旅游商业区"。一般指城市中以游憩与商业服务为主的各种设施集聚的特定区域,其功能主要包括城市购物、游乐、休闲、交往、餐饮等。该概念自上世纪90年代保继刚教授引入我国之后,至今已二十载。随着其内涵不断拓展,建设RBD已成为各地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成为优化城市片区空间结构、重塑城市形象与品质的主要手段。荆州市环江津湖地区(以下简称环湖区),商业氛围浓厚,景观资源集中,初具RBD雏形,区域内的  相似文献   

12.
简要阐述了商业区在城市中的位置与布局,并通过分析商业街区道路规划及商业区其他相关设施建设现状,提出了规划建设的新思路,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下商业用地使用权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大量涌现,地下商业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地下商业用地租赁交易频繁发生的同时,国内关于地下商业用地使用权价值评估方面的研究却比较少见,这使得地下商业用地使用权价值评估实践没有相应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支撑。本文以南京市地下商业用地为研究对象,将基准地价的概念扩展到地下土地,试图建立地下商业用地基准地价与地表商业用地基准地价之间的关系。由此,本文通过一定的方法,确立了地下商业用地基准地价的近似推算公式。本文中演示的方法对于今后地下商业用地使用权价值评估理论的研究具有开拓性、启发性意义,也对现实中的地下商业用地使用权价值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达 《中国建材科技》2017,26(4):115-1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城市中商业规划区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商业综合体作为商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趋增多。为了满足和完善人们对城市建筑使用功能的需求,发展商业综合体的研究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并以在建项目"中国通号·三水天聚广场"为依托,分析了综合体建筑的设计情况和实际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虽然关于城市商业网点的布局规划已经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有大量的探索,但是由于近年来各种"新理念"和"新概念"的引入,对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的探讨也在不断更新中。目前对于各种新概念和新理念的实践仍需不断加强,通过实践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反馈和完善相关理论。本文以福建省石狮市为例,引入"3D"概念,即CBD(现代中心商业区)、RBD(游憩商业区)和TBD(旅游商业区)的商业发展理念,将他们融合在石狮市的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中,形成多种商业模式综合并举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城市空间领域的不断开发给建筑师带来创造城市丰富空间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即如何提升城市品味,提高都市魅力,创造富有人情味的城市空间,满足人们休闲、文化需要?!笔者通过对麓山商业广场的设计深有体会:首先一座城市的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的,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具有大容量多种环境功能集聚的功能特点,同时又具有一定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性质,即城市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感觉与印象,通过城市广场人们可以娱乐、游憩、交往、沟通,并从中获得信息。现代商业建筑舒适、便捷的购物条件,充满生机的活动空间,这些都需要具体的环境去体现,因此,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环境设计已成为城市中心商业区改造和开发中的重要内容。 通程麓山商业广场的设计只有融入到大的城市环境中去,才能创造出具有文化内涵的城市空间,满足人们多层  相似文献   

17.
商业综合体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新节奏、新生活方式和新消费模式,为人们体验城市生活、物质消费和精神娱乐提供了重要的集聚空间。合肥滨湖新区的超大型商业综合体—合肥银河商业广场工程项目将居民区、车站、商业区与金融区结合,利用商业建筑整体规划与人流动线设计充分发挥该商业综合体及地铁广场空间的商业娱乐功能,为打造合肥滨湖地区高档的综合性商圈,寻求创造最大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8.
"商"和"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滨水商业空间最为重要的两个要素。滨水商业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顺应了现代商业区惯于满足消费者的体验性追求趋势,同时又使这里成为了休闲和生态的完美结合体。在空间设计中应当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对滨水商业区的建筑空间和景观空间两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与行为主体"人"有关的要素,最终体现出人与空间、环境的融合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地铁站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节点,在发达城市商业中心区的站点多与周边商业建筑地下空间相互连通,为城市核心商业区输送大量的步行人流,从而带来更多商业机遇。选取我国典型中心商业区地铁开发模式的广州北京路商圈及其附近的公园前地铁站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测量统计步行人流量、轨迹等数据,运用行为模拟、空间分析等方法,讨论公园前地铁站域的地下空间建设对北京路商圈地面人流的再分配作用,进而分析地铁站各地面出入口的商业表现、服务范围与功能,对该站点建设之于商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做出初步评估。通过对公园前地铁站域以及其主要服务的北京路商业区的案例深入解读,希望为其他城市传统中心商业区的站点交通发展或新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步行街的人性化设计,用好新型建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华 《四川建材》2005,31(2):37-39
本文针对人们在商业购物中日益增多的休闲需求,提出通过具有人的尺度和具有生活感的人性化设计手法来营造和恢复商业步行街的活力,满足人们的休闲购物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